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人返乡潮探因:雾霾裁员.doc
13页今天太给力了孙嘉璞说的是天气,1月12 □北京空气质量很好孙嘉 璞是华辉国际运输公司的业务发展经理,平时喜欢户外活动,去年雾霾天气常常 打乱他的计划但雾霾却给他带来了更多的生意华辉国际是全球搬家服务公司Santa Fc Relocations在中国的分公司,客户主要是在中国的外国人2012年春天爆发雾 霾以后,孙嘉璞明显感觉到离开的外国人变多了,“2013年,我们的业务非常繁 忙,单量达到了最高峰这只是意外的收获,华辉国际的另一个业绩高峰岀现在2008年那一年跨 国公司派入小国的人员特别多,“当时是全球第一大人力资源流入市场孙 嘉璞也是在2008年加入华辉国际实际上,2008年前后,华辉国际的业务主要來自于跨国公司外派到中国的 项目组,那些时间较长的项目,跨国公司一般会给外派人员提供搬迁费用,“有 些人拖家带口,会把他们在国外的家具和生活用品一起搬过来,走的吋候再-•起 搬走从2009年下半年以后,增长的趋势越來越小,“因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始控 制人力成本,外派员工时变得更加谨慎了”2013年,这个搬家公司再次忙碌起来,除了被雾霾吓走的人,大型跨国公 司传岀裁员消息的前后,孙嘉璞也都能接到一大批订单,而在几年前,人多数在 华外企忙于扩张,极少裁员。
实际上,在Santa Fe Relocations设在全球的120多个分公司中,中国区 去年的业绩最好,“我们全球去年有10万单的搬迁业务量,中国占了最大头 孙嘉璞说没错,选择离开中国的外国人越來越多末FI空气”,走还是留?人约从2012年末开始,一个专门为中国创造岀来的单词岀现在全球媒体的 报道小Airpocalypse——末日空气,特指小国主要城市小极其严重的空气污 染,也就是中国媒体报道中的雾霾一波一波含有硫等污染物的毒雾降临中国城 市,特别是北京每一位采访对象,都对此表达了不同程度的恐慌,大多数人有过立即打包行 李登机逃离中国的念头但许多人不得不选择留下作为公司的管理者,我现在肯定不会离开霍 毅说他有着典型的徳国人面孔,脸庞消瘦、表情严肃霍毅7年前來到北京,成 为一家英国咨询公司的中国区高管,2012年成为中普恒(北京)咨询的合伙人, 主耍为在华外企提供法律、会计等服务,并且娶了一位中国妻子2012年的雾霾天气爆发后,霍毅的一些册友回到了欧洲,他的妻子也在考 虑是否要搬到欧洲,“以后有了孩了,一定会搬走的IBM中国全球服务执行中心总经理马修没打算离开中国,“我确实担心坏境 和健康问题,但我的事业在这儿,中层管理者和普通职员离开比较容易,高层很 少因为空气的原因离开。
马修说和这些身居高位的人不同,安娜•肯从2013年下半年就开始认真考虑是否 离开在北京国贸的一栋公寓中,她望着窗外灰黄色的天空,显得忧心忡忡,“我 的母亲很担心我的健康,她希望我圣诞节前能冋美国安娜是一名非政府组织 派驻的志愿者,2011年来到北京,原本打算在这里工作个五六年,“但最近我的喉咙总是发痒,我们把这个称 为北京痒到中国工作的危险性被空前提高,为了让外国雇员继续留在中国,美国驻华 大使馆甚至为美国员工家里订购了数千台空气净化器有关北京雾霾的报道全世界都有,人们认为北京人天犬生活在这种状态 下,让一些外派人员过來工作难度増加了空中客车中国公司总裁陈菊明说, 四五年前,外派中国的员工关心的是子女教育、住房条件、饮食文化、休闲、自 然环境等问题,现在却要更多的考虑空气问题小国国家旅游局的数字也证实了陈菊明的担心:2013年上半年,到小国公 干和旅游的外国人只有不到1300万,较去年同期减少5%.有些人在2013年搬去了上海、广州等城市,但并不能解决问题我在中国 一直生活在上海,以前没有太关注过雾霾但最近我发现,上海的雾霾好像变得 比北京还严重马修说,雾霾严重影响了他的户外运动安娜赶在圣诞前搬回了美国,“这里的天很蓝。
