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古诗中的哲学道理》专题.docx
4页高中政治《古诗中的哲学道理》专题 高中政治《古诗中的哲学道理》专题 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反映的哲理是(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4、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主要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 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诗句说明(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6、"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其哲学寓意是(矛盾双方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7、"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句诗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变化发展的观点 8、朱憙《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作者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说明观书的体会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所包含的哲理是(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10、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1、"家国兴亡自有时,关人何苦怒西施西施若解倾关国,城国之来又是谁?"罗隐的《西施》告诉我们,看待一个事物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12、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半》:"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蕴含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13、"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两句唐诗蕴涵哲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创新不可守旧 14、"豪化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的这句诗从哲学上启示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高中政治《古诗中的哲学道理》专题 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反映的哲理是(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4、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主要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 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诗句说明(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6、"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其哲学寓意是(矛盾双方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7、"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句诗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变化发展的观点 8、朱憙《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作者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说明观书的体会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所包含的哲理是(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10、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1、"家国兴亡自有时,关人何苦怒西施西施若解倾关国,城国之来又是谁?"罗隐的《西施》告诉我们,看待一个事物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12、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半》:"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蕴含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13、"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两句唐诗蕴涵哲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创新不可守旧 14、"豪化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的这句诗从哲学上启示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