
中国药学简史PPT课件.ppt
67页《药物与健康》之《药物与健康》之第二讲第二讲 中国药学简史中国药学简史王海龙王海龙王海龙王海龙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9/5/20241一、原始社会的药学知识一、原始社会的药学知识9/5/20242(一)原始社会人类的生活(一)原始社会人类的生活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兰田人,北京人兰田人,北京人----五六十万年至四五十万年前五六十万年至四五十万年前智人:智人:丁村人,桐梓人,资阳人,河套人,丁村人,桐梓人,资阳人,河套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9/5/20243爪牙不足以自守卫,肌肤不足以御寒暑爪牙不足以自守卫,肌肤不足以御寒暑《吕氏春秋《吕氏春秋 • 恃君览恃君览》》人类的寿命非常短人类的寿命非常短有小鸟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有小鸟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用枝钻火用枝钻火----《太平御览》《太平御览》茹毛饮血变为炮生熟食茹毛饮血变为炮生熟食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磨擦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磨擦生火还是超越了蒸汽机,因为磨生火还是超越了蒸汽机,因为磨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开恩格斯《反杜林论》恩格斯《反杜林论》9/5/20244(二)药物的起源(二)药物的起源母系氐族社会繁荣阶段母系氐族社会繁荣阶段新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班固《白虎通议》班固《白虎通议》神农尝之百草之滋味,水泉甘苦,神农尝之百草之滋味,水泉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淮南子》9/5/20245(一)药物代替巫祝治病(一)药物代替巫祝治病中国社会进入夏代中国社会进入夏代奴隶社会奴隶社会药物发展的标志是酒的出现药物发展的标志是酒的出现酒之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酒之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成芳,本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成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出于此,不由奇方晋人江统《酒诰晋人江统《酒诰》》酒不仅是味美的饮料,而且是兴奋剂,麻醉剂酒不仅是味美的饮料,而且是兴奋剂,麻醉剂酒可通血脉,引药势酒为百药之长酒可通血脉,引药势。
酒为百药之长《汉书《汉书•王莽传》王莽传》9/5/20248殷商时代信仰巫祝殷商时代信仰巫祝疾病跟身体无关,疾病如衣服疾病跟身体无关,疾病如衣服武丁疾身,御祭妣已及妣庚武丁疾身,御祭妣已及妣庚甲骨文甲骨文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周易》《周易》若药弗瞑眩,劂疾弗瘳若药弗瞑眩,劂疾弗瘳《说命《说命》》巫咸、巫彭等十巫巫咸、巫彭等十巫“往来于灵山采访百药往来于灵山采访百药”--《山海经》《山海经》巫祝已有相当的用药经验,也采用药物治病巫祝已有相当的用药经验,也采用药物治病对巫医信仰的动摇,巫和医逐渐分开对巫医信仰的动摇,巫和医逐渐分开9/5/20249(二)最早记载药物的帛书(二)最早记载药物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长沙马王堆汉墓长沙马王堆汉墓1972—19741972—1974年发掘年发掘三号墓的帛书:《易经》、《老子》和天文、三号墓的帛书:《易经》、《老子》和天文、相马、医学等书籍计二十余种,十二万多字相马、医学等书籍计二十余种,十二万多字方药专书《五十二病方》方药专书《五十二病方》抄写不晚于秦代或秦汉之际,内容则应早于抄写不晚于秦代或秦汉之际,内容则应早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是现在所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医方。
