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ppt课件.ppt
62页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道德天空,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与发展 四、道德的批判与继承,本节重点,一、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一)关于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 1、神启论 2、天赋论 3、动物本能论 4、情感欲望论,寻根溯源,1、神启论 神启论是一种把道德的起源归于某个或某些超自然的、超社会的、不具有现实性的神秘存在 西汉的董仲舒把“三纲五常”称为上天的意志,违背纲常就是触犯天意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摩西十戒”被称为西方伦理学史上的黄金定律,寻根溯源,摩西带领他的族 人在西奈山下祈祷,摩西十诫,寻根溯源,神刻意把十诫 分别刻在两块石板上,2、天赋论 天赋论认为道德是先天的,先验的,与生俱来、人本固有的,试图从人的思想意识中寻找道德的起源 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四个“善端” —— 仁义之心、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是非之心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康德认为,具有普遍道德价值的东西来自人的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寻根溯源,3、动物本能论 认为人的道德是动物本能的简单的、直接的进化 克鲁泡特金: 蚂蚁的社会生活,人类的互爱是由动物的本能的互助行为简单的进化而来。
老鹰叼小鸡现象,人类的母爱是由动物的母性简单进化而来寻根溯源,4、感觉欲望论 试图从人的生存环境、条件、人的自然物质欲望,人的感觉经验中去寻找道德的起源 费而巴哈:没有快乐感和不快乐感的地方,也就没有善与恶的区别,感觉的呼声是第一重要的绝对命令 爱尔维修:人是有感觉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就是自利、自爱,也就是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幸福,这是一切道德的根源 他们都认为,人的一切善恶都来源于感官上的快乐和幸福寻根溯源,(二)科学的道德起源论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只有在发生社会 关系的地方和时候,才能出现道德寻根溯源,如果我生在一个孤岛上,孑然一身,我的生活就没有什么罪恶与道德了我在那里既不能表现道德,也不能表现罪恶 (法)爱尔维修,寻根溯源,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 生的主观条件 第一,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人区别于植物和动物,人的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 (亚里士多德) 第二,个体道德的形成是伴随着个体意识的发展进行的 无道德---他律性道德---他律性与自律性结合的道德---自律性道德,寻根溯源,3、劳动是道德产生的主客统一的社会条件 A 、劳动创造了道德的主体----社会的人 B 、劳动创造了社会关系,创造了对道德的需要 C 、劳动促进了人类意识的产生和人类理性的发展 D 、劳动推动着道德的发展,寻根溯源,(三)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1、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道德体系的性质 社会经济关系就是社会物质关系包括: 生产资料所有制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消费资料的分配方式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直接决定着社会道德的性质 “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统治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恩格斯,道德本质,2、经济关系表现出的利益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恩格斯说:“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这种利益就是道德的直接根源 马克思说:“财产的任何一种社会形式都有各自的 ‘道德’与之相适应” 各种不同的道德是以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为实在容的道德的中心内容是如何处理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社会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3、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社会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迟早会引起新旧道德的更替 同一经济结构内部的某些重大变化,也会引起相应道德体系内部的某些变化四)道德的概念,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作用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 作用方式:善恶评价 存在形式: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 本质规定: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五)道德的特征 1、历史性(社会性) 道德是一个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和标准 原始社会人们并不以群婚为不道德; 中国历史上,对于妇女苛刻的道德要求,在今天已经不在我们的道德要求中例如汉代的妇女裹小脚道德特征,红绿灯下的道德思考 在没有警察、红绿灯、栏杆、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十字路口,发生堵塞或相互碰撞似乎注定是不可避免的这时,人们会设法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可能设立一些规范、采取一些措施以解决交通问题这就是“有序化努力”道德思考,于是,人们设置了警察、红绿灯、栏杆,制订了交 通规则,力图让行人、车辆按一定的规矩行路,以减少 交通问题由此,人们开始成为“制度化的动物” 当红绿灯以既定的时间有规律的转换时,通行与 禁止通行的交叉、交替,可以使得交通处于顺畅状态 人们在红灯前的暂时停止,是为了在绿灯亮时能够更安 全、顺利、迅捷的通过道德思考,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 1、道德是人们矫正无序、力求规则化生活的一种方式。
