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射线检测.docx
33页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局部:射线检测 1 范围 JB/T4730的本局部规定了承压设备金属材料板和管的熔化焊对接接头的X射线和γ射线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要求 本局部适用于承压设备的制造、安装、在用检测中对接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用于制作焊接接头的金属材料包括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和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 本局部规定的射线检测技术分为三级:A级——低灵敏度技术;AB级——中灵敏度技术; B级——高灵敏度技术 承压设备的有关支承件和结构件的对接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也可参照使用1、 理解:〔1〕适用对象包括承压设备的制造、安装、在用〔2〕检测的金属材料包括; 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和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3〕A级AB级B级系指检测技术分级,不是底片质量分级2 、应用:〔1〕对不同的金属材料透照的厚度不同例如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及铜合金、镍及镍合金透照厚度2-400mm〔〕铝及铝合金透照厚度2-80mm〔〕钛合金2-50mm〔〕〔2〕不适用范围;锻件、管材、棒材T型焊缝、角焊缝、堆焊层一般也不宜采用〔使用原那么〕3 、注意:如承压设备的支承件或结构件也采用该标准时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参照?同时应有委托方确实认。
2 标准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JB/T 4730的本局部的引用而成为本局部的条款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局部然而,鼓励根据本局部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局部GB 11533—1989 标准对数视力表 GB 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 18465—2022 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要求GB 18871—2021 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平安根本标准GB/T 19348.1—2021 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照相胶片 第1局部: 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分类GB/T 19348.2—2021 无损检测 工业射线照相胶片 第2局部: 用参考值方法控制胶片处理HB 7684—2000 射线照相用线型像质计JB 4730.1—202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局部:通用要求JB/T 7902—1999 线型像质计 JB/T 7903—1999 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共计10个)1、理解:〔1〕JB/T4730直接引用了文件中的某些条款〔2〕在工作中要执行这些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例如观片灯的主要性能应符合JB/T 7903—1999的有关规定2、应用:〔1〕除JB/T4730外,以上10个标准也是我们编制检测通用工艺和管理规定的主要依据〔2〕如果这些文件有新的版本鼓励采用,但双方要达成一致意见3、注意:〔1〕凡从事射线检测的单位或部门应有这10个标准的原件〔2〕当某些条款与JB/T4730不相符时,以JB/T4730规定的内容为准〔GB标准除外〕例如附录F专用像质计的标识4、中国工业标准汇编〔第二版〕金属无损检测与探伤卷3 一般要求 射线检测的一般要求除应符合JB/T4730.1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3.1 射线检测人员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平安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射线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 测试方法应符合GB 11533的规定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1、理解:取?放射工作人员证?的对象2、应用:〔1〕对已取得国家质检总局或要取得国家质检总局所颁发的无损检测资质单位的射线检测人员均应有?放射工作人员证?〔2〕对其他单位〔制造、安装和检验〕现场操作人员应有?放射工作人员证?3、注意:从事评片人员每年的视力检查情况应存档。
3.2 射线胶片胶片系统按照GB/T 19384.1分为四类,即T1、T2、T3和T4类T1为最高类别,T4为最低类别胶片系统的特性指标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胶片制造商应对所生产的胶片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并提供类别和参数胶片处理方法、设备和化学药剂可按照GB/T 19384.2的规定,用胶片制造商提供的预先曝光胶片测试片进行测试和控制级和AB级射线检测技术应采用T3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B级射线检测技术应采用T2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胶片的本底灰雾度应不大于0.3采用γ射线对裂纹敏感性大的材料进行射线检测时,应采用T2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1、理解:〔1〕按胶片系统进行分类,不是按胶片的感光速度分类胶片系统包括了胶片、增感屏和冲洗条件〔2〕检测的技术级别与胶片的类别有关2、应用:选择的原那么〔1〕A级和AB级检测技术不得低于T3类、B级检测技术不得低于T2类〔2〕采用γ射线允许采用T3类胶片,但灵敏度应满足要求 3、注意:〔1〕当对公称厚度或透照厚度较薄的工件进行γ射线照相时应采用高类别的胶片〔2〕对可焊性差的材料或Rm≥540MPa高强钢, γ射线照相时应选择T2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 3.3 观片灯观片灯的主要性能应符合JB/T 7903的 有关规定。
