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推荐邵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76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67419405
  • 上传时间:2024-01-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1.50KB
  • / 7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邵 阳 市 人 民 政 府二○○九年十一月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区域概况 2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3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 3第二节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6第三节 面临的形势 7第三章 指导思想与土地利用战略 9第一节 指导思想 9第二节 土地利用战略 9第四章 规划主要目标 11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1第二节 土地利用目标 11第五章 加强耕地保护与基本农田建设 14第一节 严格耕地保护 14第二节 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15第三节 提高耕地质量 15第四节 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16第六章 推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17第一节 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17第二节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配置 18第三节 规范农村居民点用地 18第四节 保障基础设施用地 19第七章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20第一节 加强生态用地保护 20第二节 推进土地生态治理 21第三节 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21第四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2第五节 压覆矿产资源查询及评估 23第八章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25第一节 调整农用地结构 25第二节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 26第三节 提高基础设施用地比重 26第九章 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27第一节 耕地与基本农田布局 27第二节 城乡建设用地布局 27第三节 基础设施用地布局 30第四节 生态用地布局 32第十章 土地利用分区 33第一节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33第二节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34第三节 邵阳市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 36第十一章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39第一节 基本农田建设工程 39第二节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 39第三节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40第四节 产业园区建设工程 42第五节 产业用地工程 42第六节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程 43第七节 民生用地工程 44第八节 土地生态建设工程 45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6第一节 强化规划实施管理机制 46第二节 完善土地执法监察机制 47第三节 加强规划实施经济调控机制 47第四节 提高规划实施社会能力 48第五节 建立规划实施技术保障 49第六节 加强教育宣传 49附 表 50前 言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邵阳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湖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结合邵阳实际,制定《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全市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和指导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规划范围为邵阳市所辖全部土地,总面积2082963公顷第一章 区域概况邵阳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资水上游,北与娄底毗邻,南与永州、广西桂林交界,西与怀化相连,东与衡阳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25°58'~27°40',东经109°49'~112°05'邵阳市为江南丘陵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总趋势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境内自然条件优越,水力资源、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与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资江、邵水、夫夷水等矿产资源开发历史悠久,以石膏、煤、锰为主旅游资源有包括崀山、南山、法相岩—云山、虎形山—花瑶等在内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2005年全市森林面积115319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5.36%,生物资源相对丰富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744万,城镇化水平26.27%,人口密度357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4‰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0.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30%,人均GDP为5439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30.1∶28.8∶41.1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2.1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7.83%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1.05亿元,比上年增长36.20%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及面临的形势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一、土地利用结构2005年,全市土地总面积2082963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842234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88.44%;建设用地面积106408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11%;未利用地面积134321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45%专栏一 2005年邵阳市土地利用结构 单位:公顷,%地 类面积占一级地类的比重占全市土地的比例土地总面积2082963—100.00农用地农用地合计1842234100.0088.44耕地43847223.8021.05园地694683.773.34林地115319562.6055.36牧草地116330.630.56其他农用地1694669.208.14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合计106408100.005.11城乡建设用地小计7935274.573.81城市57465.400.28建制镇81997.710.39农村居民点6381859.973.06采矿及独立建设15891.490.08交通水利用地2013618.920.97其他建设用地69206.500.33未利用地未利用地合计134321100.006.45水域2269616.901.09滩涂沼泽30882.300.15自然保留地10853780.805.21二、土地利用特点——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小,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

      邵阳市土地总面积居全省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仅0.28公顷,人均耕地0.059公顷,人均占有各种土地资源相对较少全市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率为93.55%,土地垦殖率为21.05%,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为主,建设用地所占比例小,但增长速度较快全市农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8.44%,建设用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5.11%,但随着邵阳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自1997年以来,建设用地年均增加902公顷,且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明显市域东部和中部地区耕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占较大比重,土地利用率高,农业与非农业用地矛盾突出;西部和南部地区山地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大,城镇化水平较低,土地利用相对粗放,土地投入产出率低——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全市地均固定资产投资从1996年的0.14万元/公顷增长到2005年的0.68万元/公顷,增加了0.54万元/公顷,同期地均GDP从0.81万元/公顷增长至1.73万元/公顷,增加了0.92万元/公顷,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不断提高三、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

      上轮规划实施以来,全市共减少耕地(含生态退耕)24318公顷,年均减少2702公顷,人均耕地降低到2005年的0.059公顷,已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0533公顷的警戒线耕地不断减少,人口持续增加,人地矛盾不断加剧——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市地均固定资产投资为0.68万元/公顷,地均GDP为1.73万元/公顷,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7%和55%全市地均二、三产业增加值为1.20万元/公顷,地均零售商品总额为0.57万元/公顷,地均财政收入为0.07万元/公顷,在全省14个地州市中均排名第10位,与其他市州相比,土地利用效益不高——城乡土地利用缺乏统筹,二元用地结构问题突出近年来,邵阳市城镇化进程加快,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在促使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并没有像预期那样使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迅速减少城乡缺乏互动的用地结构,不仅导致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使农村建设用地闲置低效利用的状况无法改变,同时也影响到城乡土地问题的整体解决,制约着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由于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乱采滥挖、露天开发,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到2005年邵阳市水土流失面积已达40261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9.32%;由于环境保护意识不足,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土壤污染严重,全市有30余处土壤受到砷、铅和铜的污染,受污染的耕地面积达到491公顷四、土地开发利用潜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潜力规划期间邵阳市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可新增耕地潜力为22927.74公顷,其中通过耕地整理可新增耕地8563.52公顷,通过居民点整理可新增耕地3816.65公顷,通过土地复垦可新增耕地1547.29公顷,通过土地开发可新增耕地9000.28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潜力主要分布在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和武冈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规划期间通过对存量和低效建设用地调整和利用,可实现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8503.16公顷,其中城镇建设用地可实现潜力432.30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可实现潜力7986.68公顷,独立工矿用地可实现潜力84.18公顷第二节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以1996年为规划基期年,2010年为规划目标年上轮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全市新增建设用地23543.40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4267公顷,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增加耕地18998公顷,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为416831.8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43754公顷。

      规划实施至2005年主要规划指标完成情况:新增建设用地8161.79公顷,完成34.67%;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3689.56公顷,完成86.47%;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增加耕地3730.06公顷,完成19.63%;耕地保有量396169.11公顷(2005年地籍数据),为规划目标的95.04%;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43900公顷,为规划目标的100.04%上轮规划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是建立健全了全市耕地保护体系;二是土地用途管制成效显著;三是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四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无序扩张的趋势得到较好控制;五是提高了社会各界规划用地的法律意识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规划的弹性不足;二是规划编制时技术准备不足,规划手段落后,信息化水平低;三是规划的预期不足,指标有余但建设用地布局欠合理,可操作性受到影响;四是规划实施政策激励机制不健全;五是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第三节 面临的形势未来十五年是邵阳市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矛盾凸显期,同时也是土地利用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科学认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