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一必修一自由落体运动讲义(共10页).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文库****9
  • 文档编号:210642292
  • 上传时间:2021-11-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2、 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公式3、 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4、竖直上抛运动2、 重难点1、 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应用2、竖直上抛运动3、 知识点梳理1、 自由落体运动(1) 提出问题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我们知道,如果同时释放小铁片和纸片,它们虽然都会下落,但下落的快慢不同,铁片下落得更快.但如果把它们放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管中,却发现它们下落的快慢相同,换用其他材料,我们发现,即使在空气中轻飘飘的羽毛,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也和铁球下落得同样快.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①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a、物体只受重力作用;b、由静止释放. ②物体在空气中的运动能否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在空气中的运动都要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严格说不能看做自由落体运动,但当物体的密度比较大,相对体积比较小,下落速度不是太大时,物体下落过程所受的空气阻力远小于物体的重力,决定物体下落快慢的主要因素是物体的重力,即阻力与重力相比较可以略不计,因此物体在空中的下落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2、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从平常观察到的事实:一块石头比一片树叶下落的快些……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的重量决定的.关于落体运动这一常见现象的错误认识符合人们的常识,绵延两千多年,大家都奉之为经典.(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①伽利略的逻辑推理 亚里士多德凭经验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但设想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捆在一起,它们下落得更快还是更慢呢?捆在一起的物体总重量要比任一部分的重量大,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下落速度应该比重量最大的一块更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重量大的物体和重量小的物体捆在一起,下落慢的轻物体必然要拖着下落快的重物体,使重物体下落得比原来慢,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就是“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快”这一前提,所以从逻辑上伽利略认为只有一种可能:重物体与轻物体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②猜想伽利略猜想重物和轻物自由下落时下落速度不受重力大小的影响,都是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即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③实验验证 伽利略在实验中碰到两个困难: 其一,当时技术不发达,无法直接测瞬时速度,所以也就不能直接验证vt.伽利略用数学运算得出结论:如果物体初速度为0,而且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即vt,则可推出xt2,因此,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是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只要证明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是否成正比即可. 其二,由于落体下落太快,当时的滴水计时工具不能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伽利略采用了一个巧妙的方法,用来“冲淡”重力,即先研究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让小球从斜面上不同位置滚下,观测小球多次从不同起点滚下的位移和所用时间平方的比值是否保持不变,如图2-6-1所示,即是否能观测到 如果不断加大斜面的倾角,小球对于每一个特定的倾角从不同高度滚下,其比值仍然保持不变,则可以合理地外推至倾角为900,即物体自由下落时,位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的比值也保持不变,如图2-6-2所示.由此,伽利略间接地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3)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①运用“归谬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 ②提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匀变速运动的假说. ③由于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伽利略采用了间接验证的方法: A、运用数学推导的方法得出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符合xt2. B、运用斜面实验测出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的运动符合xt2,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倾角的斜面运动,x/t2的值不变,说明它们运动的情况相同. 不断增大斜面倾角,得出x/t2的值随之增大,说明小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随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结果外推到斜面倾角增大到900的情况—小球自由下落,认为小球仍会保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性质.(4)如何认识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伽利略第一次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了起来,打开了近代科学的大门.以前的学者只注重思辨不注重实验.尊重事实,敢于质疑权威是创新的必备素质.伽利略把自己的科学方法付诸应用,成功地解决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性质的问题,其中有观察、有猜想、有实验、有逻辑(包括数学推论).他的研究方法为后人所采用,创造了科学的奇迹.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提出问题既然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你能否写出自由落体运动时速度、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数学表述①速度—时间关系 . ②位移—时间关系 ③位移—速度关系 【说明】自山落体运动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符合所有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只是其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题目中即使不直接告诉,也是隐含的条件,可以直接应用.