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社会分工看教师语言特点的形成.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4381006
  • 上传时间:2022-07-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1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社会分工看教师语言特点的形成    [Summary]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写作是否有独立的话语系统,是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说明了社会分工对教师语言特点形成的作用,并结合实例分析,提出教师的论文写作是以工作语言为基础,同时吸收学术语言、生活语言和文学语言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Keys]社会语言学论文写作教师语言在一本小学教师自己编辑的教育叙事文集的扉页上,醒目地印着这样一段话:“我们认为,基层教师不必用专业人员的口吻来谈论教育,我们应有自己谈论教育的方式,即用自己的话语而非勉强搬用专业术语来记录、反思生活中发生的教育事件”这段话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许多中小幼教师的心声,也得到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肯定和赞同然而,教师是否具有自己独特的话语系统,教师的论述语言究竟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学理的探讨和实证的研究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论文写作的语言特点作一些初步的阐发一、社会分工与语言变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但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语言本身会产生各种变异不同的社会成员在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时,会反映出不同的表达特点。

      这种不同的表达特点是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的,但归根结底,语言表达的特点和风格变异都是社会的产物,语言的社会变异加上个人的风格特点,使语言在社会交往中成为富有弹性和表达力的工具教师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同样在表达思想的过程中会反映语言变异的现象,表现出一定的社会群体的语言特点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发展和分工的结果进入近代社会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快速发展,语言发展呈现出复杂化和专门化的特点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趋势,造成了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以及不同阶层产生了一些通行于特定范围内的专用语言,也可以称之为行业用语或行话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在社会交往中,这种行业间的隔膜首先就来自于行业用语的不同两个不同行业的人,比如一个医生与一个律师,相互之间就很难进行业务交流因为双方都有一套专门的行业用语,不是行内的人就很难理解和沟通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这种行业用语也越来越复杂和专门化;同一个行业内,也还会分化出更多的专业和专业用语如医学还可以分为中医与西医、内科与外科,以及更多更细的专业分类,并产生了更多的专门用语与此同时,在这个社会发展和分工的进程中,还产生了理论研究者和实践操作者的分工和区别。

      在古代,理论与实践的差别并不明显比如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问,但原先也是与天文历法、土地丈量等实际用处密切相关的,后来才慢慢产生了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差别因此,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在同一个行业内,也会产生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不同发展方向,并形成了相关的工作领域和从业人员,比如在大学里研究和教授教育学的理论工作者与在中小学幼儿园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工作者同时,语言变异现象也就产生了从根本上说,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已的统一的结构规则和语言材料,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而在专业语言中,上述规则和材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变异,尤其是词汇的变异,各行各业都会有自己的专门用语和表述方式通常在交流过程中,专家学者讲究用词精确、表述严谨,较多采用专门的名词术语;而实践工作者则偏重用语平实、表达流畅,更多地运用大众的生活语汇因此就产生了这样的现象:在同一行业(或学科)的交流中,理论工作者对于实践工作者表达的想法,没有太多的理解上的障碍;而实践工作者对于理论工作者的语言表达,却往往感到陌生和不解,不太容易接受于是,思想交流就遇到了一定的语言阻碍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语言表达体现了两种不同的风格特点,反映了不同的交流需要。

      我们可以把论文分成为少数人的写作与为多数人的写作两大类前一类论文主要在学术研究领域内交流,可以说是写给少数教育专家及教师看的;后一类论文的传播范围则比较广泛,读者对象可以是广大教师及所有对教育问题感兴趣的人前者代表了通过严谨的学术语言来阐发某种理论观念的学术性取向;后者则是将高深的理论转化为日常的大众语言来表达的通俗化取向中小幼教师的论文写作大多应该属于后一种类型二、逻辑问题先于修辞问题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写作,文章的语言风格应该是由读者对象和交流需要而定的不少教师希望用生动的口语来“谈论教育”、“反思教育事件”,因而比较偏爱“叙事研究”的方法及其表述方式其实从学校教育科研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来看,“叙事”并不能取代“论说”事实上,除了以叙事方式来记录和反思教育事件之外,更有大量的教改经验和成果需要用论文的方式来整理、总结、提炼和阐发因此,论文仍是教师科研写作的一种主要形式从本质上说,论文写作是一种带有抽象性、概括性的思维活动,论文语言是一种比较抽象、严谨的书面语,因此完全运用具体形象的生活语言,就很难满足论文写作时思考和表达的需要然而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如果简单地套用照搬专家式的学术语言,既缺少必要的理论背景,又违背了熟悉的表达习惯,很难恰当地表述自己的丰富实践和体验。

