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桐乡教育走向城市化.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61674890
  • 上传时间:2023-09-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0.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桐乡:教育走向城市化大运河畔,杭嘉湖平原,浙江桐乡如同一颗温润晶莹的珍珠,以她秀外慧中的气质,吸引着人们驻足流连这里有小桥流水、江南古镇,有四季花卉、万亩菊海,美丽宜人的自然风物,哺育了勤劳智慧的桐乡人这里物产丰饶、交通便捷,古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今有纺织、化纤、服装、建材等支柱产业,稳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之列这里文化绵长、群英荟萃,古老的历史遗址,记录着先民繁衍生息的足迹,茅盾、丰子恺、钱君匋等文化巨匠抒写着今天的荣耀天时,地利,人和,所有这一切,都赋予了桐乡教育无限强劲的生命活力在杏花春雨时节,记者一行踏上了这片土地,目睹了一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美好图景政府是第一责任人桐乡是一个县级市,但拥有百年历史的小学7所一代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的母校石门小学,就是其中之一2007年,石门小学做了一件大事:专门设立了“争创办公室”校长徐新新高兴得合不拢嘴:“我们要争创省级‘一类标准化学校’,还要争创省级‘示范学校’,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前几年,由于地处农村,加上石门镇经济发展在桐乡靠后,石门小学一度是全市办学条件最差的学校之一,老百姓意见不少对于教育局下发的各种“争创”文件,徐校长一向看都不看就搁在一边了,因为这些就如同穷人眼中的奢侈品,高不可攀。

      2006年,石门小学迎来了百年校庆,而一个特大喜讯也让校园内外兴奋不已:市政府、镇政府共同出资两千万元,兴建新的石门小学,同时还把本镇另外4所村小合并过来在石门,“村小”终于成为了历史!新校区的落成、学校布局调整以及教育质量的快速提升,为这所百年老校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漫步在温馨的校园里,如茵的绿草,绽放的鲜花,丰子恺的漫画,孩子们的笑脸,好一幅和谐的画卷!石门小学的发展是近年来桐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桐乡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舞台上,政府成为全社会的“主角”,主动承担使命,昂扬地奏响了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主旋律作为桐乡教育局一把手,谭炳法不仅是桐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桐乡教育走向城市化的实施者提起桐乡教育,人们似乎总避不开1981年《人民日报》发表的《矛盾故乡文盲多》一文谭炳法笑言:“那篇文章、反映的是一个特定时期的特定现象其实,因为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桐乡近代史上外出求学的人很多这里不仅有文学巨匠茅盾、漫画大师丰子恺等文化人,还涌现了许多工商界名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愈加重视起来谭炳法1999年出任桐乡市教育局局长。

      当时,制约桐乡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全市中小学办学分散、条件差,教学质量上不去就拿普高来说,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完中”——普高、职高以及初中混在一起,办学层次低、规模小、师资状况也很令人忧虑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桐乡市政府于2000年下发了《桐乡市2000年~2010年教育现代化规划》,提出了实施学校布局调整,进行学校规范化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设想桐乡是连续多年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但桐乡的整体经济实力和他们的节俭办教育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布局调整中,桐乡始终“注重整体,兼顾城乡”,把资金用在了全市教育的整体发展上桐乡下辖9镇、1乡、3个街道前几年,教育投入有很大一块出自乡镇政府经济富裕的乡镇教育投入力度大,学校就建得好;而财力差的乡镇,办学条件也就差对此,桐乡市提出,在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政府首先要对学校的设计标准进行把关学校建设规模和投入不是乡镇府说了算,也不是教育局说了算,而是由计划与发展、财政、教育规划与建设等部门共同把关此举有效控制了资金的过量投入,杜绝了不必要的“排场”教育均衡,政府意志最关键这主要体现在经费投入和制度安排上在桐乡,教育真正成为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事业,教育优先发展落在了实处。

