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才引智构筑产业发展优势调研报告范文.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志高****9
  • 文档编号:200498097
  • 上传时间:2021-10-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9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才引智构筑产业发展优势调研报告范文 人才引智构筑产业发展优势调研报告 经济学中的“微笑曲线”代表的是产业链利润的“u”型分布浦口经济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和重要载体,经过15年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特点,但对照“u”形曲线多数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要想使开发区真正“笑”起来,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从制造走向创造,从投资拉动走向创新驱动,从资源依赖转向创业依托创新发展,谁堪大任?立足开发区当前的发展形势任务,只有加快引进培养一大批高层次产业人才,才能为新一轮跨跃发展赢得新优势 一、开发区高层次人才发展现状 开发区自2022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浦口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园区内现有44家生产型企业,形成了以生物医药、电力电器和软件研发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园区生物医药园2022年7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南京市浦口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已进驻中脉科技、先声药业、老山制药等企业18家;电力电器产业园已进驻立业变压器、三乐科技、松芝电器等企业10家;软件园现有新宁光电等软件企业4家,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 甚至导致人才外流 3、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环境不完善。

      城市化程度偏低,过江交通制约和园区公共交通缺乏,园区内商务、餐饮、娱乐、教育、居住、生活等配套设施不完善产业规模还不大,聚集度不高,吸引人才力度不强人才服务软环境不够,子女入学等问题,仍然存在 4、与开发区未来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当前跨江发展、沿江开发的加快推进,开发区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海峡两岸科工园的启动建设将放大国家生物医药基地品牌效应,以高新技术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模;隧道连接线两侧将高起点、高标准进行现代城市化建设,以富士康软件基地为中心,加快引进总部经济、研发中心等,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三桥园区将高标准拉开园区建设框架,着力引进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的龙头型项目,努力打造成为全市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先进制造业基地未来开发区的人才需求量巨大,人才要求更高,现在的人才队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三、开发区加快高层次人才发展对策措施 区委二届五次全会提出建设“南京新的人才聚集区”、“打造创新型城区”的目标,开发区作为主阵地,要着力抓好五个方面,即:编制一个人才规划、集聚一批产业人才、打造一个平台、创新一套机制、培养一支企业人才队伍 1、编制人才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人才强区”战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立足南京江北新城和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的打造,加强与全国知名高校和人才中介机构的合作,拓宽引才视野,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三大主导产业的高层次人才,加快建设人才高地。

      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开发的环境体系,进一步完善促进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人才市场和创业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坚持人才引进与经济社会发展并举,与引进人才的跟踪服务并举,与人才培养并举,增强人才引进的工作的成效到2022年,建立开发区人才资源库,各类高层次人才占全部职工比重达10%以上 2、集聚一批产业人才加强重点行业引智依托开发区未来重点产业、优势企业和科研机构以及南京重点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形成若干个高端人才密集区,实现人才集聚和产业聚集相结合,以此带动开发区人才资源整体性提升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软件基地落户区内,该项目致力于5年内培养3万名软件工程师创新引进人才工作机制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建立“两栖”式的柔性人才载体,大力引进国内外智力,鼓励企业“借脑”,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设产学研联合体,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柔性”研发机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建立引进国外专家智力长效机制,建立海外专家和留学人员库,通过远程服务、弹性就业、智力入股等方式吸纳国外专家智力建立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人才需求监测制度。

      以重点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高端人才开发方向;鼓励企业成为“人才需求主体、开发主体、投入主体、使用主体”的统一体,努力实现发展一个产业就聚集一批人才,建设一个项目就引进一个人才团队 3、打造一个平台,即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区内高校科研机构众多、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优势,建立“政产学研金”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紧密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科技人才大厦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力度,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区内重点企业、科研机构和驻宁高校等,加大科技投入,园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专项用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同时,鼓励其他投资主体,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努力完善投融资体系创新科技企业投融资体制,积极引进风险投资公司,大力引进区外资金到开发区来吸引符合台湾科技工业园产业发展方向的中小科技企业进驻,积极培育中小企业发展,每年重点扶持5家有潜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切实提高企 7。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