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美术史考点整理.docx
9页中外美术史 考点整理中国美术史“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名词解释 p25 p27“曹衣出水"是与"吴带当风”相对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前者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后者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吴带当风 唐画家吴道子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后人以之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吴道子突破了前人绘画柔劲连绵,圆润挺拔的游丝描线条模式,结合书法用笔的特征,强化了在绘画作品中用笔舒卷自如,轻重间生的运笔模式吴道子在意衣带须发的飞扬气势将笔力劲怒与满壁风动结合起来是吴道子最重要的绘画风格力健与风动缺一不可,画史称之为“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 曹衣出水"又称“曹家样”是由中亚曹国的北齐曹仲达创造的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图画见闻志》说曹仲达的人物画,衣服褶纹多用细笔紧束,似衣披薄纱,又如刚从水中捞出之感,后人因之命名梁楷 减笔画 p48南宋梁楷的减笔人物画作品;以简练的笔墨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以简洁的笔墨准确地抓取事物的本质特征,把真实的自然形态转化为艺术画面,从而把写意画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使时人耳目一新。
《泼墨仙人图》是梁楷减笔人物画的典型代表,草草数笔,神韵迥出黄徐异体 名词解释 p56 p60五代花鸟画的两大阵营,即“黄家富贵”和“徐熙野逸”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五代西蜀黄筌为宫廷画家,多写宫苑中的奇花怪石、珍禽瑞鸟,勾勒精细,设色浓丽,不露墨痕,故有“黄家富贵”之称五代南唐徐熙作品注重墨骨勾勒,淡施色彩,流露潇洒的风格,故有“徐熙野逸” 之称黄徐异体”被认为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提出绘画风格问题,开创了绘画艺术风格评论的先河黄徐异体”是两宋花鸟画的源头和发展倾向,别无旁支黄筌 黄筌的花鸟画绢本横卷,采用细线勾勒,填以重彩,具有一种富丽堂皇的贵族气息徐熙 徐熙则用“水墨淡彩”予人以超逸清雅的感觉徐熙认为一幅画的形和神,都是用墨笔和墨色来“落定”,着色只是辅助这体现了徐熙在笔墨上的大胆革新《玊堂富贵图》《雪竹图》*备注:名词解释要求说明白是谁 时期 风格特点传神写照 顾恺之 p17我国古代人物画家顾恺之在他的画论中提出了“传神写照”,把“传神”作为评画的第一标准而如何能画好传神,做“到神仪在心”呢?顾恺之在其《传神论》中又提出了“迁想妙得”这一方法迁想”和“妙得”是因果关系意思是画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把主观的情思投入到客观对象中去,使客体之神与主体之神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
离开了“迁想”,离开了艺术家的主体意识是不可能获得传神的艺术形象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艺术家的情感注入十分关键,只有作者情感的真实才能与客体去交流,这是画好“传神”的关键时间 魏晋时期 人物画 浪漫主义色彩张萱 《捣练图》p34 填空题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于身份、年龄、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各各不一,并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简答题 