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0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docx
20页从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至今(20世纪90年代至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剧烈变化政治上:两极格局结束后,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局势趋向缓和,但世界并不安宁经济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全球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这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文化上: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技文化迅猛发展第40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1.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文化传统文艺复兴以来,西欧国家有相似的文化传统历史教训近代欧洲国家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激起了欧洲人对统一的渴望现实原因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形成(2)发展历程①1967年,西欧六国建立欧洲共同体②1991年12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使欧共体朝经济和政治一体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③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成立④2007年由12国发展至27国,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⑤1999年欧元问世,2002年进入流通领域图解历史 欧盟的形成(3)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组织4)意义①对欧洲:促进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了欧洲的繁荣和稳定;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②对世界格局:推动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2.北美自由贸易区(1)原因: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2)形成①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正式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②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3)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4)影响:对三国经济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加强了本区域经济的优势3.亚太经合组织(1)背景①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②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③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2)演变①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韩时提出②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正式问世③1991年,中国与中国台北、中国香港一起加入3)活动:召开领导人非正式会议①1993年在美国西雅图举行首次会议,发表《经济展望声明》,提出亚太经合组织大家庭精神②2001年在中国上海举办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4)意义:适应了亚太地区的发展要求,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大计4.东南亚国家联盟(1)东盟的成立和宗旨①成立的原因:为了改变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寻找互助自强的道路②成立: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东盟由此成立。
③宗旨:通过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并促进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2)东盟的主要活动①成立初期,其活动仅限于经济与文化方面的合作②1971年以后,各成员国加强了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上的合作,逐步形成一个区域性组织③1972年,马尼拉外长会议确定东盟同中国建立和平友好关系3)东盟的作用和影响随着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政治协调能力的增强、组织规模的拓展,其在亚太地区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高,并对地区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产生积极的影响知识点拨 亚太经合组织与欧盟在合作方式上的不同(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其合作方式基于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具有强制性2)欧盟是经济政治联盟,各成员国通过谈判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具有约束性二、经济全球化的世界1.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进程及实质(1)原因①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经济资源的国际流动②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强有力的推动者③两极格局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④市场经济体制在绝大多数国家建立2)进程①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②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迅速扩大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加速发展。
3)实质: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资本扩张2.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1)背景:作为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关贸总协定难以适应时代潮流2)建立①1995年1月1日,正式建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②截至2008年7月,共有153个成员3)宗旨和原则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4)历史意义①标志: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开始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构筑起来②世界贸易自由化将在相互妥协、互相监督、尽量有序的基础上进行③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背景①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②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世界和中国相互需要2)加入①1986年开始的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谈判无果而终②1995年11月,中国由“复关”谈判转为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③2001年11月10日,多哈会议正式批准中国加入,使中国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4.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发展问题①原因二战后,存在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国内政局动荡,债台高筑,饥荒不断②问题:使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严重恶化,使世界经济面临大规模动荡的危险③对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全球性问题①问题: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②对策: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归纳总结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欧洲走向联合材料一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舒曼计划”根据该计划,引发法德百年冲突的两国边境的煤钢资源将被置于两国共同参与管理的联合机构之下,并向西欧所有国家开放……作为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戴高乐知道,要想使法国恢复大国地位,并使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力量,必须取得德国的谅解和支持而德国的战败国地位,使德国有求于法国的地方多于法国对德国的要求——摘编自刘作奎、张伟《法德化解百年恩仇》材料二 1981年,希腊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二次扩大;1987年,《单一欧洲法》生效;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2004年5月1日,爱沙尼亚等十国正式加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摘编自《欧洲一体化大事记》(部分)[材料导读] (1)材料一从资源、国家地位等方面论述了法国和德国和解的历史必然性。
2)材料二从规模方面描述了欧洲联合的特点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德同意走向联合的目的有哪些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分析欧洲一体化的特点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1)通过联合形成一支独立于美苏的力量;法国重新恢复大国地位;联邦德国借助法国等欧洲国家承认,摆脱战败国地位2)成员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从单个经济领域向多个经济领域扩展,程度不断加深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①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扩大②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推动③国际局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国际斗争的重点逐渐转向了经济和科技领域④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2)特点①组建方式是在地缘化的基础上由小到大②区域经济集团是一个开放与封闭相统一的,以开放为主的体系③区域经济集团以市场一体化为开端,以实现经济一体化乃至政治、安全、军事一体化为目标。
④在区域经济集团的内部,往往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发挥主导作用⑤区域经济集团对内、对外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材料 经过20世纪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由20世纪60年代的纤维、石化、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开始转向机床、汽车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日美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以彩色电视机、汽车、机床为代表的加工组装业以电视机为例:1966年,日本电视机迅速占领美国市场其中,黑白电视机的市场占有率由1965年的10%增加到1970年的28%,彩色电视机由1965年的1%增加到1970年的16%,由此引发日美彩色电视机摩擦1968年3月,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向商务部起诉日本11家电视机生产企业,要求对日本生产的黑白和彩色电视机征收反倾销税经过美国财政部和关税委员会调查,1971年3月,美国财政部决定征收反倾销税1980年4月,两国达成和解,最终以美国放弃征收反倾销税、日本支付一定和解金的方式解决1985年,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签署《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经济泡沫急剧扩大,日本经济长期停滞——赵瑾《日美贸易摩擦的历史演变及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特点》材料提到了一个日美贸易摩擦的案例,蕴含了经济全球化的诸多启示。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示例启示:经济全球化呼唤国际经济秩序的制度化与体系化说明: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迅速扩大但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加剧了世界市场的争夺为了转嫁危机,美、英等国相继提高关税,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从而引发国际局势的动荡沉重的历史教训,呼唤规范的国际经济秩序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受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成立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推动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其他合理启示:经济全球化中,斗争与合作并存,但合作共赢是趋势;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是趋势,各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经济全球化中,各国要重视维护国家经济主权中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1)吸引外资,利用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参与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争取最大限度地获益2)积极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3)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施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4)坚持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的方针增强经济实力,维护经济安全5)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6)走向世界,保护知识产权,修改与世界贸易规则不相适应的法规条例,积极应对倾销指控等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材料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进入90年代,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进入21世纪,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经济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