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双雄——记两位无腿飞行员.doc
6页献给伟大的飞行员道格拉斯•巴德诞辰100周年以及另一位伟大的飞行员阿列克谢•马拉斯耶夫——作者绝代双雄 ——二战中的两位无腿飞将军道格拉斯•巴德和阿列克谢•马拉斯耶夫 楚水昂/文 目前,中国空军今年第二次的招飞工作刚刚结束,新一代的飞行员们将在未来飞上蓝天天之骄子,曾是许多人的梦想遗憾的是,现在无论上世界哪个国的空军,都仅仅只能是少数幸运儿的事情大多数的人,都只能望空兴叹原因很简单,苛刻的招飞条件,一道严格的界线,把许多人挡在了外面:以我国的招飞条件为例,视力需要裸视达到0.8以上,有以下条件的坚决无法通过:色盲、色弱;影响军容的纹身、刺字;做过开颅、开胸手术;曾头部外伤昏迷史者;身体有明显畸形;四肢残缺功能不全者;有慢性肠胃炎或者7岁后患过传染性肝炎者;患过脑膜炎、脑炎、肾炎、结核病或者哮喘史;有过昏厥史者;口吃、经常耳鸣或者耳内流脓者;梦游症;12岁以后有尿床现象;经常头痛、头晕、失眠;家族或者本人有精神病、癫痫病;眼睛做过视力矫正手术者;斜视、夜盲、晕机、晕船;牙齿脱落3颗以上者;明显咬颌不良者……这些严格的条件将许多人挡在了飞行员的大门之外,但是翻开二战的空战史,我们居然奇迹般的发现,在这场创造了无数双料王牌飞行员的大战中,居然有许多残疾人的身影,而其中最为夸张的,莫过于两位王牌飞行员,他们分别是来自英国的王牌飞行员道格拉斯•巴德和来自苏联的王牌飞行员阿列克谢•马拉斯耶夫,这两位王牌飞行员相对于其他的飞行员,是如此的不同,相对于现在的天之骄子,更是奇迹,因为这两位飞行员都没有双腿!(按照我国现行的规定,这两位都属于一级伤残,属于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群)两位无腿飞将军的共性作为世界上少有的无腿飞行员,来自英国的道格拉斯•巴德和苏联的阿列克谢•马拉斯耶夫,两个人真的具有许多共性,大概这种共性,才能促成其作为特殊的王牌飞行员吧!首先,这两位飞行员年龄相差不大,而且都是幼年丧父。
道格拉斯•巴德191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其刚记事起,父亲就踏上了欧洲大陆的领土前往作战,并一去不复返而阿列克谢•马拉斯耶夫出生于1916年,比巴德小了6岁,其父亲也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不过却是在战后去世可以想见,这两位英雄的父亲的军旅生涯肯定都对其儿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不然很难想象,都是没有双腿的人,对飞上蓝天居然是那么的执着,非要去创造一种奇迹其次,皆崛起于二战时期,皆由于飞行事故,皆是高部位截肢:道格拉斯•巴德是由于和队友打赌而导致飞行事故,原本只是截掉了右腿和左腿的一部分,但几天以后由于伤口迅速恶化,所以其整条左腿不得不截掉而阿列克谢•马拉斯耶夫也不幸运,在被德国飞机击落后,其原本只是双脚骨折,但由于在寒冷的丛林中爬行18天才获救,想想苏联寒冷的天气吧,所以最终不得不被截掉整个小腿一下全部所以,这两位才能获得无腿飞将军的绰号再次,令人意外的是,两个没有双腿的人,居然都有双料王牌飞行员的称号,其中道格拉斯•巴德更是三料王牌飞行员,其击落了22架德国战机,且全部是在双腿被截掉后,在英国的王牌飞行员中击落飞机架数位居第五阿列克谢•马拉斯耶夫显然也不差,其击落了11架德国战机,其中4架是在截腿以前,比起道格拉斯•巴德虽然差了点,但也堪称那个时代的奇迹了。
