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型“拼接式”木模板施工工法工法文本.doc
15页智慧型“拼接式”木模板施工工法1前 言1.0.1 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通常是先采用若干木模板拼接成墙体、支撑柱、梁等各种形状的框架,然后浇入混凝土,直到混凝土固化成型后,再把木模板拆除在构建框架时,现有技术一般都是通过钉子将相邻两块木模板进行连接固定(如图1.1所示),但是阴角处的固定相当麻烦,此处的连接需把手伸入木模板的内侧敲入钉子,既费时又费力在拆除木模板时,需要通过铁撬直接撬动木模板,对木模板的损伤很大,有些甚至完全报废,从而浪费大量的木材资源;其次,拆下来的钉子往往弯曲,无法再次使用,或者钉子仍然留在木模板上,这些未处理的木模板散落在施工现场,对施工人员造成安全隐患图1.1 采用现有技术制成的木模板框架的结构示意图1.0.2 针对目前木模板施工的问题,再结合多年的设计与施工经验,经过大量的研究、设计与试验,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终于成功开发出一套完整的智慧型“拼接式”木模板安装系统(如图1.2所示)该施工工法克服了现有采用钉子来连接固定木模板以及现有螺钉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螺钉连接来实现木模板连接的建筑木模板的连接结构以及一种能使螺钉的插孔与紧固工具紧密配合,从而更好地控制螺钉的拧入方向的内紧式定向螺钉。
其中“一种建筑木模板的连接结构(专利申请号:200920199023.4)”和“一种内紧式定向螺钉(专利申请号:200920199398.0)”已经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采用智慧型“拼接式”木模板方法施工,模板尺寸准确、组装牢固、拼缝严密、装拆方便,减少了对木模板的损坏,使螺钉能重复使用,符合当今国家提倡"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图1.2 智慧型“拼接式”木模板框架的结构示意图2工法特点2.0.1 两块木模板通过具有外螺纹的螺钉直接连接固定后,或者采用螺钉和连接条来连接固定,其连接处的强度高,组装牢固,拼缝严密,并可提高施工质量,最明显的就是提高剪力墙相邻两块木模板的平整度2.0.2 采用的内紧式定向螺钉,能使螺钉的插孔与紧固工具紧密配合,且能更好地控制螺钉的拧入方向,有利于提高操作效率,使每一颗螺钉发挥应有的效能2.0.3 木模板的连接结构采用螺钉作为紧固件,拆模时可采用充电式电动螺丝刀等紧固工具将螺钉方便地拆卸下来,避免采用铁撬等破坏性拆卸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使木模板保持完好,延长木模板的使用寿命,提高其重复使用的次数,进而达到节约木材的目的2.0.4 由于能把所有螺钉从木模板上全部拆卸下来,大大改善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可避免施工人员被钉尖扎伤,最大程度地消除安全隐患。
2.0.5 经充电式电动螺丝刀等紧固工具拆卸下来的螺钉能够保持较好的平直度,至少可重复使用5次以上,进而降低螺钉的用量,节约成本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墙体、柱、梁等的模板工程4工艺原理4.0.1 采用具有外螺纹的螺钉或者采用螺钉和连接条来连接固定相邻的两块木模板,主要原理如下:当两块木模板接触后形成大于180的外夹角(阳角)的情况,在连接时通过充电式电动螺丝刀(如图4.1所示)拧动螺钉,使螺钉由木模板的外侧向内拧入,操作方便;当两块木模板接触后形成小于180的外夹角(阴角),将连接条置于两木模板的阴角内贴合于两块木模板的侧面上,通过螺钉使对应的木模板与所述的连接条相固连,操作方便;当木模板的长度或者高度不够,须使两块木模板相接触后刚好形成180的外夹角,可通过连接条使两木模板平连图4.1充电式电动螺丝刀4.0.2 在上述建筑木模板的连接结构中,采用的是一种自发明的内紧式定向螺钉(如图4.2所示),其插孔能与紧固工具紧密配合,易控制螺钉的拧入方向该螺钉的外螺纹设于螺钉的轴向中部直至钉尖处,而螺钉的轴向中部至钉头处则无外螺纹,紧固时,螺钉上无外螺纹的部分穿过第一块木模板,而有外螺纹的部分穿入到第二块木模板中,有利于拉紧两块木模板。
图4.2 内紧式定向螺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 施工工艺总流程智慧型“拼接式”木模板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1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模板安装模板校正加固模板验收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图5.1智慧型“拼接式”木模板施工工艺流程图5.2 操作要点5.2.1 施工准备1.内紧式定向螺钉的预制作为了克服现有螺钉存在的问题,发明了一种能使螺钉的插孔与紧固工具紧密配合,从而更好地控制螺钉的拧入方向的内紧式定向螺钉(见图4.2)这种自发明的内紧式定向螺钉,包括固连成一体的钉头和钉体,在钉头上开有由位于中心的圆锥形榫孔和位于周边的若干个卡口组成的插孔,且榫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较小的锥度,圆锥形榫孔易使紧固工具的头部快速插入,各个卡口具有周向定位作用,钉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2.1-1所示钉体的表面还具有由钉尖沿钉体轴向延伸的刃口该刃口是由两个相交刃面组成的双刃口,可减少螺钉进入工件时的摩擦力同时双刃口的两个刃面之间的夹角小于90,可降低对工件的破坏程度,保证与工件之间具有一定的连接强度,刃口剖视示意图见图5.2.1-2当具有这种插孔结构的内紧式定向螺钉与紧固工具耦接时,不仅两者配合紧密,还能保证紧固工具的转动中心线与螺钉的纵轴线完全一致,即使有外力沿着垂直于螺钉的纵轴线方向作用于螺钉上时,也不会使两者之间产生丝毫的晃动,螺钉前进的方向完全掌握在紧握紧固工具的操作者手上,从而达到定向的目的,极有利于提高操作效率,使每一颗螺钉发挥应有的效能,此外,卡口的宽度由外向内逐渐缩小,能够增大钉头与紧固工具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扭力传递更加均匀、可靠,并减少螺钉与紧固工具之间的磨损,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该卡口与紧固工具配合后还能进一步促进对螺钉的定向作用;特别是在建筑木模板的施工领域中,不仅能够避免因打偏而造成螺钉的弯曲甚至报废,从而提高螺钉重复使用的次数,还能尽量减少对木模板的损坏,另外,榫孔的深度较大且呈圆锥形,不易被混凝土等异物堵住,便于正常装卸。
