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财政赋税史..ppt
37页第六章,财政赋税变迁史 n一、古代财政赋税史 n(一)、夏商西周三代 n1、田赋 (1)夏代的贡、赋 田赋征收有两种:一种是按田土的农产品产量 征收定额的田赋;一种是根据各地的特产,强行 规定贡纳土特产品 n 赋税的比率,一般是收获量的十分之一 n 除赋税之外,还有土贡,即各地诸侯、臣属向 夏国王贡纳的土产、珍宝 (2)商代的田赋制度——助 助法是建立在井田制度基础上的一种田赋制度 助法的税率,《孟子》说是十一税率,朱熹推 算是九一税率因为每家负担的是八分之一,即 百分之十二点五,比十一税要高 (3)西周的田赋制度——彻 是指周代田赋征收实行彻法,即把九百亩大小一 块田,分为九个百亩一块的田,每夫授田一块 每年终了,按百亩的实际收获量征收实物,税率 大概为十分之一 西周除田赋之外,还有贡的收入,即各国诸侯 和平民,按规定向周天子的献纳这种献纳,不 完全是自愿,它具有强制性 贡有两种:一是邦国之贡,一为万民之贡 (2)关市之征 商人 朝“工商食官”,手工业和商业都属官办 ,故不征税 西周的关市之征,据《周礼》记载,包括关市 税和山泽税两类: n 关市税:古代的关,主要指陆路关卡,或设于 道路要隘之处,或设于国境交界之处;其作用是 维持治安和收税,即有双重作用。
n 市税,在西周时,是指对市内邸列肆、守斗斛 、诠衡的征收,实际上是费的性质 n (3)罚课 三代还有一种寓惩于征的措施,即罚课凡 不勤劳生产,或不完成生产任务的,都要受到加 税或服徭役的处罚 n(4)徭役 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据载,古代平民要负担徭役,随 时服从国家的征调,即使是贵族,也有服兵役的义务 n(二)春秋时期 n 1、田制、田赋的变革 n 齐国的相地衰(cuī)征即根据土地好坏或远近分成若 干等级,按等级征收田赋(土地税) n n 晋国在大臣的主持下“作爰田”,即把休耕地卖给大家, 争取有更多的人服军役 n 鲁国改行“初税亩”即不分以田、私田, 凡占有土地者均须按亩交纳土地税行“作 丘甲”即确定一丘出一定数量的军赋,丘 中之人各按所耕田数分摊, n 楚国实行“量入修赋,赋车籍马,赋车兵 、徒兵、甲 之数即根据收入的多少征集 军赋, n2、专卖 n 专卖是指国家对于某种或某几种关系国计民生 的重要物资,从生产到运销,采取由国家经营的 办法,不允许民产民销 n专卖的内容: (1)盐专卖 (2)铁专卖 n (3)粮食、材木官营 n (4)国家控制对外贸易 n(三)战国秦汉时期的赋税 n作用: n (一)维护地主阶级的权益,巩固地主阶级 政权。
n (二)促进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 n (三)为大型建筑工程提供资财 n (四)实行社会救济和支持文化事业 n 战国秦汉时期几个特点: n (1)从秦代开始,由于私有制的确立,正 式划分国税、私租国家财政收入同王室 财政收入各有不同的收入来源,分设不同 机构组织征收、管理; n (2)建立了封建国家的租税制度,包括对 土地的田租(田赋)制度,对人征收的口赋( 人口税)制度,和对丁征发的徭役制度; n (3)逐渐形成了一套封建国家的赋税体系 ,包括人头税(口赋、算赋、户赋、徭役、 更赋)、财产税或收益税(田赋、缗钱税、车 船税、贳贷税、牲畜税)、消费税(关市税、 山泽园池税)、专卖收入(盐、铁、酒专卖) 和其他非税收入在内的租税体系; n (4)赋税的征收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政策精 神,即税收被用于为政治服务 n (5)税收已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的特点 n税收负担: n 商、周之时,课取皆以什一为率 n 春秋战国时期,什一税制被突破 n 秦之“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 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n 汉代减轻田赋,十五税一,后又减为三十税一 但汉代人头税很重,口赋、算赋、户赋、力役 更赋,加起来是个不小 。
