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docx
5页一、规划概况1.规划范围“汤阴县航空产业园”位于汤阴县城区东部,紧邻新建的安阳机场和通用航空机场,总规划面积约4.2平方公里目前,机场选址工作已经基本完成2.规划期限本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的完成期限与产业园总体规划保持一致3.区位条件汤阴县隶属安阳市,地处中原腹地,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现在方圆250公里范围内,有郑州、石家庄、济南、太原4座省会城市因此,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汤阴成为辐射豫、冀、鲁、晋4省的商品集散地便捷的交通是汤阴的主要特点京广铁路与汤鹤支线和汤濮铁路连接南北西东,使汤阴成为豫北地区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和鹤台、汤上省道公路在境内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二、规划背景为了具体落实《汤阴县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以及《安阳(汤阴)产业园总体规划》,顺利实现打造豫北区域性的物流基地的总体目标,推动汤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中原经济区整体战略布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同时也为了保证产业园区的建设能够协调有序,适应新形式下的城市发展需要,合理利用土地和提升物流产业服务水平,特制定本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具体的规划管理及相关控制标准安阳市作出了着力打造“航空运动之都”和通用航空发展改革试点的战略决策,提出以拉动通用航空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航空运动和通用航空产业,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战略目标。
安阳市的通用航空和航空运动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条件国家体育总局安阳航空运动学校坐落在安阳,是新中国航空运动的摇篮,在航空运动人才培养和通用航空发展上享有盛誉;安阳林滤山国际滑翔基地,被誉为国际滑翔圣地,已成为国际重要的滑翔训练和比赛场所;安阳自然条件适宜通航发展;航空运动产业有一定基础近年,安阳市把握低空开放的历史机遇,提出了建设航空运动之都的目标,并把开展安阳市通用航空产业园区试点作为航空运动之都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连续举办中国(安阳)国际航空运动旅游节,不断扩大安阳的知名度,实现航空运动中心城市定位;持续推进安阳机场建设,完善通用航空起降点布局,加快航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出台全市航空产业促进优惠政策,重点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积极服务安阳航校整体迁建,提升航空运动项目优势;加大通用航空人才培养力度,采用多层次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主动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等工作,持续推进全市航空运动之都建设和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三、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国发【2002】13号)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6)《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8)《安阳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 9)《汤阴县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10)国家、河南省及地方相关法规、四、现状研究1.自然条件(1)气候规划区内地处暖温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受地形条件的影响,汤阴具有较明显的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接地带的过渡性地方气候特征,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变化分明2)土地适建性现状用地较平缓,适宜进行大规模建设2.土地利用现状规划区现状以空地为主,地形条件以平地为主,规划范围内有一个行政村大性村,规划区北侧紧邻晋冀鲁豫大通道,规划区南侧有县道连通城区3.交通条件规划区内部及周边交通资源丰富,主要高速公路有京港澳高速;一级公路包括新G107、S303;二级公路包括S219、S302;城市主要快速通道包括南北向的铁东路(原G107)、中华路、机场快速路、四港联动大道以及东西的清屯路、物流大道等五、规划原则 1.尊重上位规划,强调规划的延续性 上位规划体现了上级政府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要求按照一级政府、一级事权的政府层级管理体制,上位规划代表了上一级政府对空间资源配置和管理的要求因此,下位规划不得违背这些原则和要求,并要将上位规划确定的规划指导思想、城镇发展方针和空间政策贯彻落实到本层次规划的具体内容中2.灵活设计,简化矛盾,为未来规划导控提供坚实基础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的建设要求,结合自身发展的条件和现实状况,简化矛盾,节约建设成本,循序渐进、逐步做到现实与未来的良好结合。
3.弹性共享原则产业园区属于新开发地区,必须在开发强度控制、用地布局等方面保持适度的弹性,提高对市场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产业开发和生活配套采取成片开发模式,使新区内各组团用地开发和市政设施建设便于分期建设,组团之间预留适当的备用地与生态隔离空间,为未来的拓展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六、用地布局1.布局原则 (1)均衡分区原则园区用地被对外交通干线切分比较严重,规划立足保持每个片区的独立性,各个片区自成体系,实现内部交通出行解决,减少对外联系干线对内部交通的干扰。
