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兽医临床诊断基本方法(1).doc
10页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兽医临床诊断基本方法兽医临床诊断基本方法第一第一节节 临临床床检查检查的方法与程序的方法与程序一、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一、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兽医临床检查方法包括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及嗅诊,这些方法亦称为物理检查法其中,问诊是兽医临诊检查的第一步,通过问诊可获得第一手临诊资料,对其他诊断具有指导意义一)(一)问诊问诊1 1、概念、概念 问诊是兽医通过询问的方式向畜主或有关人员了解患病动物(患畜)的饲养管理情况以及现病史和既往史,从而为临诊检查提供线索2 2、问诊内容、问诊内容(1)病例登记 目的在于了解患病动物的个体特征,有利于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内容包括:畜主姓名或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动物种类,动物品种,动物性别,动物年龄,动物毛色,动物用途,动物体重等2)主诉 即畜主对动物及其患病情况的表达记录主诉应尽可能用畜主描述的现象,而不是兽医对患病动物的诊断用语,主诉应当用最简明的语句加以概括3)现病史 指动物现在所患疾病的全部经过,即现发疾病的可能病因,疾病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包括:发病时间、地点、周围环境、是单发、散发还是群发、患病后的主要症状、与动物本次发病有关的各种原因及诱因、疾病经过和伴随症状、诊断和治疗情况等。
4)日常管理 询问动物的饲养管理情况;繁殖和配种方式及配种制度;周围环境及舍外气候变化情况;周围近期有无新引进的动物,新引进的动物是否带来新的疾病等5)既往史 包括患病动物以前的健康状况,以及对动物现生活地区的主要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其他病史,对药物、食物和其他接触物的过敏史等二)(二)视诊视诊视诊是兽医利用视觉直接或借助器械观察患病动物的整体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视诊的适应范围包括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可分成全身状态视诊、局部视诊及特殊部位视诊三方面 1 1、视诊的基本方法、视诊的基本方法 在动物安静或运动的情况下,检查者通过视觉进行直接检查,某些特殊部位需借助仪器设备观察视诊的一般程序是先检视群体动物,判断其总的营养、发育状态并发现患病的个体群体视诊是巡视畜群,发现个体病畜的重要内容对个体病畜的检查,应先观察其整体状态,再观察其各个部位的变化一般应先距患病动物一定距离,观察其全貌,然后由前到后,由左到右,边走边看,围绕病畜行走一周,细致观察;先观察其静止状态的变化,再进行牵遛,以发现其运动过程及步态的改变 2 2、视诊的主要内容、视诊的主要内容(1)观察其整体状态;(2)判断其精神及体态、姿势与运动、行为;(3)发现其表被组织的病变;(4)检查某些与外界直通的体腔;(5)注意其某些生理活动是否异常。
三)触(三)触诊诊触诊是检查者通过触觉及实体感觉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检查者用手触摸按压动物体的相应部位,判定病变的位置、大小、形状、硬度、湿度、温度及按压敏感性等,以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此外,也可借助于诊疗器械进行间接触诊1 1、触诊的方法和类型、触诊的方法和类型触诊可分为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两种1)浅部触诊法 以一手轻放于被检查的部位,手指伸直,平贴于体表,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调动作,适当加压或不加按压而轻柔地进行滑动触摸,依次进行触感检查体表温度时,最好用手背,并应与邻近部位相比较主要是检查动物体表的温度和湿度,弹性软硬度,敏感性,病变性状,心脏搏动,肌肉的紧张性,骨骼和关节的肿胀、变形,体表浅在的病变,关节、软组织以及浅部的动脉、静脉、神经、阴囊和精索等2)深部触诊法 主要检查腹内脏器和腹部异常包块等检查者以一手或两手重叠,由浅入深,用不同的力量逐渐加压以达深部,以触感深部器官的部位、大小,判断有无疼痛及异常肿块等临诊上,依目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手法,如深部滑行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切入式触诊法等3)直肠检查 是将手指伸入动物的直肠内,去感知骨盆腔或腹腔内组织器官性状的方法。
