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体和天球及其坐标系统教材.ppt
63页第二章 天体和天球及其坐标系统 2.1 天体和天体系统 2.1.1 天体概念及主要天体介绍 1. 天体概念 目前把天体认为是宇宙间各种星体的总称包括:恒星(如 太阳)、行星(如地球)、卫星(如月亮)、彗星、流星体 、陨星、小行星、星团、星系、星际物质以及暗物质等 2. 主要天体介绍 恒星 是天体中的主体 ①恒星并非不动 ②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仅是恒星的大气,恒星的内部 ,特别是内核密度都很大,显然不一定是由气体组成 ③恒星有许多种类,恒星有生有灭 行星 指绕恒星运行、自身不会发可见光的天体 卫星 指绕行星运行、自身不会发可见光、以其表面反射 恒星光而发亮 彗星 主要由冰物质组成,以圆锥曲线(包括椭圆、抛物线和双 曲线)轨道绕恒星运行,当靠近恒星时,因冰物质受热融化,蒸 发或升华,并在恒星粒子流(如太阳风)的作用下拖出尾巴的 天体至今人们也仅观察到太阳系内的彗星 Destruction of Sun-Grazing Comet C/2011 N3 (SOHO) Within the Low Solar Corona, C. J. Schrijver, J. C. Brown, K. Battams, P. Saint-Hilaire, W. Liu, H. Hudson, W. D. Pesnell,Science 20 January 2012,Vol. 335 no. 6066 pp. 324- 328 流星体 是绕恒星运行的质量较小的天体,其轨道千差万别。
在 太阳系中有些流星体是成群的,称为流星群当流星体或群进入 地球大气层时,由于速度很高,进入地球大气层因摩擦生热燃烧 发光,形成明亮的光迹,称为流星现象大流星体未燃尽而降落 在地面称为陨星陨星中含有许多种矿物元素,近年来还发现在 陨石中存在有机物 星云和星系 星云是指银河系空间气体和微粒组成的星际云 一般它们体积和质量较大,但密度较小;形状不一,亮暗 不等过去在星云性质不清楚之前,把星云分为河内星云和 河外星云两种河内星云实质就是“星云“,是银河系内的一 些星际物质;河外星云就是现在说的河外星系,简称“星系“. 星际物质 恒星之间的物质,包括星际气体、星际尘埃和各种各样 的星际云,还包括星际磁场和宇宙线,统称为星际物质在现代 天体物理中星际物质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猎户座大星云 银河系全景图 人造天体 在1957年人造卫星上天以后才有的天体现有人造 卫星、宇航器(宇宙飞船)和空间站等虽然有的人造天体已 瓦解,失去设计时功能,但每一块小碎片(宇宙垃圾)仍然是 人造天体现运行在空间的人造天体已有上万个 可视天体和暗物质 在大量的宇宙物 质中,人类把看得见的(在可见光波段 )称为可视物质,看不见的称为不可视 物质或暗物质。
据现代天文研究,宇宙 中存在大量暗物质 约有 12000块 太空碎 片围绕 地球运 转 2.1.2 天体系统 在引力的作用下,邻近的天体会集结在一起,组成互有联 系的系统, 这就是天体系统也可以表述为:天体系统是 互有引力联系的若干天体所组成的集合体 1. 天体系统概念 2. 主要天体系统 木星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天然卫星最多的 行星,目前已发现63颗卫星 地月系统 太阳系 银河系 星系群 星系团 超星系团总星系 2.2 天球和天球坐标 以观测者为中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的假想的球,称为天球 2.2.1 天球 视位置定义为:把不同远近的星星与观测者的 眼睛连成的直线延长,它们和天球相交的点, 即星星在天球上的投影 1. 天球是存在中心的 选择不同的天球中心: 观测者 → 观测者天球 地 心 → 地心天球(主要用于表示太阳系外天体的是 运动和视位置) 日 心 → 日心天球 (主要用于表示太阳系内天体的是 运动和视位置) 1. 天球的半径是任意的 它包容一切,不论天体如何遥远,天球上总有它的位置 1. 在同一视线上的不同远近的星球,在天球上的视位置是重 合的 2. 所有互相平行的直线向同一方向延长,和天球交于一点 这是因为天球半径无限大,所以观测者的任何位移都比圆 球半径小得多。
