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把外蒙置于苏俄统治下人民生活可能更好.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20243543
  • 上传时间:2017-11-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28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把 外 蒙 置 于 苏 俄 统 治 下 人 民 生 活 可 能 更 好此时,不但北京大学生上街示威,新闻机构对外交部大加鞭挞,李大钊也亲自找到顾维钧,对顾的立场表示愤慨,甚至说 “把外蒙置于苏俄的统治之下,那里的人民有可能生活得更好 ”,孙中山也对顾的做法表示反对,到了最后,居然连以吴佩孚为首的各地军阀将领都发电报到外交部,指责顾维钧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革命与救亡成为中华民族两大历史性任务,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潮持续高涨,新的情况催生了两种新的国民心态一是革命心态这一心态最基本的特征是将意识形态的异同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十月革命以后,苏俄为摆脱在国际上的孤立,急于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1919 年 7 月,苏俄政府以副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的名义发表了著名的《加拉罕第一次对华宣言》,宣告放弃帝俄在中国因侵略而获得的一切特权然而,1921 年 6 月,苏军悍然侵入当时中国版图内的外蒙古,接着与外蒙古当局签订《苏蒙条约》,确认双方政府相互承认,苏军可以驻扎外蒙古,公然破坏中国领土的统一和完整1922 年 8 月,外交总长顾维钧对来访的苏俄副外交人民委员越飞表示,中苏建交的先决条件是苏军从外蒙古撤离。

      顾维钧的立场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奇怪的是,苏军侵入面积等于 43 个台湾、140 个香港的外蒙古,国人舆论却并不站在顾维钧这一边,相反却要求“无条件与苏俄建交”此时,不但北京大学生上街示威,新闻机构对外交部大加鞭挞,李大钊也亲自找到顾维钧,对顾的立场表示愤慨,甚至说“把外蒙置于苏俄的统治之下,那里的人民有可能生活得更好”,孙中山也对顾的做法表示反对,到了最后,居然连以吴佩孚为首的各地军阀将领都发电报到外交部,指责顾维钧北京学生联合会致函顾维钧,警告他如不改变立场,赵家楼的故事就将重演也就是威胁顾要用五四运动中火烧卖国贼曹汝霖家的办法来对付他果然,一个寄给顾维钧的装有炸弹的包裹把家中的 2 名佣人炸伤越飞接着会见孙中山,以此施压,与孙发表联合宣言,孙承认苏军在外蒙的军事存在这使做对了事情的顾维钧处在难堪和脆弱的境地国人受十月革命影响,从意识形态出发看待外蒙古事件,没有认识到苏俄对华宣言只是一种外交姿态,并没打算真正实行革命心态影响下的国人对同样的事情,难免以意识形态划线,如对美军强奸沈崇事件,国人发出了雷霆万钧般的抗议,而对一桩桩苏军强奸中国妇女事件,则鲜有大规模抗议之声在革命心态影响下,人们惯于用“非红即白”、“非好即坏”、“非友即敌”的思维方式观察国际事务。

      先是树敌,然后寻友,最后才去谋事不少人甚至以唯我独左、唯我独革的心态看待中外关系和国际关系,以致中发生砸印度、缅甸、印尼的驻华使馆和火烧英国驻华代办处这类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件,同 40 多个已建交或半建交国家中的近30 个国家发生外交纠纷新形势下的革命心态仍不难发现,最常见的就是对中外关系抱先入为主的成见,武断地认定某个国家是我们的敌人;只要中国国内有风吹草动,就认为是某个国家在捣鬼二是受辱心态,也叫弱国心态、受害者心态近代以来,中国成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军国主义侵略、扩张、掠夺的受害者鸦片战争使中国沦落为一个备受“外来蛮夷欺凌的衰弱民族”,从一个在科学技术上独占鳌头、文化先进发达的国家,变成了在新兴科学技术面前无所适从、在文化发展上不知所措的国家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中国国民心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挫伤一些人在对外交往中老是持着怀疑的目光,担心对方是否有加害之意如遇纠纷、争议,第一反应常常是“你有何歹意”,而不是理性地探究纠纷的根源,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受辱心态者,对别人的评论自然十分在意别人说我好,就喜出望外,到处说“某某说我好了”,好像别人说我好,我的身价也就提高了;对别人的批评则不加分析,一概斥之为“反华”。

      胡锦涛主席在访问日本时的讲话中提出了如何对待仇恨的新思维,他说要牢记历史但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这话很有分量,值得深思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人对此务必要有正确认识要知道,中国几千年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GDP 一直是世界第一,即使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其实也一直是个经济大国《大国的兴衰》引用经济史学者贝罗克的统计,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一的宝座直到 1890 年才被美国抢去,此后,中国 GDP 仍长期保持世界第二、第三位1890 年,中国 GDP 约为日本的 5 倍,但中国军队却在 1894—1895 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这些年,中国发展了,国人越来越自豪,这很自然但一些国人的心态开始浮躁起来,在对外态度上开始骄傲起来网络论坛中的外交报复论调、国际赛场上国人的愤激情绪,伴随着中国 GDP 的增长和国际关注度的提高逐渐蔓延还有的人以居高临下的眼光看待非洲、拉美的中小发展中国家,以为天下就中国一枝独秀,甚至误以为中小发展中国家的百姓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需要我们去“解放”他们弥漫在部分国人特别是某些中国官员之中的“虚骄之气”,确实令人担忧连中国学界一些学人,也大谈特谈“中国的世纪”来刺激“暴发户心态”,诱使国人奔向民族主义狂热的火坑。

      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居盛思衰,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以谦虚的态度加强对外交往,与各国获得更多共同语言,促进相互合作,推进和谐世界建设美国、日本等强国都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大国兴衰自有其规律,兴于忧患,衰于安乐,不能日子刚好过一点就忘乎所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