图5.2.1-1 钉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2.1-2 刃口剖视示意图2.连接条的预制作采用的连接条,其上开有若干个连接孔,便于螺钉穿过连接孔后快速拧入对应的木模板内连接条可由金属材料或者木板制成,若采用木制连接条时,由于木板质软,所以无需预先在木制连接条上开连接孔,直接拧入螺钉即可连接条可成条形或呈角形,见图5.2.1-3呈角形时,适用于两块木模板接触后形成阴角的场合,在实际装配时,将角形连接条上的两个连接面分别贴合于两块木模板的侧面上,再通过螺钉使对应的木模板与连接条相固连;呈条形时,适用于两块木模板相接触后刚好形成180的外夹角(比如为了增加木模板的长度或者高度),通过连接条使两木模板平连图5.2.1-3 连接条示意图5.2.2 模板安装1.弹出模板就位安装线及控制线,各种构件轴线的位移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2.做好找平层,以保证各构件高度一致,其标高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3.对于柱、墙等模板,其安装模板的根部需垫抹水泥砂浆10~15mm,防止发生烂根、露筋、蜂窝麻面现象,并派专人仔细补漏,杜绝漏浆4.阳角模的操作方法当两块木模板接触后形成大于180的外夹角(阳角),建筑木模板的连接工艺是按下列步骤进行的:1) 备料:取需要连接的两块木模板和若干颗螺钉;2) 根据所需构建的框架形状,使两块木模板相接触;3) 取若干颗螺钉,利用充电式电动螺丝刀将其从一块木模板拧入另一块木模板中,使两块木模板相连接,如图5.2.2-1和5.2.2-2所示。
图5.2.2-1通过螺钉直接连接两块木模板图5.2.2-2 通过螺钉直接连接两块木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剖视结构示意图5.阴角模的操作方法当两块木模板接触后形成小于180的外夹角(阴角),建筑木模板的连接工艺是按下列步骤进行的:1) 备料:取需要连接的两块木模板、若干颗螺钉和一连接条;2) 根据所需构建的框架形状,使两块木模板相接触;3) 将连接条置于两木模板的阴角内贴合于两块木模板的侧面上;4) 取若干颗螺钉,将其从连接条的各个连接孔拧入对应的木模板内,使两块木模板都与连接条相连接,如图5.2.2-3所示图5.2.2-3通过螺钉和角形连接条连接两块木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6.模板拼接的操作方法当木模板的长度或者高度不够,须使两块木模板相接触后刚好形成180的外夹角,可通过平板状连接条使两木模板平连,如图5.2.2-3和图5.2.2-4所示图5.2.2-3 通过螺钉和平板状连接条连接两块木模板图5.2.2-4 通过螺钉和平板状连接条连接两块木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剖视图7.模板合模完成后,专职人员必须依照《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相关规定进行认真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2.3 模板拆除1.木模板拆除期限 1)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砼强度能保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一般在3天以后方可拆除2)承重的模板应在砼达到以下强度后才能拆除a.平板模板的砼强度达到75%;b.单梁的底模板的砼强度达到100%;c.悬臂梁模板的砼强度达到100%;d.当承重的模板拆除后,其上部门有承受施工荷截时,必须加设临时支撑2.木模板拆除要求梁、柱、墙等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即可拆除拆除的顺序应是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再拆承重模,先拆侧模后拆底模,且拆模时还要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1)拆模时应注意保护棱角模板的拆除须注意不得硬撬硬砸,以免损伤混凝土结构,拆下的模板应进行清理修整,并涂刷脱模剂装拆模板轻拿轻放,防止模板变形2)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3)拆模时应文明施工,严禁将模板乱丢乱放,应按统一编号,分类堆放,以防影响下次周转使用效果4)拆完模后,应立即对少量残留在模板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并立即刷无色脱膜剂。
5)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要求表5.2.3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按设计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2,≤8>85075100梁≤8>875100悬挑构件——100拆除模板及支撑的结构,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但不允许超过设计荷载6材料与设备6.1 材料6.1.1 木楞、模板:用于模板体系的原木、方木和板材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的规定,不得利用商品材的等级标准替代胶合模板板材表面应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并应有保温性良好、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等特点板材厚度不应小于12mm,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 70006的规定6.1.2 钢管、扣件: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的有关规定;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壁厚、断面等的偏差,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的规定;扣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
6.1.3 螺栓:连接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