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沪版2020年中考历史试卷D卷.doc
14页粤沪版2020年中考历史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 A . 舜 B . 黄帝 C . 大禹 D . 炎帝 2. (2分)某同学利用下图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学习的主体应该是( )A .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 B . 皇帝加强中央集权 C . 重视对外边疆地区的开发 D . 开疆拓土,对外交流 3. (2分)淝水之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在这次战役中前秦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 前秦首领苻坚骄傲轻敌 B . 东晋的士兵战斗力强,战术正确 C . 士兵不愿意为前秦卖命 D . 前秦士兵大约80多万,人数众多 4. (2分)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 )①纸币的流通 ②火器的使用 ③指南针的使用 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5. (2分)行省制度即今地方行政区划--省的前身产生于( )A . 唐朝 B . 北宋 C . 南宋 D . 元朝 6. (2分)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 A . 玄奘西行 B . 鉴真东渡 C . 郑和下西洋 D . 戚继光抗倭 7. (2分)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属于乾隆帝在位期间的是( )A . 组织雅克萨之战 B . 平定三藩之乱 C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 设驻藏大臣 8. (2分)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它同时也是蒋介石国民政府统治的终点。
这座城市是( )A . 北平 B . 南京 C . 武汉 D . 上海 9. (2分)19世纪末,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涌现出一批以“实业救国”为己任的实业家其中大生纱厂的创办者、名重一时的“东南实业领袖”是( ) A . 左宗棠 B . 曾国藩 C . 张之洞 D . 张謇 10. (2分)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①八一三事变 ②百团大战 ③《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④①② D . ④①③② 11. (2分)学习历史要求我们思考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获得合理的历史解释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因果A南昌起义爆发清王朝土崩瓦解B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东北三省完全沦陷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民族工业处于崩溃边缘A . A B . B C . C D . D 12. (2分)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所进行的努力不包括( ) A . 争取西藏和平解放 B . 进行抗美援朝 C . 进行土地改革 D . 进行工业化建设 13. (2分)建国以后,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变化和调整的先后顺序是(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农业集体合作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 ①②③④ B . ③①②④ C . ①③④② D . ①③②④ 14. (2分)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伴随着中国核工业和导弹事业的发展而诞生的部队是( ) A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B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C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D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 15. (2分)2015 年 4 月 22 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出席了纪念万隆会议召开 60周年大会下列关于万隆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 . 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D . 帝国主义对万隆会议进行了破坏 16. (2分)假设时光能够倒流,你来到了中古时代的西欧,你有可能看到下列哪些现象( )①封建庄园遍布西欧 ②基督教会占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 ③经常有被示众的“异端” ④许多知识分子阅读古希腊、古罗马作家的作品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7. (2分)阿基米德说“如果能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精辟地阐明了他在物理学方面一大贡献,即提出( ) A . 万有引力定律 B . 质能转化原理 C . 阿基米德定律 D . 杠杆原理 18. (2分)在英、美、法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分别颁布了《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
其中《人权宣言》与前两部法律文献相比,其突出特点表现在( )A . 在法律上限制了国王权力 B . 提出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C . 国家政权实际由议会执掌 D . 宣告脱离殖民统治,成为自由独立国家 19. (2分)它仅存在短暂的72天,但却是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是( )A . 宪章运动兴起 B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表 C . 巴黎公社成立 D . 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20. (2分)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近代也有一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这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是( ) A . 英国人 B . 美国人 C . 法国人 D . 德国人 21. (2分)“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这一论断强调的是下列哪一经济举措(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社会主义工业化 D . 农业集体化 22. (2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为摆脱危机,罗斯福宣而实行 “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 . 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B . 在力兴建公共工程 C . 整地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D . 整顿金融业 23. (2分)“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盟国军队分区占领,实现德国民主化;战后成立联合国……”以上决定应出自( )A . 华盛顿会议 B . 大陆会议 C . 雅尔塔会议 D . 凡尔赛会议 24. (2分)张明同学以“亚非拉的独立与振兴”为主题作探究性学习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②印度独立后大力发展科技,成绩卓著③巴拿马为收回运河主权进行了长期斗争④非洲国家独立后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25. (2分)19世纪40年代,美苏两国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冷战”,此次“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 北大西洋20公约组织的成立 D .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95分)26. (30分)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断进步、成熟的要体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开天辟地】材料一:【艰难探索】材料二: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毛泽东【胜利曙光】材料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近代战争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谱写的英雄史诗1)图一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址,出席会议的共有l3人,他们代表了全国50多名党员,请列举代表山东共产党早期组织参加会议的人物2)“南陈北李”是世所公认的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人,遗憾的是,他们都因故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但是,他们共同领导了另外一场运动,你知道是哪一次吗?(3)请举出“我们城内插旗”失败的两个事例4)材料中“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5)如图二县中围T农玎墅存长衍中召开的一次奖平毪常生死的会议地点,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是毛泽东《七律•长征》一诗请结合你所学习的内容,找一找诗中红军长征经过哪些大山、大河(至少列举两个),并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27. (50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自2012年11月以来,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阐述“中国梦”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族独立篇】材料一:有学者指出,1840-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从1901年到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表现为“谷底”时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921年以后,中国的历史发展趋势就主要表现为“上升”了国家富强篇】材料二:《复兴之路》第四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观察下列图片:图一 农民入社报名大图二 手工行业申请入社图三 天津盛锡福帽厂公私合营材料三: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和平发展篇】材料四:2017年,朝鲜核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东北亚局势的紧张作为近邻,中国密切关注朝鲜半岛局势1)使近代中国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文中所述,“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指什么?(3)写出为探索“共和之路”取得的最大历史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