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共危机中谣言真实度计算及其与正面信息的交锋研究.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8136368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4.90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公共危机中谣言真实度计算及其与正面信息的交锋研究    王芳 连芷萱摘   要:谣言是一种待证实的信息对不同真实度的网络谣言与正面信息的交互规律进行研究,可为高效辟谣提供科学依据,以节约辟谣成本分析公共危机事件下的网络谣言发生机制,提出谣言真实度参数改进谣言传播公式,以百度新闻帖子数量的变化为依据,构建网络谣言传播规律的宏观模型,并进行仿真与实证分析由实证结果可知,真实度高的谣言传播范围更广,需要更有说服力、更具有情绪引导力的正面信息才可以有效遏制因此,应当针对谣言的真实度进行分级管理,以达到节约行政成本、精准辟谣的效果Key:新冠肺炎;谣言;谣言真实度;公共危机;正面信息;信息生态Abstract Rumor is a kind of information to be confirmed. Before the rumor is falsified,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on and confrontation between online rumor with different authenticity grade and the positive information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efficient and low-cost rumor refutation.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the occurrence of online rumors in public crisis, improve the rumor spreading formula by proposing the rumor authenticity parameter, build a macro model of online rumor spreading based on the change of the number of news posts of Baidu, and carry out simulation analysis and empirical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rumors with high authenticity grade spread wider and need positive information with more persuasive and emotional guidance to contain. Therefore, rumors should be refuted hierarchically according to their authenticity grade so as to save administrative costs and scotch them accurately.Key words  COVID-19; rumor; rumor authenticity; public crisis; positive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ecology1   引言在公共危机事件中,谣言传播容易引起民众恐慌。

      如2019年底新冠肺炎事件中先后产生了“武汉有十万感染者”“协和医院患者出逃”“北京菜市场封门一周”等多个谣言,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民众恐慌在信息生态中谣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当谣言扩散后,随着事件明朗与真相的清晰,正面信息会逐渐化解谣言的负面影响因此,谣言不是无休止扩散,而是与正面信息的传播共同变化,研究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探求谣言传播规律的关键,也是谣言治理的关键所在国内外学者基于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分析、信息生态学等视角,对谣言与正面信息的交互问题做了充分研究在系统动力学方面,常规的研究方法是将谣言传播看作不同群體之间能量交换的动力系统,如张菊平等[1]将真实信息传播者纳入到谣言传播的动力学系统进行研究;董苏雅拉图和黄永畅[2]把人口动力学模型和传播动力学模型相结合,根据网络用户的不同活跃度改进了SIS模型;Wang和liu[3]将流体动力学模型迁移至谣言传播的研究中,通过研究谣言传播网络各个节点的压力值,来计算其传播动力势能;Zhu等[4]将PDE模型用于构建谣言传播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谣言传播的时间迟滞等问题在社会网络方面,在经典的DK模型[5]和MT模型[6]基础上,Zhao等[7]基于BBV网络研究了网络结构要素对谣言的影响;王筱莉等[5]研究了多个非均匀网络之间谣言与辟谣信息的传播模型;马宁和刘怡君[9]基于超网络的多主体舆情演化模型,深度刻画了人-信息-观点之间微观意见交互并涌现出宏观网络舆情的过程。

      在信息生态学方面,姜景和刘怡君[10]将信息生态学理论迁移至微博舆情研究,并进行了生态学建模;袁丹灿等[11]对谣言传播的意见领袖、网络水军、政府三者进行生态学建模生态学建模的另一主流研究方法是经典SIR模型及其改进,如张志花等[12]在传染病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新主体谣言净化者;王雨嘉和侯合银[13]增加了观望者和辟谣者的角色,并将移出者分为中立者、相信谣言者和得知真相者三类;顾秋阳[14]在经典传染病模型基础上考虑了移动社交网络对谣言传播发布量增长上限的影响在谣言与正面信息交互问题上,已有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基本都建立在谣言与正面信息完全对立的假设上但是,两者并非完全对立Alport与Postman两位心理学者将谣言定义为“缺乏具体资料以证实其确切性的、与当时事件相关的命题[15]”可见,谣言的核心要义在于“未经证实”的信息,经过事实证明很有可能是真实情况,如“武汉发现SARS”“新型肺炎可以人传人”等谣言事后被证明具有很高的真实度,并发挥了一定的社会预警作用对高真实度谣言使用不当的辟谣手段,不仅会浪费辟谣的行政成本,也会伤害政府公信力因此,当谣言产生时,不能武断地将谣言直接归为非真实信息,而应将谣言真实度因素考虑进来,才能有的放矢地高效辟谣。

