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地域性特征研究.doc
5页传统民居地域性特征研究【摘 要】通过对香格里拉地区的藏族民居“闪片房”的研究,分析 传统民居地域性特征形成的自然环境因子和人文环境因子,提出该传统民 居地域特征形成的原因、特征以及不足,有利于传统民居保护以及生态、 宜居建筑的研究关键词】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生态;藏传佛教;地域性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 彩的民居建筑不同民族的传统民居山于民族习惯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民居 形式,而同一个民族因其所居住的具体环境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受居住地周边其他民族建筑文化影响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建筑形 式,这就反映出传统民居地域特征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腹地, 是滇、川、藏三省交汇处这里地广人稀,人口密度较低,主要以藏族为 主,藏传佛教文化深深影响着藏民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香格里拉的藏 族民居主要以高寒坝区的闪片房和干热河谷的土掌碉房为主,虽然随着旅 游的开发,现代建筑思想的传播与渗透,新型建筑材料的流行和运用,越 来越多的现代建筑在香格里拉各地兴建,但极具地域特色的藏族民居仍然 深受藏区人民的喜爱,并大量建设本文主要通过对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 研究,探索该传统民居建筑的地域特征,以便保护和发展这一建筑类型, 建设既有民族地域特色,又符合现代生活要求的民居,确保民居建筑多样 性。
1 •云南藏族民居建筑类型自然地域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是影响藏族民居地域特征 形成的一个方面,相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也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 和生存方式,从而产生不同的建筑特色地区性和民族性关联互动作用于 民族民居,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人居环境系统[1],这也是民居地域特色形 成的根木原因云南藏族民居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高寒坝区(如香格 里拉县小中甸地区)的闪片房,一种为干热河谷地区(如德钦县云岭乡地 区)的土掌碉房木文主要介绍香格里拉地区有代表性的藏族民居“闪片 房”2. 香格里拉高寒坝区“闪片房”香格里拉县境内兼有亚热带、温、寒三种气候金沙江河谷一带气候 干燥炎热,而大小雪山为寒温带高山气候我们常称为高寒坝区,这一地 区的传统藏族民居,根据《云南民族住屋文化》分类归为“板屋”系住屋, 其特点是:“劈衫为木板来覆盖屋顶,这种被当作瓦来覆盖屋顶的木 板,在云南称为“闪片”或“滑板”,所以这类建筑在当地称为闪片屋 或滑板房 :2]通过研究发现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地域性特征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 因子和人文环境因子共同影响而形成的2.1自然环境地处半牧半农的高寒坝区的香格里拉小中甸镇为本次调查的重点,该地区地形北稍高南稍低,周伟I群山环抱,平均海拔3450米。
全年无夏季, 早晚气温变化较大,平均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递减该地区降水相对丰富, 气候湿润这里是植物王国,主要树种有云杉、红杉、冷杉、高山松、红 豆杉、云南松、华山松等2. 2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社会群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 魂香格里拉县主要以藏族为主,另有彝族、纳西族、傑傑族等少数民族 藏族性格豪迈粗犷,能歌善舞,信奉藏传佛教,生活饮食自成一体,很少 食用蔬菜,主食为青棵,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爱喝酥油茶2.3香格里拉高寒坝区“闪片房”受自然环境因子和人文环境因子而 形成的地域性特征2. 3. 1平面形式与功能由于青藏高原地势起伏较大,因此民居建筑占地过大将会增加施工上 的难度,故藏民民居一般平面占地面积较小,而向高空发展主要成紧凑 的一字型布局,多有庭院,主要由精美的木构架构成,前檐双层斗拱,彩 绘双层吉祥图案,柱头有龙头雕刻一层为牲畜圈,或堆放柴火,二层堂 屋面积很大,足以容纳上百人,是宴请宾客欢度节口以及婚丧嫁娶活动的 主要场所除此,二层也设有前廊、储藏间,卧室等,顶楼屋顶下方多带 夹层设计既干燥通风又能隔热保温,不仅能用来储藏草料及杂物,也冇利 丁建筑整体的保温节能。
2. 3. 2结构形式与造型传统藏房材料采用夯土和木材,这两种材料蓄热能力较好,有利于防寒保暖围护结构主要以夯土墙为主,夯土墙断面尺度大,底部厚度超过 Im,呈收分形式,有利于防寒保暖,也有利于维持墙体稳定建筑以木结 构的梁柱式作为承重结构藏民就地取材用高原上特有云杉木片作屋顶材 料屋面木闪片用小石头压稳固定,既方便每年翻新木片,又冇利于屋顶 排水建筑整体造型下大上小,呈梯形,入口处的柱廊高大,据说通过这吐 柱子的直径大小可以看出藏民家庭的富裕程度柱廊顶端又有精美而颜色 &富的装饰木雕,这些雕花都是半地1吋 匸雕刻,保存了原工态的艺术 形态,也极具民族风情利用云杉木片制作的坡度缓但出檐深远的双坡形 式的屋顶,使屋面排水顺畅而不损伤夯土墙面,并采用垒石块的方式稳固 墙脚,美观又实用2. 3. 3藏传佛教对建筑的影响如果说“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那么 作为符号载体的宗教就可以说是文化的基本质量[3]在香格里拉藏区藏民们儿乎都信奉藏传佛教,这里的建筑也深受佛教 影响无论是建筑内部的中柱、神龛还是艳丽的装饰色彩,都体现出了藏 族文化特色以及藏传佛教的教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经幡、经堂和神龛。
3. 香格里拉干热河谷地区的“闪片房”受自然环境因子和人文环境因 子而形成的地域性特征在香格里拉县的尼西乡汤堆村,平均海拔2300米,四周群山横列, 西部金沙江环绕,水低田高,较为干旱该区属干热河谷地带汤堆村藏 族民居同样采用“木闪片”屋顶、夯土及木板材料但因为气候干热,夯 土外墙正立面顶层中段局部设有屋顶平台,增大外墙与环境接触面,以满 足室内通风散热需要气候干热但有雨,粮食不能采用小中甸高寒气候的 方式一摞压一摞自然曝晒晾干青棵,而必须结合当地气候设置带坡屋顶的 晾晒架,分开挂晒粮食以保证通风、避雨和防虫[4]通过尼西乡汤堆村 和小中甸地区“闪片房”的对比可以看出民居建筑受到不同自然环境、气 候特征等的影响而体现不同地域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