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诗词中词句的引用化用与创新.doc

36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79046832
  • 上传时间:2024-02-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2.50K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诗词中词句的引用、化用与创新百花争艳有雷同,诗词一家总相似,古为今用本无心,岂可妙语不相逢!这几天跟于丹重温中国文学史上最美古诗词,有很大的感触,原来我们一直激赏、赞叹不止的美丽诗文,很多都是引用、化用前人的一些文字和意象重新组合创作而成我先要指出的是,今天这里所说的意象化用,不包括一些古诗词中已经约定俗成的表达模式, 如梧桐、芭蕉、雨点、杜鹃、凭栏、夕阳表达忧伤、怅惘、悲凉等情绪,也不包括一些用典如接舆、五柳、相如赋、东床等因为是随笔,所以化用和创新的例子并不严格分类,只一一列举在感叹好花不常,无人同赏时,唐代刘希夷在《代悲白头翁》一诗中写道: 今年落花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 (最后一句更是了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为保此句版权,不幸为其舅宋之问害死 )到了北宋,欧阳修在《浪淘沙》里将其化用为“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我们都熟悉史上最有才情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武陵春》里的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这句话从何而来?在我看来,应该是北宋欧阳修《玉楼春》里的“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淡 ”但是李清照的词写得比欧阳修更真切感人,此句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某些状物描写的细节处,一些博览群书的诗人也创造性地应用了前人作品的表达法,比如写绿荷在秋风中摇曳的景象,秦观在《虞美人》中有诗云“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柳外一双飞去、却回头 ”显然,秦观化用了杜牧 《奇案郡中偶题二首》 的两句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唐朝温庭筠《更漏子》有一句“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写思妇听到三更梧桐雨,孤枕难眠,听雨到天明这一声声梧桐雨滴到南宋,蒋捷在《虞美人 .听雨》中化成了“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将思妇闺情大化为人世沧桑人生多少悲欢都变成流不断的阶前雨滴还是这个蒋捷的《虞美人 .听雨》,毛泽东深解其味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毛泽东在《忆秦娥 . 娄山关》中第一句就化用了这句诗词,将其改为“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一改原句沉郁伤怀之情,用西风晨月、寒霜断雁为英雄主义的豪情壮志做铺垫,以引出下阕“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此为欲扬先抑苏轼在《吉祥寺赏牡丹》 一诗中有云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黄庭坚在《南乡子》一词中自我调侃,将其改为“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

      古人以化用、创新为乐事,在此可见一斑用流水写哀愁、柔情,自古有之也许看到柔柔弱弱、一去不返的流水,人们会本能地产生一种怜爱、温柔、不舍之情南唐后主李煜有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广为传唱这一江春愁,流到北宋秦观笔下,变成了“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曹雪芹的《红豆曲》中的一句我们一定不陌生,甚至能唱得有滋有味:展不开的眉头,捱不完的更漏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比较一下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一二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其中似有几分渊源我们吟唱的《月满西楼》 (其实李清照的词牌名叫《一剪梅》)有两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缠绵悱恻,无端端就会把人感动其实唐代的刘长卿那首诗也很不错,却没能像女词人的这首词那样深入人心: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关于月亮,引用和化用的例子就多了李白在唐朝举杯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这一问,到宋朝还无解答,于是苏轼接着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恐怕是个万古不解的迷唐朝李贺在 《金铜仙人辞汉歌》 中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后一句一直萦绕在很多诗人心中,怎样才能从情感、字句和音韵上对出一个下联?到了北宋,一个叫石曼卿的诗人终于找到了圆满的对句“月如无恨月长圆” 。