几个天球相关的性质 球面的几何性质 1. 用任何一个平面切割球面,切痕都是圆如果切割平面过 球心,圆的直径最大,称为大圆不过球心时,圆的直径 较小,称为小圆; 2. 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连线以大圆弧最短; 3. 通过球面上任意两点(与球心同在同一直线上的两点除外 )可以做唯一的大圆; 4. 球面上任意两个不同的大圆必然相交与两点,该两点的连 线比过球心; 5. 通过大圆中心(球心)做大圆平面 的垂直线,与球面相交的两点称为 该大圆的极通过大圆的极的任意 一个大圆都与原来的大圆垂直从 大圆上任意一点到极的大圆弧长度 都是90°.两个大圆的交点是通过大 圆的极的大圆的极 2.2.2 常用的天球坐标系 建立球面坐标的三个条件 1. 选择一条通过球心的直线作为基本轴,或选择一个特 定的大圆作为基本大圆基本轴与基本大圆垂直,基 本轴与球面的交点就是基本大圆的极; 2. 选择球面上除极点外的任一点作基本点; 3. 约定坐标量度的方法和范围 球面坐标的基本要素地球坐标系统的基本要素 地球坐标系统: 基本轴:地球自转轴 基本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是南北极 基本大圆:赤道 基本点: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地G 地球表面任意地点A有两个坐标: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
通过 北极(或南极)和A点做大圆与赤道交于A’点,通过北极过G 点做大圆和赤道交与G’点,弧长AA’则为地理纬度,弧长G’A’ 为地理经度纬度由赤道向两极度量,正负各90°,约定北向 为正,向南为负;经度由G’点向东西度量,正负各180 °,约 定向西为正,向东为负合肥的坐标为北纬32°(+ 32° )、 东经117°(- 117° ) 天球上的基本圈和基本点 天顶和天底 沿观测者头顶所指的方向作铅直线向上无限延 伸,与天球相交的一点称为天顶(Z);天球上距天顶 180°的点,即铅垂线在观测者脚底向地平以下无限延伸, 与天球相交的另一点称为天底(Zˊ),观测者的眼睛则为 天球的中心 地平圈 通过地心,并垂直于观察者所在地点的垂线的平面 与天球相割而成的圆为地平圈,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地平 线(不过平常所说的地平线没有如此严格的定义)或表述为 通过天球中心而垂直于天顶和天底联线的平面称为地平面, 地平面与天球相交而成的大圆NWSE,称为地平圈地平圈 把天球分成可见和不可见的两个半球天体在地平上以上可 见天体每日视运动运行到距地平圈以上最高点称为上中天 ,运行到距地平圈最低点称为下中天 北天极和南天极 地轴无限延伸,就成天轴。
天轴与天球相交的 点就是天极天极有两个:北向的称北天极(P);南向的称为 南天极(Pˊ),有人称“天北极”和“天南极”离北天极约1°处有 一颗不太亮的星,即小熊座α,中名“勾陈一“,是北极星天南 极及其近旁没有亮星,故没有南极星,所谓“南极老人星“,其实 离天南极很远,离天赤道反而近,只因我国地处北半球,北方 根本看不到这颗星,南方看那颗星在南边天际故有人称它为“ 南极老人星“(即船底座α) 天赤道 与北天极和南天极距离相等,且垂直于天轴的大圆,称为 天赤道,即地球赤道平面任意扩展与天球相割而成的圆,称天赤道 实际上,它是地球赤道的无限扩大它把天球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四方点(或四正点) 通过天顶和天底,北 天极和南天极的大圈与地平圈相交的两点 中,靠近南天极的那一点称为南点(S); 靠近北天极的另一点称为北点(N)从 北往南看,自北点顺时针旋转90°的那一点 为东点(E),与东点相距180°的点称为 西点(W)或表述为在某地看来地平圈 与天赤道相交的两点就是东点(E)和西点 (W),它们在正东方向和正西方向地平圈 上与它们相距90°的两个点就是南点(S)和 北点(N),分别在正南方向和正北方向。
