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园林绿地的构成要素.doc
20页第六章 园林绿地的构成要素各类园林绿地中,大至国家风景名胜区,小至庭园角隅的绿化,均由园林植物、山石、水体、园路广场、建筑小品等要素构成,并由此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下面将这些构成要素分述之6-1 园林地形 地形是外部环境的地表因素就风景区范围而言,地形包括如下复杂多变的类型:山谷、高山、丘陵、草原以及平原、湖泊等,这些地表类型一般称谓“大地形”;从园林范围来讲,地形包括士丘、台地、斜坡、溪涧、水池等,这类地形称“小地形”;起伏最小的地形叫“微地形”由于其他设计要素必须在不同程度上与地面相接触,因此地形成为室外环境中的基础成分,并具有重要的景观意义一、园林地形的功能与造景作用1.构成园林骨架和作为园林主景我国传统的自然山水园正是以山或水作为全园构图中心,成为园之主景的如颐和园的万寿山、昆明湖,武汉的磨山、东湖,南京的瞻园,扬州个园等2.组织和分隔园林空间园林中通常利用不同地形类型创造和限制园林空间,如堆山置石、开挖池沼等,使园林空间景观富于变化,增加游览情趣3.控制视线在地形分隔空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游览者的视线,使游览者的视线停留在某一特殊焦点上,此时也引起了游览者对隐蔽物体的好奇心和观赏欲望。
4.影晌导游路线和速度地形的变化与游人在景观中向何处去,以及如何运动有直接的关系如碰到山体时,游人可能绕道而行,遇到水体时,可能选择乘船游览的方式等:变化的地形给游人带来了不同的游赏乐趣5.改善小气候地形对局部的采光、通风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在设计时能结合其他构成要素如植物配置、建筑布局等综合考虑,则不失为良策此外,园林地形还有排水、点缀风景等功能,有些地形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如用山石作驳岸、护坡、花台、台阶、挡土墙等,既坚固又朴素美观二、园林地形的设计原则园林地形设计在全面贯彻“实用、美观、经济、安全”这一园林设计总原则的前提下,依据园林地形的特殊性,具体应遵循如下原则:1.因地制宜,利用为主这是园林地形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传统造园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首先应考虑园林内自然地形条件的特点:原有地形或平坦或起伏,或山峦或沼泽等,可能基本符合或部分符合设计要求,这就应在原有的地形基础上,结合园林使用功能和园林景观构图等方面的要求,加以利用和改造高方欲就亭台,低洼可开池沼”,使之“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使园林中的山水景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适当地整理和改造也应使土石方工程量达到最低限度,并尽量使土石方就地平衡如我国古代深山寺庙建筑,就很巧妙地利用峰顶、山腰、山麓富于变化的地形近代南方园林,利用沟壑山坡,依山傍水,高低错落地布置园林建筑,使人工建筑融于自然地形之中;现代的一些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等无须大兴土木,而是侧重于对原有地形的改造,这些都是因地制宜利用地形的成功范例2.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游人在园林中进行各种游憩活动时,对园林空间环境有一定要求,园林地形设计要尽可能为游人创造出各种游憩活动所需要的不同地形环境,即园林地形设计应满足开展活动的功能要求如有大量游人集散的出入口和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场所需要有平坦的地形;安静休息地段就需要有山有水,地形起伏多变,景色富于变化;如要创造划船、游泳、观荷、垂钓等活动的条件,就须开辟或利用水面3.要符合园林艺术要求地形设计要善于运用园林绿地构图的有关规律和造景手法,创造出具有不同景观效果的开敞、半开敞、封闭的园林空间景域,使景观层次更加丰富如要构成开敞的空间,需要有大片的平地或水面,如要形成曲径通幽的意境则要有山重水复、峰回路转和密密的森林等4.符合自然规律要求符合自然规律,一方面是指设计地形要合乎自然山水形成和分布规律,如大自然中的瀑布、溪涧大都起源于高山峡谷,而不是平地或山凸处;另一方面是指园林地形要合乎自然山水稳定协调的状态,如根据各类土壤的自然安息角,确定山坡,堤岸的角度,使之稳定、安全。
