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木笛》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
8页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木笛》教学设计 鲁教版教学目标:1、抓朱丹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感悟他用“笛声”如泣如诉内心的情怀2、领悟人物精神与事物品格喻指的高度统一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南京大屠杀刻骨铭心的痛楚,提升不忘历史的民族责任感教学过程:一、聆听生命心曲师:这节语文课,我们继续随着作者赵恺先生的思绪,再次走进手握木笛的青年朱丹,走进朱丹的内心世界通过初读课文,我们了解到朱丹由于拒绝吹奏欢快的乐曲挥泪离开考场,而当他面对一片莹莹烛光时,他却伫立雪中,尽情地吹奏起来,那么课文是用怎样的语句来描写朱丹吹奏的那一曲木笛声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品一品指向如泣如诉的乐声,直达人物心灵)回答范围:“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火焰温暖着这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孩子们在静静地倾听,他们似乎听懂了这如泣如诉的笛声师:评价,应对学生发言,从内容的准确,朗读的流利,情感的传递等角度予以引领师:真是慧眼识珠,如果我们继续将句子读薄,将描写笛声的语句读成几个词,你认为哪些词最能代表这首木笛曲?生:师:看来,我们拥有高度的共识。
请看屏幕(悲凉凄切、脉管滴血、翩然回旋、如泣如诉)师:谁来字正腔圆,字字入心地读读这四个词生:师:词语是能够传递情绪的,它还带有母体语句所特有的情感色彩,请你用心的听,静静地想,你一定会听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声音请闭上眼睛,用心倾听、想象师读)师:你好象听到了怎样的木笛声?生:汇报同时请他们把感情带入句子中师:最后落在“如泣如诉”泣::(板书“诉”)师:是的,这流着泪的,款款倾诉的笛声在南京城飘雪的夜空中回旋,你们听到了,我们大家都听到了,让我们一起很有感觉的把我们的情绪、感觉递进这些词语中,再来读一读这四个词语生:师:保留着这种感觉,读着这些词语,如果朱丹此时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想问问朱丹?(意在指向那段痛楚的历史)生:生:二、揭开惨痛历史师:朱丹,你为什么要吹奏如此悲凉凄切的笛声?你为何而泣?你又向谁倾诉?让我们一起叩问朱丹显而易见,朱丹由“一丝悲戚”到“苦涩泪涌”再到“一曲悲音”,是因为______生: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师:是因为__________生:师: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那是一段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不堪回首又绝对不能泯灭必须铭记的血泪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片:呈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佐证:教师解说词: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下沦陷。
丧心病狂的侵略者悍然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古都南京,血流成河,白骨累累,30万以上的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遭到屠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惨痛的一页,也是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章节师:屠杀持续了40多天,近1000个小时,大约60000分钟遇难同胞超过300000人,大约每12秒钟就有一个生命消失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组数字屏幕打出:屠杀持续了/40多天/近1000小时/大约60000分钟/屠杀300000人/大约每12秒钟消失一个生命)生:师:这是什么?这难道仅仅是几个鲜红的数字吗?这是什么?(国耻)师:以朱丹的艺术才华,演奏欢快的曲目并不难,但他是那么的热爱他的木笛,已达人、笛合一,乐曲即心曲的境界所以当朱丹想到今天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他又怎么能让自己心爱的木笛流淌出欢快的乐曲呢?来,现在你就是考场上的朱丹,酝酿一下情绪,谁愿意和我一起对读考场上朱丹与大师的对话,体验朱丹内心的痛楚与决绝就在这段话中,朱丹放弃了什么?他在坚守什么?为了祖国的尊严,别说是艺术前途,即便是自己的生命,他也会无所畏惧的放弃,所以话语中即便不忍,但却万分的坚决,没有丝毫的回旋,没有丝毫的卑微来,谁还愿意再做一次朱丹。
对读)三、烛照一片心灵师:孩子们,不要从朱丹的苦涩中走出来,就这样融进去吧,从考场走出来的朱丹泪流满面,他能向谁倾诉呢?他披着雪花,径直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临近石碑,他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临近石碑,只见一片莹莹光亮,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师:临近石碑,只见一片莹莹光亮,生:接读师:请大家把眼睛闭上,让我们一起用心去看,这段话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师:读生:听师:睁开眼睛,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萌动的,初绽的,晕染的,自发的,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的,幼松林师:侍机板书(幼松)师:敲打“显然”师:“显然”这个词在语段中想强调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感觉到了什么?师: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将这句话作了修改:走近一看,竟是一个由孩子组成的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整齐的排列在那里他们的头上、肩上......”师:请谈谈你对这两组语句的理解(自己的意志与他人的意志的反差)师:源于自发的挚诚,祖国自在心中那萌动的曙色,那初绽的蓓蕾,那无声晕染的墨滴,以其内在的神圣,悼念上世纪遇难国人的亡灵,自发的他们才是真正的幼松林,将来_________生:接答师: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诺贝尔诗人伊利·威塞尔(美国作家,198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年前就曾提出警告:忘记大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