是现在所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医方9/5/2024109/5/202411医方医方283283首,药物首,药物247247种,病名种,病名103103个,概括了个,概括了内、外、妇、儿、五官科等各方面内、外、妇、儿、五官科等各方面痉病:主要为项痉,症状以项背强直,牙关紧痉病:主要为项痉,症状以项背强直,牙关紧闭为主用李实(子)煮法,温度适宜,饮服用李实(子)煮法,温度适宜,饮服诸伤:诸伤:□□□□膏、甘草各二(指膏、甘草各二(指□□膏和甘草两药)膏和甘草两药)、桂、姜椒、桂、姜椒□□□□□□□□□□□□□□□□毁(碎)一垸,毁(碎)一垸,酒中饮之日饮,以酒中饮之日饮,以□□其其□□二(治金刃、竹木、二(治金刃、竹木、跌打等破伤,用甘草等药煮膏饮服)跌打等破伤,用甘草等药煮膏饮服)我国医药的起源,比其它任何国家都要早我国医药的起源,比其它任何国家都要早一些医方、治疗方法、药物使用都是符合科学一些医方、治疗方法、药物使用都是符合科学的9/5/202412(三)早期记载药物的典籍(三)早期记载药物的典籍《诗经》《山海经》《黄帝内经《诗经》《山海经》《黄帝内经》》《诗经》《诗经》----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总集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总集记载了记载了100100多种有益人体健康药物多种有益人体健康药物采采苤采采苤苢(车前)苢(车前) 言采其虻(贝母)言采其虻(贝母)食野之芩(黄芩)食野之芩(黄芩)投我以木瓜投我以木瓜赠之以芍药赠之以芍药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流之9/5/202413《山海经》《山海经》----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先秦文献中一部集大成的百科全书。
是先秦文献中一部集大成的百科全书天文、历法、地理、气象、动物、植物、天文、历法、地理、气象、动物、植物、矿物、地质水利、考古、人类学、海洋矿物、地质水利、考古、人类学、海洋学、科技史等学、科技史等动物药动物药7676种(兽种(兽1919,鸟,鸟2727,,鱼龟鱼龟3030),植物药),植物药5454种种(木本(木本2424,草本,草本3030),矿物),矿物及其他及其他7 7种共种共137137种有明确种有明确的医疗功效的描述的医疗功效的描述9/5/202414《西山经》杜衡:食之已(抑制)瘿《西山经》杜衡:食之已(抑制)瘿《中山经》荣草:食之已风《中山经》荣草:食之已风《南山经》祝余:食之不饥《南山经》祝余:食之不饥《中山经》荀草:服之美人色《中山经》荀草:服之美人色《《海内西经》:开明东,有巫彭、巫抵、海内西经》: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丕相巫阳、巫履、巫凡、丕相¨¨¨¨皆操不死皆操不死之药而距之之药而距之《东山经》:高氏之山《东山经》: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其下多箴石《大荒北经》:继天民,任姓无骨子,《大荒北经》:继天民,任姓无骨子,食气,鱼食气,鱼9/5/202415《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我国最早的一部医药典籍,总我国最早的一部医药典籍,总经了先秦时代的医药科学成果。
经了先秦时代的医药科学成果不是黄帝所写不是黄帝所写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神农、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神农、黄帝而能入说黄帝而能入说《淮南子《淮南子•修务训》修务训》包括《素问》、《灵枢》各九卷包括《素问》、《灵枢》各九卷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歧伯也方陈性情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歧伯也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灵枢者,正以枢为门户,阖辟所系,而灵乃至灵枢者,正以枢为门户,阖辟所系,而灵乃至神至玄之称神至玄之称9/5/2024169/5/202417(四)先秦医药理论的形成(四)先秦医药理论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理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理论——阴阳五行阴阳五行医药理论秉承哲学理论医药理论秉承哲学理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