      毛泽东则在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配出另一个对句“人间正道是沧桑” ,又将忧愁化成了豪气杜牧在《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中有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到了南宋,姜夔也来扬州吊古,想起杜牧诗句,面对历经几百年沧桑的二十四桥和当年那一轮不变的明月, 不由得嗟叹: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明月多与相思紧相随东汉有位无名氏留下《古诗十九首》,平白如话其中第十九首写道: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这首诗在唐朝宰相张九龄心中久久激荡, 当他面对海上一轮明月静静升起时, 留下《望月怀远》的千古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明月总引起诗人不尽的遐想还是唐朝,张若虚集古人望月抒怀之大成,写就《春江花月夜》 ,其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依稀可辨前人的影子月亮也总让人联想起纯净、高洁的品格南宋词人张孝祥在贬官北还时, 途经洞庭湖 他眼中的洞庭湖, 水波不兴、恬淡静谧,他心中的月亮,冰清玉洁、明亮浩瀚 ,正如诗人的胸襟和品格: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这些诗句让人联想起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两处异曲同工,两人心心相映,只是穿越了几百年的时空夕阳也被古人千百次借用,来抒发离愁、乡愁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有云: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夕阳山外山” ,多么富有诗意、色彩和层次的画面!近代集诗词、音乐、书画、佛学一体的大师李叔同在《送别》一诗中借用这句诗词,谱就一首经典校园名曲传唱至今: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无论何时唱起,心中都是带着凄凉的温暖和缠绵我们再看看北宋王禹 x 的一首《村行》怎么写斜阳: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立斜阳”在柳永的词里便染上更多哀愁: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断鸿声里,立尽斜阳纳兰性德在《浣溪沙》哀悼亡妻,也引用了此句: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默默站立在夕阳的余晖中,本身就意味无穷隋炀帝杨广有 《野望》 诗云“寒鸦飞数点, 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 北宋秦观在《满庭芳》中将其化用为“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两人相隔五百年,竟能看到相同的景象,发出相同的感慨真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流水让人想到时光飞逝、韶华不再,因此,除引发愁绪万千外,还能催人奋发。

      李白在《古风》中写到: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这诗马上让人联想起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流水像日子一样一去不返,我们还是抓紧手上的每一天, 奋发努力, 更上一层楼吧类似的诗句还有编入汉乐府的无名氏所做《长歌行》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到东海,何日复西归?对时光的匆促感,西晋的傅玄也在《杂诗》如此中表达:常恐寒节至,凝气结为霜落叶随风摧,一绝如流光这四首一脉形成,把流水比作流光,催黄花叶,催老人生写长江流水的几部冠绝古今的“巨作” ,在我看来,应该是这几首,按时间顺序依次为:唐朝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北宋苏东坡《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南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明朝杨慎《临江仙》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金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看得人激情澎湃,直感叹,住在长江边的我怎么就没有如此豪迈过?长江似乎有种神奇的力量,让这些大诗人豪情迸发,即便是使用相似甚至形同的字眼,也是新意层出,使品读者“心潮逐浪高” 。

      关于诗词里词句的引用、化用和创新,据我所知,使用最多的是北宋周邦彦的《西河 .金陵》,几乎句句化用前人文章,读来又意味深长第一句: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佳丽地”一称来自南朝诗人谢眺《入朝曲》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接下来“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来自唐朝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其中“髻鬟对起” ,把山形比作女人的发髻,比他大十多岁的黄庭坚在《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二)中有此一喻: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后来南宋爱国将领辛弃疾在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夜借此一喻: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登高远眺,山重水复,天涯游子归乡不得,惆怅满怀下阕中有一句“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引用刘禹锡这首《石头城》的三四句: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接下来的引用和化用更为寻常: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显然,周邦彦化用的是刘禹锡一首更为脍炙人口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可见,周邦彦特别钟爱刘禹锡的诗。

      其实,后来者中也有特别钟爱周邦彦的诗人,如清末民初的著名诗人顾顺鼎就在《天桥曲》中化用了“酒旗戏鼓甚处市”一句来写老北京繁华的天桥: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引用、化用前人诗作,还有一首不得不提,只要是上过初中的,都能慷慨激昂地背上两句 ,这就是曹操那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短歌行》 (其一),全诗抄录如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一句出自《诗经 .郑风 .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这里曹操借用一女子在城楼等待恋人的焦急情绪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迹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雅 .鹿鸣》,是该诗的一二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曹操借用来表明自己敬重人才,有贤士投奔必盛宴款待最后一句“周公吐哺”的典故出自《韩诗外传》 ,说的是周公有时洗一次头发、吃一顿饭都要中断几次去接待投奔来的仁人志士,唯恐怠慢了他们。

      曹操用典表明自己也有周公的襟怀,渴望天下归心古诗词中也有一些描写不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