(3)自由落体运动从初速开始,则①lT末、2T末、3T末的速度之比: ②1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 ③连续相等时间T内下落高度之比: ④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需时间之比: 4、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灵活运用自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此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有关推沦,同样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1)对从同一位性间隔相等的时间,依次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空间形成不同间距的问题,可将若干个物体在某一时刻的排列情形,等效成一个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这就类似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由此可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法或平均速度法来求解问题.【见例1】(2)如何处理一个有长度的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 对于不可以看做质点的物体,比如说铁链自由下落,计算经过某点所用时间,由于它有一定的长度,经过这一点时不是一瞬间,而是一段时间.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选准研究过程,找到与这段过程的起点和终点相对应的位移,应借助于示意图,搞清楚物体运动的过程,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一般利用其端点运动转化为质点运动. (3)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要充分利用这个初速度为零来求解问题.【见例2】【见例3】 5、竖直上抛运动 (l)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且只受重力的运动,叫竖直上抛运动. (2)特点: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始终为重力加速度g,是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上升阶段: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②在最高点: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重力加速度g,所以物体此时并不处于平衡状态. ③下降阶段: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是自由落体运动. (3)规律:①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a=-g.把a=-g代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中,即可得到竖直上抛运动的公式: , , ②物体到达最高点时,,从抛出到达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 显然,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与初速度v0成正比,初速度v0越大,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就越长. ③竖直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为:. 上升的最大高度h与初速度v0的平方成正比.(4)由于物体在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的加速度均为重力加速度g,所以,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可以视为逆过程,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具有对称性.此时必有如下规律: ①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与物体从最高点落回到原抛出点所用的时间相等: . ②物体从抛出点开始到再次落回抛出点所用的时间必为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的2倍: . ③物体在上升过程中从某点到达最高点所用的时间,和从最高点落回到该点所用的时间相等. ④物体上抛时的初速度与物体又落回原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⑤在竖直上抛运动中,同一个位移对应两个不同的时间和两个等大反向的速度。

      5)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①分段法:上升过程是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②整体法:将全过程看做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是-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上述三个基本规律直接用于全过程,但必须注意方向的矢量性.习惯上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时正在上升,时正在下降,h为正时表示物体在抛出点的上方,h为负时表示物体在抛出点的下方.4、 典型例题【例1】有一矿井深125 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g取10 m/s2,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井底,则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多少?并且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隔几米? 【解析】如图2-5-2所示,11个小球将125 m分成10段,此状态可认为是一个小球从零时刻开始每隔一个时间所处不同位置.设总下落时间为t,由,有 则 这时第3个小球与第5个小球的距离还可以用比例法和平均速度法求解.【例2】如图2-5-3所示,悬挂的直杆AB长为a,在B以下h处有一长为b的无底圆筒CD,若将悬线剪断,则: ①直杆下端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多少? ②整个直杆AB穿过圆筒的时间为多少? 【解析】①直杆下端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B自由下落到C点(自由下落h)起到B下落到D点所用的时间。

      由求得,所以B自由下落到C点的时间为,B下落到D点的时间为,故B传过圆筒的时间为. ② 整个直杆A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B自由下落到C点(自由下落h)起到A下落到D点所用的时间.由以上解答可得,整个直杆AB穿过圆筒的时间为5、 课堂练习1、 一个小物体从楼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测得小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为整栋楼高的 7/ 16,则该栋高楼的楼高为多少? 【解析】最后1s内的运动不是自山落体运动,直接求解这段运动就较麻烦,而把这段位移石成是整个自由落体运动(设时间为ts)的位移减去前面(t-1) s的自山落体运动位移,问题就简单多了.由题意有: , 解方程可得H=78.4 m.【点评】像这样将不是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过程转化为自由落体运动来计算,可使思路清晰、运算简单.6、 课后作业1.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落到全程的一半和全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 1:2 B .2:1 C. D.2.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1s末,它们的速度相同 C.各自下落l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B.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C.在任何相等时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