(2)客货分流原则进一步梳理规划区范围内及周边的交通关系,将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相分离,同时建立通畅的交通运输环境,串联道路——铁路——航空交通 (3)立足空港原则园区利用空港的产业和交通优势,功能布局和业态紧密结合空港特点,发挥空港对产业区的带动作用2.功能结构规划整体形成“一心两轴三片区”的空间结构规划以园区景观服务轴和晋鲁豫铁路为轴线,规划用地分为三个片区3.功能分区在用地布局的结构下规划四个功能区:其中三个片区为物流加工片区,中心为空港服务区七、土地利用规划1. 仓储物流用地规划区内仓储物流用地集中在西北地块,和西侧物流产业园结合发挥集聚效应规划仓储物流用地61.85公顷,占园区建设用地的14.66%3.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区内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各个整个园区的商务办公设施,一类是园区核心的综合服务设施,主要为商业、商贸及商务办公的功能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集中在临近机场西侧,形成区域商业商务业核心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63.2公顷,占园区建设用地的15%4. 工业用地规划区内工业用地分为工业生产用地和物流加工用地两种,工业生产用地散步在三个片区,物流加工用地主要在西侧物流加工片区。
东侧两个组团是以航空制造业为主的片区规划工业用地183.29公顷,占园区建设用地的43.44%5.建设高度分区控制 1.建筑高度控制根据城市用地空间布局和用地强度确定2.建筑物的高度必须符合日照、建筑间距、消防等方面的要求3.居住建筑高度在后期实施建设中,建筑限高18米的地段,在满足不超过6层的情况下,高度可以酌情浮动10%6.建设开发强度分区控制从整体开发建设控制要求出发,分为五个不同的强度开发等级1. 高强度开发:商务办公用地,容积率控制在2.5,建筑密度30%~40%,绿地率30%以上2.中高强度开发: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容积率控制在2~2.5,建筑密度20%~35%,绿地率24%~45%3.中强度开发:二类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容积率控制在1.5~2,建筑密度20%~50%,绿地率25%~35%4.中低强度开发:物流产业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容积率控制在0.2~1.5,建筑密度15%~40%,绿地率30%~50%5.低强度开发:公共绿地 堆场用地容积率控制在0.2以下,建筑密度2%~5%,绿地率90%以上八、道路交通规划1.区域交通联系园区内对外交通资源丰富,但有效交通不足,一方面表现在大的交通通道切割用地,一方面由于垮桥的设置南北向道路对地块的运输作用有限。
遵循为实现园区安全、合理、高效、便捷的原则,着眼于系统整体效能以及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增强对外交通体系的协调效应,使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相互匹配,达到综合运输结构的合理化满足城市功能需要,与城市土地利用布局相协调,便于货物运输,有助于增强园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遵循安全第一、效益最大原则,按效率高低实事求是地选择运输方式,科学合理安排运输方式规划区主要通过两条南北向的公路联系外部交通,分别是县道和安新快速通道2.道路系统规划规划借用外部路网作为规划区主干道网内部各个片区由次干道形成方格网连接每个部分该道路网模式着重将内部交通疏散到外部道路上同时实现各个工业用地和物流用地的客货分流各个片区通过主要的货流干道将内部货流疏散到周边对外联系道路上,在公共服务核心打造纯客流空间道路等级:规划产业园城市道路网系统由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构成,主干路的主要功能是划分园区功能组团,解决新区内外主要机动车交通联系、以及城市功能组团间的快速联系城市主干路道红线宽度控制在50米以上,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控制在30-40米,支路红线宽度控制在30米以下在路网规划中,强调道路分清性质功能,交通性主干路在交通中主要起“通”的作用,要求通过车辆快而多;一般主干路、次干路则兼有“通”和“达”的作用,其两侧安排主要城市功能,为沿线生产、生活提供交通运输服务;支路主要起“达”的作用,方面居民出行。
路网系统:规划区道路系统采用了相对规则的方格网系统,一方面便于形成明晰的城市道路结构,同时用地形状相对规整,便于提高新区土地的利用效率规划城市主干道间距控制在800-1000米,次干道间距控制在400-500米,并根据组团用地性质和规模配置相应密度的支路网,提升道路服务能力引出过境交通,减少过境车辆对产业园区内部运营的影响九、绿地系统规划1.绿地系统规划规划区内绿地系统规划结合主要道路构建绿地系统的核心骨架,划分各个组团和功能区2.绿地布局规划区绿地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二类,从机场打通一条公园绿地穿越公共服务区连接安新快速通道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33.56公顷,占园区建设用地的7.95%附表:规划用地平衡表用地性质用地性质名称用地面积(公顷)占总用地(%)R居住用地23.541.1 R2二类居住用地23.541.1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33.151.55 B1商业用地23.211.08 B2商务用地9.940.46M工业用地588.227.43W物流仓储用地572.9626.72 W1一类物流仓储用地403.2218.81 W2二类物流仓储用地169.747.92U公用设施用地13.60.63 U2环境设施用地13.60.63G绿地与广场用地551.8225.74 G1公园绿地387.5518.08 G2防护绿地164.277.66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