同时,还应考虑植物种植环境对地形的生态要求三、园林地形的处理手法园林地形的处理手法包括平地、堆山、叠石、理水四个方面1.平地园林中所指的平地,实际上是具有一定坡度的缓坡地,其坡度一般为0.5%—5%,以利排水绝对平坦的地形是没有的园林中的平地大致有草地、集散广场、交通广场、建筑用地等园林中保持—定比例的平地是很有必要的,可以用来接纳和疏散人群,组织各种文体活动,供游人游览和休息和造成开朗景观等在有山有水的园林中,平地可视为山体与水面之间的过渡地带一般作法是在临水的一边以渐变的坡度与山麓连接,而在近水的一旁以较缓的坡度,徐徐伸人水中,以造成一种“冲积平原”的景观:在山多平地较少的园林中,可在坡度不太陡的地段修筑挡士墙,削高填低,改造为平地,使得原来的地形更富于变化2.堆山堆山,又称掇山、迭山、叠山园林中的山地往往是利用原有地形,适当改造而成的因山地常能构成园林风景,组织分隔空间,丰富园林景观,故在没有山的公园尤其是平原城市,人们常常在园林中人工挖池、堆山这种人工创造的山称作“假山”,以满足园林功能和艺术上的要求假山,是相对于真山而言的,是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以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创造而成的可观可游的人工景观,它是园林“师法自然”的一个典型例子。
它和自然界中的真山相比,体量不大,然而却有石骨嶙峋,植被苍翠的特征,一样会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深山幽林,奇峰怪石等自然景观,体验到自然山林之意趣1)假山的类型按堆叠的材料来分,有土山、石山、土石山三类:①土山全部用土堆积而成土山多利用园内挖池掘出的土方,堆置而成堆置土山既可处理园中废士,又可堆高山体,还可节省投资但由于土山的坡度要在土壤的安息角(一般为30°)内,所以不能堆得太高,太陡若山体较高时,则占地面积较大,且造型困难,艺术效果差②石山全部用岩石堆叠而成,故又称叠石,石山由于叠置的手法不同,可以形成峥嵘、妩媚、玲珑、顽拙等多变景观并且因不受坡度限制,所以在山体占地面积不太大的情况下,亦能达到较高的高度,且造型稳定,艺术效果好石山宜就地取材,否则投资太大③土石山以土为主体结构,表面再加以点石(一般石占30%左右)堆砌而成的山称谓土石山因其基本上以土为主,所以占地面积也较大,只是在部分山坡使用石块挡土时,其占地可局部减少一点一来讲,土石山较为经济,且依点置和堆置山石的数量和方式不同,山体会形成不同的景观,艺术效果较好因此,在园林中常被采用如苏州的沧浪亭、环秀山庄假山另外,假山接形状还可分为长条形、团聚型和其他类型;形成数量分有独山、群山等类型,这里就不详述。
2)假山布置要点①满足功能要求如假山主要作眺望远景之用,宜筑高山,山势亦宜挺拔峥嵘;如以分隔空间为主要目的,则宜堆筑长条形假山,使山势形如游龙,首尾相连,具有连绵婉蜒之意;如为体现空间层次,可以使群山重叠在一起,从高到低,有明显的层次和优美的轮廓,来丰富景观②根据地形地貌现状,因地制宜确定山体朝向和位置一般作为主景的假山的朝向,最好坐北朝南,山的南面(或观赏面)最好面临水体这样,可使园林空间开朗,有利于眺望山居北面,水在南面,以山体挡住寒风,使南坡有较好的小气候山坡南缓北陡便于游人活动和植物生长如北京颐和园中万寿山与昆明湖的布局③关于园林假山的高度,不能太高也不必堆得很高,最好高出平地乔木浓密的树冠线,通常为10~30m即可至于用作分隔空间或防止游人践踏绿地的山体,则可低些,但至少须在1.5米以上,用以隔断视线④参照山水画法,师法自然山水由于这部分一般在园林工程学假山工程的章节中有祥尽的论述,在此就不赘述了3.叠石 也称置石或理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以观赏为主,有时也兼备一定的使用功能在我国园林中用途极为广泛,故有“无园不石”之说叠石的方式有三种:特置、散置和群置。