2 2、触诊的主要内容、触诊的主要内容首先,检查动物的体表状态;其次,检查某些器官、组织,感知其生理性或病理性的;第三,了解腹壁及腹腔内组织器官的状态及异物;第四,检查动物组织器官的敏感性四)叩(四)叩诊诊叩诊是用手指或借助器械对动物体表的某一部位进行叩击,以引起其振动并发生音响,再借助其发出的音响特性来帮助判断体内器官、组织状况的检查方法1 1、叩诊的应用范围、叩诊的应用范围叩诊被广泛应用于肺、心、肝、脾、胃肠等几乎所有的胸、腹腔器官的检查2 2、叩诊的方法、叩诊的方法根据叩诊的手法与目的不同,可分为直接叩诊法与间接叩诊法两种1)直接叩诊法 即用一个(中指或食指)或用并拢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掌面或指端直接轻轻叩打(或拍)被检查部位体表,或借助叩诊器械向动物体表的一定部位直接叩击借助叩击后的反响音及手指的振动感来判断该部组织或器官的病变2)间接叩诊法 其特点是在被叩击的体表部位上,先放一振动能力较强的附加物,而后向这一附加物体上进行叩击附加的物体,称为叩诊板间接叩诊的具体方法主要有指指叩诊法及槌板叩诊法①指指叩诊法 其手法通常是以左手中指末梢两指节紧贴于被检部位代替叩诊板,其余手指要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各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或食指)的指端垂直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节背面。
叩击时应以掌指关节及腕关节用力为主,叩击要灵活而富有弹性,不要将右手中指停留在左手中指指背上对每一叩诊部位应连续均匀叩击 2~3 下,同时在相应部位左右对比,以便正确判断叩诊音的变化该法简单、方便、不需用器械,适用于中小动物和大动物浅表部位的诊查②槌板叩诊法 其手法通常是以左手持叩诊板,将其紧密地放于欲检查的部位上;以右手持叩诊槌,用腕关节做轴而上下摆动,使之垂直地向叩诊板上连续叩击 2~3 次,以分辨其产生的音响间接叩诊法叩击力量的轻重,视不同的检查部位、病变性质、范围和位置深浅,一般分为轻叩法(又称阈界叩诊法,用于确定心、肝及肺心相对浊音界)、中度叩诊法(适用于病变范围小而轻、表浅的病灶,且病变位于含气空腔组织或病变表面有含气组织遮盖时)和重叩诊法(适用于深部或较大面积的病变以及肥胖、肌肉发达者)等3 3、叩诊音的种类和性质、叩诊音的种类和性质临诊上将叩诊音分为清音、鼓音、浊音、实音和过清音 5 种1)清音 是一种音调低、音响较强、音时较长的叩诊音,在叩击富弹性含气的器官时产生见于正常肺脏区域2)浊音 是一种高音调、音响较弱、音时较短的叩诊音,在叩击覆盖有少量含气组织的实质器官时产生。
见于正常肝及心区,病理状况下见于肺有浸润、炎症、肺不张等3)实音 为音调比浊音更高、音响更弱、音时更短的叩诊音为叩击不含气的实质性脏器时所产生的声音在病理情况下,大量胸腔积液和肺完全实变也可出现4)鼓音 是一种比清音音响强、音时长而和谐的低音,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时出现病理状况下见于瘤胃胀气气胸、气腹、肺空洞等5)过清音 是一种介于清音与鼓音之间的叩诊音,此种叩诊音正常时不易听到,可见于肺组织弹性减弱而含气量增多的肺气肿患畜五)听(五)听诊诊听诊是借助听诊器或直接用耳朵听取机体内脏器官活动过程中发出的自然或病理性声音,再根据声音的性质特点,判断其有无病理改变的一种方法1 1、听诊的应用范围、听诊的应用范围听诊的应用范围很广,包括直接听取动物的嘶鸣、狂吠、呻吟、喘息、咳嗽、喷嚏、嗳气、咀嚼、运步等声音及高朗的肠鸣音等主要用于检查: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胎心音和胎动音等2 2、听诊分类及方法、听诊分类及方法听诊的方法可分为直接听诊法与间接听诊法1)直接听诊法 是不用器械,用耳直接贴于被检查者体表某部位,听取脏器运动时发出的音响的听诊方法直接听诊需在动物保定确实的情况下进行,在欲听诊动物体表部位垫一听诊布,用耳朵直接贴于动物体表的相应部位进行听诊。
