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钢筋计算长度.pdf
8页板钢筋计算长度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板钢筋计算公式板钢筋计算公式一、普通板底筋计算一、普通板底筋计算(一)、底筋长度(一)、底筋长度底筋长度底筋长度= =净跨净跨+ +伸进长度×2+弯钩×2伸进长度×2+弯钩×21 1、当板的端支座为框架梁时、当板的端支座为框架梁时底筋长度底筋长度= =净跨净跨+ +左右伸进支座长度左右伸进支座长度 maxmax(框梁支座宽(框梁支座宽/2/2,,5d5d))+ +弯钩×2弯钩×22 2、当板的端支座为剪力墙时、当板的端支座为剪力墙时底筋长度底筋长度= =净跨净跨+ +左右伸进支座长度左右伸进支座长度 maxmax(墙支座宽(墙支座宽/2/2,,5d5d))+ +弯钩×2弯钩×23 3、当板的端支座为圈梁时、当板的端支座为圈梁时底筋长度底筋长度= =净跨净跨+ +左右伸进支座长度左右伸进支座长度 maxmax(圈梁支座宽(圈梁支座宽/2/2,,5d5d))+ +弯钩×2弯钩×2 4 4、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底筋长度底筋长度= =净跨净跨+ +左右伸进支座长度左右伸进支座长度 maxmax((120120,板厚),板厚)+ +弯钩×2弯钩×2(二)、(二)、 底筋根数底筋根数情况一:底筋根数情况一:底筋根数= =(净跨(净跨- -50mm×2)50mm×2)/ /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1情况二:底筋根数情况二:底筋根数= =(净跨(净跨- -保护层×2)保护层×2)/ /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1情况三:底筋根数情况三:底筋根数= =(净跨(净跨+ +保护层×2+左梁角筋保护层×2+左梁角筋1/21/2直径直径+ +右梁角筋右梁角筋1/21/2直径直径- -板筋间距)板筋间距)/ /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1二、面筋计算二、面筋计算(一)、端支座负筋(一)、端支座负筋1 1、端支座负筋长度、端支座负筋长度端支座负筋长度端支座负筋长度= =锚入长度锚入长度+ +弯钩弯钩+ +板内净尺寸板内净尺寸+ +弯折长度弯折长度情况一:锚入支座长度情况一:锚入支座长度= =锚固长度锚固长度 LaELaE((1 1)、当弯折长度)、当弯折长度= =板厚板厚- -保护层×2时,保护层×2时,端支座负筋长度端支座负筋长度= =(锚固长度(锚固长度 LaE+LaE+弯钩)弯钩)+ +(板内净长)(板内净长)+ +(板厚(板厚- -保护层×2)保护层×2)((2 2)、当弯折长度)、当弯折长度= =板厚板厚- -保护层时,保护层时,端支座负筋长度端支座负筋长度= =(锚固长度(锚固长度 LaE+LaE+弯钩)弯钩)+ +(板内净长)(板内净长)+ +(板厚(板厚- -保护层)保护层)情况二:锚入支座长度情况二:锚入支座长度=0.4La+15d=0.4La+15d((1 1)、当弯折长度)、当弯折长度= =板厚板厚- -保护层×2时,保护层×2时,端支座负筋长度端支座负筋长度= =((0.4La+15d+0.4La+15d+弯钩)弯钩)+ +(板内净长)(板内净长)+ +(板厚(板厚- -保护层×2)保护层×2)((2 2)、当弯折长度)、当弯折长度= =板厚板厚- -保护层时,保护层时,端支座负筋长度端支座负筋长度= =((0.4La+15d+0.4La+15d+弯钩)弯钩)+ +(板内净长)(板内净长)+ +(板厚(板厚- -保护层)保护层)2 2、板端负筋根数、板端负筋根数情况一:负筋根数情况一:负筋根数= =(净跨(净跨- -50mm×2)50mm×2)/ /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1情况二:负筋根数情况二:负筋根数= =(净跨(净跨- -保护层×2)保护层×2)/ /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1情况三:负筋根数情况三:负筋根数= =(净跨(净跨+ +保护层×2+左梁角筋保护层×2+左梁角筋1/21/2直径直径+ +右梁角筋右梁角筋1/21/2直径直径- -板筋间距)板筋间距)/ /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1(二)、端支座负筋分布筋(二)、端支座负筋分布筋1 1、端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端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150mm((1 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分布筋长度= =轴线(或净跨)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 -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2 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分布筋长度= =轴线(或净跨)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 -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情况二:分布筋情况二:分布筋= =轴线长度轴线长度((1 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分布筋长度= =轴线长度轴线长度+ +弯钩×2弯钩×2((2 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分布筋长度= =轴线长度轴线长度2 2、端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端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负筋分布筋根数= =负筋板内净尺寸负筋板内净尺寸/ /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情况二: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二:负筋分布筋根数= =负筋板内净尺寸负筋板内净尺寸/ /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1(向上取整)(向上取整)(三)、中间支座负筋(三)、中间支座负筋1 1、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标注长度标注长度+ +弯折长度×2弯折长度×2情况一:当弯折长度情况一:当弯折长度= =板厚板厚- -保护层×2时,保护层×2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标注长度标注长度+ +(板厚(板厚- -保护层×2)×2保护层×2)×2情况二:当弯折长度情况二:当弯折长度= =板厚板厚- -保护层时,保护层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标注长度标注长度+ +(板厚(板厚- -保护层)×2保护层)×22 2、中间支座负筋根数、中间支座负筋根数情况一:中间支座负筋根数情况一:中间支座负筋根数= =(净跨(净跨- -50mm×2)50mm×2)/ /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1情况二:中间支座负筋根数情况二:中间支座负筋根数= =(净跨(净跨- -保护层×2)保护层×2)/ /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1情况三:中间支座负筋根数情况三:中间支座负筋根数= =(净跨(净跨+ +保护层×2+左梁角筋保护层×2+左梁角筋1/21/2直径直径+ +右梁右梁角筋角筋1/21/2直径直径- -板筋间距)板筋间距)/ /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1(四)、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四)、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1 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150mm((1 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分布筋长度= =轴线(或净跨)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 -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2 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分布筋长度= =轴线(或净跨)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 -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情况二:分布筋情况二:分布筋= =轴线长度轴线长度((1 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分布筋长度= =轴线长度轴线长度+ +弯钩×2弯钩×2((2 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分布筋长度= =轴线长度轴线长度2 2、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根数情况一:根数= =布筋范围布筋范围/ /间距间距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 =(布筋范围(布筋范围1/1/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 +(布筋范围(布筋范围2/2/分分布筋间距)布筋间距)情况二:根数情况二:根数= =布筋范围布筋范围/ /间距间距+1+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 =(布筋范围(布筋范围1/1/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1))+ +(布筋范围(布筋范围2/2/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1))三、温度筋三、温度筋为了防止板受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通常在板的上部负筋中间位置布置为了防止板受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通常在板的上部负筋中间位置布置温度筋。
温度筋1 1、温度筋长度、温度筋长度当负筋标注到支座中心线时,当负筋标注到支座中心线时,温度筋长度温度筋长度= =两支座中心线长度两支座中心线长度- -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150×2+弯钩×2度150×2+弯钩×22 2、温度筋根数、温度筋根数当负筋标注到支座中心线时,当负筋标注到支座中心线时,温度筋根数温度筋根数= =(两支座中心线长度(两支座中心线长度- -负筋标注长度×2)负筋标注长度×2)/ /温温度筋间距度筋间距-1-1四、纯悬挑板的钢筋计算四、纯悬挑板的钢筋计算(一)、纯悬挑板的上部钢筋计算(一)、纯悬挑板的上部钢筋计算1 1、上部受力钢筋长度、上部受力钢筋长度上部受力钢筋长度上部受力钢筋长度= =悬挑板净跨悬挑板净跨 XBK+XBK+锚固长度锚固长度 LaE+LaE+(板厚(板厚 h-h-保护层)保护层)2 2、上部受力钢筋根数、上部受力钢筋根数上部受力钢筋根数上部受力钢筋根数= =(悬挑板长度(悬挑板长度 L -L -保护层×2)保护层×2)/ /上部受力钢筋间距上部受力钢筋间距+1+13 3、上部分布筋长度、上部分布筋长度上部分布筋长度上部分布筋长度= =(悬挑板长度(悬挑板长度 L -L -保护层×2)保护层×2)+ +弯钩×2(或不加弯弯钩×2(或不加弯钩)钩)4 4、上部分布筋根数、上部分布筋根数上部分布筋根数上部分布筋根数= =(悬挑板净跨(悬挑板净跨 XBK -XBK -保护层)保护层)/ /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一)、纯悬挑板的下部钢筋计算(一)、纯悬挑板的下部钢筋计算1 1、下部构造钢筋长度、下部构造钢筋长度下部构造钢筋长度下部构造钢筋长度= =(悬挑板净跨(悬挑板净跨 XBK-XBK-保护层)保护层)+max+max(支座宽(支座宽/2/2,,12d12d))+ +弯钩×2(二级钢筋不加弯钩)弯钩×2(二级钢筋不加弯钩)2 2、下部构造钢筋根数、下部构造钢筋根数下部构造钢筋根数下部构造钢筋根数= =(悬挑板长度(悬挑板长度 L -L -保护层×2)保护层×2)/ /下部构造钢筋间距下部构造钢筋间距+1+13 3、下部分布筋长度、下部分布筋长度下部分布筋长度下部分布筋长度= =(悬挑板长度(悬挑板长度 L -L -保护层×2)保护层×2)+ +弯钩×2(或不加弯弯钩×2(或不加弯钩)钩)4 4、下部分布筋根数、下部分布筋根数下部分布筋根数下部分布筋根数= =(悬挑板净跨(悬挑板净跨 XBK -XBK -保护层)保护层)/ /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