列宁也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一刻,朱丹并不孤独师:他看到了这一片莹莹烛光(板书:莹烛)看到了这片幼松林,他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生:吹木笛生:吹木笛师:是啊!他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吟唱乐声起)师:笛声化作了这样的文字“笛声悲凉凄切……这如泣如诉的笛声”请你用心地带着音乐给你的感觉,带着音乐给你的情绪,再来读一读生:读师:现在请你一边默默的静静地读这笛声,一边用心去思考,就在这段文字中,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向你哭泣,有一个声音在向你叹息,有一个声音在向你呐喊,然后拿起笔,把你感觉到的哭泣、感觉到的叹息、感觉到的呐喊,感觉到的笛声以外的声音,用一两句文字倾诉出来生:伴音乐写师:你感觉到了什么声音?生:(对历史的关照,应对中提炼“慰亡灵”)生:师:幽幽笛声(板书:幽笛)在雪花中盘旋,伫立雪中的朱丹与那一片莹烛共同倾诉告慰亡灵的心曲(板书:心曲)此时此刻,朱丹以其内心的圣洁让我们不觉想起了一种花?你们想到了吗?生:梅花生:梅花师:理由生:照应朱丹出场师: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刻意安排这样一段文字呢?(自古以来,梅花以其不畏严寒,不惧雪压,卓然绽放的品格,赢得了中国文士的青睐,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也成为高贵品格的代言,朱丹爱国之情的坚守与梅花的风骨达成了高度的统一,朱丹就是一株奇崛伟岸的梅(板书:腊梅))师:指板书,在这里,腊梅与幼竹达成珠联璧合之态延续我们不朽的国魂(板书:铸国魂)这感人的场景也深深地打动了那位果断拒绝他同时又深感惋惜的艺术大师,因为,在他们心中,共同拥有着对自己祖国的至诚。
师:让我们以著名诗人王久辛在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所作的长诗《致大海》的几句结束我们今天的心旅,让我们永铸爱国之魂:面对列强,国破了/但精神的山河在___只要/精神不灭阿____/祖国,就永远____有尊严!板书设计:木笛幽笛莹烛诉心曲铸国魂腊梅幼松慰亡灵附送: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朱鹮飞回来了》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所要学习的生字、生词 2、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有关朱鹮的资料,了解朱鹮 3、通过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与碰撞中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5、了解科考队员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朱鹤的经过,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引发疑问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展示朱鹮的投影片) 认识它吗?它是——朱鹮板书)“鹮”这个字不好写,看老师写,你们跟着书空一起来跟它打声招呼吧!2、关于朱鹮,课前你都收集到什么资料,用一两句话简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吧生:我知道朱鹮是国家珍禽被日本皇室视为圣鸟很珍贵)对生活条件要求较高,喜欢湿地、沼泽和水田你让大家了解了朱鹮的生活环境)很多人在共同保护它们,设立了许多保护区、观察站。
现存近xx只……3、从大家交流的资料中,我们知道朱鹮很珍贵,曾经濒临灭绝,好不容易才——飞回来了(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朱鹮飞回来了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课前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和你同桌的小伙伴交流一下摘录笔记如果他摘录得好,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表扬他;如果他还有不足之处,就请你给他提提意见或建议交流完了就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2、学生交流1分钟,师巡视发现摘录得好的准备展示3、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摘录: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摘录笔记吧4、这份摘录笔记做得怎么样呢?点评一下师:(这份摘录笔记不仅内容完整、丰富,而且书写工整美观,相信大家也做得很好那老师就借这份摘录笔记考考大家,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开火车读吧5、看来同学们的课前预习做得很充分下面谁来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两名学生发言师:是的,这篇课文记叙了一支科考队来到大山里寻找到濒临灭绝的朱鹮(板书:寻找),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终于发现了朱鹮(板书:发现),并想方设法保护它(板书:保护),使朱鹮在自然保护区内顺利繁衍、健康生活的事)三、品词析句,文中悟情1、那他们是怎么发现朱鹮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1-13自然段,边读边做简单的批注。
出示:自读提示:他们是怎么发现朱鹮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1-13自然段,边读边做简单的批注:1、圈画重点和精彩的词句;2、简要写心得体会2、学生批注(给足时间)3、交流:他们是怎么发现朱鹮的?谁来说?(第11自然段)生:他们来到一片稻田里中隐蔽起来……(1)师:这是第几自然段?(出示第11自然段)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11自然段,想想这段话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生:苦苦等侯(2)师:你的眼光真行,找得真准确!那么,怎么“苦”呢?哪个句子最能看出来?生:天气很热,蚊虫、袭扰、忍耐着,尽量减少活动,以免影响观察3)师:真是火眼金睛!同学们,为了寻找朱鹮,小光他们和科考队员在稻田中隐蔽起来,天气很热,蚊虫还不停的袭扰,难不难受?被蚊子咬过吗?什么感觉?那你会怎么做?但此时,小光他们还不能叫出来,还得忍耐着,那该是多么——难受啊!此时,我们仿佛能看到他们的脸上——(都是豆大的汗珠,焦急的神态……),他们的身上——(都是蚊虫叮咬的痕迹,被稻草划过的伤痕),这种滋味真——(难受,痛苦)(4)指名两个同学: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天气很热,……影响观察师:哇,你真是朗读小能手,能读出自己的感受透过你的表情,我确实感觉到了小光他们他们忍耐的辛苦!(5)想象一下,除了天气炎热,蚊虫袭扰,他们还要忍耐什么?(饥饿、恶臭、焦急的心情……)(6)既然这么苦,他们为什么还要忍耐呢?生:为了寻找朱鹮。
师:可见他们是多么热爱朱鹮啊,科考队员是多么敬业啊!(7)过渡: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看见了两只白色的鸟儿——(视频、文字:轻轻地落在一棵大树上8)多么令人激动啊——(生读)朱鹮飞回来了!4、学习第12自然段1)过渡:多美的朱鹮啊!(出示12图文)这两只鸟儿——(引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