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教学设计》.docx
32页《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的背景,学会通过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2、通过反复朗读背诵体会情感 学习重点:学会通过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学习难点:体会作品表达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诵读、感悟、合作探究 课前学习: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背景资料,并朗读全词,读通读顺 设计理念: 《水调歌头》作为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其意,懂其理,诵其情”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本着课程标准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出自己的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其品德修养”“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的理论指导,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设计多种情境,让生读、思、品、说在能力发展同时,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乐趣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导入新课: 导入1:同学们,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文学,比如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实,更重要的是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杰出的文学大师,是他们让那个时代的文学大放异彩璀璨夺目比如,提到魏晋我们就会想起陶渊明,提起唐代就不能不说李白、杜甫,提到宋代就不能说(生答:苏轼)是他们让那个时代的文学更加精彩 导入2:“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的万事万物在作家的笔下都是一曲浪漫的歌,一首美丽的诗团圆之时的中秋佳节,浩瀚的深蓝的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月亮就更是牵动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愫其中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词被广为传诵,这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今天,让我们跟着苏轼一起来对月长歌 苏轼简介: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散文家、诗人、 词人)、书画家,文艺评论家和审美鉴赏家词集有《东坡乐府》其词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与父亲苏洵兄弟苏辙合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散文家”散文有《前赤壁赋》词有《水调歌头》《念奴娇》与辛弃疾齐名,为豪放派的代表苏辛) 时代背景: 该词是苏轼任密洲太守时写的,当时王安石当政,苏轼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那是一个中秋之夜,诗人一个人孤零零来到庭院,对月独饮,”政治上的不得意,对亲人的思念,郁结于心。
但他又深深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于是将千愁万绪,流泻笔端所以词中有消极伤感的情绪,但他毕竟有着旷达的胸襟,又从对人生哲理的探求中达到了自我解脱 内容简析: 小序:交代作词原由,领起全篇序常起揭示作品内容的作用 上阕:词人欢饮时的想象,表达问天)(人格化) 下阕:词人无眠时的探求,表达诗人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问月) 全词:问人生探哲理,寓哲理于抒情中 (表达诗人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也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简单赏析: 这首中秋怀人词,久负盛名,横绝今古开头一句虽在用李白诗句,而举止超逸,气韵终高一筹人间天上,连通情感脉络接着以浪漫瑰伟的想象,集中描写自己与朝廷的微妙关系,突出“去”与“留”的矛盾下阕实写中秋赏月,写与弟的离别相思之苦,由怨而转入彻语,足见作者不为环境所拘束的豁达品格,“但愿”二字,忧患俱释,惟以善保天年,藉明月而寄相思互相劝勉 翻译全词: 小序:丙辰年的中秋节,我畅饮到天亮,大醉,写了这首词,并以此思念子由本是团圆之日,天涯各一方) 上片:明月什么时候才会出现,端起盛满酒的杯子来质问青天一疑) 不晓得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
二疑) 我打算乘风回到天上去,又怕在那高高的琼楼玉宇中禁不起寒冷三疑) 月下跳起舞来,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哪里像在人间啊!(四疑) 下片:月儿已经转过朱红色的阁子,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安眠的人 (描写月光) 月儿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偏要在人们分别时才变圆呢? 人都有悲欢离合之事,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圆满 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1) 问:对照注释你认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联系何在? (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两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问: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3)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你如何理解?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4)透过词的本意,词人向我们暗示了什么?——“天上”乃朝廷也…… 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上阕:饮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 下阕:难眠怀弟——探求人生哲理 相关链接:点击生活,理解运用,展开想象,诵读品味 1、创设生活情境 (1)中秋之夜,思念外出工作的亲人,这时引用《水调歌头》中哪一句祝福? (2)你妈妈十分想念你外出上学的哥哥, 请你引用《水调歌头》中一句诗来劝劝她你会怎么说? 2、哪一句直接写“月”的。
