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05444707
  • 上传时间:2024-02-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38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龙归片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韶关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2012年4月1 .规划概况 12 .污染源分析 1.13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114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45 .环境保护措施 156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1.61 .规划概况1.1 基本情况(1)规划名称: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龙归片区(2)规划实施地点:韶关市武江区龙归镇(3)规划规模:555.9公顷1.2 园区位置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龙归片区位于韶关市武江区龙归镇的西北侧, 北面为国道G323线,紧邻京珠高速公路龙归出口,北临南水河(乳源河),南 面为县道X318线及石曹山,规划区域交通较便利园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3° 35' 北纬24° 23'1.3 规划布局及发展规划1.3.1 用地规划布局及发展规划1.3.1.1 用地性质本产业转移工业园用地内的用地由工业用地、 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绿化用地等构成1.3.1.2 用地规模(1)用地规模龙归片区拟开发面积共555.9公顷2)人口规模规划用地范围内人口主要为就业人口构成。

      根据对全国工业开发区的研究分析,大约每平方公里的就业人口为 0.8〜1万人龙归片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 与现代物流产业,辅助发展环保涂料等产业每平方公里按 0.8万人考虑,本转移园总规划总人口为约45000人1.3.1.3 开发时序龙归片区用地总规模555.9公顷,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一次规划实施,入园 企业与其配套的环保设施及污水处理厂同时设计、同时施、同时投入使用1.3.2.1 规划设计原则遵循韶关市对规划区强度开发的控制要求, 合理利用周围自然生态条件形成 良好的生态环境注重规划区建设的协调统一,包括用地功能布局、道路交通联系以及景观风 貌建设等方面,使其成为武江区龙归镇中心镇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提供合理优化的用地布局和便于操作的土地细化方案,创造有个性的舒适宜 人的生产空间,突出园区新形象1.3.2.2 功能分区规划园区将建设成为一个以工业生产为主导的, 具有一定居住、商业服务及物流的相对独立城市单元,规划根据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三大组团, 既南部工业组 团和北部居住组团、物流组团,形成以北部居住组团为核心,物流组团、工业组 团围绕其相对独立发展的空间格局o1.3.2.3 用地布局北部居住组团:规划居住用地主要用于南部工业组团需迁移的几个村的村民 安置用地。

      北部物流组团:规划在北部园区东面安排仓储物流用地和商业金融用地, 充分利用规划地段的交通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南部工业组团:在规划区的南部布置工业用地,主要安排二类工业用地,少 量居住用地,并配置少量仓储物流用地和市政设施、行政办公、文体娱乐、商业 金融用地规划土地利用平衡见表1.3-1.表1.3-1规划土地利用平衡表类别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a)比例(%)M2一类工业用地306.8455.20R2居住用地55.489.98C1行政办公用地2.420.44C2商业金融业用地30.835.55C3文化娱乐用地5.681.02G2生产防护绿地44.938.08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7.441.34S1道路广场用地73.0113.13W仓储用地29.275.27合计规划建设用地555.901002.5.3道路交通规划1.3.3.1 交通发展策略规划区交通处理重点是加强规划区南、北三个组团之间的联络,内部交通处 理好人流和车流的组织,尽量减少两者间的相互交叉与干扰车行系统的组织与 网格加环状用地布局紧密结合,以国道 G323线和县道X318线之间的连接道路 为纵向主干道,形成整个片区道路网络,发挥道路的最大使用效果。

      建立等级明确、功能合理的道路系统,通过用地布局,结合对周围山林绿地 的利用,形成相对独立完整成网络的步行系统1.3.3.2 道路网系统规划区主体道路系统可概括为“一纵一横加两环”一纵指规划区内连接国 道G323线和县道X318线道路;一横即东西走向的国道 G323线;两环指围绕 规划区南部工业组团、北部居住组团、北部物流组团三片整体用地形成的环形道 路片区内车行道路分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主干道:包括园区纵向主要道路,构成整个片区的道路网骨架道路红线宽 为30米,采用两块板的形式次干道:包括园区两条环形主干道及组团内部主干道,一般联系各功能区, 起到辅助运输、划分边界和景观过渡的作用红线宽度为 20米,采用一块板形 式支路:主要用于局部地段的用地划分和局部地块的交通出入 支路红线宽度为14米,采用一块板形式步行交通:步行交通沿道路绿化带布置,步行系统深入到各个片区及地块内 部,将绿化用地与步行交通有机地联系起来1.3.3.3 交通设施为适应未来生产、生活产生的机动车交通量的要求,规划中对交通设施的考 虑主要是机动车停车位的安排规划区停车分为社会集中停车及各地块专用停车 两类规划区按合理分布半径设置集中停车场两处, 一处位于规划区南部工业组团内的纵向主干道东南部,令一处位于北部仓储物流区国道 323线南侧。