      于是许多作者就陷入了一个语言系统转换的两难境地:模仿各种学术期刊上“范文”的结果,往往是吃力不讨好;而完全用通俗的生活语言来表达,写出来似乎就更不像论文了其实从论文写作的基本性质和要求来看,一篇文章像不像论文,首先并不取决于语言修辞,而是在于逻辑结构,也就是文章的布局谋篇所谓论文的布局谋篇,就是构建一个通过运用论据来说明论点的前后一致、层层推进的论证过程现代传播学理论认为,无沦是口头会话还是书面篇章,都要有一个“宏观结构”,需要围绕主题形成连贯一致的信息某些话语不被人们理解、接受,就是因为它们缺乏一个代表总体意义的宏观结构所以话语接受者要疑惑地问“你是什么意思”、“你到底想说什么”因此宏观结构的研究超越了词义和句法的分析,其首要作用就是研究如何在较长的、较为复杂的话语中,或在主题不明确的话语中推导出话语的主题这就是荷兰学者梵·迪克提出的关于话语传播的宏观结构理论41归根到底,写论文的基本目的在于说明道理、说服读者论文的“像”还是“不像”,并不在于引用名词术语的数量多少,而在于这些名词术语是否被放到一个合适的论证过程之中,是否能够融会到证明论点的整体结构中去论文的文体特点决定了文章需要对大量的具体材料做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并形成一个比较严密的逻辑系统。

      一些作者之所以陷入论文写作的困境,往往是因为过多地从语词形式上进行模仿,而在整体结构上还没有形成清晰严谨的逻辑思路和论证层次,结果就形似而神非,成为一种貌似论文而意思又含混不清的文字游戏因此要写好论文,首先要解决篇章结构的逻辑问题,然后才是考虑遣词造句的修辞问题三、语言定位来自工作实践教师论文写作的语言定位,在于把握论文形式的一般特点与教师语言交流的特殊要求之间的平衡即在论文的整体构思上要有比较严密的逻辑层次,而词语表达则力求平实,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有适当的文采从根本上说,论文的表达方式是由交流需要所决定的论文语言过于艰深,会影响传播效果;过于浅近,同样可能降低交流效率所谓语言表达力求平实,一方面是防止生搬硬套学术名词,另一方面遣词造句还要力求准确简洁生活语言虽然通俗易懂,但往往不够简明准确,也不能充分满足论文表达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把教师论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定位于学校教育的工作语言所谓教师的工作语言,就是有别于一般的生活语言和学术语言的,是教师群体在学校教育范围内工作实践时所使用的专门词语和表达方式例如教师论文中常见的“三维目标”、“问题设计”、“师生互动”、“校本研究”、“长作业”、“研究性学习”、“档案袋评价”、“发展性评价”、“非智力因素”、“新课程改革”、“成功教育原理”、“教学基本环节”等等。

      这些词汇可能有些原先属于比较专门的学术词汇,但随着教改的深入和理念的传播,也逐渐转化为教师工作语言的一部分教师的工作语言对于“行外人”来说,可能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障碍和难度,而对于教师群体内部的业务交流来说,却是言简意赅、必不可少的语言形式因此,以工作语言为基础,教师的论文写作就有了一个基本的语言应用范畴,就可以基本满足作者与读者、表达与接受的交流需要由于语言本身是随着不同的时空范围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对于什么是教师的工作语言,很难也没有必要制订一份写作专用的词汇表或语法手册不同的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写作实践中寻找和形成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而根据表达多样化和论文整体风格的需要,工作语言也可以适当地转化为其他的表达形式,或更为生动活泼的生活语言,或比较严谨准确的学术语言例如:(1)“跳一眺,把果子摘下来!”(2)教学目标要有适当的难度3)实施“最近发展区”教学上述三个句子表达了相同或相近的意思,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又可能有所区别对于论文写作来说,例句(1)形象生动,有助于帮助理解抽象的原理,比较生活化;例句(2)简明扼要,是典型的教学工作语言;例句(3)引用了一则著名的教育学原理,内涵更为深刻和丰富,更带有学术性。

      教师的论文语言定位,就是以句(2)形式为基础,适当选用句(1)和句(3)的表达方式当然语言本身也在变化发展.教师的工作语言也在不断地吸收新的词汇和表现方式如“最近发展区”,近二十年来就经历了一个从学术语境向工作语境逐步融合的过程?这也是教师的工作语言或专业语言在不断地丰富发展、富有弹性和生命力的表现教师的工作语言是教师在承担社会分工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思想表达方式,它符合教师在学校工作范围内的交流需要而教师的论文写作,由于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教师的工作范围,进入了另一种交流语境,因此就有必要吸收某些学术性语言以及生活语言、文学语言,以便适应新的特定的表达和交流的需要但是这种论述语言的借鉴和吸收必须是以工作语言为基础的,而不是转换为一个完全陌生的语言系统;只有这样,中小学教师才能在论文写作中自如地把握论述的话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经验交流和学术讨论的目的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