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级会计师备考关键知识点.doc
6页一、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汇总问题3-7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的比较学习关键点:预计使用年限与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总的使用寿命尚可使用年限:还能够使用多少年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对比表:项目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的计算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100%年折旧率的特点每年相等(除最后两年外)逐年递减考虑残值的时点净残值在最后两年才加以考虑净残值每年都加以考虑资产: 原值100万 预计使用5年 残值10万第一年:100万×2/5=40万第二年:(100万-A)×2/5=B第三年:(100万-A-B)×2/5=C第四年:(100万-A-B-C-10万)/2=E第五年: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提示1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提示2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要点:净残值在最后两年才加以考虑,折旧第一年、第二年等的起止时间;加速折旧是按年加速,如果按月计算时,月折旧=年折旧/12(2001年计算分析题、2007年单选)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分母代表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提示3年数总和法的要点:净残值每年都加以考虑;折旧第一年、第二年等的起止时间(参造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是按年加速,如果按月计算时,月折旧=年折旧/12基数不变第一年:(原值-残值)×5年/15年第二年:(原值-残值)×4/15第三年:(原值-残值)×3/15第四年:(原值-残值)×2/15第五年:(原值-残值)×1/15例题3·单选题某企业于20×6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其原价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8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20× D.80答案D解析应计提的年折旧额=200×2/5=80(万元)问题3-8折旧年度与会计年度的区别老师手写:会计年度:1月1日——12月31日折旧年度:从该资产计提折旧——12月后的时间2000年3月31日购入100万5年 无残值2000年1月1日——2000年12月31日:会计年度2000年4月1日——2001年4月1日:折旧年度(100万/5)=20万/12个月直线法:2001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100/5÷12×3+100/5÷12×9=—— ——年数总和法:第一年:——2001.4.1=100×5/15第二年:——2002.4.1=100×4/15会计上:2000年3月31日购入2000年=100×5/15÷12×9=2001年=100×5/15÷12×3+100×4/15÷12×9=固定资产折旧年度与会计年度的区别,固定资产折旧的年度从计提折旧的时间点开始计算(关键点),比如2008年5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则该固定资产的折旧年度为2008年6月-2009年5月,也就是从2008年6月-2009年5月间,每月的折旧额是相等的,而会计年度是指每年的1月1日-12月31日,不会因为固定资产的出现而改变会计年度的时间.所以当存在加速折旧法的时候计算折旧的金额比较复杂。
例题4·分析题甲公司2007年4月10日购进压模机一台,当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甲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则该固定资产折旧的第一年为2007年5月1日——2008年4月30日;折旧的第二年为2008年5月1日——2009年4月30日例题5·计算题某企业2003年3月31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9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0万元,按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计算该设备2003年、2004年计提的折旧额会计年度是:2003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折旧年度是:2003年4月1日——2004年3月31日会计年度是:200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折旧年度是:2004年4月1日——2005年3月31日所以:2003年计提的折旧额=90*5/15*9/12=2004年计提的折旧额=90*5/15*3/12+90*4/15*9/12=例题6·单选题某企业2011年6月20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74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12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192 B.216 C.120 D.240答案B解析2012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740-20)×5/15÷2+(740-20)×4/15÷2=216(万元) 二、 固定资产清理(2010年12月6日更新)借:(1)账面价值 (2)清理费用(3)营业税贷:(1)处置价款 (2)残料收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借方余额属于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失,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属于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收益注意:处置固定资产计算的增值税销项税的处理是: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的不计入固定资产清理,也就不影响企业当期的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提示1】针对固定资产的损失,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均计入营业外支出提示2】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期末可以存在余额,而待处理财产损溢期末不存在余额,必须转销提示3】掌握结转清理损失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贷方反映,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结转清理收益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借方反映,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提示1】针对固定资产的损失,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均计入营业外支出提示2】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期末可以存在余额,而待处理财产损溢期末不存在余额,必须转销。
提示3】掌握结转清理损失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贷方反映,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结转清理收益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借方反映,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第二章:应交税费的相关汇总:计入科目应交消费税1.一般销售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2.用于在建工程计入“在建工程”3.用于集体福利计入“应付职工薪酬”4.委托加工:(1)收回后直接销售计入“委托加工物资”(2)收回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5.进口应税消费品计入“材料采购、库存商品等资产”应交营业税1.一般销售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2.销售不动产计入“固定资产清理”3.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应交资源税1.一般销售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2.自产自用计入“制造费用或生产成本”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土地增值税2.销售不动产计入“固定资产清理”3.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入“管理费用”【相关链接1】企业交纳的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不需要预计应交税金,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借:管理费用(印花税)、在建工程(耕地占用税)贷:银行存款一 发出商品有多种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个别计价、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这四种方法,如果都记公式确实不好理解和掌握,建议从理解的角度来记公式,等你真正理解以后公式都不用记了,做题会觉得很容易 在发出商品的计价方法中一共有四种方法,最爱考的就第一种先进先出法和第三种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不存在公式问题,有公式的就是第三个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实际上它所计算的一个结果就是算一个平均单价,这个平均单价不能用三次货物的单价相加除以三,我们所说的加权平均就要考虑每个单价中这个数量是作为权重的,在做加权平均的时候可以这样来掌握,分子是总成本(期初的库存成本加上本期购入存货的成本),分母是总数量(期初的库存数量加上本期购货的数量),总成本除以总数量就能得到平均单价二 材料成本差异率,实际上也是一个总除总的问题,分子是差异额的总差异,分母是总的计划成本在材料差异核算这一部分对于差异率的计算,包括原材料按照计划的核算,很多学员学着学着就绕进去了,因为学员没有明白这个计划成本的根本所在计划成本法下在材料管理过程中不管是多少钱购进的,账上都以计划成本来核算,原材料账户记载的是计划成本,另一个账户叫材料差异账户来记载这笔材料相应的差异,这两个几户相加或相减得到实际成本。
如果材料成本差异记载的是超支差异就相加,记载的是节约差异就相减在计划成本基础上加上超支差异,就得到实际成本,或者是在计划成本基础之上减去节约差异也得到实际成本材料的实际成本在计划成本法下是通过两个账户反映出来的,因此就涉及到一个成本差异率的计算问题如果期初有计划成本有差异额,本期购入有计划成本有差异额这就好算了,用期初的差异额加上本期购入的差异额得到总的差异额,期初的计划成本加上本期购入的计划成本就得到总的计划成本,总的差异额有了总的计划成本也有了,用总的差异额除以总的计划成本再乘以100%就能算出差异率 三 关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并不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都很容易,稍难一点的是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如果把教材中的相关例题反复做两遍这两种方法也都很容易掌握 双倍余额递减,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概念来掌握折旧的计算公式,双倍指的是折旧率,例如:一项资产能使用5年,那平均每年就摊1/5,那折旧率就是1/5,双倍折旧率每年负担就是2/5,余额递减是指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我们总是用一个基数乘一个折旧率,这个基数是递减的在最后两年的时候把没有摊的折旧额扣除净残值以后除以2就可以了。
《初级会计实务》多选题做题方法: 对于多选题来讲确实有难度,一共20题40分我们可以把多选题分成两类题,一类题是涉及有关会计业务处理的题,这类题在考试中大概有10个左右,完全考核教材中的业务题对这类题的学习方法就是按照老师讲解的,把讲义中的题以及历年考题掌握住,以后通过题来看教材应该基本上能把要考的这类题掌握住,即通过业务题来掌握这10分的题会好一些还有一类题是确认题,学习方法是把教材中给出的不同时间点上的业务、分录掌握住,这类题也会很好做教材的各种会计业务处理题,就是对我们实际工作当中在不同时间点上做的处理如何来反映,考确认时,就是考核大家不同时间点上的处理是否掌握了还有一些其它比较零散的题,我们主要抓住这两大类基本上多选题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