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6云南的歌会教案.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30661693
  • 上传时间:2024-02-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5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6云南的歌会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的歌会,感受当地浓郁的民族风情2、朗读,品味,拓展延伸,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位与赞赏激励学生关注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所写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情境,体会内容和写法的上的差异教学难点:揣摩语言,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场景描写的妙处教法设计:指导阅读,在阅读中概括文章内容学法指导:探究 研读 讨论设计思路:   本文用两课时完成按整体感知——研读探究——拓展延伸三步教学,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听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并欣赏散发着浓郁民间文化信息的云南图片    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诞生的土壤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云南,很想去那个彩云之地云南,你们想吗?那我们就随沈从文一起去云南的歌会走走   沈从文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从遥远的湘西走来,他的《边城》、《长河》、《萧萧》像一块块的冰清玉洁的翡翠带着中国浓郁的乡土气息清新自然的展现在人们面前沈从文像一座通往乡土古寨的桥梁,湖南四川贵州交界的偏远地带的民俗风情,随着他的文学作品的流传,一天天被人们所了解。

      《云南的歌会》就让我们共同领略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在掌握以下字词的基础上,朗读课文蹲踞    即物起兴(xìng)   龙吟凤哕(huì)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忌讳: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淳朴:诚实朴素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2、默读课文,朗读思考:(1).课文中描写了在的大的哪三种不同场所听到的民歌演唱,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说说与你通过电视和其它途径听到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云南的歌会有哪些特色,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3、教师归纳:云南对歌的三个场面,内容特点写作手法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重点写唱歌人山野漫歌急性的自由歌唱,发昏性情,自然成趣重点写唱歌的环境村寨传歌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云南民歌场面宏伟,气势壮观重点写唱歌的场面二、默读课文,理解赏析1、次默读课文,画出你所欣赏的语段,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分析这些语段的作用和写法。

      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要点提示:重点分析:第二小节的结合课后练习二比较两种人物描写在写法上的不同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及其原因文中的二小节,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藏在字里行间这段文字用一系列短句,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写牙齿、写衣饰,笔笔如在眼前,着色浓重、艳丽《边城》中对主人公翠翠的描写,在描写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为了写出人物内在的精神风貌,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意在写出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因此这段文字显得飘忽灵秀这两段人物描写各有千秋,文中的二小节以写实为主,写出了人物的面目神态;课后练习二中的第二段侧重写虚,写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第四段用很多笔墨写进城一路的景色,想一想路上的景色、小鸟的歌唱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呢,你觉得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图?“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但是作者并没有直奔主题来写这些内容首先是一种写实:云南确实有着如此美丽的风光,也有如此动人的赶马女孩,作者此时所做的只是据实而录——慢慢描绘,为读者画出了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然后再在自然地写到女孩的歌唱其次为“赶马女孩子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的场景。

      生花烂漫,山鸟齐唱,这又是何等的生机活泼,而生活在其间的女孩儿日日领略,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渐沾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第三,山鸟或悠扬或朴质的鸣唱与干“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呼应,交织成一片动人的田园交响曲通过第五段学习场面描写文章中的场面,一般是指情节发展过程中的某一时间和环境中,人物同人物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即“一个或多个人物,在某一境界中,占若干连续的时间而有所活动”因此,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等描写手段的集中表现它要求通过人物的活动写出全场的气氛它既有全场的鸟瞰也穿插有个别人或事的特写找出第五小节中所写的人物及人物活动,区分哪些世对全场的鸟瞰,哪些是对个别人或事的特写三、拓展延伸:收集有关民歌的音像资料,学习课文中三种不同写作方法,把课堂上播放有关音像资料把听到的民歌及其场景,结合联想和想象,用语言表达出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