n战国时期财政税收制度改革: n公元前406年,李悝对财经的改革,主要是三个方面:第 一,废除世卿世禄制 n第二,“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就要充分利用现有 土地,如杂种五谷,抢收抢种,在住宅周围种桑,田边的 地角种瓜果等 n第三,行“平籴(di)法”,由国家控制市场,防止粮价受价 格波动的影响 n 吴起提出“损有余,补不足”,并强令把贵 族迁到边远地方去,以“实广虚之地” n 秦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年)实行的“初租禾 ”,即不分公田私田,一律征收土地税,承 认私田存在的事实 n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有关财政经济的改革 主要有六点: n (1)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 n (2)不分贵贱,按军功赏给房屋和土地 n (3)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禁止游手好闲,弃农经 商 n (4)鼓励分居立户,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业 n (5)把山林川泽收归国家所有,按土地多少征收 赋税,按人口帛人头税,按人口征兵,建立武装 ; n (6) 划一了度量衡 n 秦汉时期的田租、口赋和徭役 田 赋——秦汉称田赋为田租,是国家向土地所有者征收 的土地税,属收益税性质 n 秦朝田赋征收量达到三分之二,田租田赋,盐铁之利, 相比之下二十倍于古 。
汉初,定为“什五税一” ,三十而 税一,成为定制 n 田赋的征课范围,为土地的出产物,包括粟米和刍稿, 均以实物交纳 n 田赋的征课方法:田赋的征课依据是土地册籍 n 田赋附加 ——东汉桓帝、灵帝时期,因对羌族 用兵等原因,耗费很大,开征田赋附加,用货币 缴纳,每亩加征铜钱十文这是田赋附加的开始 n n 口赋、算赋——对人征收,属于人头税性质 n 户 赋——在封君食邑区域对民户征收的一种税 n徭役和更赋: n 徭役——在地方、郡县、京城和边境所服的各 种兵役,还包括为皇室和郡县所服的各种劳役 n 服劳役——一般包括建筑宫室、陵墓、 城池、边境和冲要的障塞,修筑驰道,治 理江河,修筑大规模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 ,堵塞黄河决口,往边境运送粮草物资, 军队出征时军需用品的运输,以及皇帝出 巡时所经过道路桥梁的修筑和维护,运输 工具的供应、随行人员的招待等 n n 汉代的兵役,包括正卒、更卒和戍卒等三种 n 更赋是对按规定应该服役而未能服役的人所征 课的代役钱 n盐铁酒专卖: 食盐专卖——采用民制、官收、官运、官销的 办法 n 铁专卖——从铁的生产到铁器的制造,制品的 销售,都由官府负责。
对私铸铁器者,不仅没收 其生产器具,还要处以刑罚 n工商杂税 缗(min)钱税-缗为丝绳,用以贯钱,一千钱一贯 ,缗钱税就是按贯征税 车船税——征收的对象为商人和除官吏、三老、 北边骑士以外的其他车、船所有者 n贳税、贳贷税(上属收益税性质)——出贷金钱或 粮食所得利息所课的税,相当后代的利息税 , n n关市税——关税和市租 n 关税包括内地关税和国境关税两种内 地关税是指对通过主要关卡的货物的征收 ;国境关税则是指同匈奴等民族通商贸易 所征的税 n 市租是对市肆商品营业额所征的税,具 有营业税性质 n牲畜税——牲畜税征课的对象包括六畜, 即马、牛、羊、鸡、犬、豕 n 盐税、铁税、酒税(上属消费税性质) n 山泽税——是对山、海、江河、湖泊、 草原、池塘、园圃、池 等的出产所征收的 税属于皇室财政收入或是封君列侯的私 收入 n其他杂税—— n 酎金,指皇帝在每年八月祭祀宗庙时, 各诸侯在参加助祭时所献的金钱 n(四)隋唐五代时期 n1、隋、唐时期税收的特点 n 经济繁荣带来财政富裕; n 工商业的发展,新的税种税目不断增加 n 两税法开创了后世田赋制度的基础 n2、田赋和徭役制度 租庸调制 ——每丁每年要向国家缴纳租粟二石; 岭南诸州纳米,上户纳米一石二斗,次户八斗, 下户六斗。