赵孟頫 书画同源的艺术主张 p131宋元之际 *关于“书画同源”的诗石如飞白木如籀(zhou四声), 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 须知书画本来同 在这里,赵孟頫强调的是:中国绘画应以“写”代“描”,以书法的笔法画画《秀石疏林图》书法与绘画原本就是一回事这幅画无疑可以看作是这首诗的典型图解,绘画中的书法意趣,是中国画的极其重要的美术范畴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书法的用笔是中国画造型的语言,离开了书法的用笔,就很难言中国画,从而,中国画本身带上了强烈的书法趣味,国画的线条、墨韵,处处都透露着抽象之美,流露出其独立的审美价值。
文人画重视对笔墨的追求,旨在于突出绘画中用笔本身的独立审美价值,这又与书法艺术重视用笔不谋而合,或者应该说其绘画用笔正来自书法用笔的灵感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的追求,不仅在于其形式的美,更在于其蕴含的抒情的艺术意境,也就是说,书画同源之“源”不是仅停留于表面的表现形式、笔墨运用上的同源性,而是深入到书法与绘画艺术的神髓之中,具有相同的神髓、意境之源字如其人,画如其人,人的品性皆会融入其书画作品之中,书法与绘画艺术也因其作者而有了其各自品格故此可得,书画同源,源自人心元四家 p141黄公望 王蒙 倪瓒 吴镇 都擅长水墨山水并兼工竹石,为典型的文人画风格讲究笔墨,崇尚意趣,并把诗文书法融入绘画,是元代文人山水画的主流,对明清两代甚至今天的山水画画家影响巨大倪瓒 作品风格 平静清淡《六君子图》《渔庄秋霁图》《容膝斋图》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赵佶 p68独创“瘦金体”书法《瑞鹤图》《池塘秋晚图》《秾芳依翠萼诗帖》《鸜鹆图》》《写生珍禽图》 五代山水画的南北画派 p76北方画派 荆浩 关仝 李成 范宽北方山水画派的几位画家是各有特点;关仝的“峭拔”、李成的“旷远”范宽的“雄杰”、历来被称为“三家山水”,他们都因为各具个性而自成一体,而三家又都来源于荆浩,表现雄伟峻厚、风骨峭拔的突兀巨壑,用硬性的“钉头皴”、“雨点皴”、“条子皴”描绘出北方石质坚凝的山体,是他们共同的特色。
所以,他们共同组成了五代至北宋初山水画中的“北方流派”,与以柔性线条描绘平缓温润的江南山水的“南方画派”有着本质区别南方画派 董源 巨然 刘道士 江参南方山林高远取胜,注重反映山野风情巨然、刘道士、江参等人的作品不以大面积的江水入画,而是描绘层层叠叠、连绵不断的山峦,依山而生的树林,以及溪桥、山居、曲径和烟云,葱郁而富有气势但它绝不像北方派那样险峻、逼人,而是以南方派的皴、染、勾、点技法,反映南方山林烟润、苍秀的风神,是一种南方山野情调巨然的《山居画》、《万壑松风图》、《秋山问道图》等作品“笔墨秀润,善为烟岚气象、山川高旷之景”(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这种“高旷”、“烟岚气象”正是巨然描写南方山林情调的特色所在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p42 简答题 中国古代人物画四家样曹仲达的曹家样、张僧繇的张家样、吴道子的吴家样、周昉的周家样曹家样 是由中亚曹国的北齐曹仲达创造的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图画见闻志》说曹仲达的人物画,衣服褶纹多用细笔紧束,似衣披薄纱,又如刚从水中捞出之感,后人因之命名张家样 张僧繇于佛像人物用功最深,形成自己的风格,人称张家样他画人物,能做到朝衣野服,今古不失,“殊方夷夏,皆参其妙”,能从被画对象的特定身份、时代民族等方面着眼,成功地画出其各自不同的形象特征和风貌。
