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转型社区中青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较低现象剖析.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5436808
  • 上传时间:2022-04-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转型社区中青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较低现象剖析木文系武汉科技大学2014-2015年度人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 《转型社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编 号:14SIIA108)【摘要】本文介绍了调研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中青年群体对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低的主耍原因,提出了应对的思路及措施要与各项 工作有机结合,系统开展补•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活动;从各层 面入手,综合运用各类方法统筹开展宣传和培育工作;以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为载体,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重视和发挥家庭的 作用关键词】转型社区;中青年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原 因;措施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是最持久、 最深层的力量它承载着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是社会是非曲直的价值 标准党的十八大以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全社会的 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为“24个字”,即“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国 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目前,提高对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一项急迫的任务。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2014年6月,武汉科技大学学生志愿者“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以“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为主题,以转型社区为背景,开展了一系列调 研活动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城镇化的进程直接关系到国 家发展大局和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村改居”即农村转为社区,涉及人 口数大,地域面广,问题复杂选取转型社区作为调研对象,旨在了解居 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现状,从而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 同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探索新形势下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价值观的 新途径、新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促进转型社区治理现代化本次调研共涉及IIB省XT市GII街道中6个转型社区,涵盖了早、中、 晚三个转型阶段根据780份有效问卷和实地调查走访、召开各类座谈会 等综合来看,居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作用大致认可,处于初 步了解阶段,实际践行上还未达到自觉其中,25-55岁,尤其是35-55 岁年龄段的受访者在价值观认同中所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正确的态度和认识,负面情绪大此年龄段人群在调查配合度、关注度上不及青少年和老年人普遍对 “不能直接解决实际生活怵I难”的事物采取麻木,甚至抵抗态度,而是专 注于抱怨个人生活矛盾和困难。

      很显然,该年龄段人群成为了当前思想认 识领域的“夹心层”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了解程度來看,25岁以下“比较了解”和“有所了解”合占比例为72. 3%;25-35岁和35-55岁的比例为49. 5%、 60. 3%, 55岁以上的比例为63. 3%0青少年和老年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内容的了解程度高于青壮年2、 参与度低,自主性不强对于“社区举办关于宣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体活动居民是 否会积极参加”这一问题,其中80. 3%的居民持“积极参加(非常同意和 基本同意)”的态度四个年龄段(25岁以下、25-35岁、36-55岁、55 岁以上)偏向于“非常同意”的均值呈递增趋势3、 榜样教育有待加强对于“心中是否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先进榜样或典型人物” 这一问题,有超过60%的受访者能说出自己所知道的先进榜样或典型人物 但是25-55岁群体知晓率相对最低;对先进人物的知晓程度上,36-55岁受 访者个体认识差异性最大4、 社会经历影响价值判断对于“日常生活中有无遭遇过不平等或者不公正待遇”的问题,有 54.4%的居民反映“偶尔有过几次", 19.4%的居民反映“有过较多次”,“完 全没有”的仅占2.4%,说明公民遇到不公平现象在所调研社区中是普遍存 在的。

      其中25-55年龄段居民的不公正待遇经历最多,且放大、细化了“不 公平”的含义5、 内容理解存在差异针对“核心价值观是否应该成为群众行为准则”的问题上,多数被调 查者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成为人们口常行为的准则,但25-35人群的认同度要略低于其他年龄段且群体内部认识差界性最大二、中青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低的主要原因1、 国家层面自建国以来,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时期国家的战略政策和工 作重心不尽相同25-55岁中青年人群体,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八 十年代中后期,正是我国社会复杂多变的几个时期,面对各时期变换着的 主流价值观莫衷一是现象客观存在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长期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对民众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上的引导教育2、 社会环境近儿十年来社会环境变化快,各种问题矛盾交汇,不同社会群体间诉 求差距大中青年居民和社会的联结程度最高,是社会活动的主要发起者 和参与者,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同时也深深影响着社会环境,客观上增加了 “不公平”经丿力和心理的产生、发展3、 家庭影响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对公民价值观的养成起着关键作用而今天家 庭在思想道德培育过程中所应该承担的重要作用被略过。