      1.3.4.1 绿地规划原则规划区具有优良的外部生态条件,因此在园区规划与开发建设时应贯彻生态 优先的观念,作为构建园区综合吸引力的一种手段 园区绿地系统的布局应体现 保护生态环境,善用自然资源的原则以山体绿化为骨干,预留生态建设用地, 把园区建设成独具特色,环境优美的生态型工业园区研究规划区内绿地资源的景观及生态价值, 确立控制点,有效组织规划区绿 地系统,合理设置生态公园、防护绿地,基本实现绿地系统的网络化,从而更有 效地发挥其生态效益1.3.4.2 规划措施1、保留规划区内的地形特征点,用作生态公园绿地,绿化与场地平整建设 不得破坏其天际轮廓线2、园区内主要道路的两侧设置10〜15米的生产防护绿带,国道323线靠园 区一侧、广乐高速公路两侧、主干道两侧及乳源河两岸设置一定宽度的生产防护 绿带3、根据园区内现有的变电站留出高压走廊用地4、各地块绿地主要指标按表二有关规定制定,不得低于地块控制指标中有 关规定值1.3.4.3 植物配置原则1.3.4.4 道绿带植被分布以常绿乔木为基础,减少维护管理费用,重 点地段布置特色与景观绿地1.3.4.5 绿化宜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点缀景观树种1.3.4.6 绿带以常绿乔木界定边界,绿带中央布置景观树与花坛、草 坪。

      1.3.4.7 绿化选择树形整齐、四季常绿、大苗成栽、管理方便的树木; 生活性道路绿化选择抗性强、病害少、树冠大的树木,林草结合绿地景观规划见图3-51.3.5市政公共设施规划1.3.5.1 给水工程规划(1)给水现状龙归片区目前仍无统一给水供应,现状用地多为未开发丘陵地带和零散的村 落,目前暂未有城市给水网到达,当地居民用水主要靠利用打井抽取地下水自行 解决2)规划用水指标及规划需水量①规划用水指标由于本规划区主要为工业用地,人口综合指数指标法不能真实反映其用水的 情况,因此规划采用用地指标法预测用水量按《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采取用地指标法进行用水量预测,规划区到规划末期总用水 量为59469 m3/d,区内各种用地对应用水量如表三,未预见水量占总用水量的 10%=5947 m3/d,则规划区日用水量为 65416 m3/d②规划用水总量:预测规划区最高日用水量: 65416m3/d见表1.3-2表1.3-2不同性质用地的单位用水量指标及用水量类别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a)用水指标(m3/ha*d)用水量(m3/d)M2二类工业用地306.84150.046026R居住用地55.48140.07767.2C1行政办公用地2.42:80.0193.6C2商业金融业用地30.8380.02466.4C3文化娱乐用地5.6880.0454.4G2[生产防护绿地44.93:0.00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7.4430.0223.2S1道路广场用地73.0120.01460.2W仓储用地29.27:30.0878.1合计规划建设用地555.9059469.1(3)给水水源根据规划区的现状情况,南部工业组团饮用水源由乳源河的上游引入,工 业用水则直接从乳源河引入,并在组团西侧的山头设立提升泵站, 北部两个组团 的用水则通过龙归镇区引入。

      给水管布置成环状供水系统,以确保供水水量、 水压4)生活给水管网规划规划区内不规划水厂,供水由韶关市市区的市政给水管网统一调配 规划区内给水管管径为 DN200〜DN600给水管采用加厚钢管或新型管材阀门、管 配件承压不小于1.0MPa由于进园工企业未定,难以对每个地块的中水回用、分质供水指标具体量化; 并且实施情况、规模还具有不确定性,故管网系统按用水由市区供水进行规划布 局给水系统采用生活、生产、消防合用式管网系统,布置应符产业转移园区总 体规划的要求,既能安全供水,又能节约投资,应考虑发展和分期建设的要求, 留有余地管网发展初期可采用树枝状,远期逐步连成环网状给水管网定线只限于管网的干管以及干管之间的连接管, 不包括干管到用户 的分配管和接到用户的进水管干管的方向与给水的主要流向宜一致,沿主干道 布置给水管一般布置在道路的东、南侧的人行道上,道路宽度大于 40米的按 双边供水即按双线布置考虑敷设在人行道下时,覆土厚度不小于 0.60米,敷 设在车行道下时,覆土厚度不小于 0.70米给水管管径应以远期规划用水量为依据, 按经济流速及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进行规划设计,用最高时用水量加最不利点同时发生火灾消防的情况进行校核, 分配管的管径按消防要求至少为100〜150m。

      压制,宜满足用户连接管点处服务 水头28m的要求,需要局部提高用水压力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配置加 压设施根据发展需要在给水管网中主要控制点处设置水压、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以 利于生产管理调度区生活饮用水的管网, 严禁与非生活饮用水的管网连接, 严 禁与各单位自备的生活饮用水供水系统直接连接1.3.5.2 污水工程规划(1)规划原则①污水管道设置坚持现状和规划相结合,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的原则②规划要体现合理性、可行性、先进性及经济性,具有较长期时效,为地区 发展留有余地③工业污水原则上按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④根据地形条件,采取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貌, 尽量采用自流排泄规划区污水集中至转移园污水处理厂进行二级生化处理,出水按两方面考 虑,即排放水和回用水排放水执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的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回用水则要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一级 A 标准2)污水排放量污水排放分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排水量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的80% 计,则转移园龙归片区废水量为 65416刈0%= 52332.8m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