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区雨污排及道路场地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0页GB 50318-2000GB50013-2006GB50014-2006⑸《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1. 总论项目概述1.1.1 项目位置XXX小区坐落在XXX西城区,位于黄河路以北,西三路以西,属胜中社区管辖1.1.2 项目概况XXX]、区地块总面积万平方米,原有花砖及混凝土路面破损严重,坑洼不平原有污排管线腐蚀、堵塞严重小区内现有雨排管网布局不合理,经常堵塞,夏季小区积水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了改善小区内的生活环境,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为小区居民营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需对场地与雨污排管线进行统一改造编制依据1.2.1 胜中社区“关于编制XXX]、区雨污排及道路场地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1.2.2 XXX小区现状的现场调研;1.2.3 胜中社区物华物业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编制原则1.3.1 贯彻集团公司深化社区服务系统改革精神,完善社区基础设施,贯彻胜利油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营造出持续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1.3.2 遵循国家安全、环保政策,消除安全隐患、节能降耗,提高管理水平;1.3.3 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设计规范、标准;1.3.4 合理利用已建设施,降低工程造价;1.3.5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设计标准、规范1.4.1建筑、结构部分⑴《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⑵《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⑶《室外给水设计规范》⑷《室外排水设计规范》⑹《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57-1994⑺《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⑻《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1990⑼《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8-2002(10)《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1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基础资料1.5.1 地理位置XXX]、区坐落在西城,位于黄河路以北,西三路以西,属胜中社区管辖1.5.2 气象、水文及地质资料XXX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气温年变差(最热月与最冷月平均气温差)较大,年降水量少,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风变化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多大风天气地理纬度北纬37o27平均气压kPa平均气温C极端最高气温C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年降雨量mm最大日降雨量mm最大风速m/s最大积雪深度170mm最大冻土深度600mm地耐力80kPa2. 现状XXX小区始建于1986年,占地万平方米,由航空部第四设计院规划设计。
小区内建有住宅楼34栋,建筑面积万平方米,非住宅楼20栋,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小区内现有住户792户,小区内住户大部分为集输公司职工1.1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把小区一分为二一条南北主干道路和贯穿人工湖上的拱形桥,把湖南区和湖北区连接起来,构成和谐的一体湖南区有45、50、60型住宅楼共20栋及幼儿园、学校、食堂湖北区有集输厂机关办公区、卫生所、污水泵房及住宅楼14栋,其中80以上型5栋,70型5栋,45、50型各两栋3. 场地现状XXX]、区场地为花砖场地,且花砖场地破损严重,坑洼不平,严重影响小区内居民出行道路现状2000年社区投资对XXX小区进行过局部改造,现有小区道路老化,局部塌陷、破碎,道路狭窄,缺乏停车位南区尤为严重为小区居民生活出行带来诸多不便雨污排现状污排管线为铸铁管,腐蚀严重,管径较细,堵塞严重雨排雨排管网布局不合理,经常堵塞,夏季小区积水严重4. 存在问题及建设必要性存在的主要问题3.1.1 道路较窄,地面破损严重,交通不顺畅XXX]、区由于建设时部分道路设计较为狭窄,缺少停车场地随着私家车的不断增加,小区内经常出现堵车现象;由于停车位紧张致使很多车辆停放在路肩花砖地面上,造成花砖地面破损严重,凹凸不平,严重影响小区的整体环境质量,给行人外出带来很多不便。
3.1.2 小区雨排不畅通,雨后大面积积水1)小区始建于1986年,建设年代较久远,小区配套的污排支管线以D150混凝土管和铸铁管为主①这两种管线内壁粗糙,水流沿程水头损失大,污水中携带的粪便等废弃物容易沉积在管道中,造成管线堵塞②作为连接小区住宅楼各单元出水管线与邻近化粪池的排污支管线,采用管径D150混凝土管或者铸铁管偏小,管线内壁粗糙,更容易附着杂物,经过多年运行,管线的实际过水面积小于原设计时的要求,造成小区住宅楼后污水管线更易堵塞2)小区室外排水管线经过多年运行,局部存在渗水管线污水外渗,造成沿线铺设的花枝塌陷,给小区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影响了小区整体形象同时,污水外渗对小区环境形成污染,夏季散发臭味,易滋生蚊虫,给小区居民休憩带来安全隐患3)永安路西侧31#-34#楼东侧污水管线埋设深度太浅,污水排放不畅该段污水管线与楼的距离太近(~1.5m左右),由于地下楼基础的缘故,管线埋设深度太浅,各东西向污水汇集到该段管线后存在“爬坡”现象,管线经常堵塞;根据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该段排污管线与楼的距离过近又没采取必要的防水措施,易对楼体地基造成影响,存在安全隐患。
4)XXX小区北区污水管线局部堵塞严重23#-29#楼附近污水管线经常出现堵塞,检查井内囤积大量污水3.1.3小区雨排部分:XXX]、区排水系统均是排向西三路的市政管网,由于管网不畅通,加上小区内管道堵塞,造成小区积水严重1)永昌路雨排系统沿坡度倒排,污泥、杂物等易在排沟内淤积2)永福路无雨排系统,雨季易形成大面积积水3)由于道路及场地改造,对暇馀园及永安路雨排系统进行重新铺设资料照片:夏季,小区积水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必要性分析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社区的公共设施服务方面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基础设施老化,不仅影响了社区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加大了社区服务管理的难度通过对XXX小区的整体改造,全面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为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小区雨污排及道路改造方案改造原则4.1.1 小区整体改造依据现行设计规范、标准、因地制宜,确定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4.1.2 设计标准与小区实际需要相结合,与经济技术相结合4.1.3 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合理有序安排施工顺序改造设计改造设计的总体思路:拓宽道路,地面统一铺装,绿化调整,雨污排局部改造,保证排水畅通4.2.1 道路拓宽,完善道路场地功能。
