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审查要点(试行).docx
31页云南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审查要点(试行)云南省自然资源厅2021 年 12 月1目 录一、审查依据 3二、审查组织 31.技术审查方式 52.参加会审单位 53.审查专家要求 5三、审查内容 51.成果完整性审查 52.工作底图底数审查 73.强制性内容审查 74.定位目标与村庄分类审查 85.村域规划审查 86.较大自然村规划审查 107.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审查 118.风貌管控和指引审查 119.村庄安全和防灾减灾审查 1210.近期项目审查 12四 附录 13附录 1:《村庄规划》技术审查评价表 13附录 2:《村庄规划》核心数据指标表 15附录 3:不同类型村庄审查重点 16附录 4:程序性审查 18附录 5:XX 县 XX 村村庄规划专家技术审查意见(参考) 19附录 6:专家签字表 - 20 -2为进一步做好全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以下简称“村庄 规划”) 审查工作,提高村庄规划编制审查水平和村庄规划质量, 确保 全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效果成效,特制定本审查要点一、审查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5.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 干意见》(中发〔2019〕18 号)6.《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 (自然资办发〔2019〕35 号)7.《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 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0〕51 号)8.《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自 然资办发〔2020〕57 号)9.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和统一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基数 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1〕907 号)10.《云南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指南(修订版) 》 (试行)11.《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工作手册》(第一版)二、审查组织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审查组织部门) 负责规划审查的 组织工作,县级组织、乡村振兴、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生态环境、3林业草原等部门配合做好审查工作。
程序性审查由县级自然资源主管 部门负责, 技术性审查由专家组负责, 程序性审查通过后组织技术性审 查数据库审查在规划成果提交规委会审议通过后报送审批前, 由县级 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 省自然资源厅指导技术性审查应在《专家技术审查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或“不 通过”的审查结论审查结论为“不通过”的规划,规划编制单位应按 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并将修改情况报审查组织部门, 由审查组织部门再 次组织技术性审查省自然资源厅对通过专家审查的村庄规划进行抽 查,抽查结果与审查专家、编制单位的信用评价, 所在地县(市、区) 的建设项目资金安排与规划编制资金奖补进行挂钩村庄规划审批流程示意图41.技术审查方式技术审查包括专家会审和专家函审两种方式, 审查组织部门可根 据实际选择采用函审的项目, 由审查组织部门收集不少于 5 名专家 及相关部门的书面意见,并交由事先确定的专家组长汇总形成《专家技 术审查意见》《专家技术审查意见》、《村庄规划技术审查评价表》、 《村庄规划核心数据指标表》一式三份,审查组织部门、规划编制单位 各执一份,向省自然资源厅报备一份2.参加会审单位包括县级组织、乡村振兴、自然资源、发展改革、民政、生态环境、 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林草等相关 部门, 村庄所在的乡(镇) 人民政府、规划编制组组长、副组长及村民 代表。
3.审查专家要求技术性审查应当组成包括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专业的专家 组专家组应由不少于 5 名专家组成, 并推选 1 名专家组长专家应为 熟悉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政策和村庄规划工作, 了解当地村庄的历史和 现状情况,从事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农林水利、生态环境、文物 保护、农业经济、乡村旅游、传统民居、乡村民俗、美学艺术、绿色建 筑、信息技术等 1 至 2 项与村庄规划相关的专业技术工作人员,从事 专业工作满 5 年以上,有相应资格证书者优先三、审查内容1.成果完整性审查成果由管理版成果和村民版成果(规划读本)构成1.1 管理版成果审查5应包含文本、图件、附件,数据库1.1.1 文本规划文本包括文本条文、附表,是否符合《指南》及本要点要求, 内容言简意赅强制性内容应当以黑体加粗标注附表包含:规划目标指标表、国土空间用途结构调整表、国土综合 整治重点工程项目表、近期重点项目表1.1.2 图件序 号图名要素备注1村域综合现状图现状用地、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现状道路、河 流、村域行政区划范围、自然村(集中居民点)的分布 和名称等现状必备2村域底线管控图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生态保护红线、村庄建设边界、 蓝线、紫线和黄线等其他需要保护和控制的底线。
必备3村域用地冲突分析 图三调与现状用地冲突分析,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 线以及建设用地之间冲突分析必备4村域生态修复与国 土综合整治图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未利用地开发和土地 复垦与土壤修复必备5村域综合规划图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 防灾减灾等规划内容必备6较大自然村综合现 状分析图现状建设用地边界, 明确存量用地的范围、面积, 梳理 自然村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重要资源可选7较大自然村规划图村庄建设边界, 各类用地范围、规模、用途, 设施配 置,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设施配置等必备8历史文化保护区划 图历史文化保护要素位置、历史文化保护和控制范围,历 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按相关要求绘制可选, 可与村域底 线管控图合并9建筑风貌引导及新 建民居户型引导图(1)传统村落或历史文化名村: 对建筑风貌分类保 护,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2)一般村落: 从建筑高度、屋顶、外墙、门窗、庭 院、栏杆等建筑细部,对现状建筑风貌提出引导, 明确 其形式、风格、色彩等; (3)采用各地民居通用图集,经村民同意选择2-3个户 型。
