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山东中医大期末考试伤寒论选读(专升本)复习题及答案.pdf

87页
  • 卖家[上传人]:飞****9
  • 文档编号:365312162
  • 上传时间:2023-10-2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3.01MB
  • / 8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伤寒论选读(专升本)作业及期末考试复习题库注:找到所考试题直接看该试题所有题目和答案即可查找按键:Ctrl+F第1套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 30道小题,总分值45分)L 某男,68岁,因操劳过甚而感邪发病,发热头痛,无汗,浑身关节皆痛,己二三日,曾自服西药土霉素等未效刻诊:两脉浮紧带数,舌苔薄白,身灼热无汗,微喘,气息稍粗,骨节酸楚烦疼较甚治 宜(1.5分)A 桂枝附子汤B 麻黄汤C 大青龙汤D 葛根汤E 甘草附子汤参考答案:B2.下列哪项不属于小承气汤证的主症(1.5分)A 潮热B 下利C 呕吐D 澹语E 微烦参考答案:C3.竹叶石膏汤的功效是(1.5分)A 辛寒清热B 益气生津C 生津益气,清热降逆D 养阴清热生津E 清热燥湿参考答案:C4.“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1.5分)A 可治B 不治C 死D 为欲愈E 传阳明参考答案:A5.阳明中寒证与太阴病的鉴别在于(1.5分)A 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证B 前者虚寒较轻,后者虚寒较重C 前者仅见不能食,后者还有下利腹痛等D 前者为胃阳素虚,复感外邪,后者为脾虚不运,寒湿中阻E 前者为小便不利,后者为小便利参考答案:D6.猪苓汤的治法是(1.5分)A 清热利水B 化气行水C 滋阴清热利水D 淡渗利水E 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C7.“脾家实”是 指(1.5分)A 脾虚水停B 脾阳恢复C 宿食内阻D 实热壅脾E 燥屎内结参考答案:B8.“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其机理为(1.5分)A 阳明病湿热内郁B 阳明初感热邪,津伤不甚C 阳明病邪热在血分,血性濡润D 阳明邪热与水结于胃肠E 阳明中寒,里无邪热参考答案:C9.桃核承气汤证的治法是(1.5分)A 清热化瘀,通下里实B 清热活血,分消湿热C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D 活血化瘀,泻下里热E 以上均不是参考答案:D10.应用桂枝汤治疗下列病证,哪项是错误的(1.5分)A 太阳中风证B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C 营卫不和之发热,自汗出D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不上冲者E 太阳伤寒证,用麻黄汤发汗后,表证未解者参考答案:D11.原文“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 与(1.5分)A 调胃承气汤B 白虎汤C 大柴胡汤D 小承气汤E 小柴胡汤参考答案:E12.柴胡桂枝汤证的病机不宜表述为(1.5分)A太阳少阳合病B少阳挟表证C少阳兼外寒证D太阳少阳并病E太阳未罢,已入少阳参考答案:A13.小结胸证的病机是(1.5分)A痰热互结于胸胁B水热互结于胸膈C痰水互结于胁下D痰热互结于心下E痰热互结于少腹参考答案:D14.症见发热、恶风寒、头痛的证候(1.5分)A桂枝汤B麻黄汤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参考答案:C15.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病机是(1.5分)A表病误下,外证不解,气逆于肺B风寒束表,肺气不宣C汗下后,邪气内传,热壅于肺D外有风寒,内有郁热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C16.桅子豉汤证的治法是(1.5分)A清热理气B清热和中C清胃宣中D清宣郁热E清胃利胆参考答案:D17.原文“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当治以(L 5分)A白虎汤B附子汤C麻黄汤D五苓散E白虎加人参汤参考答案:E18.通脉四逆汤证的治法是(1.5分)A急救回阳B回阳益阴C 回阳救逆D 破阴回阳、通达内外E 温经散寒、除湿止痛参考答案:D1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宜 用(1.5分)A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B 调胃承气汤C 桅子厚朴汤D 桅子豉汤E 枳实桅子豉汤参考答案:C20.“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治宜桅子豉汤。

      本条心烦病机为(1.5分)A 实热上扰心神B 湿热上扰心神C 心血瘀阻D 余热上扰心神E 心气郁滞参考答案:D21.发热恶寒,经水适来,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澹语,治 用(1.5分)A 小柴胡汤B 调胃承气汤C 针刺法D 桃核承气汤E 小承气汤参考答案:C22.症见其人发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脉沉微或沉结,治当用(1.5分)A 抵当汤B 抵当丸C 桃核承气汤D 五苓散E 大陷胸汤参考答案:B23.“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有(1.5分)A 太阳表证B 少阴阳虚证C 两者均有D 两者均无参考答案:B24.应用小柴胡汤时,若病人口渴,其加减药物为(1.5分)A 去半夏加重人参、麦冬B 去半夏,人参加至四两半,加括楼根四两C 去半夏,加重人参,加五味子、括楼实D 去半夏、黄苓,加括楼根E去半夏、黄苓,加五味子、括楼根参考答案:B25.原文“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省略的一句为(1.5分)A发汗则谑语B发汗则烦而悸C发汗则悸而惊D发汗则亡阳E发汗则口伤烂赤参考答案:A26.下列病证,不适宜用小柴胡汤治疗的是(1.5分)A热入血室证B阳微结证C三阳见证,少阳为主D阳明少阳合病,少阳为主E太阳少阳并病参考答案:E27.柴胡加芒硝汤证可见(1.5分)A潮热B下利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参考答案:c28.某医对一发黄病人初步辨证如下列各项,去请教老师,老师指出有一项可立即排除,不需再辨。