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结合小区实际道路情况,修复破损道路,将原有宽为6米的沥青道路拓宽到8米,保证车辆双向行驶4.2.2 绿化调整,地面统一铺装配合道路拓宽,调整部分树穴及路灯,原有花砖地面改为能够上车的渗水砖地面,既美观,又能改善停车位紧张的状况4.2.3 雨、污排局部改造雨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管(II级管),采用平口连接,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135°混凝土基础,雨水口均采用平算式单算雨水口,具体做法参见05S518-6雨水算子选用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雨水算子(加重型),规格750x450污水管道采用HDP皱纹管S2型(环刚度A8KN/itf),采用橡胶圈密封接口,基础做法详见L03S002-36污水检查井采用?700mmi配式圆形混凝土污水检查井,检查井底部应采用流梢连接,流梢用水泥砂浆砌MU10专,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厚20检查井做法参见02S515-22新建6#石专砌化粪池做法详见省标L03S002,有效容积16nB,清掏周期6个月具体调整内容见详图主要工程量胜中社区XXX]、区改造工彳^量详见表4-1序号项目名称工程量1地面改造铺设渗水破万平方米花池壁拆除更新,种植土更换,绿化苗木及植被调整。
2道路改造主路拓宽1359平方米、小区道路路基改造、沥青罩卸力平方米,路沿右更换3250米3雨污排改造新敷设DN200亏排管线2300米,DN300亏排管线360米,DN400污排管线387米;雨排DN200管线192米,DN300f线490米,DN40O1线150米,DN600管线182米5 .效益分析增量效益XXX」、区改造后,可以有效缓解管道堵塞、道路积水、污水溢流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带来的不便,并且可以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为小区居民营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切实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社会效益近几年,国家提出了建立和谐社区和节约型社区的方针政策,集团公司又提出将社区建设成为油田勘探开发的大本营和打造上游“长板”重要基地,通过对XXX小区进行改造,解决小区因公共服务设施老化严重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出行困难等问题,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响应国家和集团公司的号召通过对XXXJ、区的改造可以减少雨季小区道路积水、提高排水能力,减少污水溢流,提高道路使用寿命,改善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符合当前国家和集团公司的有关政策,有利于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6 .安全、环保安全6.1.1编制原则( 1)且改造部分与周围环境的安全距离内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2)本工程功能明确,采用成熟的技术,对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各种危险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及安全对策措施 3)本工程严格遵守国家与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法规环保6.2.1 主要污染源一、项目建设期对环境的影响(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项目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的扬尘、粉尘2)对水环境的影响项目施工期间,水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水3)固体废弃物的影响项目在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建筑垃圾,这类垃圾基本上不溶解(或溶解度很小)、不飞扬、不腐烂变质,若管理不当,随意丢弃,将会影响环境二、项目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建成后基本上不对大气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2)对水环境的影响运营期主要为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不会造成污染3)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影响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项目拟将这些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处填埋处理,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6.2.2 环境保护措施一、施工期环境影响防治措施(1)空气污染防护措施使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建议采取以下防护措施:A、封闭施工场所,以降低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C、采取一些有效而简便的扬尘防治措施,如建立临时简易仓库,将水泥、石灰等粉状物料置于其间;及时清运建筑余泥;设置建筑防护屏障等,减少施工扬尘对场地周围环境的影响;D加强回填土方堆放场的管理,要制定土方表面压实、定期喷水、覆盖等措施;不需要的泥土,建筑材料弃渣应及时运走,不宜长时间堆积;E、运土卡车及建筑材料运输车应按规定配置防洒落装备,装载不宜过满,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并规划好运输车辆的运行路线与时间,尽量避免在繁华区、交通集中区和居民住宅等敏感区行驶。
2)污水处理措施工程施工所产生的污水采用污水隔渣泥浆沉淀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污管道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小,且施工周期短,附近的交通干线沿线又有市政污水管网,故该施工污水可用临时排污管接至市政污水管网排放3)固体垃圾处理措施余泥及建筑垃圾除用来回填外应及时清运,在运输时应确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