素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阴阳应象大论篇》》9/5/2024189/5/2024199/5/202420人的病因、病理,与人的饮食、心情和所处的人的病因、病理,与人的饮食、心情和所处的气候、环境有关气候、环境有关饮食饮食: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心情心情: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故喜怒伤气,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伤气,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气候气候: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气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燥湿气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殖泄;夏伤于暑,秋必阂虑;秋伤于湿,冬生殖泄;夏伤于暑,秋必阂虑;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疾病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疾病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9/5/202421药物治病,强调根据不同的病情和程度,有针药物治病,强调根据不同的病情和程度,有针对性治疗对性治疗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治,百日已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治热以寒,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治热以寒,湿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治温而清,湿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治温而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温,热而行之。
冷而行之;治清以温,热而行之五宜五禁:脾病者,宜食米饭牛肉,心病者,五宜五禁:脾病者,宜食米饭牛肉,心病者,宜食麦羊肉宜食麦羊肉¨¨¨¨;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9/5/202422(四)春秋战国医药学家(四)春秋战国医药学家医缓医缓----春秋时秦国医药家春秋时秦国医药家《左传《左传•成公十年》晋景公有病,求医于成公十年》晋景公有病,求医于秦医缓诊断病在膏之下,肓之上:用秦医缓诊断病在膏之下,肓之上:用药攻之,药力不可到达,用针刺之,亦药攻之,药力不可到达,用针刺之,亦达之不及,因此,不可治也后晋景公达之不及,因此,不可治也后晋景公倒在粪坑中死去倒在粪坑中死去病入膏肓病入膏肓“9/5/202423医和医和----春秋时秦国名医春秋时秦国名医《左传《左传•昭公元年》晋侯有病,求医于秦昭公元年》晋侯有病,求医于秦医和诊断病在色情过度,医和诊断病在色情过度,“近女生疾如近女生疾如蛊蛊”,不可治愈不可治愈淫生六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生六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9/5/202424扁鹊扁鹊秦国末所著名医药学家秦国末所著名医药学家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姓秦氏,名越人《史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仓公列传》唯物论者,六不治:唯物论者,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9/5/202425““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过虢,虢太子死太子病血气不时,太子病血气不时,暴蹶而死暴蹶而死死未能半日也死未能半日也厉以砥石,厉以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以取外三阳五会救活了太子救活了太子扁鹊过齐,见齐桓侯有病扁鹊过齐,见齐桓侯有病君有疾在