另外,作为残疾人士,这两位王牌飞行员居然都比较意外的高寿,而且都是在庆祝生辰的时候突然离世的,按照中国人的说法,算是很祥瑞了,其中道格拉斯•巴德活了72岁,于1982年突然心脏病发作离世,阿列克谢•马拉斯耶夫直到2001年才离世,享年85岁看着两个人的年龄,第一个很接近我国孔圣人的73岁,第二位则超过孟圣人84岁一岁道格拉斯•巴德其人道格拉斯•巴德于1928年,也就是他18岁的时候,进入英国的一所有名的飞行学校——克伦威尔皇家空军学校,桀骜不驯的性格,使得他曾被学校校长警告,幸亏信服校长的他听取了“我们需要的是人,不是男生”的忠告,使得他在两年后能以第二名的优秀成绩毕业,并于当年进入英国皇家空军第23中队服役但服役仅仅1年后悲剧就发生了:1931年12月4日,在英国伍德雷机场,巴德和同伴无意中发生争执,同伴认为自己能用当时英国的布里斯托尔“斗牛犬”型战斗机做一个低空高难度动作,但巴德认为他不行,但禁不住战友们的煽动,巴德自己居然去做了这个动作,而之前他一直驾驶格罗斯特加梅克型双翼战斗机,显然不熟悉这种刚刚换装的新型战斗机,起飞后,由于飞行高度太低,飞机在完成滚动动作时,左翼与地面相撞,随即飞机几乎成了碎片,于是上面描述的一幕发生,一度生命危险,最终他成了一个残疾人。
成为残疾人后,尽管飞行员的身体素质使得他很快身体恢复,借助于新型的假肢(在这里不得不说明一下,巴德是当时唯一一个从一家有名的假肢公司一次定做两个假肢的人),大约1年多后,他又能不使用拐杖而行走了,并在不久后能自行驾车,但作为一个残疾人,他重返部队的申请只能被阻止,尽管皇家空军的医疗人员认为其体质可以驾驶新型战斗机,1933年,巴德被迫退役,而再次飞上蓝天,已经是6年后的事情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巴德找到了机会,在军中旧友和恩师的帮助下,他终于回到空军:先是在飞行学校接受训练,学习驾驶都铎式双翼机,试飞很顺利,两周之后,他居然开始学习驾驶当时英国最新的战斗机——“飓风”和“喷火”,2个月后,也就是1940年2月,巴德已经完成了所有的飞行训练,正式返回部队,最早在皇家空军19中队服役,成了年龄最大的飞行员,两个月后调任222中队,担任中队长一职,并于6月份前往前线,此时正值英法在欧洲大陆的溃败,巴德的任务就是挑战英法敦刻尔克撤退时锋芒正盛的德国空军,刚上战场,巴德就抓住机会,击落一架Bf-109型战斗机6月底,他又被调到242中队——一支完全由加拿大志愿者组成的中队,巴德仍担任中队长,不过首先他的任务是训练这些飞行员,很快,巴德以其优秀的领导才能使得该中队成为最优秀的队伍,所以,当不列颠空战结束时,巴德获得了优秀奖章。
随后,巴德又多次参加了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空战,但此时的英国,空军战术仍极其落后,而巴德的进攻战术被上级斥之为上不了席面的狩猎战术,并未获的上级的认可,所以英国空军一再受到打击,直到新的战斗机司令上任,这一状况才获得改观(当英国改变了老旧的空军战术的时候,刚刚到欧洲参战的美国空军仍在沿袭白天集群轰炸等战术,被德国人揍得鼻青脸肿),短短的一个夏天,他就击落了21.5架敌机,成绩排在英国皇家空军的第五位但一次战斗,却再次使得他失去了这种机会,而且是永久性的:1941年8月9日,在法国上空,巴德作战中和一架德国空军的Bf-109型战斗机相撞,飞机坠毁,他跳伞成功,空降到地面,却将右腿——其实只不过是假肢而已,留在了飞机内,自然,他连逃跑都不方便,很快就被德国人俘虏,但令德国人倍感以为的是,击落他们22架战斗机的英国王牌飞行员居然是个高度伤残人士,颇具绅士风度的德国军官——德国JG26中队的中队长加兰德中校对这位无腿飞将军颇为友好,巴德获邀参观了德国的JG26中队,并和加兰德详细的讨论了Bf-109的优缺点,更为传奇的是,德国人答应巴德,通过国际SOS长波与英国皇家空军进行了联系,允许英国的一架飞机降落在己方位于法国的一处位于海岸边的德军机场(这句话很拗口,但想想半个法国被德国占了,另外半个是伪政权,就可以理解了),以便运输巴德所需要的一副新假肢、一套制服、烟草和一支新烟斗。
英国人一贯给人刻板的印象,这一次,他们却没有(估计也有担心飞机到了机场被德国绑架的考虑),在英国空军组织的一次空袭中,皇家空军的轰炸机对德国境内的鲁尔电站进行了一系列轰炸,同时,英国轰炸机通过无线电告诉德军,他们投下的不只是炸弹,还有送给战俘巴德的礼物,战后德军清理战场,还真的找到了一个上面绘着大大的红十字标志的木盒子,上面还用德文写着一行话:这个盒子里面装着战俘巴德的假腿有了新“腿”的巴德仍然不安分,他陆续制订了许多逃跑计划,很不幸的是,他这个战俘太有名了,而且身手真的不怎么样,虽然屡屡制造逃跑机会,却总是不成功(幸亏不是在远东战场,不然非常不人道的日军要么把他整个半死,要么就直