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6页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15题每题2分,16-20每题3分,共45分1.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装修材料往往会是释放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他是下面物质中哪一种( )A. 甲醛 B. 甲烷 C. 二氧化硫 D. 甲醇【答案】A【解析】【详解】甲醛、苯、醚等常用于装饰材料的溶剂和防腐剂,对人体有害,为致癌物质,为装饰材料的主要污染物质,而甲烷、二氧化硫和甲醇不能由装饰材料释放出来,故选A2.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苯酚 B. 丙醇 C. 乙酸 D. 醋酸钠【答案】B【解析】【详解】A.苯酚为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苯酚属于电解质,故A不选;B.丙醇在水溶液中不导电,丙醇属于非电解质,故B选;C.乙酸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乙酸属于电解质,故C不选;D.醋酸钠在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醋酸根和钠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D不选;答案选B点睛】正确理解电解质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主要包括酸、碱、盐和水等3.核磁共振氢谱是根据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在谱中给出的信号不同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种类的,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一种信号的是( )A. CH3CH2CH3 B. C(CH3)4 C. CH3CH2CH2CH3 D. CH(CH3)3【答案】B【解析】【详解】A.CH3CH2CH3中存在两种不同位置的氢原子,其核磁共振氢谱有两个峰,故A错误;B.C(CH3)4为新戊烷,新戊烷分子中4个甲基位置完全相同,分子中只含有一种氢原子,所以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个峰,故B正确;C.CH3CH2CH2CH3中存在两种不同位置的氢原子,其核磁共振氢谱有两个峰,故C错误;D.CH(CH3)3中存在两种不同位置的氢原子,其核磁共振氢谱有两个峰,故D错误;答案选B。
4.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 地下钢管连接镁块 B. 金属护栏表面涂漆C. 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D. 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答案】A【解析】【分析】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说明该装置构成原电池,被保护的金属作正极,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地下钢管连接镁块,Fe、Mg、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Fe失电子能力小于Mg而作正极被保护,所以该保护方法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A正确;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阻止Fe与空气、水接触,从而防止金属被腐蚀,属于物理方法,故B错误;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阻止Fe与空气、水接触,从而防止金属被腐蚀,属于物理方法,故C错误;D.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充当电解池的阴极,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D错误;答案选A5.下列物质不是因为发生水解而呈碱性的是( )A. 醋酸钠 B. 苯酚钠 C. 草酸钠 D. 氢氧化钠【答案】D【解析】【详解】A.CH3COONa为强碱弱酸盐,醋酸根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故A不选;B.苯酚钠为强碱弱酸盐,苯酚根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故B不选; C,草酸钠为强碱弱酸盐,草酸根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故C不选; D.NaOH为强碱,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溶液的碱性与水解无关,故D选;答案选D。
点睛】明确盐的水解原理为解答关键解答本题要注意审题,溶液的碱性不是因为水解造成的,说明该物质不属于强碱弱酸盐6.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A. 甲烷和2,2-二甲基丁烷 B. 1,1-二氯乙烷和l,2-二氯乙烷C. 乙二醇和丙三醇 D. 苯酚和苯【答案】A【解析】【详解】A.甲烷和2,2-二甲基丁烷都属于烷烃,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5个CH2基团,属于同系物,故A正确;B.1,1-二氯乙烷和1,2-二氯乙烷,分子式相同,氯原子连接位置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乙二醇分子含有2个-OH,丙三醇分子含有3个-OH,含有官能团数目不相同,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D.苯酚含有羟基,属于酚类,苯不含官能团,属于芳香烃,二者不是同系物,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正确理解同系物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同系物必须含有官能团相同,且官能团的数目也相同7.比较下列各组物质的沸点 ( )①乙醇>丙烷 ②正丁烷>异丁烷 ③1-丁烯>1-庚烯,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②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①乙醇与丙烷相等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但乙醇分子间含有氢键,物质的沸点高,沸点:乙醇>丙烷,故①正确;②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沸点:正丁烷>异丁烷,故②正确;③由烯烃中碳原子个数越多,沸点越大,沸点:1-丁烯<1-庚烯,故③错误;正确的有①②,故选B。
考点:考查了有机物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的相关知识8.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起加成反应又能起取代反应,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 乙烷 B. 乙烯 C. 苯 D. 乙炔【答案】C【解析】【详解】A.乙烷不含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也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故A错误;B.乙烯含有C=C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并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苯中的碳碳键位于单双键之间,是一种独特的化学键,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故C正确;D.乙炔含有C≡C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并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答案选C9.