      中青年曾经是子 女,如今是家长,但不少人既缺乏良好家庭熏陶,同时也正在忽视对子女 品德的教育2013年9月,人民网强国论坛调查专栏《态度》联合北京美 兰德信息公司在全国范围内,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入 手调查青少年的徳育情况调查中约有五成受访者认为当前家庭、社会、 学校三方面对青少年德育的效果“相互抵消”,六成人认为家长未能对子 女发挥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64. 1%的受访者认为如今的家长们在对子女进行德育时,“以身作则”的情况“不太好”或“非常不好”,仅有不足一 成的人认为“比较好”或“非常好”更有网友在评论中十分形象地描述 了这样一种尴尬一一“给孩子设立标准,大人却在无极限地突破!” 25-55 岁群体作为三代人的纽带,并没冇起到应冇的作用 4、个人认知个体差界会导致认同和践行程度上的差距中青年群体人多已经结束 了学校的系统教育作为社会中坚力量,一方面压力大、责任重另一方 面自身探索意识增强,期望高欲望强农民转眼变“城里人”,心理的发 展远赶不上户籍性质的变化,且缺乏及时有效的继续教育,他们更愿意调 侃自己是“失地的农村人”加之转型社区周边工厂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 主,要么不接受40岁以上的工人,要么居民不愿意从事单一流水线工作。

      二者的矛盾不断,致使社区中不乏一大批有劳动能力却失业在家的中年 人,他们生活困难,观点激愤三、提高中青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思路及措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孤立的工作,而是一项系统性、 综合性工程,必须在国家发展总的日标下与各方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协 调推进[1]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中青年群体价值观的引导,可以在以下几 个方面着力推进1、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 行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我国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的,也应该 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体现在人们生产生活和H常交往Z中,体现 在政策制度、法律法规各方面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贯 彻落实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推进改革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实践结合起來,与各项重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起來[2]更重要的是,要完善各项体制机制建设,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营 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对于转型社区, 在政策和资金上更应积极保障、有所倾斜2、 从各层面入手,综合运用各类方法统筹开展宣传和培育工作综合运用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政策制定、制 度保障等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 社会发展各方面。

      [3]引导公民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 化自信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改善社会心态深入开展爱 国主义教育,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在社区环境中,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这一培育载体,可以增 强社区凝聚力、激发活力、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转型社区 基础设施和人文环境差,社区治理难度大的情况,各部门、各机构应加大 调研频率和深度,实时掌握变化中的社情民况,调整、制定有针对性的合 理化措施3、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方式和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我国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丢失严 重,社会风气呈现出整体下降的趋势从社区基层做起,加强优秀传统文 化的宣传教育,使核心价值观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一起深入国民心中4、充分重视家庭的作用没有人可以游离于家庭之外而健康生存,也没有人可以离开他人的帮 助而实现自我价值,取得社会性的成就尽管转型时期矛盾多I木I难大,但 是调研中依然涌现出很多优秀家庭令人歆羡,他们没有因为环境的改变而 一蹶不振、丧失动力和目标。

      大部分社区也建立有相关的措施鼓励优秀家 庭建设,例如“五好家庭”评比、奖励升学、表彰孝心等等家庭道德状 况是整个社会道德状况发展与变迁的基本标志,创建和谐家庭,发挥家庭 的纽带作用,提高家庭对青少年树立正确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教化作用,让 家庭成为宣传核心价值观以及个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初场所参考文献】[1] 沈壮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着力点[J]•思想政治 工作研究,2012. 12. 17-19.[2] 谢进伟,欧阳燕嫦,邓复群•当前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调查报告一以某地方高校为例[〕]•教育教学论坛, 2015. 18. 76-78.[3]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新华网,2013. 12. 2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