腠理,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不治将深””,,““君有疾在血脉,不治将深君有疾在血脉,不治将深””,,““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疾在居腠疾在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时;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时;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9/5/202426三、秦汉药学的总结三、秦汉药学的总结9/5/202427(一)秦汉时期药学的发展(一)秦汉时期药学的发展公元前公元前221221年,秦王朝建立废分封制,年,秦王朝建立废分封制,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短促的朝代,加强专政,大兴土木,无短促的朝代,加强专政,大兴土木,无暇顾及医药事业暇顾及医药事业““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未尽去医药卜筮之书未尽去医药卜筮之书公元前公元前202202年,刘邦打败项羽,汉朝建立年,刘邦打败项羽,汉朝建立实行休养生息,广开献书之路,对医药实行休养生息,广开献书之路,对医药典籍的收集和流传,卓有贡献典籍的收集和流传,卓有贡献9/5/202428(二)早期的本草书籍(二)早期的本草书籍--《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中国古代药物书中国古代药物书——本草本草 英语英语—drug—drug我国现存本草中最早和最我国现存本草中最早和最切实用的一部本草书籍切实用的一部本草书籍年代不祥,有可能是汉代年代不祥,有可能是汉代对前世药物总结之作对前世药物总结之作收载药物收载药物365365种(矿物种(矿物4646种,种,植物植物252252种,动物种,动物6767种)种)9/5/202429365365种药按药性分为上、中、下品种药按药性分为上、中、下品上品:上品:120120种,久服可以种,久服可以轻身益气,不老轻身益气,不老延年延年;;中品:中品:120120种,可以种,可以抗疾病,补虚弱抗疾病,补虚弱;;下品:下品:125125种,可以种,可以除寒邪气,破积聚除寒邪气,破积聚。
上品为君,中品为臣,下品为佐使上品为君,中品为臣,下品为佐使药物伍用相须相使(协同作用)和相恶药物伍用相须相使(协同作用)和相恶作用(拮抗作用)作用(拮抗作用)9/5/202430上品上品丹砂、云母、玉泉、石钟乳、菖蒲、菊丹砂、云母、玉泉、石钟乳、菖蒲、菊花、人参、天门冬、甘草、干地黄、独花、人参、天门冬、甘草、干地黄、独活、车前子、木香、泽泻、远志、龙胆、活、车前子、木香、泽泻、远志、龙胆、细辛、石斛、白英、赤芝、黑芝、青芝、细辛、石斛、白英、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卷柏、黄莲、决明子、丹白芝、黄芝、卷柏、黄莲、决明子、丹参、五味子、兰草、蛇床子、地肤子、参、五味子、兰草、蛇床子、地肤子、沙参、徐长卿、王不留行、槐实、枸杞、沙参、徐长卿、王不留行、槐实、枸杞、茯苓、杜仲、女贞、大枣、白瓜子、龙茯苓、杜仲、女贞、大枣、白瓜子、龙骨、麝香、白胶、阿胶、蜂子、龟板等骨、麝香、白胶、阿胶、蜂子、龟板等9/5/202431中品中品雄黄、雌黄、水银、长石、干姜、苍耳、雄黄、雌黄、水银、长石、干姜、苍耳、葛根、苦参、柴胡、当归、麻黄、通草、葛根、苦参、柴胡、当归、麻黄、通草、芍药、元参、秦艽、百合、知母、贝母、芍药、元参、秦艽、百合、知母、贝母、白芷、黄芩、茅根、紫草、白鲜、紫参、白芷、黄芩、茅根、紫草、白鲜、紫参、营实、水萍、防己、石韦、竹叶、百朴、营实、水萍、防己、石韦、竹叶、百朴、秦皮、山茱萸、龙眼、木兰、五加皮、秦皮、山茱萸、龙眼、木兰、五加皮、合欢、桃核仁、水苏、龙眼、鹿茸、羚合欢、桃核仁、水苏、龙眼、鹿茸、羚羊角、犀角、牛黄、海蛤、蚱蝉等羊角、犀角、牛黄、海蛤、蚱蝉等9/5/202432下品下品石灰、白垩、附子、乌头、天雄、半夏、石灰、白垩、附子、乌头、天雄、半夏、大黄、桔梗、白及、大戟、泽漆、草葶、大黄、桔梗、白及、大戟、泽漆、草葶、藜芦、射干、常山、贯众、芫花,商陆、藜芦、射干、常山、贯众、芫花,商陆、羊蹄、狼毒、白头翁、石长生、陆英、羊蹄、狼毒、白头翁、石长生、陆英、夏枯草、巴豆、鼠李、松萝、药实根、夏枯草、巴豆、鼠李、松萝、药实根、淮木、大豆、六畜毛蹄甲、燕屡、蛇蜕、淮木、大豆、六畜毛蹄甲、燕屡、蛇蜕、石蚕、蜈蚣、地胆、荧火、水蛭、木虻石蚕、蜈蚣、地胆、荧火、水蛭、木虻等等9/5/202433(三)张仲景及其《伤寒杂病论(三)张仲景及其《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又名张机,(公元张仲景,又名张机,(公元150-219150-219年)年)南阳郡涅阳(河南省南阳县)人。
