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路客车电气装置检修规则》正式印刷版(总134页).doc
134页中国铁路总公司 铁路客车电气装置检修规则 目 录1 总 则 72 基本要求 103 柴油发电机组 143.1 D级检修标准 143.1.1 小功率风冷柴油发电机组 143.1.2 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 153.2 E级检修标准 173.2.1 小功率风冷柴油发电机组 173.2.2 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 233.3 F级检修标准 333.3.1 小功率风冷柴油发电机组 333.3.2 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 334 E2修检修标准 344.1 ( 柴油发电机组)附属装置 344.1.1 小功率风冷柴油发电机组 344.1.2 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 354.2 轴端发电装置 364.3 DC600V/AC380V逆变电源 384.4 DC600V/DC110V充电器 404.5 DC110V/AC220V单相逆变器 404.6 AC380 V/DC48 V应急电源(981型) 414.7 蓄电池组和箱 414.8 车端电气连接器 434.9 控制柜(箱) 444.10 空调装置 464.11 电加热器 474.12 制氧装置 484.13 电开水器 504.14 厨房电器 514.15 温水箱 544.16 照明 554.17 废排风机 554.18 电水泵 564.19 电风扇 564.20 旅客列车信息系统 574.21 播音设备 584.22 车载影视系统 584.23 呼唤器 594.24 液位显示仪 594.25 列车 594.26 轴温报警装置 604.27 轴端接地装置 624.28 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及车载信息无线传输装置 624.29 绝缘监测装置(漏电报警器) 634.30 烟火报警装置 634.31 紧急断电按钮 645 E3修检修标准 655.1 (柴油发电机组)附属装置 655.2 轴端发电装置 655.3 DC600V/AC380V逆变电源 655.4 DC600V/DC110V充电器 655.5 DC110V/AC220V单相逆变器 655.6 AC380V/DC48V应急电源(981型) 665.7 蓄电池组和箱 665.8 车端电气连接器 665.9 控制柜(箱) 665.10 空调装置 675.11 电加热器 675.12 制氧装置 675.13 电开水器 685.14 厨房电器 685.15 温水箱 695.16 照明 695.17 废排风机 695.18 电水泵 695.19 电风扇 695.20 旅客列车信息系统 695.21 播音设备 695.22 车载影视系统 695.23 呼唤器 695.24 液位显示仪 695.25 列车 705.26 轴温报警装置 705.27 轴端接地装置 705.28 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及车载信息无线传输装置 705.29 绝缘监测装置(漏电报警器) 705.30 烟火报警装置 715.31 紧急断电按钮 716 E4修检修标准 726.1 (柴油发电机组)附属装置 726.1.1 小功率风冷柴油发电机组 726.1.2 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 746.2 轴端发电装置 776.3 DC600V/AC380V逆变电源 776.4 DC600V/DC110V充电器 806.5 DC110V/AC220V单相逆变器 806.6 AC380V/DC48V应急电源(981型) 816.7 蓄电池组和箱 826.8 车端电气连接器 846.9 控制柜(箱) 846.10 空调装置 876.11 电加热器 906.12 制氧装置 916.13 电开水器 936.14 厨房电器 946.15 温水箱 996.16 照明 1006.17 废排风机 1016.18 电水泵 1016.19 电风扇 1026.20 旅客列车信息系统 1026.21 播音设备 1036.22 车载影视系统 1046.23 呼唤器 1056.24 液位显示仪 1066.25 列车 1066.26 轴温报警装置 1076.27 轴端接地装置 1086.28 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及车载信息无线传输装置 1096.29 绝缘监测装置(漏电报警器) 1106.30 烟火报警装置 1106.31 紧急断电按钮 1127 E5修检修标准 1137.1 (柴油发电机组)附属装置 1137.1.1 小功率风冷柴油发电机组 1137.1.2 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 1137.2 轴端发电装置 1137.3 DC600V/AC380V逆变电源 1137.4 DC600V/DC110V充电器 1137.5 DC110V/AC220V单相逆变器 1137.6 AC380V/DC48V应急电源(981型) 1137.7 蓄电池组和箱 1147.8 车端电气连接器 1147.9 控制柜(箱) 1147.10 空调装置 1147.11 电加热器 1147.12 