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ppt
22页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福州格致中学地理组 翁新红,指导教师 陈明真、廖德和,想一想:说出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45°N纬线向东至中国大陆东岸沿途经过的自然带体现了怎样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这种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想一想:说出在非洲从赤道出发,沿20°E经线向北,沿途所经过的自然带体现了怎样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这种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什么?,,,,,你发现了高大山地自然景观的变化特点吗?,思考1:读图1,说出随海拔的升高自然带的变化这种分异规律与水平分异规律中的哪种类似?分析形成垂直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一)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图1,三、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三、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一)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1、规律,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变化,2、成因,随海拔的升高,水热条件的变化,导致自然带的变化思考2:根据图2中的信息,判断其对应图3中的哪个山脉,并说明判断依据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特点1:基带与山体所处的水平自然带相一致,图3 我国部分区域图,,图3 我国部分区域图,材料1:我国部分山地自然带及植被分布示意图,1、将材料1中的山地与图3中的山脉对应:①对应 ;②对应 ; ③对应 。
②,③,B,A,C,训练,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南半球某岛屿,据此回答第2—3题2、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A,3、丙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甲地东坡为迎风坡,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水汽,在东坡形成地形雨;故东坡基带形成雨林带;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偏少形成疏林草原带训练,图5 长白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41°35'N,127°40'E),思考3:读图4、5,说出武夷山与长白山垂直自然带数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图4 武夷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 (27°32′N,117°24′E),思考3:读图4、6,说出武夷山与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数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特点2:影响垂直自然带数量的因素:纬度、相对高度,图4 武夷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 (27°32′N,117°24′E),思考4:,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垂直自然带比北坡复杂?,思考5:(1)读图2说出针阔混交林带在南北坡分布高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图2 我国某个山脉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特点3:同一山体自然带分布差异①——阳坡和阴坡,北坡,南坡,思考5:(2)据图7信息分析,在H高度上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特点3:同一山体自然带分布差异②——迎风坡和背风坡,(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三、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一)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1、基带与山体所处的水平自然带相一致,2、影响垂直自然带数量的因素:纬度、相对高度,3、同一山地自然带分布差异: 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4、下面哪座山体位于中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暖温带地区?,①,训练,知识拓展,雪线的分布规律,常年积雪的下界,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线为山体的雪线1、雪线的概念,下列图中,反映了有永久性冰雪的山体是 ( ),C,2、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气温,雪线高度,降水,,思考6:读图7说出雪线在南北坡分布高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知识拓展,雪线的分布规律,5、阿尔卑斯山 (南、北)坡雪线高度低,原因是 。
6、珠穆朗玛峰 (南、北)坡雪线高度低,原因是 南坡为阳坡,温度高,北,南坡为迎风坡,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水汽在南坡产生大量降水,南,读阿尔卑斯山脉和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5-6题训练,7、由图可知,雪线高度与纬度的关系是 8、该图表明,雪线位置最高处并没有出现在赤道,而是出现在南北两侧副热带高压带,请说明原因低纬地区雪线位置较高;高纬地区雪线位置较低,副热带地区与赤道的温度差别不显著,但降水量差距很大副热带高压带降水量急剧减少,使雪线上升到最大高度读“地球上的雪线高度”图,回答7-8题训练,小结,三、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一)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1、基带与山体所处的水平自然带相一致,2、影响垂直自然带数量的因素:纬度、相对高度,3、同一山体自然带分布差异: 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的分布高度:取决于降水和气温,1、规律,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变化,2、成因,随海拔的升高,水热条件的变化,导致自然带的变化。
2010天津)读图3和图4,回答1~2题1、据各自然带在图3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2、据图4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D,B,巩固练习,3、(2010盐城调研)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自然带①是 带,它在40°N的高山上的分布高度是 2)自然带②在南半球的同纬度有无分布? ,判断理由是 3)自然带③所属的气候类型一般为 和 。
4)自然带⑤全球的最大分布地区是 5)从高、中、低纬地带来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最明显的纬度地带是 寒带苔原,4000—5000米左右,没有,南半球适宜该自然带分布的纬度范围内绝大部分是海洋,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马孙河流域,低纬度,。
