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要求规范.doc
12页word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X目 录1 规X性引用文件12 技术参数与要求13 使用环境条件表84 试验85 包装与运输10 /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X1 规X性引用文件如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GB 12706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 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与附件IEC 60502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0kV Um=36kV〕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与附件GB 3597 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GB/T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3956 电缆的导体GB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DL/T 401高压电缆选用导如此GB 2952电缆外护套GB 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X2 技术参数与要求2.1 设备名称 1kV交联电缆2.2 系统额定电压:1kV与以下2.4 额定频率:50Hz2.5 敷设条件敷设环境有空气中、直埋、沟槽、排管、桥架、竖井、隧道等多种方式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2.6 0.6/1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结构与技术参数见表1表1 技术参数特性表序号项 目单位标准参数值备注1电缆型号/YJV、YJV22、WD-YJY、WD-YJY22、NH-YJV、NH-YJV22、阻燃等级ZA、ZB、ZC铜导体材料/铜材料生产厂与牌号/供货方提供芯数×标称截面芯×mm2一芯: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二芯:4;6;10;16;25;35;50;70;95;120;150三芯:6;10;164+1芯:10/6;16/10;25/16;35/16;50/25;70/35;95/50;120/70;120/95;150/95;185/95;240/1204芯: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结构形式圆形紧压紧压系数≥绝缘材料、生产厂与牌号/供货方填写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值%90偏心度%10%金属屏蔽铜带层数层≥1铜带厚度mm≥搭盖率不小于%15填充层填充材料/供货方填写隔离套挤包材料/供货方填写内衬层材料/供货方填写铠装层材料/ 镀锌钢带钢带厚度直径mm钢带层数层2外护套材料/PVC/PE材料生产厂与牌号/供货方提供颜色/黑色/红色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值%80220℃时铜导体最大直流电阻Ω/km1×161×251×351×501×701×951×1201×1502×42×62×102×162×252×352×502×702×954×6+1×44×10+1×64×16+1×104×25+1×164×35+1×164×50+1×254×70+1×354×95+1×504×120+1×704×120+1×954×150+1×954×185+1×954×240+1×1204×104×164×254×354×504×704×954×1204×1504×1854×2402.2导体温度℃PVCXLPE7090正常运行时最高允许温度160250短路时最高允许温度2.3出厂工频电压试验〔5min〕kV2.4电缆敷设时允许环境温度℃≥02.5电缆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寿命年≥302.6最大烟密度〔低烟〕%60采用阻燃电缆时填写2.7最大烟密度〔低烟〕%80采用低烟无卤电缆时填写2.8电缆阻燃级别级以词条为准采用阻燃电缆时填写3绝缘PVCXLPE老化前抗X强度不小于N/mm2老化前断裂伸长率不小于%150200老化后抗X强度变化率不超过%±25±25老化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不超过%±25±25外护套PEPVC老化前抗X强度不小于老化前断裂伸长率不小于%300150老化后抗X强度变化率不超过%/±25老化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不超过%/±25热冲击试验/不开裂不开裂低温冲击试验/不开裂不开裂最大允许收缩%3/热失重,最大允许失重 mg/cm2/2.7 结构材料2.7.1 导体2.7.1.1 导体外表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2.7.1.2 