制氧装置 1147.13 电开水器 1147.14 厨房电器 1147.15 温水箱 1147.16 照明 1157.17 废排风机 1157.18 电水泵 1157.19 电风扇 1157.20 旅客列车信息系统 1157.21 播音设备 1157.22 车载影视系统 1157.23 呼唤器 1157.24 液位显示仪 1157.25 列车 1157.26 轴温报警装置 1157.27 轴端接地装置 1157.28 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及车载信息无线传输装置 1167.29 漏电报警器(绝缘监测装置) 1167.30 烟火报警装置 1167.31 紧急断电按钮 1168 附件 117附件A 电气装置分类表 117附件B 电气装置紧固扭矩要求 119附件C 柴油机冷却液标准 121附件D 轴端发电装置试验项目 122附件E DC600 V电源装置试验项目 123附件F 蓄电池测试参数 127附件G 车端电气连接器试验项目 130附件H 制氧装置试验项目 131附件I 绝缘监测装置(漏电报警器)功能检验方法 134附件J 电器元件检修试验方法 1351 总 则1.1 客车电气装置(以下简称车电装置)包括供电装置、输配电装置、用电设施及附属安全装置(分类见附件A),是铁路客车的基本配置和重要设施。
其可靠性直接影响铁路客车的运行安全和旅客的舒适度,提高定期检修质量是确保车电装置可靠性的重要保障为统一检修标准,规范检修管理,特制定本规则1.2 本规则不包括车体配线布线、分线盒、接线箱、开关插座、插座、侧灯插座等车电装置的检修,其检修标准按照《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铁路客车段修规程》、《铁路客车厂修规程》的规定执行1.3 车电装置(柴油发电机组除外)检修按使用时间分为E1、E2、E3、E4、E5级修程,检修周期见表1-1;E1修程对应客车运用维修的专项修,E2~E5原则上应与与客车定期检修同步进行,其中E2、E3结合客车A2或A3,E4、E5结合客车A4或A5进行E1检修执行《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E2~E5检修执行本规则表1-1 检修周期表修程等级E2修E3修E4修E5修检修周期距新造或上次E2修以上修程不超过2.5年注距上次E2修不超过2.5年距新造或E5级修不超过8年距上次E4修不超过8年注:时间周期计算到月1.4 柴油发电机组检修按运转小时分为A、B、C、D、E、F级修程,A、B、C级修程以《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为准,D、E、F级检修周期见表1-2,其中D级结合客车A2或A3,E、F级结合客车A4或A5进行,检修标准以本规则为准。
D、E、F级修程如与客车检修周期相差不超过6个月,应提前或延后与客车定期检修同步执行;超过6个月可单独实施,各铁路局可对柴油发电机组实行换件修 表1-2 柴油发电机组检修周期 单位为:小时对应的机组名称D级修E级修F级修小功率风冷机组1500±5008000±50024000±500康明斯(KTA19)机组4500±50013500±100040500±1000MTU183型机组6000±50012000±100036000±1000MTU396型机组6000±50024000±100072000±10001.5 车电装置重要配件实行寿命管理,更新周期见表1-3,更新时应按各级修程中的检修标准执行车电装置及其元器件的设计寿命,原则上与客车寿命周期及厂、段修周期相匹配表1-3 车电装置寿命管理列表序号类别部件及要求设计寿命更新周期1柴油发电机组附属装置主断路器12年E5柴油机控制线总成、硅油减震器、消音器组成18年E5高压油管-E42车下电源装置(逆变器、充电器、单相逆变器)不能满足不同厂家板卡级互换要求的整机12年E5电路板12年E5主回路直流接触器12年E53AC380V/DC48V(应急电源)电路板10年E54蓄电池铅酸蓄电池(含免维护电池)5年E4碱性蓄电池10年E55控制柜可编程控制器(PLC)电池和触摸屏电池5年E4安全记录仪10年E56空调装置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气液分离器、高低压开关、干燥过滤器、节流装置、冷凝风机、通风机。
12年E57制氧机电加热和电伴热元件-E4过滤器排水阀及组件、温度传感器、温度开关12年E58电开水器电加热元件-E49温水箱电加热元件-E410旅客信息系统GPS天线、馈线、连接头12年E511车载影视系统液晶显示终端12年E5影视控制面板12年E512轴温报警装置轴报传感器5年E413轴端接地装置接地体12年E514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及车载信息无线传输装置主机12年E5加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12年E5车载传输板卡12年E515漏电报警装置漏电报警装置(含主机、传感器、触摸屏)12年E516烟火报警装置烟火报警探头12年E5注:设计寿命为既有产品相关技术条件和标准确定的使用年限1.6 各检修单位要根据车电装置网络化、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储备;研究自动化检测试验设备,适应检修要求,实现关键检修工序的质量追溯,提高车电装置检修质量1.7 本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