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CH3Cl+Cl2 → CH2Cl2 + HClB. CH2=CH2+HO﹣H → HOCH2﹣CH3C. 2CH3CH2OH+O2 2CH3CHO + 2H2OD. +Br2 + HBr【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有机物分子里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H3Cl碳上的氢原子被Cl取代,属于取代反应,错误;B、加成反应发生在有双键或叁键的物质中,加成反应进行后,双键或三键打开,原来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各连接上一个新的基团,CH2=CH2+HO﹣H → HOCH2﹣CH3属于加成反应,正确;C、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错误;D、有机物分子里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苯环上一个碳上的氢原子被Br取代,属于取代反应,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了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的相关知识10.下列有机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 )A. 2,4-二甲基丁烷 B. 2,3,3-三甲基丁烷 C. 2-乙基戊烷 D. 2,3-二甲基戊烷【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应该是2-甲基戊烷,A错误;B、应该是2,2,3-三甲基丁烷,B错误;C、应该是3-甲基己烷,C错误;D、命名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11.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错误的是( )A. 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 B. 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C. 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 D. 电流流出的一极为正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发生氧化反应一极为负极,正确,不选A;B、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正确,不选B;C、比较不活泼的金属做正极,错误,选C;D、电流流出的一极为正极,正确,不选D考点: 原电池的构成12.下列有关电解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电解池中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是阳极B. 电解任何物质阳极上失电子数与阴极上得电子数相等C. 电解氯化铜溶液时在阴极上有气体生成D. 电解NaCl、CuCl2两种溶液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相同的【答案】B【解析】【详解】A.在电解池中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是阴极,电解池中的阳极是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极,故A错误;B.因为阴阳两极得失电子守恒,所以电解任何物质阳极上失电子数与阴极上得电子数相等,故B正确;C.电解氯化铜溶液,阳极上生成氯气,电极反应为:2Cl--2e-=Cl2↑,阴极上生成铜,电极反应为:Cu2++2e-=Cu,故C错误;D.电解NaCl溶液时,参加的物质是氯化钠和水,电解CuCl2溶液时,参加反应的物质只有氯化铜,所以电解NaCl、CuCl2两种溶液参加反应的物质不相同,故D错误;答案选B。
13.如图表示的是钢铁在海水中的锈蚀过程,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金属腐蚀过程为析氢腐蚀 B. 正极为C,发生反应为氧化反应C. 该金属腐蚀过程是吸氧腐蚀 D. 负极的反应式为O2+2H2O+4e-===4OH-【答案】C【解析】【分析】钢铁中含有铁和碳,在潮湿的环境中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碳作正极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正极上氧气反应生成了氢氧根离子,发生了吸氧腐蚀,故A错误;B.碳作正极,发生的反应为还原反应,故B错误;C.从图中可以看出,正极上氧气反应生成了氢氧根离子,发生了吸氧腐蚀,故C正确;D.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D错误;答案选C14.2L乙酸溶液与足量的碳酸氢钠反应,反应到5分钟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为4.48L,则用乙酸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A. 0.04mol/(Lmin) B. 0.2mol/(Lmin) C. 0.02mol/(Lmin) D. 0.01mol/(Lmin)【答案】C【解析】【详解】乙酸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CH3COOH+NaHCO3→H2O+CO2↑+CH3COONa,5分钟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0.2mol,反应的乙酸为0.2mol,用乙酸表示该反应的速率==0.02mol/(Lmin),故选C。
15.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只需加入溴水就能一一鉴别的是( )A. 甲苯、苯、已烯 B. 已炔、己烯、四氯化碳C. 已烷、苯、乙醇 D. 已烯、苯、苯酚【答案】D【解析】【详解】A.甲苯和苯都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不能鉴别,故A错误;B.已炔、己烯都含有不饱和键,都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不能鉴别,故B错误;C.已烷、苯都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不能鉴别,故C错误;D.己烯含有C=C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苯与溴水不反应,发生萃取,苯的密度比水小,有机层在上层且呈橙红色;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各不相同,可鉴别,故D正确;答案选D16.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的是( )A. CH3COONa固体 B. 铁粉 C. Na2CO3固体 D. NaOH固体【答案】A【解析】【分析】CH3COOHCH3COO-+ H+,结合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详解】A.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c(CH3COO-)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故A选;B.加入铁粉,铁与氢离子反应放出氢气,使得c(H+)减小,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B不选;C.加入Na2CO3固体,碳酸钠与氢离子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使得c(H+)减小,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C不选;D.加入NaOH固体,氢氧化钠与CH3COOH电离生成的H+结合生成水,使得c(H+)减小,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D不选;答案选A。
点睛】明确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