      谭炳法刚上任时,市政府预算内教育经费是 2800 万元,再加上税费改革前的教育费附加,一年总的教育经费也就五六千万元随着桐乡经济迅猛发展,教育投入逐年增长到 2006 年,政府财政对教育投入达 4.5 亿元 ( 其中预算内资金 3.5 亿元), 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 29%学校标准化建设,政府是第一责任人学校每平米建设的平均造价是 800 元左右,其中市级财政补助 500 元,其余由乡镇财政负责学校建好后, 内部设施的配置,包括电脑、课桌和教学仪器等,全部执行教育局统一的标准在桐乡,教育用地价格最低市政府规定,教育用地采用行政划拨方式供地, 每亩最高为15.8 万元而其他的社会文化设施、工业园区建设用地, 每亩二十多万元, 市区商业用地每亩则几百万元几年的奋斗,让桐乡市顺利通过浙江省 “教育强市”验收浙江省教育厅有一项“评强”硬指标: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学校要占 15%; 而桐乡先后已有90%以上学校通过该项验收谭炳法坦言:“我们这几年扎扎实实地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城乡学校硬件基本均衡,我们的原则是,达标即可,决不超标;经费投入要向农村学校倾斜有一位省内媒体记者到桐乡采访,被领到了一所普通乡镇初中。

      记者看后第一反应就是,“这么好的学校不具有代表性”陪同者如实告知:在桐乡,所有的学校都是如此的确,桐乡城乡间学校的差距如今越来越小,有的农村学校甚至比城区学校还要好这里没有“窗口学校”时下在很多地方,“窗口学校”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它们凭借师资、硬件及资金等优势,成为人们眼中的“宠儿”但在桐乡,要找出一所“窗口学校”却不容易教育局长谭炳法直言相告:“如果有领导、专家来桐乡看一所‘窗口学校’,我实在拿不出手桐乡高级中学是当地百姓公认的好学校,教学质量优异,但硬件却没有绝对优势,校舍陈旧,至今还负债1000多万元近几年,教育局考虑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利用其管理优势,进行优质资源输出2002 年 7 月,时任桐高副校长的王嘉德被调任茅盾中学任党总支书记同年 8 月,另一位副校长宓彤波也调到茅盾中学任校长前后一个月, 桐高 4 位校领导中两位被调走这显然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茅盾中学是以文学巨匠茅盾命名的一所高中当时,办学两年的茅盾中学陷入窘境,十几位教师辞职,招生计划无法完成学校分数线一降再降,但很多学生宁可读职高都不愿来王嘉德忘不了曾经的尴尬情形形势紧急,市领导当机立断,希望借助桐高的品牌影响力来稳定和提升茅盾中学。

      宓、王二人到来后, 经多方努力, 首先使生源有了保证家长听说他们是桐高过来的, 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把孩子送了进来燃眉之急解决了,师资问题又接踵而来学校新增了 20个班级,教师却走了十几位于是教育局决定从桐高、一中、二中等学校临时借调教师但困难仍没有完全缓解, 学校又和桐高协调,请他们的骨干教师到茅盾中学来 “走教”好不容易站稳了脚跟,他们才静下心来考虑长远的发 展 当时最大的问题是缺少一套完善可行的制度,学校的管理混乱对比桐高的管理, 宓彤波找到了弊端所在随后几年,他们重点抓制度建设,参照桐高的内部管理制度, 和教师逐项讨论、修订如今学校的管理制度汇编中,已有一百多项制度,三易其稿,成了厚厚的一本大书伴随细致而艰辛的制度建设,学校进步神速从2003年到2006 年,学校实现了“三级跳”,一举成为省一级重点中学同时,学校一方面以茅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弘扬茅盾文化;另一方面注重打造自己的优势学科,凸显学校特色陪同记者采访的桐乡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钟林介绍:“茅盾中学每年吸纳了全市 1/4 的普通高中学生,其崛起过程具有标本意义按照类似的发展模式,桐乡市先后从桐高抽调多名管理骨干,充实到其他高中学校,既推进了校际均衡, 也增强了桐高的“造血机能”。