她在邮件里说,“但是,在 搬家公司打包的时候,我还是有点难过有很多外国人,尤其是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年、有小孩的家庭,出于成本 和健康的考虑,不得不离开了孙嘉璞说在北京待了三年以后,2013年诺基亚的销售经理拉尔斯及其妻子米歇尔带 着孩子回到丹麦米歇尔说:“孩子们不能到外而玩,出去的话不得不戴口罩 这有点像科幻小说里的事情一般人们会在中国待五六年,然后冋到自己的国家,但是2012年1月的那场雾霾之后,走的人明显多了霍毅站在北京银河S0H0的办公室里朝窗外槊 去,经过前一夜的大风,外面天气晴朗,视野开阔一一对于久居北京的人來说, 这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但他上班时还是顺手拿起了口罩,“有时候,我会故意 戴着口罩走在街上,想提醒人们注意空气的质量和环境保护好日子没有了就在许多人犹豫是否留下的同时,有一些人却不得不离开这次裁员里面也有不少外籍员工我听说有一个星期,一个部门一下子 就走了 3个老外,其中2个是中层管理者,都回国了进入2013年末,儿家知 名外企再次宣布裁员,惠普的李杨也加入了被裁员大军的行列2006年,李杨研究生毕业进入惠普时,还是一份让所有室友羡慕的的Offer. 李扬口己也没有想到变化会这么快,“PC行业急剧下滑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整个 行业的问题。
惠普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表示:由于持续的市场 和商业压力,惠普预计将在2. 9万人裁员的基础上额外裁员15%,裁员总数将约 为3.4万人,估计小国区裁员比例高达20%.实际上,由于行业衰退引发的跨国公司在华裁员潮,从2011年就开始了 通信公司诺基亚、摩托罗拉,风电设备制造商维斯塔斯、歌美浜,软件和设备服 务公司微软、IBM、思科都先后加入到了裁员大军的行列现在,名单里乂多了 强生、联合利华等新一批跨国巨头每一次裁员,都会涉及到外籍员工思科公 司大小华区副总裁程迈越直爽地告诉《财经天下》周刊,2014年第一•财年开始 的思科裁员中,就涉及到了不少在华外籍人士而在几年前,这些跨国公司的裁员名单上,大多不包括中国区,那时中国区 的关键词是扩张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认为,低迷的行业市场和激烈的 市场竞争,是在华外企利润下降进而裁员的主要原因以前公司总是对股东们喋喋不休地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15%,销售额增长20%,但这种增长势头已经减弱美国政府智囊机构传统基金 会的中国经济专家Derek Scissors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外企在华利润 不同程度缩水。
对于那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制造业來说,市场已经逐渐被中国本土品牌占领 由于自有技术缺失,中国曾从国外引进了 13套大型化肥生产线,托普索贸易是 当年参与的国外厂商之一当年参与引进的国外厂商都撤走了,就只有2家还 留在小国托普索贸易总监常新杰说,随着生产技术的成熟,小国的科研机构 逐渐垄断了中国的市场,而托普索也把业务的重心转移到了脱硫、脱硝等环保和 新能源领域常新杰早年在丹麦使馆工作,“那时候,即使是普通的外国技术人员,各工 业园区的接待规格也都很高,经常有警车开道的事情但随着本土企业的成长, 不只是对外国人见怪不怪,那些有污染或者技术含量不高的外企也不再受欢迎压力有时并非來口对手,在许多拥有竞争能力的跨国公司看來,这个市场更 大的困境來自政策限制和国企垄断在一些领域,中国政府限制外资金业的进入,而国金受到明显偏袒欧 盟商会主席人卫•库奇诺说,繁琐或不透明的许可和分门别类的审批程序,阻碍 了许多会员企业在中国的业务扩展计划最重要的问题是国有企业垄断一家参加过国家电网项目招标的欧洲电 力设备制造商企业的负责人刘强说中国国家电网在收购了许继电器、国际新能 源等公司后,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虽然说民企、外企都可以 参与招标,但从2010年后,儿乎所有项目最后都落到了其子公司手里。
