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同步练习卷: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docx
2页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六国的人说“秦国的军队是‘虎狼之师’ ,秦国的军队打仗 ,一个个都眼睛都红了 ,就像猛兽一样 ,巴不得多砍几个人头〞秦国的士兵之所以能打仗 ,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政策在鼓励着他们这个强大的政策是〔 〕A. 成认土地私有B. 编制户口 ,加强刑罚C. 奖励军功D. 奖励生产【答案】C2.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表现之一是各国变法其中最典型、最成功的是〔 〕A. 吴起变法 B. 李悝变法 C. 商鞅变法 D. 王安石变法【答案】C3.改革是兴除利弊的重要手段 ,商鞅变法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A. 建立县制 B. 奖励耕战C. 轻徭薄赋 D. 废除旧贵族特权【答案】A4.后人写诗“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 ,赞扬李冰的功绩胜过大禹 ,这是因为李冰〔 〕A. 还击匈奴 ,夺取河套地区B. 兴修灵渠 ,沟通两大水系C. 治理黄河 ,杜绝了水患D. 修筑都江堰 ,造福于民【答案】D5.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 ,直接损害旧贵族利益的是〔 〕A. 重农抑商B. 严明法令C. 推行县制D. 奖励军功【答案】D6.兴水利 ,除水害 ,事关人类生存。
它的规模从外表上看 ,远不如长城宏大 ,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 ,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 ,“它〞是指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水利工程 ( )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灵渠 D. 大运河【答案】A7.战国时期 ,有一个国家通过与其他六个国家的战争 ,不断向东扩大自己的国土 ,这个国家是〔 〕A. 秦国B. 齐国C. 楚国D. 燕国【答案】A8.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交战剧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9.牛牛一家人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农民,以下是关于他们家农业生产情况的描述,这些描述 ( )①他父亲牵着牛耕地去了 ②他家里又买了一些铁农具 ③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使他家粮食打得更多了 ④都江堰修好后他家灌溉田地更方便了A. 可能全部是事实B. 只有①②符合当时情况C. ②③在当时不可能出现D. 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正确的【答案】A10.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 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 B. 诸侯争霸C. 铁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 百家争鸣【答案】C11.战国时期 ,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 ,其中位于最西边的诸侯国是( )A. 燕国 B. 齐国 C. 楚国 D. 秦国【答案】D12.下面关于都江堰的正确说法是〔 〕A. 变水患为水利 ,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是可持续性开展工程的典范B. 都江堰的主要功能是防洪C. 给成都平原带来很多灾难D. 都江堰作为水利工程早已丧失了其功能【答案】A二、非选择题〔12分×1题=12分〕13. 其实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 ,它就在我们身边。
某校七年级学生举办了中国古代人类文明图片展 ,请你结合这次活动进行问题探究工具话开展】〔1〕请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 ,说一说使用图一这种工具的时代 ,被称为什么时代?举出一例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远古居民〔2〕图二中的农具出现在什么时期?它的使用有什么作用? 【工程显历史】〔3〕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一段有关上图的描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 ,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里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材料中的平原是指哪里?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指的是什么?它有何功能?【答案】〔1〕旧石器时代元谋人〔或北京人、山顶洞人〕〔2〕春秋后期作用: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促进了生产力的开展〔3〕都江堰功能:防洪、灌溉、水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