2)间接听诊法 是借助听诊器进行听诊的方法,即器械听诊方法,为临诊常用方法六)嗅(六)嗅诊诊嗅诊是用嗅觉发现、辨别动物的呼出气体、口腔臭味、排泄物及病理性分泌物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一种检查方法嗅诊时,检查者可用手将气味扇向自己的鼻部,然后仔细判断气味的特点与性质临诊上经常用嗅诊法检查汗液、呼出气体、痰液、呕吐物、粪便、尿液和脓液味等二、临床检查的程序二、临床检查的程序(一)(一)临临床床检查检查的基本程序和症状的基本程序和症状1 1、临床检查的基本程序、临床检查的基本程序临床上应系统地按照一定程序和步骤对病畜进行临诊检查,以获得比较全面的症状和资料,避免某些症状被遗漏临诊检查的基本程序是:病畜登记→问诊→现症检查(包括整体及一般状态检查、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 →建立诊断→病历记录2 2、症状及症候学、症状及症候学(1)症状的分类 症状是动物所表现的病理性异常现象可分为:①示病症状与一般症状 某一疾病所特有的且不会在其他疾病中出现的症状称为该病的示病症状或特殊症状一般症状指那些广泛出现于许多疾病过程中的症状,它不属于某一特定疾病所固有,甚至可出现于某一疾病的不同病理过程中。
②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 主要症状指对疾病诊断有着重要意义的症状,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又称基本症状次要症状往往是疾病的附带症状,在很多疾病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出现,对疾病的诊断意义不大,但对于疾病的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意义较大③局部症状与全身症状 局部症状指在局部病变部位表现的症状,在病变以外的其他区域不存在或表现轻微全身症状指机体针对病原或局部病变的全身反应,属于一般症状范畴 局部症状与全身症状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局部症状可以发展成为全身症状,如脓肿可导致脓毒败血症;局部症状也可以是全身症状的局部反应,如狂犬病的眼球震颤等④原发症状与继发症状 原发症状指原发病所表现的症状,继发症状指继发病所表现的症状⑤综合症候群 某些相互关联的症状在疾病过程中同时或相继出现,这些症状总称为综合症候群或综合征2)症候学研究动物症状的发生原因、条件、机理、临诊表现、特征和检查方法的科学称为症状学;除这些内容外,兽医临诊实际中必须对这些症状的临诊意义予以论证、加以鉴别,即症候学①发热 是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产热过多和散热过少,导致动物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临诊症状。
A 按发热的程度分类 按发热的程度可将发热分为最高热(体温升高 3.0℃以上)、高热(体温升高 2.0—3.0℃)、中等热(体温升高 10~2.0℃)和微热(体温升高 1.0℃以内)B 体温曲线和热型 每日早晚各测一次动物体温,并记录在特制的表格内连成的曲线,称为体温曲线当动物患发热性疾病时,体温曲线可呈现出各种有规律的变化,称为热型根据热型将发热分为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或不定型热、双相热等C 按发热病程分类 按发热病程分为急性发热、慢性发热、一过性热或暂时性热②水肿 是指动物机体组织间隙内积聚过量积液根据水肿发生范围,可分为全身水肿和局部水肿;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皮下水肿、脑水肿、肺水肿等;根据发生原因,可分为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性水肿、炎性水肿等;根据水肿发生的程度,可分为隐性水肿和显性水肿液体积聚于体腔内称积液③脱水 是机体摄入水分不足和(或)丢失过多,导致循环血量减少和组织脱水的综合病理过程根据脱水时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将脱水分为高渗性、等渗性和低渗性脱水 3 种类型表表 11--1 3 种脱水种脱水类类型的特点及其原因型的特点及其原因类 型特 点原 因单纯性脱水水摄入不足(食物、饮水不足)胃肠道异常发酵分解变为高渗 高渗性脱水(水缺乏)失水>失盐(缺水性) 低渗液体丢失热射病等水分从肺、皮肤丢失大量应用利尿剂胃肠道消化液的大量丢失:呕吐、腹泻等等渗性脱水失水=失盐(最常见)丢失的液体成分和细胞处液基本相同弥漫性腹膜炎(血浆进入腹腔)大面积烧伤面的渗出(血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