观片灯的最大亮度应能满足评片的要求1、理解:〔1〕观片灯的主要性能指标除了亮度以外还包括:亮度的均匀性、外壳温度、噪声、绝缘程度等〔2〕观片灯亮度和照度的关系,即140000lx——45000cd/m2 2、应用: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2.5时,观片灯的亮度不应低于9400 cd/m2、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2.5<D≤4时观片灯的亮度不应低于100000 cd/m2 (底片的黑度,应会计算观片灯的亮度〕 3、注意:生产观片灯的厂家所提供的亮度指标应用cd/m2表示 3.4 黑度计〔光学密度计〕黑度计可测的最大黑度应不小于4.5,测量值的误差应不超过0.05黑度计至少每6个月校验一次校验方法可参照附录B〔资料性附录〕的规定进行1、理解:在一定情况下底片的黑度允许大于4 〔〕2、应用:黑度计属于自校验仪器,不是强制校验设备,而标准黑度片是要强制检验的黑度计的校验应有记录并有校验者和审核者签字,保存到下一校验周期3、注意:校准黑度计用的标准黑度片必须在有效期内,并通过计量部门的鉴定(2年〕新购置的标准黑度片只要在有效期内也允许。
3.5 增感屏射线检测一般应使用金属增感屏或不用增感屏增感屏的选用应符合表1的规定 1、理解:〔1〕X射线照相,能量在500KV以下增感屏的材料应是铅,铅屏的厚度不涉及技术级别只与射线能量有关〔2〕如采用Se-75或Ir-192,增感屏的厚度与技术级别有关〔3〕如采用Co60或高能X射线〔4MeV以下〕选择增感屏所用的材料和厚度均与技术级别有关2、应用:〔1〕前屏和后屏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2〕如采用Se-75和Ir-192射线照相,AB级或B级检测技术,前屏和后屏的厚度均不能小于0.1mm3、注意: AB级或B级检测技术使用前屏≤0.03mm真空包装胶片时,另有规定〔仅限于γ射线〕 3.6 像质计底片影像质量采用线型像质计测定线型像质计的型号和规格应符合JB/T 7902的规定,JB/T 7902中未包含的丝径、线号等内容,应符合HB 7684的有关规定像质计的材料、材料代号和不同材料的像质计适用的工件材料范围应符合表2的规定1、理解:〔1〕取消了象质指数“Z〞的概念,用线径或线号表示底片的灵敏度〔2〕原JB4730标准选用的是R10等比系列像质計最细线的编后为16号,线径为0.100mm,这一线径已不能满足JB/T4730厚度的下线〔2mm〕AB级和B级的要求,因此JB/T4730标准引出HB 7684-2000增加了小于0.100mm的线,即17号,0.080mm、18号,0.063mm,19号,0.050mm.组成了4组像质计:1-7、6-12、10-16、13-19。
2、应用:〔1〕应根据检测技术级别、透照方式和像质计摆放的位置及公称厚度〔T〕透照厚度〔W〕确定像质计灵敏度〔2〕以低原子序数材料制作的像质计可以用于高原子序数材料制成的工件照相即铁〔Fe〕像质计可以用于镍〔Ni〕、铜〔Cu〕材料的照相,但不能用于钛〔Ti〕、铝〔AI〕材料的照相 3.7 外表要求和射线检测时机在射线检测之前,对接焊接接头的外表应经外观检测并合格外表的不规那么状态在底片上的影像不得掩盖或干扰缺陷影像,否那么应对外表作适当修整除非另有规定,射线检测应在焊后进行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应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射线检测1、理解:〔1〕焊缝的外观检查一般由焊工检查员进行〔2〕除非另有规定系指设计图纸的规定、制造方的规定或焊缝返修后焊接工艺的规定〔3〕有延迟裂纹的材料一般指低合金高强钢2、应用:〔1〕射线检测工艺卡中应明确检测时机〔2〕当底片上存在不影响评定的伪缺陷时应在底片评定原始记录中注明3、注意:所谓适当修整是指打磨或较浅补焊 3.8 射线检测技术等级选择射线检测技术等级选择应符合制造、安装、在用等有关标准及设计图样规定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的制造、安装、在用时的射线检测,一般应采用AB级射线检测技术进行检测。
对重要设备、结构、特殊材料和特殊焊接工艺制作的对接焊接接头,可采用B级技术进行检测由于结构、环境条件、射线设备等方面限制,检测的某些条件不能满足AB级〔或B级〕射线检测技术的要求时, 经检测方技术负责人批准,在采取有效补偿措施〔例如选用更高类别的胶片〕的前提下,假设底片的像质计灵敏度到达了AB级〔或B级〕射线检测技术的规定,那么可认为按AB级〔或B级〕射线检测技术进行了检测承压设备在用检测中,由于结构、环境、射线设备等方面限制,检测的某些条件不能满足AB级射线检测技术的要求时, 经检测方技术负责人批准,在采取有效补偿措施〔例如选用更高类别的胶片〕后可采用A级技术进行射线检测,但应同时采用其他无损检测方法进行补充检测1、理解:〔1〕承压类设备的制造、安装、在用的检测技术级别一般不应低于AB级〔2〕承压设备在用检测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A级检测技术〔3〕检测方技术负责人系指无损检测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如是制造、安装单位或检验单位,检测方技术负责人是指该单位的总工程师或分管技术的领导〔4〕有效措施一般包括:高类别胶片、提高底片黑度、采用最正确透照方式、最大限度的控制散乱射线等措施2、应用:〔1〕技术负责人要确认是否确实存在“结构、环境、射线设备等方面的限制〞〔2〕技术负责人一般应在专用工艺或工艺卡批准栏中签字。
3、注意:底片灵敏度必须到达相应技术级别的规定对在用设备如采用A级检测技术应补充其他检测方法进行检测返修焊缝应采用AB级或到达AB级灵敏度 3.9 辐射防护放射卫生防护应符合GB 18871、GB 16357和GB 18465的有关规定现场进行X射线检测时,应按GB16357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告标志检测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现场进行γ射线检测时,应按GB18465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设置警告标志,检测作业时,应围绕控制区边界测定辐射水平检测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1、理解:〔1〕现场进行X射线检测或进行γ射线检测时对辐射防护提出了。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