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知识讲解.doc
5页精品文档《 3.2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为广东教育出版社 《信息技术基础》 必修模块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通过本节的学习, 其目的就是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在图表处理方面的操作使用, 能够掌握根据具体需要合理的表达意图的方法, 这里注重的是对学生利用工具表达意图的培养通过表格的形式来组织和存储信息, 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数据之间的关系, 关于这一点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 如学生成绩表等 本节则正是讲述这方面的内容 通过表格来组织数据, 将相关信息建立起一定的联系, 并以合适的表格数据、图表类型以及相关文字说明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而去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的表达统计结果,以便表达的意图更加充分、生动和科学学生情况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自主独立完成一定要求的学习任务, 喜欢具有挑战的任务 通过前阶段的学习, 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通过本案例的学习, 让学生在经历考试成绩数据统计分析中,去解析数据,制作图表报告,让他们逐步领会利用工具软件解决问题方法,形成良好的信息表达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也从而逐步形成由 “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教学目标:⑴ 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2、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3、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⑵ 过程与方法1、能够利用表格、图表的形式分析数据,发现有价值的规律,并以图形化的表格数据直观表示2、能选择合适的文字处理、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并采用适当的方式组织信息,表达观点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悟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更好地利用网络为我们的学习服务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教学重点⑴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⑵根据任务需求, 利用合适的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 并以恰当的呈现方式表达意图教学难点⑴ 如何通过数据的分析去寻找出一般规律甚至去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信息⑵ 如何选择加工表格信息的呈现方式(恰当的图表类型、恰当的文本内容等)教学方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在任务驱动下进行自主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分层次教学,力求全面提高学法指导对于高一年级学生来说根据任务需要来解决实际问题, 以及对问题进行分析、整体规划和输出表达还是欠缺的。
又由于学生之间存在操作水平差异, 所以安排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小组学生共同完成作品因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从“分析期中考试成绩 ”的案例入手,设计一系列学习活动的任务, 采用自主尝试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 分组完成任务,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 主动地探求知识, 又可以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交流, 实现知识的建构 这符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 也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教学准备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软件: Windows操作系统、 Excel2003 ,图表,素材课时安排:第 1 课时:问题需求分析、 表格数据的输入与处理 (明确任务、 建立表格) 第 2 课时: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处理、组织评价、总结和反思(分析数据、形成报告)教学过程 :一、诱思导学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问题:期中考试刚刚结束, 我们班的考试成绩如何?若同学们是我们班的班主任,面对平行班 3-12 班各班的考试成绩,你应该如何对这些表格数据进行分析?2、总结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答,小结表格信息加工和表达的过程,并告之学生处理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基本过程: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待处理的数据 各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明确任务 我班的各学科成绩状况,制定班级的学习策略和计划建立表格 计算各班各学科的平均分,将各班的各学科平均成绩取出组成一个新的表格分析数据 为了增强数据的可读性,可比较性,将表格数据转换成柱形图表形成报告为班主任解决问题、进行决策提供帮助如:优势:数学、化学不足:语文、物理决策:取长补短3、重点的突破问题 1:应选用什么工具软件来完成任务?——对于这些任务可以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 Excel 来进行处理。
问题 2:“待处理的数据”是表格数据,经过“需求分析”后,建立的也是“数据表格”,它们的不同之处?问题 3:分析数据后,形成的报告有什么作用?二、明确任务需求就本次期中考试成绩分组进行讨论: 如何对这次考试成绩进行分析, 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应怎么做?通过讨论达到共识, 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我班的各学科成绩状况, 制定班级的学习策略和计划,同时了解自己在这次考试中的状况,制定出自己后半学期的学习计划分析并由此形成一份带有结论性的报告三、探索实践1、引入任务数据:各班的期中考试成绩及各班各学科的平均分任务:了解自己在这次考试中的状况,制定出自己后半学期的学习计划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要求: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形成报告,并将结果保存2、教师引导任务 1:有些同学说他已经知道自己在本班的成绩及排名,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优势教师:对数据分析的不够全面, 应该如何分析这些数据呢?建议: 将自己的分数同年级各学科总的平均分相比较, 高于平均分,本科目是强项,低于平均分,要小心,认真对待这门功课,总结经验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将相邻的学生每四个人分成一组, 共同探讨、 研究或自主学习, 完成上述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并注意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计算机互动,学生能通过计算机的交互功能、教材中的文字资料,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操作,解决问题,体验探究的乐趣对普遍存在的困难, 教师可以及时展示学生的成果, 以促使学生克服困难, 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查阅书中相应内容, 或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机的“帮助系统”来学习,也可以给予他们个别具体的3、学生探索实践说明:本阶段老师和同学们相互探讨,分析问题,上机操作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发现的问题, 进行学生的个别 对普遍问题可及时通过大屏幕集体解决四、评价展示部分同学的作品,请作品的作者讲述自己对表格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结论,请其他同学对作品加以评价范例:请同学分析范例,思考:1、2、 这个图表能否展示出这位同学的成绩状况, 她是如何分析数据的?能否进一步改进?3、 图表中各区域采用了几种不同的颜色,颜色鲜明,突出了个性化的设计,很好!你们知道她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吗?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说明:1、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具体的情况对数据进行分析,应选择最优的方案3、4、 对不熟悉的功能利用软件的 帮助 命令来学习。
小结1、表格信息处理的过程:面对一堆数据 需求分析 建立表格 分析数据 形成报告2、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为生活和学习服务教学反思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大部分同学不知道怎么去分析图表中的数据, 很多同学将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图表就以为完成任务了(我在做作业之前还特别强调了要对数据进行分析)这对这一点,我在上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就特意强调了: 形成表格并不是我们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最终目的,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对这些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包括转换成图表的方式) ,从这些数据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结论,为我们的实际工作做参考, 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我们的工作加以改进等等所以,总体上来说这堂课对于课标上的要求是已经完成了, 但是对于我自己的一个设想还有一些差距, 而对于这样的一种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所以还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去不断的实践, 不断的加强精品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