吴家样 吴道子画衣服,笔势圆转,衣带飘举,富有节奏和动感,后世称作“吴带当风”他运用“兰叶”、“枣核”等线描法;来表现人物动态服饰,画法简略粗放被称为“疏体”周家样 周昉不仅在肖像画上挖掘到人物的心灵深处,更悉心于将宫中各类仕女的心态微妙地展示在绢上,如忧郁、感伤、悲叹、惆怅和怨情等,概括地表现出经过“安史之乱”后,唐宫仕女们颓唐的精神状态南北宗论 董其昌 他将唐至元代的绘画发展,按画家的身份、画法、风格分为两大派别,认为南宗是文人之画,而北宗是行家画,崇南贬北,提倡文人画的南宗,贬抑行家画的北宗在南北宗论中董其昌亦有自相矛盾之处,标准不一,对同属南宗的文人画家的评价亦有褒贬等等,反映了理论上的混乱八大山人 朱耷 《水木清华图》 《杂画图》八大山人善画山水和花鸟他的画,笔情恣纵,不构成法,苍劲圆秀,逸气横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他笔下的鱼、鸟,神情奇特,白眼向人,象征痛苦不堪,桀骜倔强的其神态表达了他对世态人情的嘲讽他的画落笔简约,意境荒寒前人评说“愈简愈远,愈淡愈真,天空壑古,雪个精神也从侧面阐明了八大山人作画敢于留白善于留白八大山人的画善于结合其书法特长,其画面墨气纵横,用笔似游龙盘旋。
试论中国古代山水画从真境到诗意的演变过程 p75 第五章 总结几个人在唐代艺术整体繁荣的格局下,山水画也步入成熟阶段,并且形成了风格不同的两大流派一是以李思训和李昭道为代表的青山绿水,二是以文人士大夫,一是以文人士大夫王维为代表的水墨山水李思训父子的山水画历来以用笔工整细致,赋色浓烈沉稳为特色把传统的色彩表现形式更进一步发挥得绚丽灿烂而以王维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的作品,山水以渲染为主,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即便设色,也讲究自然清淡,追求含蓄、悠远、纯净的境界多描写自身生活的环境,表现了恬淡闲居的生活理想,被苏东坡称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到了五代时期,山水画尤其是水墨山水画进入了成熟阶段在北方,以荆浩、关仝师徒为代表在江南,以董源、巨然师徒为代表南派画家董源善画山水,其水墨山水画呈现一副淡、墨轻岚,文雅柔润,平淡天真,缥缈轻逸的独特风格,为后世文人所推崇巨然以其师董源的平淡又有发展,他讲求结构,善于从细处经营,以景之真添景之趣但又能精密而不零散,分歧而又统一北派山水画家荆浩追求“真景山水”,强调神形并重荆浩的山水,要表达的就是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 北派山水画家发展到鼎盛时期的代表画家有郭熙,从郭熙的《潇湘卧游图》我们不难看出,他笔下的山水描绘的不仅仅是大自然永恒的的独自存在,带有了作者的情绪化。
开始向人们传递着画家登山临水时的心境从这里开始,荆浩、范宽等人的“真境山水“的艺术理论开始向”诗意山水“过渡 以赵令穰为代表的小景山水的画家,在平凡的景物中发现不平凡的意趣其作品多描绘湖边水滨水鸟凫雁飞集的景色﹐运思精妙﹐清丽雅致自此,五代宋初追求“真境山水”让位于“诗意山水” 以米芾为代表的的宋代山水画家更进一步深化了以诗入画的意境完成了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转变宋代山水完成了从真境到诗意的转变苏轼 文人绘画的首倡者 p112 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 外国美术史哥特式美术 p25尖顶建筑 填空蒙娜丽莎 名词解释 p43达·芬奇《蒙娜丽莎》,木板油画,空气透视法表现画面1503~1505作品最终表达的是作者对人性的歌颂和赞美,体现了文艺复兴盛期的审美精神洛可可美术 名词解释洛可可艺术强带娇柔妩媚、纤巧细腻的特色出现于18世纪法国宫廷,是封建贵族追求奢侈享乐生活的结果,是财富与权势结合的必然产物《日出印象》名词解释作者克劳德·莫奈 画布油画 1873 《日出·印象》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港口景象。
《亚威农少女》名词解释 p157 立体主义毕加索 1907《亚维农的少女》创作于1907年,作品尺寸:244 × 234cm ,布面油画 画面描绘的是一家妓院的妓女形象《亚维农的少女》是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鲁本斯是巴洛克艺术的代表人物 填空波提切利《春》1476~1478 《维纳斯的诞生》1486 p35德加 专画舞台舞女 p125 关注芭蕾舞者 舞台上的摄影师马蒂斯 野兽派代表《记忆的永恒》达利 超现实主义 p157布面油画 1931 伦勃朗的作品 p87《杜普教授的解剖课》《夜巡》《凭窗的亨德里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