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ocx
5页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关键词】针刺治疗;雷火灸;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和保守疗法两大类,80%~90%的无手术指征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症状可明显缓解甚至彻底根治[1],本科为进一步探求更有效的疗法,我们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针刺治疗基础上,配合雷火灸治疗,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临床资料纳入的60例病例均来自于2015年9月~2016年8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共收集病例数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组别例数性别年龄(岁)病程(年)男女观察组 3012 18 63.1313.5214.5810.93对照组 30921 65.1314.3514.109.19 注:2组性别比较P=0.417,P>0.05;2组年龄比较,t=-0.546,P=0.587,P>0.05;2组病程比较,t=0.180,P=0.858,P>0.051.2病例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1)急性腰痛:病程较短,轻微活动即可引起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加重,脊柱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2)慢性腰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腰部多隐痛或酸痛3)常有居住潮湿阴冷、涉水冒雨、跌扑闪挫或劳损等相关病史选择的中医辨证分型为寒湿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的患者2 治疗方法2.1观察组:针刺配合雷火灸疗法针刺疗法治疗,常规针刺: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1)穴位:委中、脊中、腰阳关、肾俞、大肠俞、阿是穴2)操作方法:选用规格为1.5寸、2寸、3寸的一次性安迪牌针灸针,脊中、腰阳关这类在脊柱上的穴位一般向上斜刺,深度0.5~1.0寸,腰部穴位一般直刺1.0寸左右,臀部及大腿部穴位一般直刺1.5~3寸,实证针用泻法,虚证针用补法,以针刺部位出现酸胀、麻重感为度,或有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甚或呈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的现象[3],留针30min,隔15min予行针1次,每穴行针时间0.5~1min,针刺同时配合TDP神灯照射腰骶部。
1次/日,连续治疗10日,治疗1个疗程雷火灸疗法治疗:参照由赵时碧主编的《中国雷火灸疗法》[4]:(1)灸的部位:腰骶部,寒湿腰痛者选取腰俞,肾虚腰痛者选取命门2)操作:患者俯卧位,用双孔式灸具,点燃灸条后,火头向下装入上底两孔内约1/2处固定,置于腰骶部,盖上浴巾,温灸30~40min,每15min吹1次药灰,当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后,把两支药取出,固定在灸具上,手法灸腰俞或命门处,距离皮肤2cm,注意随时保持火头火红,灸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用回旋灸法及雀啄灸法,每旋转10次为1壮,每灸1壮,每1壮后雀啄灸5到7下,然后用手压一下,每处各灸5壮1次/日,连续治疗10日,治疗1个疗程2.2对照组:针刺治疗与观察组相同3 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参考JOA下腰痛评分法[5],最高得分29分该标准主要包括自觉症状(0~9分)、临床检查(0~6分)和日常生活活动(0~14分)及膀胱功能(-6~0分)4部分,总评分最高为29分,最低0分,得分越低表明患者功能障碍越严重根据治疗前后评分计算改善率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29-治疗前评分)100%改善率大于60%为显效;25%60%为有效;小于25%为无效。
根据改善率评定临床疗效3.2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表2 两组疗效比较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p值观察组 30 20 8 2 93.3%0.005 对照组 30 16 10 4 86.7%注:经Ridit分析,p=0.005,P<0.05,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4 讨论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机为筋脉痹阻,腰府失养[2]其治疗不外散寒行湿、活血化瘀、补益肝肾、通络止痛等而针刺治疗恰恰起到这一作用西医认为如何改善局部炎性水肿,加快致痛物质的代谢,是治疗的关键灸法可以起到祛风散寒,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温阳补肾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局部炎症水肿,来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6]雷火灸因其药物配方不同于普通艾条,具有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灸疗面广的特点,功能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它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可消炎及抑制水肿,还可以通过降低神经性兴奋,提高痛阈,达到较长的镇痛后效应,止痛效果显著另外增加病灶组织的血氧供应量,加速体液代谢,消除局部致痛因子,达到消除疼痛的目的综上所述,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因此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张燕,杨会生,姜国华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2,(03):132-135.[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32-134.[3]石学敏.针灸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2-213.[4]赵时碧.中国雷火灸疗法[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173.[5]刘志雄.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和功能结果评定标准[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9.[6]成惠娣,王宝玉,徐星星.灸法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09:1585-1586.-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