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管理者自信程度、两权分离度对成本粘性的影响研究.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04653092
  • 上传时间:2023-08-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7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管理者自信程度、两权别离度对本钱粘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文章以2021—2021年沪深两市A股313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与现金流分红权别离与否的视角,讨论了管理者自信程度对企业本钱粘性在两权别离度不同情况下的影响结果说明:管理者自信程度与企业本钱粘性正相关;相较于实际控制权与现金流分红权不相别离的企业,两权别离度促进了管理者自信程度对本钱粘性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拓展了有关本钱粘性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对管理者制定企业本钱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可为上市公司股东及外部监管部门提供参考[关键词]本钱粘性;管理者自信程度;两权别离一、引言本钱粘性是一种现象,表达在业务量下降的过程中本钱费用的下降幅度并未超过其发生上升时进步的程度〔Andersonetal.,2021〕,是对公司现存资源不合理配置的反映现代企业中,管理层通常掌握着企业最重要的各项战略决策权,由于本钱粘性表如今业务量下降时,企业本钱下降的相比照例小于业务量上升时本钱增加的比例〔Chenetal.,2021〕,这说明管理者的本钱决策可能在形本钱钱粘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研究说明,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本钱粘性显著增加了公司的总体风险程度〔谢获宝等,2021;耿云江等,2021〕。

      所以,研究本钱粘性的成因对于合理决策企业的本钱支出,提升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本钱粘性的研究,大多从债务约束、投资效率等角度讨论过度自信与本钱粘性的相关关系随着上市公司股权构造越来越集中这一现象的普遍出现,企业中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上下以及是否存在两权别离等通常可以对公司治理程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内部本钱决策与资源部署的方式现有研究中,鲜有文献从企业内部控股股东是否存在两权别离这一视角讨论管理者自信程度对公司本钱粘性的影响因此,本文拟基于上市公司大股东的现金流分红权与控制权是否别离的视角,讨论管理者自信程度对企业本钱粘性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奉献可能包括:第一,现有研究管理者自信程度这一心理特征对本钱粘性影响的文献,大多集中于探究过度自信的影响,而本文将讨论的重点放在管理者自信程度的上下而非单纯研究其过度自信第二,本文在讨论两权别离与否在管理者自信程度影响本钱粘性中的差异的根底上,研究两权别离度在管理者自信程度影响本钱粘性中的作用本文对企业中的管理者慎重作出本钱决策,进步公司内部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二、文献回忆、机制分析与研究假设1.文献回忆。

      理解本钱行为是本钱会计与管理睬计的根底〔Andersonetal.,2021〕本钱粘性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关于本钱性态的讨论,自2021年Anderson等首次发现S.GA〔Selling,GeneralandAdminstrative,销售本钱,一般性支出和管理支出〕在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时的增长幅度为0.55%,在销售收入下降1%时仅下降0.35%,并将这一现象定义为“本钱粘性〞时起,就有大量的学者开场对本钱粘性这一现象进展深化的讨论比方从企业战略〔周兵等,2021〕、供应链关系〔王雄元等,2021;朱开悉等,2021〕、产业政策〔杨澄,2021〕和企业风险〔谢获宝等,2021〕等方面进展讨论现有关于本钱粘性成因的理论解释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调整本钱理论、管理者乐观预期理论和代理理论〔江伟等,2021〕Anderson等认为,由于调整本钱的存在,使得管理需要根据业务量如今及将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变化,进展一系列资源调整管理者假如是一个自信程度较高或者具有乐观心态的人,其更容易对于将来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出比理性预测更良好的预期,这大大降低了管理层做出削减本钱行为的可能性在代理关系中,代理行为产生的代理问题通常可以看作管理者不愿缩小企业规模的行为或者说是一种“帝国建立〞行为〔Chenetal.,2021〕。

      随着现代企业不断呈现出股权高度集中的趋势,大股东在上市公司中通常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较低的两权别离度可以对企业价值起到支持的作用,但是当其处于较高程度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大股东的掏空动机〔洪昀等,2021〕,并且这种掏空效应在国有企业中的影响相较于民营企业来说更为显著〔吴国鼎,2021〕此外,两权别离度越高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也越差〔林涵,2021〕2.理论机制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及文献回忆,本文首先从管理者心理行为特征之一的自信程度这一角度出发,探究其对于企业本钱粘性的影响现有研究说明,拥有较高自信程度的管理者更容易保持積极乐观的态度,进而产生对企业将来开展状态的良好预期〔Kama和Dan,2021〕较高的自信程度管理者更倾向于作出高于预期的业绩预测,即便是业务量下降,他们仍然预期将来的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转机并恢复良好态势并且,职工福利与过度消费等一系列利己行为占用了公司的本钱支出,很难在业绩下降的时候快速地缩减此类费用因此,较高的管理者自信程度对于本钱粘性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方面,现有研究说明,两权别离会损害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LaPorta等〔1999〕、Bebchuk等〔2000〕和Claessens等〔2000〕指出,根据金字塔等股权构造可以使控股股东在公司中偏向于用低本钱的股本投入换取公司的资产和现金流以实现控制权和现金流分红权的别离。