      这项是(1.5分)A阳明病B太阴病C风温误治D蓄血轻证E火热伤阴内热参考答案:D29.“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针对这种病机,选方应用(1.5分)A小青龙汤B大青龙汤C麻黄汤D桂枝汤E葛根汤参考答案:A30.躁无暂安时,肤冷,脉微可见于(1.5分)A脏厥B蛔厥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参考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道小题,总分值4 0分)1.关于霍乱,下列说法正确的有:(2分)A霍乱的病机是胃肠功能紊乱,清浊相干,升降失常B霍乱以慢性发作,上吐下泻为临床表现C霍乱的词义为迅速卒然地变乱D霍乱的临床特点是病起于顷刻之间,吐泻交作,挥霍撩乱E本病也属于外感伤寒病参考答案:A,D2.不可发汗的脉象包括(2分)A脉浮数B脉浮弱C尺脉数D脉浮紧E尺脉迟参考答案:c,E3.柴胡加龙骨Q蛎汤的作用有(2分)A通阳和表B重镇安神C泻下里实D泻热清里E和解少阳参考答案.A R r n F4.乌梅丸需药凝嬴包括:(2分)A乌梅、细辛、干姜B黄连、当归、附子C蜀椒、桂枝、人参、黄柏D乌梅、黄苓、生姜E黄连、黄苓、人参参考答案:A,B,C5.生姜泻心汤g,连汤的共同作用与特点是(2分)A寒热并用B温中散寒C辛开苦降D和中消痞E降逆止呕参考答案:A,E6.阳明病的外证有(2分)A身热B汗自出C大便闭D不恶寒,反恶热E腹胀满参考答案:A,B,D7.关于结脉与代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2分)A结脉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代脉时一止复来B结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C结脉属阳脉;代脉属阴脉D结脉、代脉均属阴脉E结脉属阴脉;代脉属阳脉参考答案:B,D8.下列何项是大承气汤急下证(2分)A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B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C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D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E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参考答案:A,B,C9.下列哪些可向医茱萸汤(2分)A阳明中寒,食谷欲呕B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C厥阴病头痛,干呕吐涎沫D太阴病,自利不渴E以上皆对参考答案:A,B,C10.下述对桂枝加芍药汤证的理解,正确的有(2分)A本证的腹满时痛与太阴提纲证的时腹自痛,其性质完全相通B本证的病机是脾伤气滞络瘀C本证尚有自利等虚寒表现D本证属太阴里实证E本证包括桂枝汤证的自汗出、恶风等表现参考答案:B,D11.桃核承气汤与抵当汤比较,其说法合理的有(2分)A前方为泻热逐瘀轻剂;后方为攻逐血瘀峻剂B二方均含有桃仁、大黄C前方通下瘀热之力强于后方D前方逐瘀之力逊于后方E二方服后,前方当微利;后方当下血参考答案:A,B,C,D,E12.太阳蓄血证可见有(2分)A神志如狂或发狂B小便自利C少腹硬满D身黄E微热消渴参考答案:A,B,C,D13.桅子豉汤类证见于哪些病中(2分)A太阳病B阳明病C少阳病D太阴病E差后病参考答案:A,B,E14.下列哪些脉症不可能在少阳病中出现(2分)A脉细B心下支结C脉迟浮弱D身目发黄E手足逆冷参考答案:C,D15.关于 伤寒论一书,正确的说法有(2分)A是一部以外感病为主论述疾病辨证论治的医书B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一线相贯的医学著作C作者为张机D约成书于东汉末年E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参考答案:A,B,C,D,E16.厥证可见于(2分)A乌梅丸证B瓜蒂散证C白头翁证D白虎汤证E吴茱萸汤证参考答案:A,B,D,E17.下列哪几项是苓桂术甘汤的主要脉症(2分)A心下逆满B气上冲胸C头眩D脉沉紧E身振摇参考答案:A,B,C,D18.太阴中风证中“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应理解为(2分)A阳指浮取,阴指沉取B脉由涩转长,标志着正气复来C太阴感受风邪,故脉阳微D太阴气血不畅,故脉阴涩E“脉阳微”标志着风邪将解参考答案:A,B,E19.不宜用柴胡/枝干姜汤治疗的症候是(2分)A心下支结,微呕,支节烦疼B胸胁满微结,渴而不呕,小便不利C往来寒热,不呕,渴喜热饮D发热恶寒,下利,心下痞E 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参考答案:A,C,D,E20.脏结与大结而向有心下硬满或连及少腹疼痛的症状,其区别要点是(2 分)A 脏结属阴,为脏气大衰,寒凝于脏;大结胸属阳,为实热之邪与水结于胸B 脏结有下利症;大结胸则无下利而饮食不下C 脏结之脉是寸脉浮;大结胸之脉是尺脉沉D 脏结舌上白苔滑;大结胸舌上燥而渴E 脏结纯属寒证;结胸纯属热证参考答案:A,B,D三、判 断(每题1.5分,共 10道小题,总分值15分)1.伤寒论原文中未论及温病。