必备1.1.3 附件说明书: 是否对规划背景、现状分析、上位及相关规划、村域规划、 自然村(集中居民点) 规划、近期项目安排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说明相关记录材料:是否包含村民委员会审议意见、村民会议或村民代6表会议意见,其他相关记录材料1.2 村民版成果(规划读本)审查是否利用高清影像和航飞照片绘制“自然村规划示意图”,通俗易 懂、图文并茂的表达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便于村民阅读和理解是否 包括新增宅基地允许建设范围;不得占用的范围; 特别需要告知的、不 能违背的管制规则;产业、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施的布局;建设 意向等内容1.3 数据库审查数据库是否按照《云南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数据库标准》 进行建库是否落实上级管控和指标要求;数据库图层齐全, 数据结构 正确,图数一致; 是否存在拓扑问题2.工作底图底数审查是否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及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以第三次 全国国土资源调查为基础,并结合实地勘察、地形图、卫星遥感图、数 字高程模型等资料,对数据进行地类转换、细化、边界修正、线状地物 图斑化村域以三调为基础作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工作底图;较大自然 村规划推荐使用 0.2 米分辨率高清正射影像图作为底图, 有条件、有需 求的村庄,可按需测绘 1:1000、1:500 比例尺的地形图。
3.强制性内容审查村庄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是对村庄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 依据, 必须在规划管理中严格遵守,需要重点审查的内容强制性内容 包括:3.1 上位规划的约束性指标和重要控制线3.2 重要控制线: 村庄建设边界3.3 约束性指标: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耕7地保有量、村庄建设用地规模等3.4 需要控制的用地布局:宅基地建设规模和范围;集体经营性建 设用地和农村产业用地的强度、用途和布局;村域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设施布局; 较大自然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和配置标准; 建 筑道路退距; 避灾点的位置和规模;村庄内的江河、湖泊等主要水域的 范围3.5 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名录、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3.6 村庄建设及风貌管控:村庄主要公共建筑的体量、高度、风格, 村民自建房屋的高度、风格4.定位目标与村庄分类审查4.1 是否明确村庄发展定位, 研究制定村庄发展目标、国土空间开 发保护目标、人居环境整治目标4.2 村庄发展定位是否符合村庄资源禀赋、区域发展及上位规划要 求4.3 规划人口规模是否与人口增长和流动规律、村庄功能定位及村 庄产业发展定位相匹配4.4 是否合理确定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 的村庄类型、发展规模 和编制重点。
确定近期需要重点保护与发展、整治提升的较大自然村名 称和数量5.村域规划审查5.1 底线管控审查5.1.1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审查是否落实上级下达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和永久基本农田储备 区,是否处理解决好矛盾冲突,进一步明确保护要求和管控措施规划 建设用地若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调整, 是否遵循“面积不减、质 量提升、布局稳定”的原则,对永久基本农田进行局部正向优化调整;85.1.2 生态保护红线和其他底线审查是否落实上级下达的生态保护红线的规模、范围, 明确生态保护红 线的管制要求,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河湖水系、湿地、蓄滞洪区和历史 文化等其他需要保护和控制的底线要求5.1.3 村庄建设边界审查是否科学划定村庄建设边界, 引导集中建设; 是否处理好村民宅基 地建房需要,村庄产业用地需求, 与乡村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系统保护 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云南省村庄建设边界划定工作指引》的要求5.2 村域国土综合整治与修复审查是否合理确定村域国土空间整治与生态修复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项 目包括农用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提质改造等) 、生态保护 修复整治(还林还湖还草还湿、污染地块治理等) 、建设用地整治(工 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其他低效闲置建设用地整治等)等项目规划。
是否摸清低效闲置的农村建设用地、零散工矿用地现状及规模,是 否梳理一户多宅、空心村、闲置宅基地、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现状及规 模是否充分盘活存量及整治后的用途以及建设用地减量化指标和新 增耕地面积等5.3 村域用地布局审查是否合理确定村庄农用地、生态用地、建设用地布局村庄建设用 地布局是否保护优先、节约集约, 引导新增建设用地少占或不占耕地 是否充分盘活使用存量建设用地,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适当, 节约高效 用地布局是否充分考虑村民宅基地建房、产业发展需求是否统筹产业发展空间合理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 明 确产业用地用途、强度等要求产业发展优先使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充分利用村庄存量建设用地, 不。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