      本文在研究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谣言发生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谣言与辟谣信息交互的信息生态模型分析真实度因素对谣言传播的影响机理,试图回答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什么特征的谣言被证实的可能性高?二是真实度如何量化?三是不同真实度的谣言与正面信息的交互有何规律可循?在此基础上,建议针对不同真实度谣言选定适当的辟谣策略,最大程度节省社会资源并实现精准辟谣2   文献回顾2.1    公共危机谣言公共危机谣言是公众受到公共危机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心理情感及情绪的适应性反应[16],此种谣言属于危机信息的一种,具有一定的社会预警功能[17]赵军锋和金太军[18]认为,公共危机谣言在内容上、情绪传播上具有很强的寄生性因为公共危机谣言产生于特定的社会条件与心理状态,所以公共危机谣言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恐慌的传播上在此方面,兰月新等[19]分别就网民的正面情绪、负面情绪对中性情绪的交互影响进行了研究;任中杰等[20]就812天津大爆炸对网民情绪进行了情感画像;魏晨等[21]结合心理量表对谣言的心理影响进行量化评估同时,Al Lily等[22]认为一旦谣言影响公共舆论,尽管被辟谣,其影响也不可能完全消退基于此,本文的研究价值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析公共危机中谣言的预警功能,二是揭示谣言对公众情绪的影响。

      首先,从内容上来讲,不同于政治丑闻、娱乐新闻类谣言,公共危机中产生的谣言很少完全凭空捏造,而是伴随着公共危机事件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发生、演化、传播公共危机产生之初真相不明,民众作为亲身经历者会对危机本身有多种猜测这种基于事实的猜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像发烧一样为社会肌体进行危机预警其次,謠言的影响可从两方面度量,第一是影响范围,第二是公众情绪谣言之所以产生、传递,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某种潜在的心理需要,所以有必要研究谣言对公众情绪的影响2.2    谣言传播要素谣言的传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吴建、马超参考了多位学者的观点[23-27],在Alport与Postman提出的经典谣言模型[2]基础上,将谣言的新闻性以及传播过程中的管控力度考虑进来,改进了谣言传播公式(见式1)[28]RUMOR=(UNCERTAINTY+IMPORTANCE+INCOLVEMENT+STIMULATE+NEWSVALUE)×MEDIA/RITIAL+TRANSPARENCY+CONTROL               (1)其中,分子部分从事件角度讲包括“不确定性”“重要性”“新闻价值”;从传播者角度讲包括“涉入感”和“刺激性”,同时经由媒体放大。

      同时,谣言传播与传播者的“批判意识”、传播环境的“透明度”及“管控力度”负相关从公式1还可以看出“媒体”是谣言传播的充要条件,不论是口口相传还是网络传播,都脱离不了媒介的作用,所以控制传播媒介,也是辟谣的关键点同时,在谣言的内容研究方面,喻国明[29]对基于腾讯大数据筛选的六千余条网络谣言进行了内容类别、叙事结构、场景构筑、标题特征四方面的文本分析;施爱东[30]发现谣言内容的周期性与社会活动的周期性、时间季节性、代际规律、相似的社会条件与社会心理状态有关;Pierri[31]研究了社交媒体上低可信度、恶作剧、阴谋论、标题党等各类谣言,并基于拓扑网络的结构特征对谣言进行了分类;Al Lily等[22]从谣言的内容、风格等方面探究了谣言与公众情绪的关系及其深层文化含义上述研究关注谣言内容与传播两个方面本文主要研究公共危机中在特定社会环境因素与公众心理状态条件下产生的特殊谣言不同于借公共危机之名传播的政治阴谋类谣言、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谣言和科普类谣言,本文研究的对象是由于普通民众对事实的认知错判而产生的谣言,主要要素包括事件不确定性、传播者涉入感、传播媒介、内容类别、叙事结构、内容周期性和公众情绪因素。

      2.3    谣言真实度目前计算谣言真实度(Authenticity Grade)的常规做法是从信源(如传播者、传播媒体)本身的信誉度入手,基于谣言案例库对信息的传播特征与文本内容进行比对,从而初步判别谣言的真实度如王勤颖[32]运用特征-模型识别方法从谣言的传播、内容、用户三方面构建谣言真实度判别体系;王飞雪和李芳[33]从不同性质谣言的传播概率推断信息的真实度;Choi等[34]研究了6大网站中28万条谣言,认为经常传播谣言的人对谣言有放大作用,这种人被定义为“回音室”成员之后,Pierri[35]从谣言传播过程中的推送算法、回音室、人类偏见等角度评估推送信息的网站的可靠性,探究真实信息与谣言在拓扑网络中的传播特征,从而得出能够识别信息真实度的分类方法上述大多数研究针对谣言的信源可靠性进行研究,在识别恶意造谣、谣言机器人方面效果卓越但是,本文研究的是普通民众对未知情况进行初步判断时所产生的谣言,并非恶意造谣这种谣言往往具有一定的真实基础,只是因为传播者个体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信息占有量等方面的限制,有意或无意地放大、缩小、隐藏、演绎、篡改、添加部分实事,虽然易对人产生误导,但很有可能被证实为真,那么单纯以信源可靠性来推断信息真实度则会说服力不高。

      因此,本文对谣言真实度的定义不同于其他论文所定义的“可信度”“信誉度”“Reliability”,而是指谣言被证实为真的概率2.4    信息生态学视角下公共危机谣言的真实度信息生态学是研究信息主体与信息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研究范围包括个体、种群、系统三个层次公共危机产生的谣言是依托特定的社会、心理条件产生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以信息生态学为视角研究谣言可以全面、系统地看问题[36]在由官方、媒体和公众三方舆论场建构的网络舆论生态系统中,谣言治理存在着结构性问题,过度辟谣会造成行政成本增高,错误辟谣则会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应当因质因量在舆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