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完美军事理论复习全资料.doc
91页1 -军事理论复习纲要第一章 中国国防第一节 国防概述一、国防要素1、国防的概念: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 领 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2、国防的四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是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是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3、国防的类型扩张型(如美国) 、自卫型(如中国) 、联盟型(如北约、独联体、美日韩) 、中立型:分为全民皆兵型(如瑞士、瑞典)和完全不设国防型(如圣马力诺) 4、 国防的功能:立国、卫国、强国、5、国防的目的:①捍卫国家的主权;②保卫国家的统一;③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④维护国家的安全二、国防历史1、中国古代国防 中国古代国防,从公元前 21 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 1840 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大约经历了 4000 多年的历史中国近代国防,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中国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可选)一是“以民为体” , “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二是“富国强兵” , “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三是“爱国教战” , “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四是“不战而胜” , “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
2 -三、主要启示中国数千年的国防历史,有着声威远播、天下归附的武备;有过引而不发、强虏驻足的宁静;有过遍体创伤、不堪回首的屈辱;也有过抗敌卫国、坚守气节的巨大胜利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第二节 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特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司法适用的优先性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二、国防法规体系1、国防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P18《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P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P2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P232、 《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3、根据《兵役法》和国家、军队的有关政策规定,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通常有三种形式:1) 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2) 按军官待遇入伍3) 作为士官应征入伍4、 《国防教育法》规定每年 9 月第 3 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今年我国“全民国防教育日”是9 月 18 日5、你身边的防空设施有哪些?地铁、高层建筑的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城、隧道等等三、公民国防义务和权利1、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
公民履行兵役义务主要有 3 种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和参加军事训练 3 -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协助国防活动的主要义务:开展拥军优属工作、为武装力量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支前线参战2、公民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第三节 国防建设1、国防建设的概念国防建设是指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我国国防领导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国防领导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3、国防领导职权根据宪法和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领导职权由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行使中央军委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1)中共中央的国防领导职权(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国防职权(3)国家主席在国防方面的职权(4)国务院在国防方面的职权(5)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国防方面的职权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最高国家军事机关,负责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中央军委之下,设有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
总参谋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组织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总政治部:负责管理全军党的工作,组织进行政治工作;总后勤部:主管全军后勤工作;总装备部主管全军装备工作二、国防建设成就1、铸造了一支现代化合成军队;- 4 -2、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我国在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A.建立国防动员机构;B.积极储备国防后备力量;C.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国防人才;(2005 年 5 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关于建 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 )D.民防措施不断完善3、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自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国曾先后经历过六次对外战争,即: 1)抗美援朝战争; 1950 至 19532)中印边境反击战; 19623)抗美援越战争; 1965 至 1975 4)中苏珍宝岛之战; 19695)中越(南越)西沙之战; 19746)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1979―1989 年中越十年战争三、国防建设目标和国防政策1、国防建设目标1)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2)制止分裂,实现国家完整统一;3)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4)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事现代化;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2、国防政策国防政策的概念:指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使用国防力量的准则国防政策的内容:(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2)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4)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5 -(5)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四、武装力量建设1、概念: 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结合构成通常由国家或政治集团的最高领导人统率2、世界武装力量的构成大体可概括为三种类型:1)多种(三种以上)武装力量相结合的形式;2)两种(军队或武装警察)武装组织相结合的形式;3)单一(军队或警察或民兵)武装组织3、我国的武装力量构成,属于多种武装组织相结合的形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是一种“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4、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陆军: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兵海军: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航空兵、陆战队、岸防部队等兵种 (海军,1949 年于泰州成立) 。
空军:歼击航空兵部队、强击航空兵部队、歼击轰炸机航空兵部队、轰炸航空兵部队等第二炮兵: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地地战略导弹部队 (中央军委直接掌握使用的战略部队,中国湿式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5、导弹分类导弹分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两种 (弹道导弹是指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预定程序飞行、关机后按自由抛物线轨迹飞行的导弹巡航导弹是指依靠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弹翼的气动升力,主要以巡航状态在稠密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 )按射程分:射程超过 8000 公里的叫做洲际导弹,射程在 4000 至 8000 公里的称为远程导弹,射程在 1000 至 4000 公里的称为中程导弹,射程在 1000 公里以内的称为短程导弹6、武警的职能: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7、民兵- 6 -概念: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民兵的作用:一是积极参加现代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任务;二是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三是随时准备参军作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第四节 国防动员1、国防动员的概念国防动员,是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使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阵状态或紧急状态所进行的活动。
2、国防教育的方针: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究实效;3、国防教育的原则:1)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2)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3)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4、 国防教育的意义: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工程;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公民素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二章 军事思想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1、军事思想的概念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它揭示战争的本质、战争的基本规律以及进行战争的指导规律,阐明军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一、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古代军事思想孙武的《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其核心思想只有八个字:“趋利避害,奇袭歼敌 ” ;(1)重战、善战、备战思想;(2) “知己知彼”的战争指导思想;(3)以谋略致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4) “文武兼施、恩威并重”的治军思想宋代的《武经七书》:《武经七书》又称《武学七书》 ,简称《七书》 即《孙子》 、 《吴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尉缭子》 、 《三略》 、 《六韬》 2、西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 7 -1)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理论应该是一种考察,而不是死板的规定;防御不应是单纯的据守,应有进攻和反击;要善于运用民众战争; 集中兵力,速战速决,消灭敌人军队。
2)约米尼:战争是有原理和规律可循的,按此种原理和规律作战方能致胜3)马汉:制海权理论《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4)施利芬:速战速决第二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当代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涵义:1)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2)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3)集体智慧的结晶;4)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1、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2、人民军队建设思想3、人民战争思想(核心)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人民战争的理论,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思想,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主要内容: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思想;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等作战形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法则;审时度势、灵活机动的指挥艺术5、国防建设思想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P751、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指南2、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 8 -3、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第五节 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一、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1、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2、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1)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2)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3)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4)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3、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队伍胡锦涛指出“人民解放军的优良革命传统集中起来就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4、科学统筹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发展5、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带动军队现代化建设整体发展6、积极推动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7、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8、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是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第一节 战略环境概述1、战略环境战略环境是一个国家制定和湿式国家战略的客观依据,它包括世界战略格局、国际战略形势,尤其是周边安全和国内稳定的基本状况2、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的安全战略(P99~105)(思考题:这些国家与我国有哪些冲突、挑战、威胁?)1)美国——最求绝对安全的“先发制人”战略;2)欧盟——推进一体化防务建设与强化共同安全相结合的安全战略;3)俄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