因为规则可以维护或促进人们的某种利益 2、为了以一种规则化的生活方式来维护或促进自己的利益,人们需要在放弃中获得,在获得中放弃 3、规则化的生活是一种努力,但是,它与无限世界处于张力之中生活的无序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绝对的,而规则总是相对的道德思考,2、阶级性(民族性) 不同的阶层或阶级也有不同的道德标准, 不同的民族国家也可能有不同的道德 例如:18世纪火地岛的土著居民不以在冬天把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杀死为不道德道德特征,3、传承性(共同性) 传承性指道德在发展过程中有着相互联系,有一些基本的道德要素可以超越时空、民族和信仰,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如:仁爱、诚实、宽容、守信 例如:一个人去到外国,未必能够知晓外国的法律,但他只要按本国的道德规范行事,一般也不会触犯别国的法律道德特征,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耶稣: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 怎样待人 伊斯兰:你们当中,谁若不想兄弟得到他自 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谁就不是信徒 佛教:在我为不喜不悦者,在人亦如是, 我们不能以己之不喜不悦加诸他人比较下面的4句话,道德特征,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集中表现: (1)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2)它是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概念辨析,道德的主要功能,1、认识功能——解决“知”的问题 2、调节功能——解决”行”的问题 请思考:什么是善?善与道德是不是等价物?,(1)什么是善? 符合于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即为善; 有利于人类即为善 ; 快乐即是善; 穆尔则认为,善就是善,它是不能定义的,这就是我对此所能说的一切这些回答也许令人失望,但它们却是至关重要的概念辨析,(2)善与道德是不是重合的 道德就是善?善就是道德? 在现实中,善与道德也并非完全重合 符合道德的未必就是善行; 不善(好)的未必就是不道德的 但善与道德之间绝大部分是重合的 在社会生活中,一般就把善看作道德的等价物,善行即德行概念辨析,(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善德的作用: 1、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3、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4、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5、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6、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
——孔子《论语•为政》,概念辨析,恶德的作用 “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 ——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 ----恩格斯 案例:4万“巨款”10年折磨: 一个贫穷和诚信的故事,,一对来自吉林省延吉市郊农村的夫妇,将捡来的4万元钱交给了延吉市公安局,请求公安局为他们找到失主 49岁的苏大友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妻子毕天淑没有工作,还是一个重症肝硬化病人他们有一个16岁的儿子1996年夏天一个夜晚,苏大友的出租车上来了两位乘客两人离开不久,苏大友发现车后座上有个布包,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大堆钱,有50元的,有10元的,整整4万元! 苏大友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想想自己把所有家当卖了也不到1万元,他突然感到很害怕他把钱放到了朋友那里 妻子毕天淑治病需要一大笔钱,曾经几次住院,向亲戚朋友借钱都借遍了,她也没敢动用一分那笔捡来的钱 10年里,苏大友夫妇一直经受着道德良心的折磨意外之财没带来任何欢乐,相反使他俩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苏大友原来开朗活泼此后却变得沉默了,毕天淑的病情也日益加重 最后,他们决定通过警察将钱交给交给失主。
概念辨析,三、道德的历史与发展 道德不是千古不变的,它有自己发生发展的过程它经历了五种历史类型:,道德特征,(一)道德发展五种类型,1、原始社会道德 :以维护血缘集体的共同利益和全体成员的自由平等为主要内容的原始集体主义,是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和最根本的特征 小资料: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理查德·沃特曼在对澳大利亚东北阿拉姆地区土著居民的考察中发现,这一地区的原始土著居民没有剩余、储蓄的私有观念他曾分别在几个场合,把印有俗艳商标的布送给为其提供资料的原始人,“一周之内,这样一件物品也许会转手15次,起初它可以是一段缠腰布,然后是一条妇女围裙,接着又可以在一系列成人身上见到它,最后,当它支离破碎、色彩褪尽,又可以成为孩子们的服装2、奴隶制社会的道德 3、封建制社会的道德,(1)贯穿这两个社会形态并在其中起主导地位的道德原则是忠于君主 (2)这两个社会所公认的道德要求是维护人身依附和宗法等级关系 [小资料] 在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非常严重妇女受到种种束缚社会要求妇女做到三从(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所谓妇德就是要妇女孝敬公婆,服从丈夫,守节有耻,动静有法;妇言即择词而论,不道恶言;妇容即服饰鲜洁,沐浴以时;妇功即专心纺织,不苟言笑。
歧视妇女、主张男尊女卑也是这两个社会共有的道德要求 [小资料] 三纲五常的含义: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4、资本主义的道德,拜金主义、金钱万能是资产阶级处世做人待人接物的主要价值方针 [小资料] 思想家对资本主义道德的批判: 金子!黄黄的,光闪闪的;只要有一点点,就可以使黑变成白,使丑变成美,使错变成对,使懦夫变成英雄,使老朽变得朝气蓬勃 -----威廉 · 莎士比亚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马克思,5、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二)道德发展的规律性,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