南阳郡涅阳(河南省南阳县)人好读医书《伤寒杂病论》序:好读医书《伤寒杂病论》序:余宗族素多,尚余二百,建安余宗族素多,尚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划救,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划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被称为被称为““经方大师经方大师””9/5/202434张仲景医术高明,诊断精湛张仲景医术高明,诊断精湛修武县行医,遇一青年文王仲宣,面有修武县行医,遇一青年文王仲宣,面有疾色,告之应服五石汤,可去根,不然疾色,告之应服五石汤,可去根,不然病会加重,年满四十,眉毛会脱落,再病会加重,年满四十,眉毛会脱落,再不过半年,危险不过半年,危险王仲宣年方二十,不信,二十年后,果王仲宣年方二十,不信,二十年后,果然眉毛脱落,后然眉毛脱落,后187187天,与世长辞天,与世长辞伤寒:由外感引起的发热病通称伤寒伤寒:由外感引起的发热病通称伤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类厥阴等六类9/5/202435(四)华佗及其麻沸散(四)华佗及其麻沸散华佗,沛国(今江苏沛一带)谯人,后汉、三华佗,沛国(今江苏沛一带)谯人,后汉、三国时名医。
国时名医少时游学徐州,通晓经书,少时游学徐州,通晓经书,淡于名利,不慕富贵,拜名淡于名利,不慕富贵,拜名医为师,及群众经验,行医医为师,及群众经验,行医于彭城(徐州)、广陵(江于彭城(徐州)、广陵(江苏江都)、甘陵(山东清平)、苏江都)、甘陵(山东清平)、盐渎(山东盐城)、琅琊盐渎(山东盐城)、琅琊(山东临沂)一带山东临沂)一带一位优秀的民间医生一位优秀的民间医生9/5/202436广陵太守陈登患病,胸中烦闷,面赤不广陵太守陈登患病,胸中烦闷,面赤不食佗诊为食佗诊为““胃中有虫,欲成肉疽胃中有虫,欲成肉疽””,,作汤二升,先服一升,稍停再服一升,作汤二升,先服一升,稍停再服一升,吐虫二升许,病愈吐虫二升许,病愈路遇一咽塞病人,告之买些蒜齐,加酸路遇一咽塞病人,告之买些蒜齐,加酸醋服之,服三升后,吐一长虫,病愈醋服之,服三升后,吐一长虫,病愈病人患头眩病,以铍刀决脉,放出恶血,病人患头眩病,以铍刀决脉,放出恶血,饮以亭历犬血散,病愈饮以亭历犬血散,病愈曹操患头风眩,佗以针刺治愈曹操患头风眩,佗以针刺治愈9/5/202437麻沸散麻沸散可做肿物摘除、胃肠缝合、可做肿物摘除、胃肠缝合、““刮骨疗毒刮骨疗毒””等手术。
等手术手术前,先用酒服麻沸散,麻醉如睡,手术前,先用酒服麻沸散,麻醉如睡,后施行切割术后敷之膏散,逐渐愈合后施行切割术后敷之膏散,逐渐愈合一病人腹中半切痛,十余天须眉脱落一病人腹中半切痛,十余天须眉脱落佗认为佗认为““脾半腐,可以刳腹养疗脾半腐,可以刳腹养疗”“”“使使饮药令卧,破腹就视,脾果半腐坏,以饮药令卧,破腹就视,脾果半腐坏,以刀断之,刮去恶肉,以膏敷创,饮之以刀断之,刮去恶肉,以膏敷创,饮之以药药””,百天使平复百天使平复9/5/202438四、魏晋南北朝药学的贡献四、魏晋南北朝药学的贡献9/5/202439(一)服石风气与炼丹术(一)服石风气与炼丹术此时期社会处于动荡状态此时期社会处于动荡状态两晋士大夫阶级爱好清淡,不求实际,喜益寿两晋士大夫阶级爱好清淡,不求实际,喜益寿延年,服石风气盛行延年,服石风气盛行石石——寒食散(五石散)寒食散(五石散)寒食药世莫不知,或说是华佗,或说是仲景寒食药世莫不知,或说是华佗,或说是仲景¨¨¨¨¨¨才服此药,心境开朗、体力转强,京师才服此药,心境开朗、体力转强,京师信服服了此药,或暴发不常,舌缩入喉,背肉溃烂,服了此药,或暴发不常,舌缩入喉,背肉溃烂,害人不轻。
害人不轻9/5/202440炼丹起源于周代,动力在于统治阶级追求长生炼丹起源于周代,动力在于统治阶级追求长生不老,炼丹的目的在于将矿石进一步提炼,减不老,炼丹的目的在于将矿石进一步提炼,减少毒性葛洪(公元葛洪(公元281-341281-341年),字稚川,江苏句容年),字稚川,江苏句容人著有《抱朴子》人著有《抱朴子》作之法,当以诸药合火之,以转五石五石者,作之法,当以诸药合火之,以转五石五石者,丹砂、雄黄、白舆、曾青、慈石也一石辄五丹砂、雄黄、白舆、曾青、慈石也一石辄五转而各成五色,五石而二十五色,色各一两,转而各成五色,五石而二十五色,色各一两,而异器盛之而异器盛之炼丹术为后来的药物化学奠定了一定基础炼丹术为后来的药物化学奠定了一定基础9/5/202441(二)本草学整理(二)本草学整理--《本草经集《本草经集注》注》陶弘景,一名胜力,字通明,南北朝时陶弘景,一名胜力,字通明,南北朝时人对《神农本草经》进行整理,对《神农本草经》进行整理,复增补汉魏以下药物复增补汉魏以下药物365365种,种,合为合为730730种该书问世后,种该书问世后,医家奉为治病指南,沿用一医家奉为治病指南,沿用一百多年百多年,至唐《新修本草》,至唐《新修本草》出版,才替代了它。
