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轮机技术监督导则.doc
33页DLICS27.040K59备案号:21262-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1055-2007 发电厂汽轮机技术监督导则Technical supervision guide for turbine in power plant2007.07.20发布 2007.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前 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 2004 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 工业[2004] 1951 号)要求制定的。
汽轮机 (包括燃气轮机)技术监督是保证发电机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为适应高参数、大容量发电机组的迅速发展及厂网分开和区域电力市场格局的形成,本标准从全过程技术监督的角度制定了监督的任务、措施和技术管理内容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试验研究分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浙江电力试验研究所、浙江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和湖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丰、郭芸、黄青松、姚泽、林清如、阔伟民、马斌、何宏明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 (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发电厂汽轮机技术监督导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火电厂")汽轮机技术监督的任务、措施和技术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单机容量在 125MW 及以上汽轮机的技术监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578 固定式发电用汽轮机技术条件 GB 7520 汽轮机保温技术条件 GB 8117 电站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 GB 9782 汽轮机随机备品备件供应范围 GB 11120 L-TSA 汽轮机油 GB/T 8174 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 GB/T 11348 旋转机械转轴径向震动的测试和评定 GB/T 13399 汽轮机安全监视装置技术条件 GB/T 14541 电厂用运行矿物汽轮机油维护管理导则 GB/T 17116 管道支吊架 GB/T 50102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 DL 438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DL 441 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规程 DL 612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DL 647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DL 5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 5011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 DL/T 561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 DL/T 571 电厂用抗燃抽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 DL/T 586 电力设备用户监造技术导则 DL/T 606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DL/T 61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文吊架维修调整导则 DL/T 641 电站阀门电动装置 DL/T 711 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 DL/T 712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 DL/T 801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 DL/T 834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 DL/T 838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DL/T 855 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 DL/T 863 汽轮机启动调试导则 DL/T 870 火力发电企业设备定检定修管理导则 DL/T 892 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 DL/T l051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 DL/T 5026 电力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规定DL/T 5054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 5072 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JB/T 8188 