由于项目减少,公司外派到中国的项目组也就自然而然的少了许多,“2010 年前后,由于许多特高压项口,有时候总部会一个月连续派两个项口组过来,现 在,两个月也未必有一个项目组过來外籍高管曾经是孙嘉璞最稳定 的客户,他们在任期结束后离开,总部会同时派遣新人接替但如今,外籍人士 已经不再是外金高管的首选跨国猎头机构史宾沙管理顾问公司萤事总经理菲尔•约翰斯顿认为,成本是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现在,他为客户选择小国高管时,仍然会有四方的中层管理 者告诉他,做好了去亚洲开拓职业生涯的准备但在约翰斯顿看來,“他们的经 验对亚洲一点吸引力都没有或者说一点都不相关何况这些人薪酬之外的费用高得离谱在北京、新加坡和香港这样的中心地 区,外籍高管每年的住房、交通以及孩子上私立学校的津贴高达20万美元,此 外这些福利的税款述需10万美元总的算来,每个高管需要企业付出高达100 万美元的代价在市场高速増长时,没有人会考虑这些,但现在跨国公司的增长放缓了脚步, 超额的人力成本成为巨大的负担欧盟商会去年发布的《中国欧盟商会商业 信心调查2013》显示,随着中国市场的日渐成熟,在华欧洲企业开始感到巨大 压力2012年营业额呈增长态势的在华欧洲企业,由2011年的75%下降至62%, 仅有64%的企业依然盈利。
报告认为,影响欧洲企业净利润率的最显著因素是攀 升的人力成本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不再愿意支付这样的代价吴文2005年进入一家国际公关公司工作,“当时外国人大部分都是外派过來的、拿双倍工资住高档公寓的 高管,现在外派的高管越来越少了吴文经常去银泰秀吧一一早期是跨公司高 管聚会的场所,现在那里的外国人少了很多而且,中国已经今非昔比,语言也 不再是外籍员工的优势北上广等城市的工作竞争非常激烈,随着小国受教育人 口和归国留学生数量的增多,外籍员工的晋升机会也大大减少现在,我认识 的许多外国人每个月的收入只有四五千块跨国企业派人驻外的期限通常是3至5年,当这些人员驻外超过这个时间时, 为了节省成木,雇主常试图将他们“木土化”,比如取消住房津贴等关键福利, 那些不愿被“本土化”的员工一般有两种选择:投靠新公司或者收拾东西回家 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公司也会额外支付一笔搬家费用另一种更常见的本土化是聘用中国人1995年进入的法国公司施耐徳电气,初期公司的要职一直由“老外” 担任,直到2000年,公司才第一次由中国人——朱海担任下属公司总经理职位 2010年9月,朱海被正式任命为施耐德电气小国区总裁,成为施耐德电气小国 的首位木土籍总裁。
同时,施耐德更多的木土职业经理人被提升到了管理的岗位 上,而外籍高管的人数逐年递减而同行业的ABB中国的高层管理者本土化率也 超过了 75%.“外企进入中国有30多年的时间了,这么长的吋间,足够跨国公司培养本 土接班人西门子(小国)有限公司企业传播副总裁、小国区企业传播总监许 国祯说2010年,西门了聘用出生于中国、曾担任福特汽车中国以及通用电气 CEO的康奈尔大学毕业生程美玮主管中国区业务(程美玮已经于2013年底期满离任)在此之前,这一职位一直由欧洲人担任西门子时任人力资源主管、葷 事会成员布里吉特•埃德雷尔称,I大I为中国许多地方官员不会说英语,程美玮能 与地方官员轻松交流,这在向各个城市岀售能源技术时是一个很大的优势道理很简单,讣一个老外花心思成为一个“中国通”,他也不能像中国人那 样了解小国市场而且,一般等到他成为小国通的时候,任期差不多就结束了他们在那儿待12个月,其中6个月时间搞清楚状况,然后用接下去的6 个月搞清楚如何冋家线上招聘公司Monster Worldwide Inc.的首席执行长萨 尔•亚努奇说Monster实行本土招聘已有儿年时间,因为亚努奇也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