出版,才替代了它9/5/202442他对药物制法很有研究,他对药物制法很有研究,““凡言令如麻凡言令如麻豆大,与咬咀同意,夫咬咀,古之制也;豆大,与咬咀同意,夫咬咀,古之制也;古人无失刀以咬细,令如麻豆,为粗末古人无失刀以咬细,令如麻豆,为粗末煎之,使药水清,饮于肠中,则易升散煎之,使药水清,饮于肠中,则易升散令人以刀挫如麻豆大,此咬咀之易成也令人以刀挫如麻豆大,此咬咀之易成也治疟的治疟的““常山常山””,细实而黄的鸡骨常山,,细实而黄的鸡骨常山,才有功效才有功效麻黄麻黄””应在立秋节采集,才有功效应在立秋节采集,才有功效9/5/202443五、隋唐五代药学的演进五、隋唐五代药学的演进9/5/202444(一)隋唐五代药学的面貌(一)隋唐五代药学的面貌行政机构行政机构隋置门下省,统尚药局炀帝时分门下隋置门下省,统尚药局炀帝时分门下为殿内省,统尚药局,有尚药直长为殿内省,统尚药局,有尚药直长4 4人又有司药佐员,药藏局监丞各又有司药佐员,药藏局监丞各2 2人唐太医署中有主药唐太医署中有主药8 8人,药童人,药童2424人,药园人,药园师师2 2人,药园生人,药园生8 8人,典药人,典药1 1人。
殿中省有人殿中省有尚药举御尚药举御2 2人(正五品下),主药人(正五品下),主药1212人,人,药童药童3030人9/5/202445本草著作本草著作隋代:《神农本草》隋代:《神农本草》8 8卷,《神农本草》卷,《神农本草》4 4卷(雷公集注),《甄权本草》卷(雷公集注),《甄权本草》3 3卷,卷,《桐君药录》《桐君药录》3 3卷,《太清草本集要》卷,《太清草本集要》2 2卷,《神农本草经〉卷,《神农本草经〉3 3卷等几十种卷等几十种唐代:〈唐本草〉、〈新修本草〉、唐代:〈唐本草〉、〈新修本草〉、〈新本草〉、〈本草音义〉、〈胡本草〈新本草〉、〈本草音义〉、〈胡本草〉、〈本草经方〉、〈食疗本草〉等几〉、〈本草经方〉、〈食疗本草〉等几十种十种9/5/202446(二)中国第一部药典(二)中国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新修本草》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国家颁布的药学典籍,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国家颁布的药学典籍,而且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而且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高宗时,组织以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为兰唐高宗时,组织以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为兰本,纠正了百余年转抄中的错误,并加入新发本,纠正了百余年转抄中的错误,并加入新发现和国外输入的新药,形成〈唐本草〉七卷现和国外输入的新药,形成〈唐本草〉七卷显庆二年(公元显庆二年(公元657657年),右监门长史苏敬,年),右监门长史苏敬,又重加以订注,并报朝廷再予修订,组织二十又重加以订注,并报朝廷再予修订,组织二十二人,详加修注,形成〈新修本草〉二人,详加修注,形成〈新修本草〉9/5/2024479/5/202448〈新修本草〉在〈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在〈本草经集注〉730730种药种药物基础上,新增物基础上,新增114114种。
种可贵之处:可贵之处:继承前人的长处,纠正了历继承前人的长处,纠正了历代所延续下来的错误代所延续下来的错误如:以前防葵和狼毒说成是同根,钩吻如:以前防葵和狼毒说成是同根,钩吻和黄精混为一物,铅锡不辨,橙、柚不和黄精混为一物,铅锡不辨,橙、柚不分,造成用药混乱,食药失误分,造成用药混乱,食药失误吸收了外国的药物,如波斯的安息香,吸收了外国的药物,如波斯的安息香,婆律国的龙脑香,以及胡椒、阿魏、郁婆律国的龙脑香,以及胡椒、阿魏、郁金香等9/5/202449(三)药王孙思邈和〈千金方(三)药王孙思邈和〈千金方〉〉孙思邈,隋京兆华源(今陕西耀县)人,孙思邈,隋京兆华源(今陕西耀县)人,(公元(公元581-682581-682年),活了年),活了101101岁出身贫寒,幼年多病出身贫寒,幼年多病认为生命贵过黄认为生命贵过黄金金,被人们尊称为,被人们尊称为““药王药王””〈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3030卷,总编卷,总编232232门,门,合方论合方论53005300首脏腑之论、针灸之法、首脏腑之论、针灸之法、脉证之辨、食治之宜,内容十分丰富脉证之辨、食治之宜,内容十分丰富9/5/2024509/5/202451对妇女、儿童的病症十分重视对妇女、儿童的病症十分重视。