铜导体应符合GB 3953中的TY型圆铜线导线的节距比、绞向应符合GB 3957的规定2.7.2 绝缘2.7.2.1 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2.7.2.2 绝缘应严密挤包在导体上,绝缘外表应平整,色泽均匀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交联工艺可采用硅烷交联、辐照交联等2.7.2.3 各截面绝缘标称厚度见GB/T12706,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2.7.3 填充与内衬层2.7.3.1 缆芯采用非吸湿性材料填充,应严密无空隙缆芯中间也应填充,三芯成缆后外型应圆整2.7.3.2 内衬层厚度平均值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5%2.7.4 铠装钢带铠装应采用双层镀锌钢带,螺旋式绕包,绕包间隔不应超过钢带宽度的50%,绕包应圆整光滑镀锌钢带或钢丝的尺寸应符合GB12706.2的规定2.7.5 外护套外护套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85%对于有防水要求的电缆,在缆芯和护套之间应采用可靠的防水结构,其防水性能应符合标准要求2.7.6 不圆度电缆不圆度应不大于10%2.7.7 成品电缆标志成品电缆的外护套外表应连续凸印或印刷厂名、型号、电压、导体截面、制造年份和计米长度标志,不得连续500mm内无标志。
2.7.8 电缆盘应用铁木结构电缆盘电缆盘应能承受所有在运输、现场搬运中可能遭受的外力作用或在任何气象条件下在户外储存10年以上电缆盘应承受在安装或处理电缆时可能遭受的外力作用并不会损伤电缆与盘本身电缆盘筒体最小直径应不小于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厂商应提供电缆结构尺寸、特性参数、结构图纸等技术资料和电缆结构各局部的原材料与其来源、性能指标等,并在供货合同中明确2.7.9 耐火、阻燃电缆应满足如下要求:1〕耐火特性 电缆通过GB12666.6《电线电缆耐火特性试验方法》〔等同IEC331〕 A级〔火焰温度950~1000℃,持续供火时间为90min〕 B级〔火焰温度750~800℃,持续供火时间为90min〕 根据用户要求,可按GB12666.6 A、B任一级标准通过耐火试验 2〕阻燃性能 电缆通过GB12666.5《成束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等同IEC332—3〕 A类〔试样应使可燃体积为7l/m,火焰持续燃烧时间为40min〕 B类〔试样应使可燃体积为3.5l/m,火焰持续燃烧时间为40min〕 C类〔试样应使可燃体积为1.5l/m,火焰持续燃烧时间为20min〕 根据用户要求,可按GB12666.5 A、B、C任一类标准或美国IEEE383标准,日本JIS标准,通过电缆成束燃烧试验。
3 使用环境条件表表2使用环境条件表名 称参 数 值海拔高度〔m〕≤1000最高环境温度〔℃〕+40最低环境温度〔℃〕-40土壤最高环境温度〔℃〕+35土壤最低环境温度〔℃〕-20日照强度〔W/cm2〕湿日相对湿度平均值〔%〕≤95月相对湿度平均值〔%〕≤90最大风速〔户外〕〔m/s〕/Pa35/700电缆敷设方式〔多种方式并存时,选择载流量最小的一种方式〕直埋、排管、电缆沟、空气4 试验根据最新版的IEC标准和国家标准〔GB〕进展试验试验中,要遵循并执行如下附加要求和IEC的补充说明4.1 型式试验按GB12706.2的要求进展电气型式试验和非电气型式试验4.2 出厂试验每批电缆出厂前,制造厂必须对每盘电缆按GB12706以与下述要求进展出厂试验4.2.1 导体电阻测量应对每一根电缆长度所有导体进展测量成品电缆或从成品电缆上取下的试样,应在保持适当温度的试验室内至少存放12h后测量假如怀疑导体温度是否与室温一致,电缆应在试验室内存放24 h 后测量也可选取另一种方法,即将导体试样浸在温度可以控制的液体槽内,至少浸入1 h后测量电阻电阻测量值应按 GB/T 3956 规定的公式和系数校正到 20℃下 1 km长度的数值。
每一根导体 20℃ 时的直流电阻应不超过 GB/T 3956 规定的相应的最大值 4.2.2 局部放电试验应按GB/T 3048.12 规定进展局部放电试验4.2.3 交流耐压试验4.3 抽样试验导体检查,绝缘和护套厚度测量以与电缆外径的测量应在每批同一型号和规格电缆中的一根制造长度的电缆上进展,但应限制不超过合同长度数量的10%按GB/T 3956 规定的导体结构要求应采用目测,如有可能可采用测量方法进展检查应按GB/T 2951.1的规定方法进展测量为试验而选取的每根电缆长度可用一段电缆来代表 ,如果必要 ,这段电缆应在已去除可能受到损伤的局部以后,从电缆的一端截取1〕铠装金属丝的测量使用具有两个平测头精度为 ±0.01 mm的千分尺来测量圆铠装金属丝的直径和扁铠装金属丝的厚度,圆金属丝测量应在同一截面上两个互成直角的位置上各测一次,取其平均值作为金属丝的直径2〕铠装金属带的测量测量时应使用具有两个直径为 5mm平测量头,精度为 ±0.01 mm 的千分尺,宽为 40mm与以下的金属带应在宽度中央测其厚度,对于更宽的带子应在距其每一边缘 20mm处各测一次,取其平均值作为金属带厚度。
应按 GB/T 2951.1 规定进展应按GB/T 3048.12 规定进展局部放电试验三芯电缆的所有绝缘线芯都要进展试验,电压施加于每一根导体和金属屏蔽之间,在1.73 U0 电压下局部放电量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