      1.5分)参考答案:错误2.桂枝新加汤中,人参的作用是补益气阴1.5分)参考答案:正确3.王叔和的 脉经是第一部整理、注 释 伤寒论的著作1.5分)参考答案:正确4.太阳中风证、伤寒证的主要鉴别点为是否出现发热1.5分)参考答案:错误5.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也就是三阴三阳六经辨证,实质是三阴三阳辨证1.5分)参考答案:正确6.白虎加人参汤中,人参的作用是益气生津1.5分)参考答案:正确7.“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治宜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1.5分)参考答案:错误8.伤寒论的成书年代是西汉末年1.5分)参考答案:错误9.小青龙汤的作用是外解表寒,内散水饮1.5分)参考答案:正确10.“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治宜茯苓四逆汤1.5分)参考答案:错误第2套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 30道小题,总分值45分)1.证属太阳伤寒兼证的是(1.5分)A 大青龙汤B 小青龙汤C 二者均是D 二者均不是参考答案:C2.桂枝加葛根汤的治法是(1.5分)A 解肌祛风,升津舒经B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C 解肌祛风,降气定喘D 调和营卫,益气和营E 调和营卫,温经复阳参考答案:A3.“小便色白”可见于(1.5分)A 少阴虚寒下利证B 热利证C 两者均可D 两者均不可参考答案:A4.适用小柴胡汤治疗的脉症为(1.5分)A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澹,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B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C 见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谑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D 见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者E 阳明病,下血,澹语者参考答案:A5.伤寒,身黄,发 热(1.5分)A 茵陈蒿汤主之B 桅子柏皮汤主之C 桅子豉汤主之D 麻黄连辂赤小豆汤主之E 茵陈术附汤主之参考答案:B6.大结胸重证的临床特点是(1.5分)A 胸痛,脉浮大B 胸胁痛,脉沉紧C 心下疼痛,寸脉浮,关脉沉D 胸腹痛,按之痛,脉沉紧E胸胁,心下至少腹疼痛,按之石硬参考答案:E7.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病机是(1.5分)A 表病误下,外证不解,气逆于肺B 风寒束表,肺气不宣C 汗下后,邪气内传,热壅于肺D 外有风寒,内有郁热E 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c8.甘草泻心汤的服法是(1.5分)A 顿服B 分温再服C 日三服D 日四服E昼三夜二服参考答案:C9.以下除哪项外,均为桂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单元测试题及完整答案.pdf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53的倍数》同步拓展讲与练+奥数培优试题(无答案).pdf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pdf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英语 Unit 10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 审核员职业健康安全基础知识考试题参考答案.pdf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相似》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 人教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单元预测试卷附答案(全册).pdf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1讲位置与方向精讲练习试题及答案.pdf 人教版数学 暑期三升四衔接全册各单元训练【含答案】.pdf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pdf 四川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电磁感应训练题(含答案).pdf 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三起点)三年级上册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全册).pdf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 第五章测评(含答案).pdf 人教版数学九年年级上册 第24章 圆测试卷题库附答案.pdf 审计认定与目标习题及答案.pdf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同步拓展讲与练+奥数培优(无答案).pdf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库及答案.pdf 人教版小学数学1一年级上册全册测评试卷(含详细答案).pdf 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全册).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