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太和二中化学高二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1页2025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太和二中化学高二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在2A(g) + B(g)⇌3C(g) + 4D(g)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05 mol/(L·S)B.v(B)=0.3 mol/(L·min)C.v(C)=1.2 mol/(L·min)D.v(D)=0.6 mol/(L·min)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A. ═CO(g) B.CH4(g)+2O2(g)=CO2(g)+2H2O(g) C.2H2(g)+O2(g)=2H2O(1) D.CO(g)+O2(g)=CO2(g) 3、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当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 /L,0.3mol/ L,0.08 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c1:c2=1:3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为0< c1<0.14 mo /L4、在密闭容器中投入足量CaC2O4,在T℃发生反应:CaC2O4(s)CaO(s)+CO2(g)+ CO(g),达到平衡测时得c(CO)=a mol·L-1。
保持温度不变,压缩体积至原来的一半,达到新平衡时测得c(CO2)为A.0.5a mol·L-1 B.a mol·L-1C.1.5a mol·L-1 D.2a mol·L-15、下列液体滴入水中能出现分层现象,而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层现象逐渐消失的是A.苯 B.己烷 C.己烯 D.1-溴丙烷6、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A.氧化铜属于氧化物 B.纯碱属于盐类C.漂白粉属于混合物 D.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7、下列原子外围电子层的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 )A.O B.FeC.Si D.Cr8、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①增加C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9、 “碘钟”实验中,3I-++2S的反应速率可以用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①②③④⑤c(I-)/(mol·L-1)0.0400.0800.0800.1600.120c()/(mol·L-1)0.0400.0400.0800.0200.040t/s88.044.022.044.0t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反应物I-与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显色时间t1=29.3sC.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22.0~44.0sD.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比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的沸点高于CO2,其原因是SiO2的摩尔质量较大B.H2SO4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SO42-,所以硫酸是共价化合物C.HClO易分解是因为HClO分子间作用力弱D.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含有阴离子11、既能由单质间通过化合反应制得,又能在溶液中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的物质是( )A.FeS B.Fe(OH)2 C.FeO D.Fe3O412、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⑤加入催化剂,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①② B.④ C.③ D.④⑤13、已知反应CH4(g)+CO2(g) 2CO(g)+2H2(g) ΔH>0,有利于提高CH4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A.高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低温低压14、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B.C.D.15、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醇与金属Na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16、如图是可逆反应X2+3Y22Z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B.0~t1,c(Z)在减小C.t2~t3,反应不再进行D.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17、下列有关中和热概念、中和热测定实验(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在稀溶液中:H+(aq)+OH-(aq) =H2O(l);ΔH=-57.3kJ·mol-1,则有H2SO4(aq)+Ba(OH)2(aq)= BaSO4(s)+H2O(l) △H=-57.3kJ·mol-1B.已知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 △H=-114.6kJ·mol-1,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 kJ·mol-1。
C.中和热测定实验过程中,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D.酸碱混合时,量筒中的NaOH溶液应分多次倒入已装有盐酸的小烧杯中,并不断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18、以下各反应中,不属于淀粉在体内变化过程的是A.2(C6H10O5)n(淀粉)+nH2OnC12H22O11 ( 麦芽糖) B.C12H22O11(麦芽糖)+H2O2C6H12O6(葡萄糖)C.C6H12O6(葡萄糖)+6O26H2O+6CO2↑D.C6H12O6(葡萄糖)2C2H5OH+2CO2↑ 19、煤燃烧排放的烟气中含有SO2和NOx,会形成酸雨、污染大气在烟气处理过程中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在鼓泡反应器中通入含有SO2和NO的烟气,反应温度为323K,NaClO2溶液的浓度为5×10-3mol·L-1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下表:离子SO42-SO32-NO3-NO2-Cl-c/mol·L-18.35×10-46.87×10-61.5×10-41.2×10-53.4×10-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NO+3ClO2-+4OH-=4NO3-+3Cl-+2H2OB.增加压强,NO的转化率提高C.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增大D.由实验结果可知,脱硫反应的速率大于脱硝反应的速率20、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NO2球浸在热水和冰水中B.C.D.21、《科学美国人》评出的2016年十大创新技术之一是碳呼吸电池,原理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以此电池为电源电解精炼铜,当有0.1 mol 电子转移时,有3.2 g铜溶解B.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2Al-6e-+3=Al2(C2O4)3C.每生成1 mol Al2(C2O4)3,有6 mol电子流过草酸盐溶液D.正极每消耗4.48L的CO2,则生成0.1mol2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g++NH3·H2O=AgOH↓+NH4+B.向NaHCO3溶液中加入醋酸:HCO3-+CH3COOH =CO2↑+H2O+CH3COO-C.乙醛与新制的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反应:CH3CHO+2Cu(OH)2+2OH-CH3COO-+2CuO↓+3H2OD.苯酚浊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Na2CO3 =2+CO2 +H2O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聚苯乙烯(PS)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具有高韧性、质轻、耐酸碱等性能,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这两种聚合物可按图路线合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分子式为_____,其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组(个)吸收峰2)含有苯环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种3)D为苯乙烯,其结构简式为_____,官能团为_____4)F的名称为_____,由E → G的反应类型是_____(填“缩聚”或“加聚”)反应5)已知:,写出由Br-CH2CH2-Br制备HOOC-CH2CH2-COOH的合成路线:_____24、(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工业上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做实验,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2)验证溶液B中是否含有Fe3+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溶物A是___(填化学式),写出D→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4)说出溶液F中含碳元素溶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己知:甲苯的熔点为-95℃,沸点为110.6℃,易挥发,密度为0.866g/cm3;苯甲酸的熔点为122.4℃,在25°C和95℃下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
i制备产品:将30.0mL甲苯和25.0mLlmol/L高锰酸钾溶液在100°C下反应30min,装置如图所示1)图中冷凝管的进水口为________(填“a”或“b”)支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2)在本实验中,三颈烧瓶最合适的容积__________(填字母)A.50mL B.I00mL C.200mL D.250mL相对于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用沸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ii分离产品:该同学设计如下流程分离粗产品苯甲酸和回收甲苯(3)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含有杂质的产物经操作Ⅱ进一步提纯得无色液体甲苯,则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iii纯度测定 (4)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酸溶液,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l/L KOH溶滴定(与苯甲酸恰好完全反应)重复三次,平均每次消耗KOH溶液的体积24.00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