n 调是随乡土所出,每丁每年纳绢(或绫、 )二丈 ,绵二两;不产绢绵的地方,交纳布二丈五尺和 麻二斤 n 庸是应服役者而不去服役的一种折纳,不是一 般的赋税,而是以交纳实物来代替劳役,故具有 免役金的性质 n户税和地税 —— n 户税——唐武德六年,下令将全国民户按其资 产的多寡划分为三等;九年,又改为九等,人民 按户等交户税,户等高的多交,户等低的少交 n 地税的征收来源于隋代的社仓税,专供凶年救 急之用太宗贞观时,地税按田亩征收高宗永 徽二年九月,地税改为按户等征收 n n两税法—— n (1)财政原则,明确地规定实行“量出为入”的原 则,即先预算出国家财政支出的数额,然后最出 制入,确定出国家财政收入的总额再把总税额 ,分配给各地,向当地民户征收意在限制滥征 苛敛,减轻人民的负担 n (2)课税的主体不分主户和客户,都一律 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在所居地纳税 n (3)课税标准不分丁男、中男,都要按 贫富,也就是按照拥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 来纳税土地和财产多的多征,土地和财 产少的则少征 n盐茶酒专卖 —— n工商杂税—— n矿 税 —— n率贷和借商 —— n 率贷是指唐王朝向富商豪贾征课一定比率的钱 财,是对富商豪贾的强制举债,实际上是一种强 制征课,具有临时财产税性质。
n 借商 是向商人借钱,用公款偿还 n间架税和除陌钱—— 间架税,即房产税,以房屋为征课对象即 以每屋两架为间,按屋的好坏分为三等,上屋税 钱二千,中屋税钱一千,下屋税钱五百 n 除陌钱是对交易所得及公私支付钱物所课征的 税,属于交易税性质凡交易所得和公私支付钱 物,每一千钱,官抽五十文税钱,税率为百分之 五 n关 税 (一)内地关市税;(二)国境关税 和籴——唐王朝向农民强制征购粮食的一种措施 开始时政府于时价外,加价收购农民的剩余产 品;其后变为政府强制农民贱价出售粮食,或是 政府先收粮食,后给钱;最后变为强征 n(五)五代十国 n五代十国的赋税,主要包括田赋、专卖、关市税 和各种杂税 n 田赋包括两税和绢帛收入 n 专卖制度 包括盐税和食盐专卖 ;铁专卖;酒专 卖 n 商杂税包括关税、市税、茶税、商旅通行税、 油税、、蔬果税、桑税、桥道钱、牛租等等多, 主要包括关税、市税、茶税、商旅通行税、油税 、、蔬果税、桑税、桥道钱、牛租等等 n(六)宋辽金时期 n1、田赋和徭役 n 田赋税目共分五类,1 公田之赋,即对官庄、 屯田、营田、学田等田所征之租;2 民田之赋, 即对私田所征之税;3 城廓之赋,即对都市居民 所课之宅税、地税;4 杂变之赋,即对各地所征 土特产品,属额外苛征;5 丁口之赋,即对南方 丁男所征之丁口税(宋以二十岁成丁纳税,六十岁 为老免税)。
n田赋附加和田赋预征 n 田赋附加包括头子钱 、义仓税 、农器税 、 n牛革筋角税 、进际税 n 预征开始于后唐庄宗(公元923—926年) n2、宋代徭役 n宋代的徭役主要有两类,即职役与杂徭 n n职役包括五种: 1 衙前:主管官府财物 2 里正、户长、乡书手:主管督课赋税如 所管赋税不足额,则令服此役者赔补 3 耆长、弓手、壮丁:主管逐捕盗贼 4 承符、人力、手力、散从官:主管传送敕 令文书 5 县曹司至押录、州曹司至孔目、县州杂职 、虞侯、掐等役:负责县州杂项事务 n 杂徭是临时性差遣,主要从事地方建设项目, 如修路、治水、挖渠、筑坝等等,有时也承担修 建官府私第、搬运官吏私人物资等 n3、工商税收及杂敛 工商税课的主要项目包括属于手工业税性质的 盐、茶、酒、矿产税及专卖,属于商业税性质的 关市税、市舶课、契税等,属于杂敛性质在经总 制钱、月桩钱、板帐钱、免行钱、竹木税等,以 及各种无名杂税 n(七)元代 n1、元代的田赋有税粮,有科差 n 税粮行之于江北地区叫做丁税、地税, 行之于江南叫夏税、秋税; n 科差在江北有丝料、包银、俸钞,在江 南有包银和户钞。
2、徭役包括兵役、职役、杂泛差。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