S 、N、E、W合称为四方点 子午圈 通过天顶和北天极同时又过北点和南点的大圈 PZSPˊZˊNP,称为子午圈 卯酉圈 通过天顶和天底同时又过东、西点的大圈ZEZˊW,称 为卯酉圈 六时圈 通过北天极和天南极,同时又过东、西点的大圈 PEPˊW,称为六时圈 地平圈、天赤道、黄道、子午圈、卯酉圈 和六时圈均为大圆其中地平圈、天赤道 、黄道为基本圈(简称基圈);子午圈、 卯酉圈和六时圈为辅圈 黄道和黄极 通过天球中心作一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叠加的无限平面,这 一平面叫黄道面,黄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黄道即地球绕日 公转轨道平面任意扩展,与天球相割而成的圆为黄道通过天球中心 作一垂直于黄道面的直线,使该线与天球相交于两点,其中靠近北天 极P的那一点为北黄极(K);靠近南天极Pˊ的另一点则为南黄极(Kˊ ) 银道和银极 在天球上沿着银河中 心画出的大圆称为银道,它是银 河系平均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 ,它与天赤道相交成约63. 5°的 交角银河所在的平面称为银道 面,在银道两侧与银道相距90° 的两点,称为银极靠近北天极 的那一点称为北银极(NGP), 靠近南天极的那一点称为南银极 (SGP) 二分二至点 3/19,20,21,春分; 6月21日或22日,夏至 9/22或23,秋分 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 2.2.2.1 地平坐标系 基本轴: 铅垂线 基本大圆:与铅垂线垂直的地平圈E-S-W-N 天顶:观测者头顶正上方 地平圈:观测者所见的天与地相接的大圆就是地平圈 基本点:天北极(对于南半球的观测者就是天南极),也就是地球 自转轴延长后与天球的交点。
天北极旁(实际相差1度左右)刚好 有一颗小恒星-小熊座α,称为北极星 坐标量度方向和范围:通过天顶Z和 天北极做一大圆与地平圈相交于N和 S,称为北点和南点,这是定义地面 南北方的基准点,与之垂直的为东 点和西点,东西南北按顺时针方向 排序 地平坐标系的一对坐标是高度h(也叫地平纬度)和方位角A (也叫地平经度)约定高度从地平圈向天顶(或天底)度 量,正负各为90°,向上为正,向下为负;方位角从南点(S 点)向东向西量度正负各180°,向东为负,向西为正 思考题:对于图中的星M,假设其高度角大小绝对值为h,方 位角为A,其地平坐标为? (h,A) 2.2.2.2 第一赤道坐标系(时角坐标系) 基本轴: 地球自转轴 基本大圆:天赤道,也就是地球赤道平面延展以后与天球相交的 大圆,自然天体东升西落的运动总是沿着与天赤道平行的小圆进 行的 基本点:上点Q(子午圈与天赤道存在两个交点,在天赤道上方的 为上点,下方的为下点 天体如M在第一赤道坐标系系中的坐标用赤纬δ和时角t 表示赤纬角度以天赤道开始度量,往北为正,往南 为负时角以上点Q为原点,沿天赤道向西度量以时 、分、秒的单位代替度、分、秒的单位,从0h到24h。
注意:这里的时、分、秒仍是角度量, 也称为时角、时分和时秒只是名称和 换算比例改变一下因为地球自转一周 为24小时,转过一周为360,故有 1h=15°,1m=15’,1s=15’’ 思考:北京的经度为:116°20’,其也可以表示为? 7h45m20s 2.2.2.3 第二赤道坐标系 基本轴: 地球自转轴 基本大圆:天赤道,也就是地球赤道平面延展以后与天球相交的 大圆,自然天体东升西落的运动总是沿着与天赤道平行的小圆进 行的 基本点:春分点 天体,在赤道坐标系中的一对坐标是赤纬δ和赤 经α 约定赤纬从赤道向天北极和天南极度量,正负各 90°,向北为正赤经从春分点算起,沿天赤道 向东度量 赤道坐标系没有地平坐标系直观,因为人们很难凭感官判断天 赤道在天上的位置,更无法确定春分点是天上哪一点但第二 赤道坐标系与观测者所在的地面位置无关,对任何地点都是一 样的但第二赤道坐标系的基本大圆和基本点都和天体一样参 与东升西落的周日视运动,因而天体的赤道坐标不因东升西落 而变化,是相对固定的第二赤道坐标系与地平坐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