汽轮机随机备品各件供应范围3、总则3.1汽轮机技术监督是电力建设、生产中技术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发电厂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应实现设计、选型、制造、监造、安装、调试、试运行及运行、检修、停(备)用、技术改造的全过程监督和管理3.2 基建期间技术监督既区别于工程项目管理,又区别于工程监理主要是根据相关国家/行业标准、技术管理法规,对建设质量提供技术监督和支持,以使机组在良好状态移交商业运行3.3 监督工作的职责应参照DL/T1051的规定执行3.4 监督工作涉及面广,应自上而下,分级建立技术监督网络,明确各级技术监督机构、监督人员的职责和职权,以及相互的配合关系3.5 各发电企业应成为技术监督工作的主体,科技投入的主体,多层次、多渠道地加大汽轮机技术监督工作的投入,以保证技术监督工作顺利开展3.6 各电力试验研究院宜成立以总工程师负责的技术监督机构,配各必要、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标准试验室,设立技术监督专责宜根据本导则制定专业技术监督条例和考核办法,严格履行技术监督的职责4、监督的任务4.1 基建期间汽轮机技术监督的主要任务 4.1.l 设备选型阶段:参加设备的招评标(包括招标文件的审核等),根据相关规程规范、当前技术水平和实际条件,使所选设备可靠、先进、实用4.1.2 设计阶段:对设计方案、供货厂家设计方案、图纸、设计单位设计资料(包括软硬件、布置选材等)和原理图纸等进行审查。
4.1.3 设备监造阶段:对发现的重大问题,技术监督人员(包括携带必要的检测设备)应到达制造厂,根据技术方案、设计资料和技术指标等,协作对问题进行检测、分析和确定处理方案;对重要技术环节,应派遣有经验、有资质的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对运行、调试中和其他同类型机组暴露出来的问题,应进行调研、总结和重点防范,与厂家一起制定防范措施4.1.4 设备验收阶段:根据供货合同、清单和有关验收标准,对进厂主要设备进行验收对进厂后设备的现场储存保管进行监督检查4.1.5 设备安装阶段:根据厂家设备安装要求、有关设计、技术规范、相关标准和工程主要质量控制点,对设备安装实施监督4.1.6 机组调试阶段:根据制造厂运行维护说明书有关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和合同,对分部调试、整套启动调试过程中所有试验方案、技术指标、主要质量控制点、重要记录进行监督4.1.7 性能验收试验阶段:根据试验合同、验收试验技术规程和指标,对试验的过程、结果进行监督4.2 生产期间汽轮机技术监督的主要任务4.2.1 了解和分析机组本体、辅助设备和附属机械的运行状况,收集有关资料、运行数据必要时,对重要技术监督指标定期进行测试4.2.2 对各种参数异常或潜在故障隐患进行分析、评估,提出整改、告警处理意见。
这些意见包括改进机组安全性、经济性等4.2.3 重大设备故障、事故的调查和原因分析,提出意见和反事故措施4.2.4 根据机组运行状况,在检修前提出建议实施检修技改项目质量技术监督,对其中发现的缺陷提供处理建议4.2.5 协助对本体、辅助设备和附属机械进行技术改造,对改造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审查和调研,并为改造方案的制定提供建议4.2.6 对定期试验和维护的内容、方法和周期等进行监督必要时,可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及建议5、设备选型 5.1 汽轮机的选型应符合GB/T5578、DL5000、DL/T892等标准的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5.2 机组容量应根据系统规划的容量、负荷增长速度、电网结构等因素进行选择,优先选用高效率、大容量的机组5.3 汽轮机的选型,应充分考虑电网调峰需要新建机组的调峰能力不应低于额定负荷的 35%~40%,各有关辅助设备的选择和系统设计应满足相应的要求5.4 汽轮机的各项性能保证如效率、热耗率、功率等应满足要求 热耗率的保证可以是热耗率验收(THA)工况或最大连续功率( T-MCR)工况5.5 汽轮机应在保证寿命期内,满足夏季运行、机组老化以及考虑设计、制造公差等因素后,仍能带额定负荷安全连续运行。
5.6 高压内缸、喷嘴室及喷嘴、中压内缸、导流环等部件应选用在高温下持久强度较高的材料,符合DL438 的要求5.7 机组 A 级检修间隔应满足DL/T838 的要求宜采用新型汽缸的结构,延长机组的 A 级检修间隔5.8 汽轮机叶片的设计应是先进的、成熟的,并采用新型高效叶片低压末级及次末级叶片应具有必要的抗水蚀措施,为适应调峰低负荷运行,可适当提高末级长叶片根部的反动度5.9 对于高参数、大容量的机组,尤其是配直流锅炉的汽轮机,应考虑防止固体颗粒侵蚀 SPE(SolidParticle Erosion)5.10 汽缸上的压力、温度测点应齐全,位置正确,符合运行、维护、集中控制和试验的要求,并具备不揭缸更换的条件5.11 汽轮机应按 GB/T5578 的规定执行配备保护监视项目,安全监视装置技术的要求、设计、配套选型可按 GB/T13399 及相关行业标准执行5.12 汽轮机主汽门、调节汽门应选择较好阀腔室及合适的通道型线,减少冲击波和涡流损失以及降低汽流激振力和噪声,并具有良好的流量特性,能适应与其相连接的管道的焊接要求5.13 轴系各阶临界转速应与工作转速避开-10%~+15%。
轴系临界转速值的分布应满足有安全的暖机转速和进行超速试验5.14 汽轮机轴径向振动的测量方法、仪器及评定准则宜满足GB/T 11348 的要求,轴/轴承座振动值应满足DL5011的要求超速试验过程中,轴或轴承振动应不超过振动限制值,轴承的失稳转速不小于 4000r/min,超速试验过程中,转子各轴颈不允许出现显著的低频振动量5.15 轴系稳定性应由汽轮制造商统一负责,进行轴系稳定性计算为有效防止高参数、大容量汽轮机蒸汽汽隙激振引起的低频振动应考虑高压缸汽膜的刚度和阻尼,选择合适的汽封结构形式及间隙5.16汽轮机在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可能意外发生的超速、进冷汽、进冷水、着火和突然振动防止汽轮机进水可参照 DL/T 834 执行5.17 应充分考虑机组结构、旁路、制造商成熟的经验和传统,合理采取高压缸/高、中压缸联合/中压缸启动方式对中压缸启动,应配套中压缸启动时可靠防止高压缸过热的系统5.18 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的性能应满足 DL/T 711 的要求对于纯电调 DEH,应具有灵活的阀门管理功能,能实现重要电磁阀活动汽轮机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