      除了依靠管理输出外,桐乡抓住布局调整的契机,鼓励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学校多校区联合办学,让它们做大做强在凤鸣天女中心小学新校区,记者见到了以精细化、法制化管理而闻名的王松奎校长2004 年,学校异地新建,街道内的另外 3 所小学与天女中心小学合并成一校三区的新学校学校变大了,摆在王松奎面前的任务是,怎样以制度创新激励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往对教师的评价,仅靠年度考核和职务晋升,教师评上职称就一劳永逸了鉴于传统评价方式的局限,王松奎希望建立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师评价制度他推出了一套“名师工程”考评细则,根据教学、科研、师德及业绩,对全校教师进行星级评定这跟职称评定是两回事,同样的职称,也可能是不同的星级、不同的待遇没想到,此举引起轩然大波,不同学科、年龄的教师都有异议47 岁的俞建松工作勤勤恳恳,是公认的“老黄牛”式的好教师可拿到考评细则,俞老师一声叹息:“我恐怕连一星都评不上,看来手中这支粉笔是拿不住了也难怪,他是民办教师出身,虽然教学能力有目共睹,但学历不高,既无课题成果,也无论文发表那些细则大多跟他不沾边儿,教了大半辈子书的俞老师,既委屈,又伤感面对大家的强烈反应,王松奎没有以校长权威强制推行。

      他明白,如果教师不认同,制度本身就失去了意义于是,“名师工程”从草案提出到最终落实,前后历时一年针对不同意见反复讨论、修改, 让细则更加人性化特别是,大家一致同意,对45岁以上的老教师,适当放宽考评标准比如对别人要求三个条件, 他们只达到两个条件就可以王松奎解释说最终,按照新的细则, 俞建松被评定为二星级教师看着这样的结果,他欣慰地笑了我本来不够三星级标准,还差两篇论文,但学校允许我先欠着,这样我就成了三星级教师女教师张跃娟高兴地说这也是新细则的灵活之处,就像教师“借分”给学生一样,教师在星级评定时也可以“借”一个条件,但须在两年考评期内归还对教师来说,这不仅是一种激励,也让他们有了进取的明确方向几年来,依靠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凤鸣天女中心小学打造了一支有凝聚力的优质师资队伍,学校也顺利通过了省示范小学的评估验收如今,在桐乡市 51 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中,已经有 20所通过省“示范学校”评估按照教育局长谭炳法的设想,到2010 年,要力争使全部学校都成为优质资源这是一个可以预期的目标虽然在一些人眼里,桐乡没有“窗口学校”, 但实际上,桐乡的每一所学校都像一个窗口,真正展示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想蓝图。

      农村教师待遇更好为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桐乡市提出:“在扩大优质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均衡发展前几年,每逢桐乡“两会”,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教育提案不在少数,且意见尖锐 :“为什么农村的好教师都跑到城里去了?”“希望所有老百姓子女,无论城乡,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而关于 “统一城乡教师待遇”的提案,也非常集中石门中学的李斌老师切身感受到了这一变化3 年前,李斌大学毕业来到石门中学,工作才一个多月就不幸遭遇车祸家境拮据的他无法支付1 0万元的高额医药费,是学校设法代为垫付教育局有救助特困职工的政策,补给他1万多元,其余只能等待日后再偿还3 年后,李老师不仅身体康复,还偿清了债务他感慨地说:“我一个农村青年教师,3 年就还清这多债,还不是因为教师待遇提高了现在的李斌,每天怀着感恩之心,努力工作石门中学原本是一所 “完中”,在布局调整中与另一所农村学校合并为初中校2002 年,年仅28岁的金红潮担任了校长这年底,全校八十多名教师中有近一半提出调动理由是学校待遇低,工作、生活不方便金红潮只能“狠下心来”一一回绝那时候,金红潮最怕过节他记得有一年放寒假前,学校账上只有 4500 元, 而各项躲不过的开支合计15万元。

      金红潮寝食不安,整天泡在镇长办公室里, 软磨硬泡才争取到一点儿经费其实,镇长看到我们去,也很头疼就那么一块蛋糕,谁都来要,他能不头疼吗?”由于乡镇财政支出能力有限,而乡镇间的差距又较大,因此教育投入及教育公平都很难保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