      Lemmom和Lins〔2021〕的研究说明,当企业不存在实现控制权和现金流分红权两权别离的情况下,企业的所有者即为实际控制者此时,管理者的自信程度的提升可以使得管理者对企业将来的开展产生良好预期的状况下,在企业业务量出现下降的情况下,管理者仍然可能采取维持现有资源的决策但是,假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所有权人为同一人,管理者在决策时往往需要考虑到实际控制权人的意见或建议,实际控制人会对管理者的行为可能引发的后果进展更理智的考虑,从而降低了管理层盲目扩张、过度投资的可能性同时,自信程度较高的管理者虽然更容易做出谋取自身福利的行为,但是在不存在两权别离的企业中,由于控制权与现金流分红权的对等,企业实际控制人存在对代理人的监视动机增加,管理层的时机主义行为与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降低另一方面,当企业存在两权别离的情况下,企业中实际控制权与现金流分红权别离,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中的管理者所具有的监视动时机减弱,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具有掏空动机此时,自信程度较高的管理层对企业施行时机主义行为的可能性较大,更容易谋取自身福利与在职消费,导致企业本钱粘性的产生3.假设提出综上分析,管理者在企业业务量上升时,他们倾向于增加现有人员的薪酬支出、在职消费等支出,在业务量出现下降时,出于管理者时机主义行为因素的考虑,这些支出很难在短期内下降至最初程度,导致本钱粘性的形成。

      因此提出假設一:H1,管理者自信程度与本钱粘性正相关当企业不存在两权别离时,公司实际控制权与现金流分红权对等,此时控股股东出于对上市公司总体利益的考虑,对管理者的行为进展监视,防止其时机主义行为使得股东利益受损也就是说,当企业的现金流分红权与控制权不相别离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作为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保护投资者和对上市公司进展一系列支持性行为的可能性更大此时,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管理者自信程度较高时,对企业进展过度投资,构建“个人帝国〞以增大自身权利、地位、声誉等从而进步自身福利与在职消费的可能性受控股股东的监视因此,企业控制权与现金流分红权不相别离的情况下,控股股东的存在可以增强管理者自信程度对本钱粘性的影响当企业中的现金流分红权与控制权不对等时,控股股东有动机在企业内部通过转移相关资产等行为对上市公司进展掏空,并且此时控股股东对管理层的监视动机减弱,甚至出现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管理层合谋的情形因此,当企业存在两权别离时,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具有掏空动机,对管理层监视动机的减弱也使得管理层做出更多的时机主义行为的动机更强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本文的第二个研究假设:H2,两权别离度的提升可以增强管理者自信程度对本钱粘性的正向影响。

      三、研究设计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2021—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进展研究剔除明显异常、数据缺失的样本,并且将金融保险行业的公司排除在外,最终得到1862家样本公司数据源于CSMAR数据库2.变量定义〔1〕被解释变量现有研究中,关于本钱粘性的衡量主要有ABJ模型,Weiss模型等本文采用的是Weiss〔2021〕模型计量本钱粘性其中,stickyi,t表示企业本钱粘性的详细数值;?驻cost表示同一家公司相邻两个季度营业本钱的变动额,?驻sale表示相邻两个季度营业收入的变动数额,i为第i家公司,t表示第t年;?子表示在一年中营业收入下降间隔 年末最近的一个季度,?渍表示在一年中营业收入上升间隔 年末最近的一个季度假设计算结果为正,那么表示企业具有本钱反粘性;反之亦反假设计算结果为负,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企业本钱粘性越大本文选取计算结果为负的值,取其绝对值作为企业当年的本钱粘性〔2〕解释变量现有研究中,关于管理者自信程度的衡量方法较为广泛本文借鉴刘艳霞等〔2021〕相关研究,将管理层盈余预测偏误率作为其代理计算方法是企业预测净利润与实际净利润之差与预测净利润的比值盈余预测偏误率越大,表示管理层自信程度越高。

      〔3〕控制变量由于本钱粘性的产生是管理者深思熟虑的结果,那么管理者进展决策的过程中,要考虑众多因素,比方企业规模、公司内部杠杆程度、公司治理中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的比例、是否存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企业产权性质等参照ABJ〔2021〕对于本钱粘性研究中选取的控制变量,本文除了将影响管理者决策的上述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另外参加资本密集度、员工密集度与年度国内消费总值作为控制变量为了两权别离度与否在管理者自信程度影响本钱粘性中的差异,参照王立章等〔2021〕对两权别离度的衡量其余变量说明如表1所示3.模型设计针对前文提出的研究假设,建立如下模型,控制行业和年份虚拟变量的同时,使用固定效应对其进展OLS回归四、实证结果及分析1.描绘性统计分析表2列示了上述模型中涉及到的相关变量的描绘性统计结果最终的样本量为4643,本钱粘性的最大值为2.272,最小值为0,说明上市公司中的本钱粘性值较大,本钱与业务量的不对称程度较高;管理层盈余预测偏误率相差较大,且最大为51.644,说明大多数企业中管理者自信程度较高;两权别离度在不同的样本公司中也存在显著差异2.相关性分析针对模型中的变量进展Pearson相关性系数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中的结果可以得出:管理者盈余预测偏误率与本钱粘性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说明管理者自信程度对本钱粘性的形成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他变量与本钱粘性之间也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3.回归结果及分析为了检验管理者自信程度对本钱粘性的影响,以及在两权别离度不同的企业中这种影响的差异,本文采用Stata14.0分别对模型〔2〕进展回归,结果见表4表4中的结果显示,在全样本中,管理者自信程度与本钱粘性的回归系数为0.00364,并且该系数在5%的显著性程度上为正对于不存在控制权与现金流分红权别离的企业来说,管理者自信程度与本钱粘性的回归系数为0.000967,并且不存在显著性对于存在两权别离的企业来说,管理者自信程度与本钱粘性的回归系数在5%的显著性程度上为正,回归系数为0.00576表4的回归结果说明,管理者自信程度与本钱粘性正相关,并且这一正相关关系在是否存在两权别离的企业中存在差异验证了研究假设一详细来说,相较于不存在两权别离的企业来说,管理者自信程度对本钱粘性的影响在存在两权别离的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地,本文采用交互项对模型〔3〕进展回归,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表5的回归结果显示,管理者自信程度与两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