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6《梅花魂》.doc
3页《梅花魂》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的内容,联系重点词句体会任务的思想感情3、了解梅花的高尚品格,体会老华侨眷恋祖国的感情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联系重点词句体会任务的思想感情难点: 了解梅花的高尚品格,体会老华侨眷恋祖国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围绕梅花讲了五件事,分别是 (1、读诗时落泪2、珍爱墨梅图3、不能回国4、赠墨梅图5、送梅花手绢)2、从外祖父的“三次”落泪中,你看到了这位华侨老人一颗怎样的心?(爱国、思念祖国等) 3、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童年,临别前一天早上外祖父送我墨梅图,他深情地说了这段话:(课件出示,齐读)外祖父为什么这么说?他想告诉莺儿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去吧!二、深入重点,揭示中心(一)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并在旁边做个批注 1、“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这句话中前后出现四个“愈”字,外祖父为什么要这么说?再读这个句子,这里的“愈”字体现了梅花的一种什么精神?(“愈”字反复使用, 表示程度随条件的发展而加深。
条件、环境越恶劣,梅花就越精神梅花具有不畏严寒,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贵品质换一种说法行不行?(句式对比)“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遇到寒冷,遇到风欺雪压,花开越精神,越秀气换一种说法就没有这句话这么有力量,也表达不出外祖父对梅花深深的敬佩之情2、是啊!正因为梅花她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所以外祖父赞美到——“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齐读)3、练习朗读,加深体会让我们把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之情,送进这段话读一读前两个“愈”应该读得慢一些,低沉一些,为表现恶劣的自然环境后两个“愈”应该读得高一些,坚定一些,为表现梅花毫不畏惧的精神最”字要重读,读出气势二)外祖父光是赞美梅花吗?他还赞美谁?“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赞美他们什么?(有气节,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你知道有哪些具有这样高尚品格的人?(岳飞、文天祥、戚继光……)梅花不惧寒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而中国有气节的人物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所以梅花象征着中国有气节的人物①外祖父在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中国孕育出许多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
其实除了这些人,外祖父也是有气节的人物②虽然外祖父身在异国他乡,却不怕环境的艰苦,凭着一股梅花的顽强精神,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为祖国争光这些有气节的人物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也来赞美这些有气节的人物三)外祖父想告诉我的仅仅是这一些吗?“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想表达的真正意思是什么?①现在外祖父把梅花精神告诉“我”,并且把墨梅图送给“我”,是要让“我”保持并继承发扬这种精神,这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②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图,是激励自己保持梅花的这种有骨气、有品格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四)带入深情,激情朗读外祖父爱梅花,在他心中,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是祖国的代表,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的身上另外,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也如梅花一样坚贞不移,虽身处异国他乡,不变的却是中国心让我们带着外祖父对梅花的情感,对中国有气节的人物的赞赏,对莺儿的期待,再读这段话五)学到这里,简短的几句话,里面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呈现的?(借物喻人)借梅花不惧寒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高尚品质来比喻中华民族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气节人物三、回归课题1、齐读课题,理解“魂”的含义2、总结:这梅花魂就是外祖父的爱国心,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海外赤子的一腔赤子之情。
板书设计: 梅花魂 爱国心 赤子情 民族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