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告传媒}图像记录媒介.pptx

37页
  • 卖家[上传人]:卓****库
  • 文档编号:140585769
  • 上传时间:2020-07-30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34M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图像记录媒介,照相感光材料发展史,感光物的发现及其实验 第一个利用银化合物光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制作图像实验的,是约翰-海因里希-舒尔茨(1687-1744)1727年舒尔茨作了一次实验,他将硝酸银和白垩的混合物装入一个瓶子,然后涂在纸上,上面覆一张按字母石头剪成缺口的黑纸经太阳照射后,他发现只有剪去字母形缺口的部位变黑了于是,得出结论:这一变化并不是太阳热量所致,而是由阳光引起的反应日光胶版法,1813年,法国的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1765-1833)在其子伊西多尔的协助下,着手进行了石版印刷术的研究,他们把感光性物质涂在石板上,试着用太阳光照射的方法制作晒相版,但没有获得完全成功1816年前后,他们又试验将涂有卤化银的纸放入暗箱制作图像,结果还是未能获得所希望的正像此后,涅普斯又发明了一种不用卤化银的沥青照相术他在1822年给其兄克洛德的信中,称此方法为“日光胶版术”,也就是用“太阳光来绘图”的意思涅普斯的日光胶版术的程序是: 1、将沥青溶解于熏衣草油或迪佩尔油中; 2、然后涂在锡基合金板上; 3、放入暗箱进行摄影; 4、最后在熏衣草和挥发油的混合液中显像日光胶版术其实是一种利用沥青光硬化性能的方法,而显影操作的目的就是溶解那些没有感光硬化的沥青。

      现存世界最古老的照片,就是1826年涅普斯拍摄自己窗外庭院景色的那一张画面内容是鸽子窝与贮藏室原照片大小为8*6.5英寸,然而它的曝光时间竟长达8小时达盖尔银版法,1822年,法国的路易-雅克-芒台-达盖尔(1787-1851)在巴黎开设了一家“幻视画”馆,里面展览的是一些风景画片所谓幻视画,就是在画布的正反两面都绘了图,并分别使正面射入的光和反面照来的光巧妙地结合,造成一种幻觉当时,它简直是令人叹为观止的魔术画1824年以后,达盖尔又进行了利用暗箱制作幻视画的尝试1829年,在涅普斯倡导下建立了旨在发明照相术的联合研究小组但1833年涅普斯去世了,以后由达盖尔继续独挑大梁有一次,他偶然发现碘化银具有感光性能,而且碘化银的潜像可在水银蒸气下显出结果他终于发明了照相术,并命名它为“达盖尔照相术”达盖尔照相术”,其制作程序是: 1、将一块铜板磨光后镀银; 2、浸入硝酸液内,然后置于碘蒸气下形成碘化银,从而具备了感光性能; 3、放入暗箱摄影(形成潜像); 4、接触水银蒸气显像; 5、在盐水(后又改为大苏打)中定影达盖尔照相术的图像是制作在磨成镜状银板上的,所以图像的左右两侧正好和实物完全相反,你从一个角度看是负像,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则又成了正像。

      当时,用达盖尔银版法摄影,一次只能得到一幅银银版照片,其图像鲜明,细节描绘也比较完善碘化银相纸负像摄影法,正当涅普斯和达盖尔潜心研究照相术时,英国的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1800-1877),也在宣传独立地从事照相术的研究他从容不迫834年起就开始试验感光材料,其方法是用纸作基体,先将纸基浸入盐水中,然后再浸到硝酸银溶液内,这样卤化银就在纸质纤维中形成了摄影时把这种感光纸放入暗箱内,最后放在浓盐水中定影塔尔博特碘化银相纸负像照相术,其程序是: 1、先将纸基浸入硝酸银溶液,然后再浸入碘化钾溶液内,使其具备感光性能; 2、然后,为增加感光度,再往上涂一层没食子酸与硝酸银的混合液; 3、放入暗箱摄影; 4、涂上没食子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液显影; 5、在大苏打中定影 这样就得到了纸质负片为增加透明度在蘸上蜡和油之后,就可以用卤化银纸紧贴着负片晒相,从而得到正像泰尔鲍脱把它称为“碘化银相纸照相法”,以后他又加上自己的姓名,把它改称为“泰尔鲍脱照相法”1841年在英国他获得了专利碘化银相纸照相法与达盖尔照相术比较:,碘化银摄影术其特点是感光时间短,而且用一张负片还可晒得多张正像,可当时在英国以外的地方它还不那么流行。

