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龙溪古镇旅游5篇.doc
3页黄龙溪古镇旅游一:旅游作文600字 丙安古镇的红色记忆 假期里,爸妈和朋友们一起自驾游贵州从赤水市前往贵阳市的路上,大家被丙安古镇的介绍所吸引,临时决定要去那里结果,游古镇十分有意思 丙安古镇距赤水市区不太远,大约一小时就到了大家停好车,先远观了一下古镇隔着滔滔奔流的赤水河,我们看见一个古老的村子建于对面岩石之上,它背倚青山,三面环水村民们的房子都是一些令我感到十分新奇的木质悬空吊脚楼我们走过一道古老的石桥,爬上陡峭的石梯,透过一个大大的拱形石门,看到一条窄窄的青石板小路通往远处不一会,我们来到了一栋木板房子前面,门上的牌子上写着:“丙安古镇红一军团纪念馆”我不太明白红一军团的意思,于是妈妈给我做了解释,原来它是一支红军部队的编号 纪念馆墙上有这段历史的介绍,我仔细地阅读完后,知道了古镇的红色故事1935年1月,当红军四渡赤水时,红一军团第二师和师团部曾在丙安扎营,指挥开展了著名的赤水黄陂洞、复兴场之战,保证红军顺利一渡赤水,取得了胜利,也揭开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同时,在这里也留下了许多红军将士悲壮惨烈,英勇顽强的感人事迹因此,国家批准丙安古镇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地,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也成为红一军团在全国唯一的纪念馆。
看完介绍,我又向爸爸提出了问题:“贵州有那么多的古镇,为什么红军要选择丙安成为驻扎的地方呢?”爸爸思考了一会儿,说:“丙安地处赤水河下游的赤水县城,历来为川南入黔古道上的重要场镇,旧时为赤水河航运最繁荣的水陆码头,也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 红军故事使丙安古镇有了红色记忆,使我们在感叹它的古老纯朴之外,更多了一份敬意! 黄龙溪古镇旅游二:西塘古镇 写景作文600字 早就听说西塘有一个古朴典雅,景色如画的美丽古镇今年暑假我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这令人神往的地方 走进西塘古镇,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那热闹非凡的古老街道瞧!只见古色古香的房子整齐地排在街道的两边,大大小小的店铺门口挂着各式各样的招牌店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有经典美味的特色糕点、有传统简朴的服装、有种类繁多的古书、还有许多制作精良的工艺品…… 听!我走在人流如潮的街道上,耳畔掌柜们的叫卖声不绝于耳,他们用那古镇特有的口音热情地招揽着顾客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高兴地谈论着自己的收获,不时传来惊喜的欢呼声,或许是又发现了什么宝贝吧忽然热闹的人声中响起细细脆脆的一声,像鸟儿清晨的第一鸣,紧接着便是叮叮咚咚响成一片,匆匆忙忙地跑进耳朵里。
我环顾四周哦,原来是风儿也赶来凑热闹,吹响了屋檐下大大小小的风铃…… 离开街道,我们又来到了游船码头,坐上了悠悠古韵的乌篷船只见湖中的一片片荷叶又圆又大,像一块块碧玉,几只粉红色的荷花调皮地探出头来,和翠绿的荷叶相衬相映,美妙无比不远处几只鸬鹚乖乖听着渔民的指挥,一只只跳下湖去,不一会儿便捕到了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夕阳西下,波光粼粼的湖面像撒了一片碎金子似的……如诗如画的古镇美景让人感到悠然自得,十分惬意 夜幕降临,我漫步在傍水的烟雨长廊中,一边是店铺前通明的灯笼红纱,一边是湖里荷花灯一闪一闪的点点烛光,伴随着清风和远处的蛙声、虫声……演奏着美妙的《西塘夜光曲》,轻快地飘荡在小镇的每个角落 西塘古镇,希望你永远美丽! 黄龙溪古镇旅游三:龙门古镇一日游龙门古镇一日游“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东汉名士严子陵曾这样赞叹龙门的美景,古镇因此得名又是一年五一假期,我和妈妈跟随牛通社小记者们一起去期待已久的龙门古镇游玩我们到达了古镇,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块历经千年风霜的巨石,上面长满青苔,但是还清晰地刻着两个大大的字“黄龙溪古镇旅游四:龙凤古镇一日游龙凤古镇一日游 下了多天的雨,终于停了,可以出去玩,我们决定龙凤古镇去走走。
因为国庆假期的原因,虽然下了几天的雨,一路上,看到还的一片喜气洋洋的感觉,路的两边种满了鲜花,挂着喜庆的旗帜,出来玩的人也真不少 古镇真美,所有建筑都是古色古香的,特别是古镇中间的那一条河,河面上那一片片荷叶让我想起了刚学过的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虽然有些已经枯萎了,但是还有一些荷叶撑着它的雨伞站在河中央,一群群美丽的白鹤在里面翩翩起舞,就像秋天的山水画 天渐渐的晚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古镇,这一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呀!黄龙溪古镇旅游五:游平乐古镇 游平乐古镇早上天空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可是丝毫不减我们去游平乐古镇的性子驱车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川西古镇平乐蒙蒙细雨好像给古镇披上了一层面纱据说古镇已有两千年的历史,青青的石板路、木制的住宅,把我们带到了远古时代都说后街那条白沫河是“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我们沿着白沫河这条时光隧道寻找古镇的足迹来到“秦汉驿道”妈妈告诉我说,驿道就是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道路,就好比现在的高速公路……看着驿道上一个个清晰的马蹄印,我仿佛看见了那个身穿官服的骑手在这窄窄的驿道上急驰….…穿过白沫河上的竹桥,我们又来到了卢沟竹海这儿的竹子很奇怪和别处的不一样连最细的也有大人的手臂粗,后来我才知道这叫楠竹,是造纸用的上好原料,在宋朝这里是一个造纸作坊群。
密密的竹林、弯弯的山道,路似乎在我们眼前消失了,只听到前方有人在谈笑,这不禁让我想起王维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放眼望去被雨洗刷过的古镇是那么清新:青山环绕,绿水穿镇,真让人心旷神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