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生素在饲料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docx
6页江善祥博士——南京农业大学 1.抗生素在饲料中的应用现状 饲料中添加 抗菌药物是从本世纪 40 年代抗生素问世后得到认识和使用的科学家们发现,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或其发酵残渣,能促进畜禽生长1950 年底,美国食品与药 物管理局(FDA)首次批准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后,世界各国相继进行了抗 生素的饲喂试验,并用于生产因此,抗生素作为抗菌助生长剂添加于饲料中已 有40 多年的历史,但对应抗生素合理性的争论亦已持续了 40 多年,争论的焦 点,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尽管如此,世界上主要饲料生产国几乎都在饲料中 添加各种抗生素用以提高饲料报酬应该说近半个世纪以来,抗生素作为抗菌助 长剂添加到饲料中,对控制畜禽疾病的发生,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饲养效益 确实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在世界上有二十多种抗生素及十几种合成抗菌药物被应 用到饲料中六、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是抗生素被饲料行业应用得最多的时期, 受到了饲料厂商和饲养者的欢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现在仍然有不少研究者认 为抗生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不应过于考虑,并提出只要科学合理使用,特别是 应注意将人用和畜用的抗生素分开,在使用方式上进行必要的阶段性更换,就可 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最大限度地消除不良影响。
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用 量很少,而且很多国家都严格规定了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同时还对使用抗生素的 种类作了限制我国农业部发布了《允许作饲料药物添加剂兽药品种及使用规 定》,允许用作饲料添加剂的抗生素品种有15 种,并分别对适用动物、最低用 量、最高用量及停药期作了严格规定,但由于兽药管理工作跟不上,实际生产中 抗生素的使用品种比规定要多,使用量普遍也较大,而且基本没有执行停药期, 特别在蛋鸡的产蛋期,按要求是严格限制使用抗生素的,但据了解,在产蛋期使 用抗生素是普遍存在的 国外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比国内要早得多,但近一年 来,一些欧洲国家开始限用或禁用饲用抗生素1974 年,欧共体禁止在饲料中 添加青霉素、四环素作为促生长药物,瑞典则从1986 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 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1995年开始、丹麦、芬兰、德国相继终止了阿伏霉素在 动物饲料中的使用但在北美,抗生素在饲料中使用还较为普遍,加拿大药物饲 料添加剂1998 年修订版中,有 18 种抗生素被允许在不同动物的饲料中使用, 而且在美国和加拿大抗生素的产量中相当大的部分仍然被用作动物促生长药物 2.抗生素在饲料中的作用 抗生素作饲料药物添加剂一般分三类: (1)抗球虫 类:莫能菌素是使用最早的一种聚醚类抗球虫药,主要是通过妨碍寄生虫孢子和 第一代裂殖体中的离子正常平衡,达到预防球虫的目的。
此外常用的抗球虫类抗 生素还有盐霉素和海南霉素 (2)驱虫类:它们是一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用 的有越霉素A及潮霉素B越霉素A商品名得利肥素,它通过阻碍动物体内雌 虫子宫内卵膜形成而截断寄生虫的生命循环周期达到驱虫目的 (3)抑菌促生长 类:用作抑菌促生长饲料添加剂的抗生素很多,较早应用的有杆菌肽,较新的有 黄霉素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动物的促生长作用机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 论,但普遍认为抗生素对动物体内某些病原微生物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从而增强 动物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动物健康生长;破坏病原微生物产生的抗生长毒素, 降低病原微生物对胃肠道营养物质的破坏和利用,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其他 一些说法还有:I ■抗生素能使动物的肠道变薄,增强了细胞的通透性,从而有 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II ■抗生素能刺激脑下垂体分泌促生长激素并能促进某些 氨基酸、维生素的合成III■抗生素能增加动物的采食量和延长饲料在消化道的 消化吸收时间等 3.饲用抗生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能促 进动物生长的提高饲料利用率,但也存在种种副作用并一直困扰着人们,随着科 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问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有很多人对 抗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