1)特置也称孤置或独置它是用一块体量较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变,色彩突出的山石作独立成景的山石布置形式,主要用于正对大门的广场上,或院落中,也可布置在园门入口处或路旁,起点景或导游作用布置要点在于相石立意,注意山石体量与环境相协调,注意前置框景和背景的衬托以及利用植物或其他办法弥补山石的缺陷等2)散置是将山石零星布置,既所谓的“攒三聚五”,“散漫理之”的理石手法选材要求较低,但要组合得好,成为一体布置要点在于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参差,前后错落,左右呼应,层次丰富总之,散置无定式,随势随形而定点3)群置是将六七块或更多的山石成群布置,作为一个群体来表现,也称“大散点”选石与布置要求基本上与散置相同,只是所在空间比较大,散点位置多,体量较大等4.理水(l)水体的作用水作为一种晶莹剔透、洁净清心,既柔媚又强韧的自然物质,以其特有的形态及所蕴含的哲理思维,成为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能力的一种园林要素有了水,园林就更添活泼的生机,也更增加波光粼粼、水影摇曳的形声之美园林中的水在功能上能造成湿润空气、调节气候、吸收灰尘,有利于游人健康,还可用于灌溉和消防另外,还可进行各种水上运动及养鱼种藕结合生产等。
在园林诸要素中,水与山、石的关系最密切,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园一池三山”、“山水相依”、“水因山转、山因水活”等都成为中国山水园的基本规律大到颐和园的昆明湖,以万寿山相依,小到“一勺之园”,也必有岩石相衬托,所谓“清泉石上流”也是由于山水相依而成景的2)水体的分类①按水体的形式来分有自然式水体和规则式水体自然式水体平面形状自然,因形就势,如河流、湖泊、池沼、溪涧、飞瀑等;规则式水体平面多为规则的几何形,多由人工开凿而成,如运河、水渠、园池、水井、喷泉、壁泉等②按水体的状态来分有动态水体和静态水体,前者如:河流、溪涧、瀑布、喷泉等,后者如:湖泊、池沼、潭、井等3)常见园林水景①湖池有天然和人工两种园林中的湖池多就天然水域略加修饰而成,或依地势就低凿水而成湖池常用作园林构图之中心,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常在较小的水池四周设以建筑,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苏州拙政园、留园、上海的豫园等,这种布置手法,最宜组织园内对景,产生面面入画,有“小中见大”之妙湖池的布设形状宜自然,池岸应有起有伏,高低错落湖池面积过大时,为克服单调,常把水面用岛、洲、堤、桥等分隔成不同大小的水面,使水景丰富多姿,如杭州西湖水面的划分,主要是结合历史上整治山洪、蓄水,泄水的需要,而设有一山、二堤、三岛、五湖、九桥、十景。
这些水利设施的存在,客观上增加了水面的层次与景深,扩大了空间感②瀑布流水从高处突然落下而形成瀑布瀑布有气势雄伟的动态美和悦耳动听的音响美,瀑布多出现在大型自然风景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庐山瀑布,此外著名的还有贵州黄果树瀑布,台湾鲛龙瀑布等,在城市环境中,也可结合堆山叠石来创造小型人工瀑布瀑布根据下落方式可分为三类:直落式瀑布、叠落式瀑布、散落式瀑布瀑布可由5部分组成:即上流(水源)、落水口、瀑身、瀑潭、下流③喷泉在现代都市及园林中,喷泉应用很广.喷泉可以美化环境,增强市容风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可布置在大型建筑物前,广场中央、庭院及室内等处园林中喷泉还往往与水池、瀑布一起布置由于喷出的水必须落入一个容水的场所,因此总是离不开或大或小的水池,如果水池溢满,流出来,即成爆布结果喷泉、水池、瀑布三者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水景组合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喷泉的发展也非常迅猛,喷泉的喷头形式多样喷泉的水姿变化多端,令人目不暇接目前城市园林中,已出现各种“音乐喷泉”,它是将喷水水柱的变化结合彩色灯光和音乐节奏的变化,形成的一种声。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