生民之道,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于小,卒不成大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于小,卒不成大” ” 儿科病分为九门,载方儿科病分为九门,载方320320个,妇人方七卷,个,妇人方七卷,载方载方509509个医德高尚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一视同仁医德高尚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一视同仁不管不管““昼夜寒暑,饥渴疲劳昼夜寒暑,饥渴疲劳””,奔赴救之对,奔赴救之对病人不能病人不能““瞻前顾后,自虑吉凶瞻前顾后,自虑吉凶””,即使,即使““疮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也是千方百计耐心治也是千方百计耐心治疗,且数十年如一日疗,且数十年如一日9/5/202452六、两宋金元官修本草的出版六、两宋金元官修本草的出版9/5/202453(一)药政管理(一)药政管理宋代对药政的管理,机构完备,制度严宋代对药政的管理,机构完备,制度严密殿中省总六局,掌药局,掌各剂诊候之殿中省总六局,掌药局,掌各剂诊候之事,有典御,有奉御,有医师事,有典御,有奉御,有医师----〈宋史〈宋史•职官志〉职官志〉1076年设太医局熟药所,年设太医局熟药所,1104年改为年改为“和剂惠民局和剂惠民局”,南宋时设,南宋时设“太平惠民局太平惠民局”,全国各州设立,全国各州设立“惠民药局惠民药局”9/5/202454(二)宋元官药局与官修本草(二)宋元官药局与官修本草药学史上的巨著药学史上的巨著----〈证类本草〉,在〈证类本草〉,在〈唐本草〉基础上修订,增药〈唐本草〉基础上修订,增药139139种种官修方书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太平惠〈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9/5/202455《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证类本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证类本草》》9/5/202456七、明清药学的成就七、明清药学的成就9/5/202457(一)明清的药学著述(一)明清的药学著述明代药学研究风气很盛,著述非常丰富,明代药学研究风气很盛,著述非常丰富,按内容可分为综合、生药、药理、食疗、按内容可分为综合、生药、药理、食疗、外药、制药、种药、图谱、歌赋等类。
外药、制药、种药、图谱、歌赋等类综合类综合类: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4343卷,卷,续集续集1010卷;宁献王〈庚辛玉册〉卷;宁献王〈庚辛玉册〉3 3卷;李卷;李时珍〈本草纲目〉时珍〈本草纲目〉5353卷等卷等9/5/202458生药类生药类:陈嘉谟〈本草蒙筌〉:陈嘉谟〈本草蒙筌〉2 2卷,李中卷,李中立〈本草原始〉立〈本草原始〉1212卷等药理类药理类:徐彦纯《本草发挥》:徐彦纯《本草发挥》4 4卷,王纶卷,王纶《本草集要》《本草集要》8 8卷,汪机《本草会编》卷,汪机《本草会编》2020卷等食疗类食疗类:《救荒本草》《野菜谱》《茹:《救荒本草》《野菜谱》《茹草编》《上医本草》草编》《上医本草》外药类外药类:《海槎余录》《西洋番国志》:《海槎余录》《西洋番国志》制药类制药类:《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炮灸大法》《雷公炮制药性解》《炮灸大法》《雷公炮制药性解》9/5/202459(二)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二)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十六世纪《本草纲目》是十六世纪极具极具科学价值科学价值的作品,集明代以前的作品,集明代以前本草学的大成,历经本草学的大成,历经2727年年((1552-15781552-1578)终完成,直至)终完成,直至现代对现代对国际学术界都有重大的国际学术界都有重大的影响影响。