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欧洲和 美国的家专就此进行了调查,结论是细菌在动物体内对药物的耐受性可能转移给 人因此抗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存在着其负面效应,概括起来,它有以下几方面 的弊端 (1)抗生素的使用破坏了动物体内原有的微生物平衡: 动物体内存在 着有害的病原微生物,也存在着一些有益的微生物,这些有益的微生物能帮助动 物分解某些动物体体内不能分解的营养物质,从而有利于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 和吸收,某些微生物还能合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供动物利用抗生素在动物体内 对病原微生物杀灭和抑制的同时,也杀灭抑制了有益的微生物,从而扰乱了微生 物菌群之间相互制约的格局,破坏了微生物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引起了各种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腹泻等,在未用抗生素之前,大部分为敏感菌株, 但使用抗生素之后,就逐渐转为耐药菌株这是由于使用抗生素消灭了敏感菌株, 留下民空隙,为外界的耐药菌株乘虚而入创造了条件,这又从另一侧面表明是病 原菌对抗生素等抗菌药物耐受性的原因 (2)抗生素使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 滥用抗生素是导致抗药菌株增加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人医和兽医过多地使 用抗生素治病、防病,以及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
抗生素在动物体内抗菌的 同时,有可能使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菌群产生基因突变而成为耐药菌株,耐药菌株 又能将耐药因子向敏感菌株传递,这种传递可以在种内、种间甚至属间进行,再 加上病原微生物本身固有的某些天然耐药菌株,从而使整个病原微生物菌群渐渐 向有抗药性的方向转变所以使用一种抗生素一段时间以后,病原微生物菌群就 能获得较强的抗药性这些有抗药性的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后,就可能使动物患 病机会增多,并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困难,甚至使抗生素未失去作用,从而威胁 人类的健康 (3)抗生素对免疫生产的影响: 动物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可直接 对动物机体产生毒副作用,使动物免疫机能下降,更容易感染疾病研究表明, 使用抗生素包括四环素类,很多动物机体发生明显的免疫形态学变化,半伴随形 成特异性抗体由于滥用抗生素,机体免疫减弱,动物慢性病例的数量增多特 别是幼龄患病动物的复发率增高,而以往这类病可形成坚强的免疫还有研究证 明,抗生素在免疫发生中的抑制作用对疫苗的预防接种产生不良影响,这些不仅 同抗菌作用有关,而且与其导致抗原量降低以及直接影响免疫过程中的某些环节 有关 (4)抗生素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 抗生素随饲料进入动物消化道后,短 时间内进入动物血液循环,最终大多数的抗生素经肾脏的过滤随尿液排出体外, 极少量没有排出的抗生素残留在体内。
大多数的饲料用抗生素都有残留,只是残 留量大小不同而已这些残留在动物体内的抗生素未失去抗菌作用,最终随着动 物产品成为人类的食品,对人的机体可能有毒副作用一些残留的抗生素随食品 的加热也不完全分解,其降解产物甚至有更强的毒害作用有些则随着畜禽粪便 排泄物作为肥料造成环境污染 4.在饲料中合理使用抗生素 随着社会不的断进 步,人们对食品和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的大量研究证明,在畜禽 配合饲料中长期且大量使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存在着许多弊端,然而我国是 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因此很快完全禁止在畜禽配合饲料中使 用抗生素目前来说是不现实的,就我国的国情而言,如何合理地使用饲用抗生素 是当务之急 (1)提高饲料全价性,改善饲养条件,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实践证明,饲料的全价性提高,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就越不明显,特别是对SPE 猪(无特定病原体猪群),抗生素无明显的促生长作用一些饲料企业以为使 用抗生素就能全面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忽视了饲料的全价性和平衡性,最后只能 适得其反饲料厂家应通过科学的配方设计,提高饲料营养物质的全面性和平衡 性,使之更适合动物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而作为畜禽饲养者,应改善饲养条件。