接枪毙了吧),最终被转移到了另外一个监狱,而且他不得不在那个战俘营——二战中著名的科尔迪茨城堡(位于德国萨克森州的待到战争结束科尔迪茨,该城堡曾在100余年的时间里作为囚犯工厂和精神病院,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党卫军将其改造成为德国境内唯一的高安全战俘营,里面关押的全是一些试图从其他集中营逃走的盟军“脱狱专家”级战俘,科尔迪茨被德军认为是安全度最高,最坚不可破的集中营,是德军监狱系统的骄傲,号称是“无法逃脱的“对关押在城堡中的所有盟军俘虏来说,若想逃出科尔迪茨,唯一的方法就是死亡),一直待到1945年的春天,此时,早已经诺曼底登陆的美军解放了该战俘营,随即,巴德被送往巴黎,幸运的是,战争结束之前,巴德能重返蓝天,只是,虽然这次他驾驶了最新式的“喷火”Mk9,却再也没有机会创造战绩了,因为到5月份,德国就投降了,欧洲的战事彻底结束。
同年9月15日,也就是日本投降一个月后,巴德又指挥了在伦敦的英国皇家空军的300架战斗机的胜利列队飞行仪式,但这对于一个英雄已经无足轻重,于是4个月后,巴德离开皇家空军(回国后,巴德居然专程去监狱探视了被囚禁的加兰德,二人的故事一时在航空界传为美谈)又回到了他在第一次负伤后所从事的企业,壳牌石油公司此后,巴德还积极的投身于社会活动之中,利用工作的闲暇,到处演讲他在战争中的经历,鼓励人们克服战后初期的困难(战后初期,欧洲各国都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是以才有了马歇尔著名的经济援助计划——马歇尔计划),还积极帮助那些伤残者,包括许多伤残退伍军人1976年,鉴于巴德在战争中的贡献,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道格拉斯爵士头衔1982年,巴德去世,在他去世时,《伦敦时报》对他的一生做了这样的评述:他是英国皇家空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雄主义的化身阿列克谢•马拉斯耶夫其人本文的另外一个主人公:苏联飞行员马拉斯耶夫经历的传奇性一点也不减于他的残疾人同行巴德,不过,刚踏入空军的马拉斯耶夫似乎要幸运一点:马拉斯耶夫1916年出生于俄罗斯伏尔加河畔的小城市卡梅申,马拉斯耶夫从小立志当一名飞行员,所以中学毕业后很期望进入最有名的莫斯科航空学院就读,但却被一纸共青团的命令而调到了远东的阿穆尔共青城,为的是建设这个城市,因为从1932年起,就由苏联的共产主义青年团按照工业中心的规划而建造的,后来成了苏/俄最主要的飞机制造业基地,俄罗斯最主要的飞机制造商——苏霍伊,就在该市拥有最重要的工厂,而共青城造船厂也位于该市。
在该市,马拉斯耶夫加入了当地的航空俱乐部,并于1937年应征入伍,成了萨哈林岛上一个边防航空支队的士兵,不过可不是飞行员,但在不久爆发的哈桑湖战役前,马拉斯耶夫已经以少尉军衔从巴泰斯克空军学校毕业二战爆发的时候,马拉斯耶夫被从远东调往苏联的西北战线作战,在这段时间,他击落了4架德军的战斗机,距离王牌飞行员只有一步之遥了——如果再打下一架德国战斗机的话,但幸运之神与他无缘:1942年4月4日,也就是苏德战争爆发快一年的时候,在旧鲁萨地区,他的雅克-1(苏联当时产量最大的战斗机,苏联空军的许多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都是驾驶该机打成王牌飞行员的)被德国的名机——整个二战中产量高达35000架的Bf-109型战斗机击落幸运的是,他的座机坠落在了林区,坠落时树木做了最好的缓冲,飞机坠地时,他被甩出机舱然后落在了雪地上,随即失去直觉醒来时,他发现自己无法行走,因为双脚已经骨折,于是接下了,马拉斯耶夫在瓦尔代地区(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间的丘陵地区)的森林中依靠雪水和树皮做食物,顽强的爬行了18个昼夜,终于被一个村落的居民发现,随即被送往后方的红军野战医院,毫无疑问,由于冷冻,他的两条小腿都做了截肢手术 马拉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