      人们之所以对“碘化银相纸照相法”给以很高的评价,是因为直至今天我们仍然在采用负-正片的照相程序胶棉湿版法,英国的弗雷德里克-斯科特-阿切尔(1813-1857),1851年在英国的化学家杂志上发表了另一种新的照相技法,他利用的是一种叫作胶棉的粘性透明液体阿切尔的照相程序是: 1、在胶棉内加入碘化钾,制成碘化胶棉; 2、将经过充分研磨的碘化胶棉均匀地涂在透明玻璃板上; 3、把它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形成碘化银,使之具备感光性能; 4、从溶液中取出玻璃板,直接放入暗箱摄影; 5、在硫酸亚铁或焦性没食子酸溶液中显影; 6、用氰酸钾或大苏打定影这种“胶棉湿版法”的最大缺点是,必须在玻璃基板沾满溶液湿润的情况下尽快完成摄影、显影程序,否则感光溶液一经干燥,感光度就会要迅速下降可是当时,由于胶棉湿版法具有价格便宜、曝光时间短(只需15-5秒种)、操作简便、清晰度高、能长久地保持照片原样,以及能得到多张正像这些独到之处,所以一经公开发表后,没过多入就把银版照相术和碘化银相纸照相法挤垮了明胶干板的出现,1868年,W.H.哈里森提出了使用胶棉明胶来替代胶棉乳剂的设想1871年,英国医生R.L马多克斯发表了一篇论述制造明胶乳剂的文章。

      1873年,伯吉斯在伦敦首次出售了明胶乳剂1878年,C.贝内特发现将乳剂加热能增加感光度在职879年,范-蒙克-霍芬又发现在明胶乳剂内添加阿摩尼亚(氨)同样能增加感光度这样到1880年,当溴化银明胶乳剂初具了生产规模之后,明胶干版法也就取代了1851年以来风靡一时的湿版法明胶乳剂的发明,使摄影从“湿板”进入了“干板”时代它是今天我们所用的摄影方法的开始 明胶干板有如下几个显著优点: (1)影纹清晰层次丰富 (2)感光度高,在室外阳光下,可以手持拍摄,不必再用三脚架 (3)外出拍摄不必再携带笨重的暗房设备和化学药品,拍摄后,可以在任何时候冲洗,或请人代洗 (4)为感光材料商品化创造了条件,拍摄者可以在商店中买到现成的感光材料,不必自己再亲自配制,而且质量也更好明胶干板的发明,对火棉胶湿板来说,虽然前进了一大步,开创了摄影的新局面,奠定了当代摄影术的基础, 但是,干板本身仍有两个严重缺点:一是分量重,不便于携带;二是容易打碎,不易于保存胶片的问世,美国伊斯门干板公司的创始人GeorgeEastman 有鉴于此,于1888年仿照F塔尔博特的卡罗式摄影法,用长条形的白纸作为片基,白纸上涂以明胶乳剂,成为摄影史上最早的摄影用卷片:每卷可拍100幅直径为60毫米的圆形照片。

      冲洗后,将乳剂层从纸基上剥下,夹在两块透明玻璃板中间进行印片当时,他们称这种卷片为“美国胶片”(American film)伊斯门干板公司”也改名“柯达干板与胶片公司” 这种剥离式的“美国胶片”,影像质量虽然很好,它克服了卡罗式摄影法那些影纹粗糙、形象模糊、缺乏层次的缺点,但手续很麻烦,而且拍摄者自己不能冲洗;必须寄回“柯达”公司进行冲印为了简化这种手续,“柯达”公司于1889年用硝化纤维溶于乙醇与樟脑中,成为硝化纤维溶液,将硝化纤维溶液涂布于一块长玻璃板上,干后,从玻璃板上剥下;切成长条,并将感光乳剂涂上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用硝化纤维作为片基的卷片,是我们今天所用的“胶片”的原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