加强防疫管理,再加上适量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利 用率,从而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性 (2)合理的选用及科学的使用抗生素,最大 限度地降低抗生素的副作用: 我国有关的饲料法规已明确规定,饲料产品不得 添加未经国家批准使用或明令淘汰的抗生素,因此熟悉抗生素是使用好抗生素的 前提应根据地区差异、集约化程度、饲养管理、气候特征等的不同,畜禽疾病 的不同,致病菌的各异,对本地区畜禽常见病进行调研,并熟悉各种药物的抗菌 谱,针对生地选择对相应病原微生高度敏感、抗菌作用强且化学性质稳定、毒副 作用低的抗生素,才会达到良好的防病促生长效果 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时, 控制好适当的使用量是必要的,因为此时它作为抑菌促生长剂作用,而不是作为 治疗药物添加量大,可能造成动物体内微生物菌群严重失调,引起消化紊乱, 并可能产生中毒给疾病的治疗带来困难等后果;相反,添加量过少,达不到一定 的药物浓度,则得不到相应的促生长效果,因此应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剂量 适量的添加抗生素是用好抗生素的关键 在畜禽配合饲料中循环轮流使用抗生 素可以避免长期使用一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因此宜选用抗同类菌的几个品种, 循环轮流使用,以缓和抗药性的产生,这一点在选好抗生素作为抗球虫剂时尤其 显得重要。
此外,采用抗生素合剂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提高 抗菌效果,增强抗生素的抑菌促生长效果致病菌种类繁多,即使同一菌中的不 同株,最低抑菌浓度亦有很大差异,作为饲用抑菌生长药物,无疑抗菌范围愈广, 抑菌浓度愈低,效果愈好广谱抗生素的抗菌谱一般是不变的,合剂则不同,它 可以根据致病菌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抗菌谱品种,进行“强强联合”,达到抗菌 范围更广,抑菌促生长效果更佳的目的当然采用合剂时,必须特别注意配伍禁 忌,各国对其允许使用品种都有明确的配伍禁忌规定,抗生素的合理配伍是其抑 菌促生长效果的关键 (3)在畜禽配合饲料中限用和禁用人用抗生素: 对使用 抗生素等抗菌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已引国内有关学者的重 视目前,在我国畜牧业中对抗生素的使用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我国对人用 抗生素的使用限制不严,有些淘汰的抗生素如氯霉素还作为饲料添加剂,而滥用 抗生素则更为普遍,由于病原菌抗药性的增加,原有的抗菌药物效果越来越差, 一旦有新的抗生素等抗菌药物问世,则饲养业抢先应用,使得这些新的抗生素的 药物效果很快就变差这样,给畜牧业及人休健康带来负面效果越来越严重因 此,限用和禁用人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是必要的。
(4)加强饲用抗生素的管 理: 依据我国的国情,饲用抗生素的彻底禁用还不现实,为保证饲用抗生素科 学合理的使用,加强饲用抗生素的行政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尽管国家有不少明文 规定,但实际生产中,饲用抗生素的使用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使用违禁抗生 素、滥用抗生素以及不严格执行使用相应混乱,这是造成养殖业损失、威胁人类 健康、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出口创汇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予以重视,甚至要强 于人药管理的重视程度 5.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 尽管我国还不可能很快禁 止饲有抗生素的使用,但如前所述,在畜禽配合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存在着明显的 弊端,抗生素的使用就越来越不适应,目前欧盟已经禁止在畜禽饲料中使用杆菌 肽、螺旋霉素、泰乐菌素和维吉尼霉素等四种抗生素美国消费者协会也已向政 府提出有关建议,拟禁止在畜禽饲料中使用 7 种抗生素(杆菌肽、螺旋霉素、 泰乐菌素、维吉尼霉素、土霉素、青霉素和红霉素)饲用抗生素的禁用是必然 趋势,因此寻找既无药残,又无污染、又能提高饲养经济效益的抗生素替代品是 饲料科学研究的领域面临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现在抗生素替代品研究已经有了 一些发展,下面就目前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1)饲料酶: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 都在致力于饲料酶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而且认为其研究的潜力还相当大, 专家门预测未来酶将使畜禽营养学出现令人振奋的进展饲用酶制剂提高畜禽生 产性能的一个机制是它能分解谷物胚乳中的非淀粉多糖和谷物的糊粉层,从而可 释放出被包埋住的养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