3、诗中哪一句与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设计说明: 创设生活情境,既能学以致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检测对诗句理解程度 4、读完这首词,你有何启示? 师的阅读体验:同样一轮中秋月,王建发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 哀叹,而苏轼却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出了他的旷达可见,同样的月亮,人们对她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我们可能无法改变事物,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情,可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事物 设计说明: 多种情境铺设,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老师与学生融洽交流体验,很 好起到了“平等中的首席”作用加深体验 备课时间:20xx年12月 再备课于20xx年7月13日星期五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通过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作品表达的人生哲理. 【教学思路】 1、本教案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突出对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以“情景教学”作为指导的思想,通过善设、再现诗的意境来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
2、诗词的朗读和背诵是教学本课的关键设计了几种新的朗诵方法和教学方法,体现了诗词教学的特点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如:音乐烘托法、绘画激趣法、散文描述法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更能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学习生字词 2、查作者相关资料等 (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学完成) 二、导入 1、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历来被列为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同学们,你们家过中秋有什么习俗吗?古人过中秋喜欢吟诗赋文来抒发自己当时的感受,为我们后人留下许多优美诗篇 2、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诵甚广 3、苏轼因乌台诗案倍受折磨,被贬黄州。
写此词时,作者41岁,除政治不得意外, 苏轼兄弟情谊深厚,他与苏辙在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但无缘相会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 三、展示思考题 1、笔下的月亮是何形象?诗人由月色的美好想到了什么?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 学生初步谈感想,鼓励个人独到的见解学生说说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发挥想象描绘词的意境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述,教师点拨难解的字词 ) 2、学生思考、讨论、质疑以下问题: ⑴ 这首词中你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的? ⑵ 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心中的天宫是怎样的?他向往那美好的天宫吗?你认为作者是怎样想的,觉得天上好还是人间好?如果真有天宫的话,你愿乘风而去吗?为什么? ⑶ 这首词你最喜欢哪几句?为什么? (欣赏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以圆全但原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人月无常,自古如此这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这样,惟望各自珍重,希望从共赏美好的明月中得到人生慰藉,释却离怨 四、归纳小结,投影板书主题 这首词中饱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实现,在美好的月色中交织着诗人对人生不如意的慨叹和如何摆脱情感困扰的理智的矛盾,最终是理智摆脱情感困扰,表现出诗人那热爱生活、执着人生的情感。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答案) 1、(每个人对诗词可有不同的理解、想象和创造美好的诗词意境引发人们无穷创造有的用绘画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用文字来表达)试发挥想象力根据这首词的内容制成配图卡片或写下来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改写: 中秋之夜,皎洁的月亮缓缓地升起来了庭院里显得特别幽静,诗人苏轼独自在凉亭下自斟自饮,面对如此优美的月色,诗人浮想连篇,在这本应家人团聚的佳节,只有月亮在我身边陪伴,举起一杯酒面对天上的月色,想邀请月娥一起来欢饮,这美好的月亮在什么时候才出现呢?请问你居住天宫,至今已有多少年了?你回答呀!你为什么不回答?哦!那我就飞到月宫上问个明白,那里是我向往的地方,也许会比人间洁净吧?可是听说月亮虽有美玉砌成的楼阁,却是“水气”结成的寒宫,凡人怎能忍受得了那份高处的寒气呢?算了,那就只好在月下独舞自娱,与那舞动的影子欢愉吧,毕竟那天上冷清清的月宫又怎么比得上在人间好呢? 你看,此刻的月光慢慢地转过红色楼阁,又低低地照进美丽的窗阁里,复照着深夜不能入眠的诗人,是什么原因使诗人无法入睡呢?是思念,是离愁,思念远在他方的弟弟,诗人不由埋怨起月亮来了:你为何总在人们离别时这样圆满呢?哦,月亮,这不是你的错,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时盛时衰,既然人间自古以来就有悲欢离合,月亮当然也会有阴晴圆缺了,又怎能强求?只要彼此永远健康,能在千里之遥共赏明月,有了这份心愿也就足够了,祝福天下的离人总有团圆的一天。
) 五、能力迁移 你试发挥想象说说下列诗句的意境,理解诗中的感情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改写这首词或绘成图画 2、背诵整首诗, 直到会准确默写 3、课后继续收集中秋咏月诗词,准备朗诵会 【板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上阕: 饮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 下阕: 难眠怀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