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宁德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doc
11页福建省宁德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 (2016高二下·右玉期中) 已知A2﹣核内有x个中子,A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n g A2﹣所含电子的总物质的量是( ) A . B . C . D . 2. (2分)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发生的大地震中,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其周边区域的空气中漂浮着放射性物质,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含有碘的同位素53131I,53131I中的中子数是( )A . 53 B . 78 C . 131 D . 184 3. (2分) (2019高一下·扶余月考) 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A . 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 . 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 C .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 .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4. (2分) (2016高二上·绵阳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则第一电离能X大于Y B . 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则分子越稳定,熔沸点越高 C . N﹣H键键能的含义是拆开约6.02×1023个N﹣H键所吸收的能量 D . H2O中每个O原子结合2个H原子的根本原因是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5. (2分) (2016高一上·浦东期末) 下列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的是( ) A . 氯化氢 B . 甲烷 C . 水 D . 硫化钠 6. (2分)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数目为( ) ①氢元素有三种核素H、D、T,HD属于化合物②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共价键;③12g NaHSO4固体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0.3NA④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可相差2、8、16、26、36、50等⑤过渡元素即为所有副族元素,又叫过渡金属⑥I2升华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7. (2分)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HClO的结构式:H﹣O﹣ClB . 比例模型: 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C .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D . NH4Cl的电子式: 8. (2分) (2018高二上·北京期中) 下图表示某可逆反应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对应关系。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 a与b相比,a的反应速率更快 C . a与b相比,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不同 D .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9. (2分) 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 . 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 .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D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 10. (2分) (2015高一下·沁县期中) 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它们是( ) A . 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 B . 右上方区域的某些非金属元素 C .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D . 过渡元素区域 11. (2分) (2017高二上·腾冲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了B . 失电子难的原子其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C .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各种离子,它们的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D . 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它多的金属元素活泼12. (2分) (2016高一上·大名期中) 关于 F﹣微粒叙述正确的是( ) A . 质量数为19,电子数为9 B . 质子数为9,中子数为10 C . 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9 D . 中子数为10,电子数为8 13. (2分) (2016高一下·道县期中) 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反应速率可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B . 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C . 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反应物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D . 因是同一反应,所以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所得数值是相同的14. (2分) (2016高一下·杭锦后旗期末) 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 ) A . 碱土金属元素 B . 元素周期表中第3~12列的过渡元素 C .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D . 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 15. (2分)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增加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减少量来表示B . 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无负值,均为正值C . 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变化量表示化学反应速率D . 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是mol/(L•s)或mol/(L•min)16. (2分)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A2(g)+3B2(g)⇌2AB3(g)反应来说,下列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中最大的是( )A . v(A2)=0.8mol•L﹣1•s﹣1 B . v(A2)=40mol•L﹣1•min﹣1 C . v(AB3)=1.0mol•L﹣1•s﹣1 D . v(B2)=1.2mol•L﹣1•s﹣1 17. (2分) (2017高二上·荆州期中) 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2X(g)⇌Y(g)+Z(s),以下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A . X的分解速率是Y的消耗速率的2倍 B .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C . 单位时间内生成l mol Y的同时分解2 mol X D .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18. (2分) (2016高二上·重庆期中) 某可逆反应:mA(气)+nB(气)⇌pC(气)(焓变为△H),其温度T、时间t与生成物C的体积百分数C%、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的关系如图1,2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m+n>p,△H>0 B . m+n>p,△H<0 C . m+n<p,△H>0 D . m+n<p,△H<0 二、 填空题 (共2题;共13分)19. (8分) 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 写出元素的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 B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3) 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C的单质与H2反应的过程:________. (4) 由元素A、C及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___. 20. (5分) (2016高一下·微山月考) A,B,C,D 4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它们的离子电子层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B,C原子能形成CB型离子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 A元素的符号是:A________; (2) A,B,C,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 B与D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电子式为________,属于________化合物. 三、 实验、计算题 (共2题;共11分)21. (7分) (2016高二上·宜宾期末) 己知: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被空气中的O2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2+4I-+4H+=2I2+2H2O.(1) 某化学小组为探究不同条件对上述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完成下表中①和②的内容.(限选试剂:0.1mol/L硫酸、0.2mol/L硫酸、1mol/L KOH溶液、淀粉溶液)组别温度KI溶液H2SO4溶液淀粉溶液实验目的C(KI)VC(H2SO4)V1298K1mol/L5mL0.1mol/L5mL3滴l组和2组探究②________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1组和3组探究反应物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2308K1mol/L5mL0.1mol/L5mL3滴3298K1mol/L5mL①________5mL3滴(2) 在上述实验中,三种溶液混合的顺序最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应记录的内容是________ A.先将硫酸溶液与淀粉溶液混合,然后再加入KI溶液B.先将KI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然后再加入淀粉溶液C.先将KI溶液与淀粉溶液混合,然后再加入硫酸溶液(3) 在实验中,发现露置在空气中的KI溶液逐渐变黄色.通过查阅资料知:KI溶液在空气中会生成I2和KOH.小组同学对该描述有疑问:I2为何能与KOH共存?为此提出下列假设进行探究:假设一:常温下,I2和KOH不反应假设二:溶液碱性弱,I2和KOH不反应假设三:…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完成表中的内容 实验方案 预期实验现象与结论取少量________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淀粉溶液,然后逐滴加入________,观察现象若________,则假设二正确(限选试剂:1mol/L盐酸、1mol/L KOH溶液、碘水、淀粉溶液)22. (4分) (1)某温度下,2L恒容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时,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则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0~10s内,用Z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 ;③X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已知I2(g)为紫红色,在恒容容器中,可逆反应H2(g)+I2(g)⇌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 A.混合气体密度恒定不变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C.H2、I2、HI的浓度相等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二、 填空题 (共2题;共13分)19-1、19-2、19-3、19-4、20-1、20-2、20-3、三、 实验、计算题 (共2题;共11分)21-1、21-2、21-3、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