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湖北蕲春人湖北蕲春人9/5/202460《本草纲目》全书《本草纲目》全书5252卷,分水、火、土、卷,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计虫、鳞、介、禽、兽、人等,计1616部,部,6262类收载金元以前各家药物类收载金元以前各家药物15181518种,种,增药增药374374种,种,共为共为18921892种,方种,方81608160首,附首,附图图11601160幅,参考文献幅,参考文献852852家家稿凡三易,稿凡三易,““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有相关,靡不备采””9/5/2024619/5/202462第一版,第一版,15901590年(万历年(万历1818年)金陵胡承年)金陵胡承龙刊刻,龙刊刻,““金陵版金陵版””;;第二版,第二版,16031603年(万历年(万历3131年)江西夏良年)江西夏良心等刊刻,心等刊刻,““江西版江西版””;;第三版,第三版,16061606年(万历年(万历3434年)在湖北刊年)在湖北刊刻,刻,““湖北版湖北版””,以上为最早的三版,以上为最早的三版明代刊行明代刊行5 5次,清代刊行次,清代刊行1515次,民国刊行次,民国刊行7 7次,解放后次,解放后1954195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有排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有排印本,印本,1957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清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清张氏味古斋本。
张氏味古斋本9/5/202463《本草纲目》出版后,很快就传到日本,以后《本草纲目》出版后,很快就传到日本,以后又流传到欧美各国,先后被译成日、法、德、又流传到欧美各国,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传遍五大洲传遍五大洲早在早在19511951年,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年,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上,李时珍即被列为古代世界名人;他的大理上,李时珍即被列为古代世界名人;他的大理石雕象屹立在莫斯科大学的长廊上不仅对中石雕象屹立在莫斯科大学的长廊上不仅对中医药学具有极大贡献,而且对世界自然科学的医药学具有极大贡献,而且对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誉为发展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誉为““东方医东方医药巨典药巨典””,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受益,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受益于《本草纲目》,称它为于《本草纲目》,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中国古代百科全书””9/5/202464中国药学史总结中国药学史总结药学著述药学著述•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本草经集注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新修本草•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证类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医药学家医药学家•医缓医缓•医和医和•扁鹊扁鹊•张仲景张仲景•华佗华佗•陶弘景陶弘景•孙思邈孙思邈•李时珍李时珍9/5/202465是我国人民医药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人民医药实践的经验总结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色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中国药物学的重要参考学习和研究中国药物学的重要参考 中国药学史总结中国药学史总结9/5/2024669/5/2024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